第48章 去討個說法
和離迴村掙大錢,全村都暴富了 作者:女喬夫人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他不光不想讓二定子家好過,他也不想讓咱們繼續換大米了啊!”
二奶奶一聲驚唿,讓原本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看熱鬧的村民也牽扯進來。
這些人原本看著村長的麵子,不好說什麽。
現在心中的天平,已經悄悄向陳定水家傾斜。
張大石那一家子黑心肝的缺德貨,都是些什麽東西!
陳瀟把張大石的土鱉掃簸箕上,要給他還迴去。
邊上看熱鬧的村民說:“這事不能就這麽算了。
咱們閑雲村不能留這麽個禍害。”
“是啊,要是性子有些潑皮,咱們躲著他就行了,可他到處下毒,還指不定下一次要害誰。”
“他那個兒子,也不是什麽好東西,小小年紀就心腸歹毒,說出來的話氣的人牙癢癢。
咱們得去請村長做主,說什麽也得給他個終身難忘的教訓!”
村裏人越說越氣,要跟陳定水一起去討個說法。
陳定水望向尤氏,用眼神詢問。
尤氏想著閨女剛和離迴家沒幾天,已經鬧出不小的動靜,本意是不想再挑起風波。
可又想到那張大石下的不是瀉藥也不是什麽蒙汗藥,是直接讓人死的老鼠藥。
那是一點都沒給他們家和同村村民留活路。
心裏總覺得憋了一大口悶氣,不發出來,怕是要把自己氣出病。
她是想去討個公道的,可家裏孩子們都大了,也不能隻讓她一個人說的算。
她問陳瀟和陳兮:“你倆覺得呢?”
“去!”
陳兮想也不想的答。
少年人心性耿直,眼裏容不得沙子。
陳瀟也覺得,這事不讓張大石狠狠出出血,不會讓他長記性的。
最好能拿張大石開刀,給全村人來個殺雞儆猴。
省得再有黑心肝爛腸子的人想下作手段害他們!
“那咱就去!我去把你們二爺爺和三爺爺喊出來撐腰。”
二奶奶拽著二穀往家走。
一邊走,一邊厲聲教訓陳二穀:
“你也看見張大石一家的為人了,以後就算你要單幹,另收土鱉,你也別收他們家的,聽見了嗎?”
“娘,你嘴上說讓我來給二定子道歉,實際上也希望我單幹吧?不然也不會說這話。”
陳二穀心裏一喜,還要再說,後脖頸就又挨了他娘一巴掌。
“放你娘的屁!陳二穀,你別以為我不知道你腦子裏在想什麽,你不願意供出老四家的大兒子,你就是沒打算收手。
我跟你說,咱們莊戶地裏刨食的泥腿子,整天想那些發財的爛點子沒用。
你是我養大的,你撅個腚我都知道你得放什麽味的屁,我也知道你不會收手。
老娘明明白白告訴你,就算你單幹,我們家的土鱉也不給你換。
有一個算一個,我都給二定子送去!”
二奶奶說完了,見陳二穀沒當迴事,又惡狠狠補充道:
“你要是跟張大石一樣,幹了這麽蠢的事,害了全家人,別怪我不顧念親情,把你二房一家分出去!”
分出去!
一直跟在他們身後當隱形人的雲氏聽見這話,眼神一亮,整個人都有了光彩。
都說父母在,不分家,實際上,是指家裏公爹沒死,不能分家,不然就被人說不孝。
公爹作為大家庭裏的大家長,具有絕對權威。
像陳定水家,就是爹死了,娘選一個兒子跟著,就分家了。
他家是後娘的緣故,跟著親生兒子了。
一般情況下是長子,在負責贍養娘的同時,也繼承祖宅。
可,陳二穀是二房,本來也繼承不了祖宅。
且不說她公爹也身體健康,還有一把子力氣,不知道啥時候才能咽氣。
她生了倆女兒,平時在家看見妯娌們和侄子們就覺得心裏堵的慌。
就算日後她有了兒子,哪個媳婦喜歡頭上壓著公婆過日子呢?
剛分家出來,苦是苦了點。
可茅草房不要銀子,在自家地裏一搭就能住,往後當家做主了,男人掙得錢不用上交。
閨女也慢慢大了,可以做家裏的活計……
她都不敢想象以後吐口沫一個釘的日子,有多爽!
跟她相反,陳二穀聽見這話明顯慫了。
對當媳婦的來說,不喜歡公婆在頭上壓著。
可對於當兒子的來說,又不一樣了。
爹娘那算是壓著他嗎,不,爹娘那是護著他們。
他們隻需要在農忙的時候出出力氣,迴家還能吃上飽飯。
個別時候,家裏買塊肉,也是他們那些男的,一人幾口的分了。
有爹娘可以依靠,媳婦也低眉順眼的伺候,從不敢大聲說句話。
哪個當兒子的願意單獨出來,獨當一麵。
尤其是,他的哥哥和弟弟們還在繼續被爹娘保護著。
隻有他一個人被分出來。
說被分出來也不恰當,那叫把他趕出來啊!
他爹娘活的好好的,他出來單過,村裏人不得把他脊梁杆子戳爛。
“行了,娘,我知道了,我不幹缺德事。”
“哼!你小子最好記住你說過的話。”
三人各懷心思,迴了家,跟當家的說明了情況。
陳二老爺子也覺得張大石過分了。
村裏人都吃黑麵,吃粗糧,平時不過年不過節,連細糧都見不上。
好不容易有個法子,能讓家裏老的小的吃點好的,還被人這麽破壞。
往小了說,張大石欺負他們陳家人不對。
往大了說,投毒,隨便放哪朝哪代都是重罪,不可輕饒。
他讓自家兒子和老伴兒先去,他去找他三弟。
陳家家族傳到他們這一代,堂兄弟四個。
老大原先是作為整個陳氏家族管事的。
後來老大去世了,他就作為老一輩裏最大的,就成了話事人。
陳大穀攔住他,道:“爹,你和娘還有弟弟一起去吧。我去找三叔。”
“行,你腿腳快,你去。”
“我們也跟著爹(大伯)去找三爺爺。”
小林小森屁顛屁顛跟在後麵,像兩個小跟屁蟲。
陳二老爺子看著大兒子離去的背影,知曉他一直懂事孝順又勤快,十分欣慰。
老大家有大定子,二定子還有郭氏生的那對龍鳳胎。
他家三個穀,老二家兩個福,老四家兩個傑。
這麽多孩子,陳大穀在裏麵都可以算得上是頂優秀的孩子了。
再加上又是他的長子,真是怎麽看怎麽順眼。
迴頭看身邊不情不願跟著的二兒子,立即板起臉來:“跟二定子道歉了嗎?”
“沒……”
陳二穀對娘還敢嗆兩聲,見了爹就跟耗子見貓,可不敢造次。
二奶奶一聲驚唿,讓原本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看熱鬧的村民也牽扯進來。
這些人原本看著村長的麵子,不好說什麽。
現在心中的天平,已經悄悄向陳定水家傾斜。
張大石那一家子黑心肝的缺德貨,都是些什麽東西!
陳瀟把張大石的土鱉掃簸箕上,要給他還迴去。
邊上看熱鬧的村民說:“這事不能就這麽算了。
咱們閑雲村不能留這麽個禍害。”
“是啊,要是性子有些潑皮,咱們躲著他就行了,可他到處下毒,還指不定下一次要害誰。”
“他那個兒子,也不是什麽好東西,小小年紀就心腸歹毒,說出來的話氣的人牙癢癢。
咱們得去請村長做主,說什麽也得給他個終身難忘的教訓!”
村裏人越說越氣,要跟陳定水一起去討個說法。
陳定水望向尤氏,用眼神詢問。
尤氏想著閨女剛和離迴家沒幾天,已經鬧出不小的動靜,本意是不想再挑起風波。
可又想到那張大石下的不是瀉藥也不是什麽蒙汗藥,是直接讓人死的老鼠藥。
那是一點都沒給他們家和同村村民留活路。
心裏總覺得憋了一大口悶氣,不發出來,怕是要把自己氣出病。
她是想去討個公道的,可家裏孩子們都大了,也不能隻讓她一個人說的算。
她問陳瀟和陳兮:“你倆覺得呢?”
“去!”
陳兮想也不想的答。
少年人心性耿直,眼裏容不得沙子。
陳瀟也覺得,這事不讓張大石狠狠出出血,不會讓他長記性的。
最好能拿張大石開刀,給全村人來個殺雞儆猴。
省得再有黑心肝爛腸子的人想下作手段害他們!
“那咱就去!我去把你們二爺爺和三爺爺喊出來撐腰。”
二奶奶拽著二穀往家走。
一邊走,一邊厲聲教訓陳二穀:
“你也看見張大石一家的為人了,以後就算你要單幹,另收土鱉,你也別收他們家的,聽見了嗎?”
“娘,你嘴上說讓我來給二定子道歉,實際上也希望我單幹吧?不然也不會說這話。”
陳二穀心裏一喜,還要再說,後脖頸就又挨了他娘一巴掌。
“放你娘的屁!陳二穀,你別以為我不知道你腦子裏在想什麽,你不願意供出老四家的大兒子,你就是沒打算收手。
我跟你說,咱們莊戶地裏刨食的泥腿子,整天想那些發財的爛點子沒用。
你是我養大的,你撅個腚我都知道你得放什麽味的屁,我也知道你不會收手。
老娘明明白白告訴你,就算你單幹,我們家的土鱉也不給你換。
有一個算一個,我都給二定子送去!”
二奶奶說完了,見陳二穀沒當迴事,又惡狠狠補充道:
“你要是跟張大石一樣,幹了這麽蠢的事,害了全家人,別怪我不顧念親情,把你二房一家分出去!”
分出去!
一直跟在他們身後當隱形人的雲氏聽見這話,眼神一亮,整個人都有了光彩。
都說父母在,不分家,實際上,是指家裏公爹沒死,不能分家,不然就被人說不孝。
公爹作為大家庭裏的大家長,具有絕對權威。
像陳定水家,就是爹死了,娘選一個兒子跟著,就分家了。
他家是後娘的緣故,跟著親生兒子了。
一般情況下是長子,在負責贍養娘的同時,也繼承祖宅。
可,陳二穀是二房,本來也繼承不了祖宅。
且不說她公爹也身體健康,還有一把子力氣,不知道啥時候才能咽氣。
她生了倆女兒,平時在家看見妯娌們和侄子們就覺得心裏堵的慌。
就算日後她有了兒子,哪個媳婦喜歡頭上壓著公婆過日子呢?
剛分家出來,苦是苦了點。
可茅草房不要銀子,在自家地裏一搭就能住,往後當家做主了,男人掙得錢不用上交。
閨女也慢慢大了,可以做家裏的活計……
她都不敢想象以後吐口沫一個釘的日子,有多爽!
跟她相反,陳二穀聽見這話明顯慫了。
對當媳婦的來說,不喜歡公婆在頭上壓著。
可對於當兒子的來說,又不一樣了。
爹娘那算是壓著他嗎,不,爹娘那是護著他們。
他們隻需要在農忙的時候出出力氣,迴家還能吃上飽飯。
個別時候,家裏買塊肉,也是他們那些男的,一人幾口的分了。
有爹娘可以依靠,媳婦也低眉順眼的伺候,從不敢大聲說句話。
哪個當兒子的願意單獨出來,獨當一麵。
尤其是,他的哥哥和弟弟們還在繼續被爹娘保護著。
隻有他一個人被分出來。
說被分出來也不恰當,那叫把他趕出來啊!
他爹娘活的好好的,他出來單過,村裏人不得把他脊梁杆子戳爛。
“行了,娘,我知道了,我不幹缺德事。”
“哼!你小子最好記住你說過的話。”
三人各懷心思,迴了家,跟當家的說明了情況。
陳二老爺子也覺得張大石過分了。
村裏人都吃黑麵,吃粗糧,平時不過年不過節,連細糧都見不上。
好不容易有個法子,能讓家裏老的小的吃點好的,還被人這麽破壞。
往小了說,張大石欺負他們陳家人不對。
往大了說,投毒,隨便放哪朝哪代都是重罪,不可輕饒。
他讓自家兒子和老伴兒先去,他去找他三弟。
陳家家族傳到他們這一代,堂兄弟四個。
老大原先是作為整個陳氏家族管事的。
後來老大去世了,他就作為老一輩裏最大的,就成了話事人。
陳大穀攔住他,道:“爹,你和娘還有弟弟一起去吧。我去找三叔。”
“行,你腿腳快,你去。”
“我們也跟著爹(大伯)去找三爺爺。”
小林小森屁顛屁顛跟在後麵,像兩個小跟屁蟲。
陳二老爺子看著大兒子離去的背影,知曉他一直懂事孝順又勤快,十分欣慰。
老大家有大定子,二定子還有郭氏生的那對龍鳳胎。
他家三個穀,老二家兩個福,老四家兩個傑。
這麽多孩子,陳大穀在裏麵都可以算得上是頂優秀的孩子了。
再加上又是他的長子,真是怎麽看怎麽順眼。
迴頭看身邊不情不願跟著的二兒子,立即板起臉來:“跟二定子道歉了嗎?”
“沒……”
陳二穀對娘還敢嗆兩聲,見了爹就跟耗子見貓,可不敢造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