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個人正昏昏欲睡,就聽見有人拍了拍他們的車窗,“下來,下來,大好光景,躲在車裏幹什麽?”
皇上叫他們下車。
夜風凜冽,四野俱寂,天空湛藍無垠,一輪上弦月高高掛在綴滿星星的天幕上。
“怎麽樣?大清的月亮,照耀著咱大清的江山!”皇上指著一片幕色揮了揮手,“少年們,看看吧,看看我大清的江山,在夜色下也這麽壯美!”
這馬背上長大的民族,永遠這麽激情澎湃,永遠這麽精力旺盛。
“是誰說,皇上就得在書案上治理天下?我就要在馬背上治理天下!”皇上一策馬,衝到前麵去了,童鈺們也打馬跟了上去。
是啊,一張紙、一支筆能治理好天下嗎?這才是為什麽咱這位皇上一直四處遊山玩水的原因。這哪是在遊山玩水?是在第一線收集民情、了解民生。隻有這樣,皇上才不會被筆墨紙張所惑,永遠有自己的判斷。
皇上倒也不是輕視文化。
馬背上的民族,不但沒有輕視文化,相反,更加重視文化。隻看看這兩年,招募了多少天下文人墨客,編修典籍和誌書啊!
望著眼前這位爺,少年們覺得,他身上永遠有他們學不完的東西。
“皇上,今晚這月亮,跟咱京城的一樣亮啊!”劉鳳岡覺得皇上心情不錯,也意氣昂揚了起來。
“星臨萬戶動,月傍九霄多。”劉鳳岡隨口背了一句詩。杜甫的《春宿左省》。
”千江同一月,萬戶盡皆春。”童鈺脫口而出的是雷安正受的句子。
“千江有水千江月,萬裏無雲萬裏天。”周高高補充了下句。
“好!這中華五千年文明,博大精深啊!漢字太有魅力了!每個字都這麽有力量有智慧!把它們隨意組合成五字或者六字或者七字,就是一幅畫,一首音樂,一個場景。太妙了!你們說是不是?”
“皇上您說得太好了!阿瑪也說,咱滿族是馬背上的民族,如今下了地,我們要多學習漢文化,多跟漢族人交朋友,跟他們溝通交流,不能鼠目寸光,自大自傲。他說,漢文化曆史悠久,要學的可太多了!可惜我腦子笨,隻喜歡些騎馬射箭,舞刀弄槍的事情。學文化太吃力了,沒學好!”
“哈哈哈!不是你腦子笨。咱馬背上的民族,是熱愛運動的民族,熱愛運動的民族,腦子就不會笨。是你還沒喜歡上它們。等有一天你喜歡上它們,你學起來就快了!”皇上拍了拍巴雅的腦袋。
“嗯!我會好好學習漢文化的。”巴雅深受鼓舞。
周高高在黑暗裏大膽地注視著眼前的背影,心裏升起了無比的愛慕。
而周高高的腦後,也有一雙眼睛注視著她。
童鈺在空曠的夜色裏聞到了熟悉的花香,臘梅在寒風裏月色下怒放的樣子,不用看,他也能體會到。
“皇上,咱們要不先睡會兒?”劉鳳岡睡眼迷離,在馬背上差點睡著了。
這才發現,一行人一直走到了晨熹初露。東方的魚肚白裏染著金紅。
皇上下令在官驛裏停下休息。馬爾佳來報,說保定府直隸署的宋衛釗已經在路上了。皇上脫下皮手套,搓了搓,點點頭。
這一路上走來,百姓安居樂業,官道上人來人往,卻祥和平靜,說明這幾個直隸署衙軍政治理有方。實在讓人欣慰。
“行!咱們先在這裏休整休整。爺爺在世的時候,跟我說,保定有三寶,鐵球麵醬春不老!還是七八歲的時候來過。今天咱們休整好了,就去體驗體驗這保定的三大寶貝。”
“還有驢肉火燒!”巴雅一聽吃的,精神猛地一振,七歪八扭地坐了起來。
“哈哈哈!”幾個人都被她逗笑了。
皇上又有了說話的好興致:“考你們啊,這春不老是什麽東西,知道嗎?”
劉鳳岡:“一種酒?”
巴雅:“一種小玩意兒?”
周高高:“一種花吧?”
皇上:“咱大清的物產,你們都要了解。童鈺,你知道嗎?”
童鈺:“一種吃的菜。”
皇上:“不錯。海青說說,這是種什麽菜?”
海青:“春不老,還有個名字,叫雪裏紅。”
巴雅:“是紅色的吧?”
皇上:“這個‘蕻’,不是紅色的意思。讓童鈺講講這個字。”
童鈺:“草頭,下麵一個‘發’字加一個‘共”字。意思是長得很茂盛。“
海青:“是的,這種青菜專門在冬天種,抗凍,雪地裏一片綠油油的。”
皇上:“咱這北方,不比南方,冬天哪裏看得到綠色兒的東西,是不是?唯獨這雪裏蕻,又能吃,又能看,你們說,是不是寶?”
大家點頭。
冬天裏能看的,還有臘梅呢!童鈺心裏笑。意念一動,就聞到了臘梅的味道。
“皇上,好像是臘梅花開了,咱去折幾枝吧”巴雅說。
巴雅策馬往前麵的山上跑去。
遠遠的,一匹馬出現在她的視線裏。初升的陽光,自後麵打在馬背上的人身上,陰影的裏的輪廓,一瞬間讓巴雅淚如泉湧。
她下馬,朝著前方飛奔而去。
那人手持一支臘梅,靜靜地馬下等待。
“沈又希!你還活著!”千言萬語,最後脫口而出的,竟是這樣一句硬梆梆的話。
有太多太多的話想要說,一時不知從何說起,她隻能緊緊地抱著他,感受他的心跳和溫度。
“嗯!好好地活著!”說出這句話的時候,他有一些些哽咽。旋即便平複了心情。
有一種恩典,是苦難。從人間驕子到階下囚,再到重見天日,再到今日重逢,這一幕幕一一從眼前閃過,像做夢。卻絕不是夢。他經曆了那些憤怒、無助,恐懼,絕望,疼痛,然後破繭而出了。
騎馬一路飛奔,他的心像自由的鳥一樣奔突著,唿喊著,有一種羈絆被解開,有一種智慧被開啟,有一種力量在重生。沈又希,你不再是從前的沈又希了!他一路這樣告訴自己。
成長路上,還有疼痛,可又能怎樣!黑暗的恐懼已被打破,他沈又希再也無懼了!
一旁的追風,大口啃著地上的枯草。這一路上,它是半分半秒也不曾停歇。
片刻,沈又希說:“走吧,我得去參見皇上了。”
巴雅不放。沈又希拿出梅花,敲了敲她的鼻頭:“看,這是梅花,不是柳枝。”
巴雅這才放開了他。
皇上見到沈又希,“哈哈哈!不愧是追風,很快嘛!”
“皇上,接到旨令後,我一秒都沒耽誤。”沈又希一臉的風塵仆仆,卻神采奕奕。
皇上拉他起身,握了握他的肩膀,又大力拍了拍,說:“很好!肩膀寬了,結實了!不錯!”
沈又希笑。
“去吧!你的追風也辛苦了!給它吃點好的。”皇上拍了拍追風的脖子。
其他三人早就按捺不住了,一擁而上。
四個人緊緊地抱在一起,一句話都沒有說。
巴雅默默地牽過追風。
她扭頭看著陽光下的四個人,若有所思。
有些陌生的沈又希,不一樣的沈又希。卻是更加讓人著迷的沈又希。
心心念念的一個人。眉眼還是一樣的眉眼,笑還是一樣的笑,聲音還是一樣的聲音,卻有了這麽深刻的不同。
周高高碰了碰巴雅,“咋,不開心?你得容他們幾個人粘糊一下。你又不是不知道,他們四個人原本是一體的,現在好不容易才又合體了。給他們點時間空間。”
巴雅點頭,笑著說:“不。我隻是心疼他。”
此刻,她的心裏,眼裏,除了他,真想不了別的事情。
她必須重新認識他。重新再認識一遍,也未嚐不可呀!她望著他,挑了挑眉,咬了咬嘴唇。
藉此重新認識一個人,也是一種成長。
周高高拍了拍巴雅,把馬韁繩接過去,找馬夫。
“鐵蹄已磨損得厲害,需要換新的。交給我吧!”楊之換不知道什麽時候出現在周高高的身邊,對她說。
周高高看著他,覺得他哪裏不一樣了。扭頭想了想,原來這是她第一次聽他開口講話。
“唉!”她笑著趕上楊之換,“一直以為你不會說話呢!”
楊之換不理她,隻管低頭往前走。
周高高原本還想再逗逗他,見他這樣,索然無味,去找巴雅。
原本是要休息的,因為沈又希迴歸,幾個人興奮得睡不著,圍著火堆開聊。
“說說!說說!找到多少金子?”劉鳳岡往火堆裏扔了一個土豆,迫不及待地問。
沈又希:“具體我也不清楚。這個隻有嶽將軍知道。登記造冊還沒搞完呢!聽說大部分都是文物,銀子不多。”沈又希說。
劉鳳岡:“你們說,有了這麽多錢,皇上會拿來幹什麽?”
沈又希:“收複新疆。”
海青:“修典籍,治理河道,用錢的地兒多了。聽說西藏那邊也要不少銀子呢!”
劉鳳岡:“修個園子!無論如何得把水西莊比下去!”
沈又希:“什麽水西莊?”
童鈺就把在天津的事情跟沈又希講了一遍,算是給他補課。
沈又希:“這還不簡單?讓那查老兒到北京城再修一個就是了!”
劉鳳岡:“是啊,讓他給咱皇上修一個!”
童鈺:“某人這話要是讓花粉姑娘聽見了,怕是得送十個玉佩去賠罪!”
劉鳳岡噤聲了。
沈又希:“花粉姑娘是誰?”
童鈺和海青異口同聲指了指劉鳳岡:“你問他!”
劉鳳岡:“唉呀,我又沒做什麽,不就是送了個玉佩嘛!那花粉姑娘,這就是水西莊的小女兒。”
童鈺:“怎麽不見你送別個女子玉佩?”
沈又希:“就是說,你看上人家了?我不在,到底發生了多少事啊?”
劉鳳岡:“多著呢!童鈺跟梅姑娘和好了!還偷偷跑去看她!”
沈又希:“那我得恭喜二位!哈哈!”
劉鳳岡:“還有。竹若懷孕了!海青又要當爹了!”
沈又希張大了嘴,望著海青:“你咋這麽能生啊!”
海青也不避諱,直接來了一句:“怎麽!你們到時候跟我一樣,也得生!我不過是早你們幾年罷了。皇上也說了,咱大清要休養生息,老百姓要多孩子,才能人丁興旺,國家富強嘛!”
三個人齊聲道: “對!海大人多子多福!”
這是這麽久以來,大家第一次這麽開懷大笑。
四人合體,大家終於又活了過來。
皇上叫他們下車。
夜風凜冽,四野俱寂,天空湛藍無垠,一輪上弦月高高掛在綴滿星星的天幕上。
“怎麽樣?大清的月亮,照耀著咱大清的江山!”皇上指著一片幕色揮了揮手,“少年們,看看吧,看看我大清的江山,在夜色下也這麽壯美!”
這馬背上長大的民族,永遠這麽激情澎湃,永遠這麽精力旺盛。
“是誰說,皇上就得在書案上治理天下?我就要在馬背上治理天下!”皇上一策馬,衝到前麵去了,童鈺們也打馬跟了上去。
是啊,一張紙、一支筆能治理好天下嗎?這才是為什麽咱這位皇上一直四處遊山玩水的原因。這哪是在遊山玩水?是在第一線收集民情、了解民生。隻有這樣,皇上才不會被筆墨紙張所惑,永遠有自己的判斷。
皇上倒也不是輕視文化。
馬背上的民族,不但沒有輕視文化,相反,更加重視文化。隻看看這兩年,招募了多少天下文人墨客,編修典籍和誌書啊!
望著眼前這位爺,少年們覺得,他身上永遠有他們學不完的東西。
“皇上,今晚這月亮,跟咱京城的一樣亮啊!”劉鳳岡覺得皇上心情不錯,也意氣昂揚了起來。
“星臨萬戶動,月傍九霄多。”劉鳳岡隨口背了一句詩。杜甫的《春宿左省》。
”千江同一月,萬戶盡皆春。”童鈺脫口而出的是雷安正受的句子。
“千江有水千江月,萬裏無雲萬裏天。”周高高補充了下句。
“好!這中華五千年文明,博大精深啊!漢字太有魅力了!每個字都這麽有力量有智慧!把它們隨意組合成五字或者六字或者七字,就是一幅畫,一首音樂,一個場景。太妙了!你們說是不是?”
“皇上您說得太好了!阿瑪也說,咱滿族是馬背上的民族,如今下了地,我們要多學習漢文化,多跟漢族人交朋友,跟他們溝通交流,不能鼠目寸光,自大自傲。他說,漢文化曆史悠久,要學的可太多了!可惜我腦子笨,隻喜歡些騎馬射箭,舞刀弄槍的事情。學文化太吃力了,沒學好!”
“哈哈哈!不是你腦子笨。咱馬背上的民族,是熱愛運動的民族,熱愛運動的民族,腦子就不會笨。是你還沒喜歡上它們。等有一天你喜歡上它們,你學起來就快了!”皇上拍了拍巴雅的腦袋。
“嗯!我會好好學習漢文化的。”巴雅深受鼓舞。
周高高在黑暗裏大膽地注視著眼前的背影,心裏升起了無比的愛慕。
而周高高的腦後,也有一雙眼睛注視著她。
童鈺在空曠的夜色裏聞到了熟悉的花香,臘梅在寒風裏月色下怒放的樣子,不用看,他也能體會到。
“皇上,咱們要不先睡會兒?”劉鳳岡睡眼迷離,在馬背上差點睡著了。
這才發現,一行人一直走到了晨熹初露。東方的魚肚白裏染著金紅。
皇上下令在官驛裏停下休息。馬爾佳來報,說保定府直隸署的宋衛釗已經在路上了。皇上脫下皮手套,搓了搓,點點頭。
這一路上走來,百姓安居樂業,官道上人來人往,卻祥和平靜,說明這幾個直隸署衙軍政治理有方。實在讓人欣慰。
“行!咱們先在這裏休整休整。爺爺在世的時候,跟我說,保定有三寶,鐵球麵醬春不老!還是七八歲的時候來過。今天咱們休整好了,就去體驗體驗這保定的三大寶貝。”
“還有驢肉火燒!”巴雅一聽吃的,精神猛地一振,七歪八扭地坐了起來。
“哈哈哈!”幾個人都被她逗笑了。
皇上又有了說話的好興致:“考你們啊,這春不老是什麽東西,知道嗎?”
劉鳳岡:“一種酒?”
巴雅:“一種小玩意兒?”
周高高:“一種花吧?”
皇上:“咱大清的物產,你們都要了解。童鈺,你知道嗎?”
童鈺:“一種吃的菜。”
皇上:“不錯。海青說說,這是種什麽菜?”
海青:“春不老,還有個名字,叫雪裏紅。”
巴雅:“是紅色的吧?”
皇上:“這個‘蕻’,不是紅色的意思。讓童鈺講講這個字。”
童鈺:“草頭,下麵一個‘發’字加一個‘共”字。意思是長得很茂盛。“
海青:“是的,這種青菜專門在冬天種,抗凍,雪地裏一片綠油油的。”
皇上:“咱這北方,不比南方,冬天哪裏看得到綠色兒的東西,是不是?唯獨這雪裏蕻,又能吃,又能看,你們說,是不是寶?”
大家點頭。
冬天裏能看的,還有臘梅呢!童鈺心裏笑。意念一動,就聞到了臘梅的味道。
“皇上,好像是臘梅花開了,咱去折幾枝吧”巴雅說。
巴雅策馬往前麵的山上跑去。
遠遠的,一匹馬出現在她的視線裏。初升的陽光,自後麵打在馬背上的人身上,陰影的裏的輪廓,一瞬間讓巴雅淚如泉湧。
她下馬,朝著前方飛奔而去。
那人手持一支臘梅,靜靜地馬下等待。
“沈又希!你還活著!”千言萬語,最後脫口而出的,竟是這樣一句硬梆梆的話。
有太多太多的話想要說,一時不知從何說起,她隻能緊緊地抱著他,感受他的心跳和溫度。
“嗯!好好地活著!”說出這句話的時候,他有一些些哽咽。旋即便平複了心情。
有一種恩典,是苦難。從人間驕子到階下囚,再到重見天日,再到今日重逢,這一幕幕一一從眼前閃過,像做夢。卻絕不是夢。他經曆了那些憤怒、無助,恐懼,絕望,疼痛,然後破繭而出了。
騎馬一路飛奔,他的心像自由的鳥一樣奔突著,唿喊著,有一種羈絆被解開,有一種智慧被開啟,有一種力量在重生。沈又希,你不再是從前的沈又希了!他一路這樣告訴自己。
成長路上,還有疼痛,可又能怎樣!黑暗的恐懼已被打破,他沈又希再也無懼了!
一旁的追風,大口啃著地上的枯草。這一路上,它是半分半秒也不曾停歇。
片刻,沈又希說:“走吧,我得去參見皇上了。”
巴雅不放。沈又希拿出梅花,敲了敲她的鼻頭:“看,這是梅花,不是柳枝。”
巴雅這才放開了他。
皇上見到沈又希,“哈哈哈!不愧是追風,很快嘛!”
“皇上,接到旨令後,我一秒都沒耽誤。”沈又希一臉的風塵仆仆,卻神采奕奕。
皇上拉他起身,握了握他的肩膀,又大力拍了拍,說:“很好!肩膀寬了,結實了!不錯!”
沈又希笑。
“去吧!你的追風也辛苦了!給它吃點好的。”皇上拍了拍追風的脖子。
其他三人早就按捺不住了,一擁而上。
四個人緊緊地抱在一起,一句話都沒有說。
巴雅默默地牽過追風。
她扭頭看著陽光下的四個人,若有所思。
有些陌生的沈又希,不一樣的沈又希。卻是更加讓人著迷的沈又希。
心心念念的一個人。眉眼還是一樣的眉眼,笑還是一樣的笑,聲音還是一樣的聲音,卻有了這麽深刻的不同。
周高高碰了碰巴雅,“咋,不開心?你得容他們幾個人粘糊一下。你又不是不知道,他們四個人原本是一體的,現在好不容易才又合體了。給他們點時間空間。”
巴雅點頭,笑著說:“不。我隻是心疼他。”
此刻,她的心裏,眼裏,除了他,真想不了別的事情。
她必須重新認識他。重新再認識一遍,也未嚐不可呀!她望著他,挑了挑眉,咬了咬嘴唇。
藉此重新認識一個人,也是一種成長。
周高高拍了拍巴雅,把馬韁繩接過去,找馬夫。
“鐵蹄已磨損得厲害,需要換新的。交給我吧!”楊之換不知道什麽時候出現在周高高的身邊,對她說。
周高高看著他,覺得他哪裏不一樣了。扭頭想了想,原來這是她第一次聽他開口講話。
“唉!”她笑著趕上楊之換,“一直以為你不會說話呢!”
楊之換不理她,隻管低頭往前走。
周高高原本還想再逗逗他,見他這樣,索然無味,去找巴雅。
原本是要休息的,因為沈又希迴歸,幾個人興奮得睡不著,圍著火堆開聊。
“說說!說說!找到多少金子?”劉鳳岡往火堆裏扔了一個土豆,迫不及待地問。
沈又希:“具體我也不清楚。這個隻有嶽將軍知道。登記造冊還沒搞完呢!聽說大部分都是文物,銀子不多。”沈又希說。
劉鳳岡:“你們說,有了這麽多錢,皇上會拿來幹什麽?”
沈又希:“收複新疆。”
海青:“修典籍,治理河道,用錢的地兒多了。聽說西藏那邊也要不少銀子呢!”
劉鳳岡:“修個園子!無論如何得把水西莊比下去!”
沈又希:“什麽水西莊?”
童鈺就把在天津的事情跟沈又希講了一遍,算是給他補課。
沈又希:“這還不簡單?讓那查老兒到北京城再修一個就是了!”
劉鳳岡:“是啊,讓他給咱皇上修一個!”
童鈺:“某人這話要是讓花粉姑娘聽見了,怕是得送十個玉佩去賠罪!”
劉鳳岡噤聲了。
沈又希:“花粉姑娘是誰?”
童鈺和海青異口同聲指了指劉鳳岡:“你問他!”
劉鳳岡:“唉呀,我又沒做什麽,不就是送了個玉佩嘛!那花粉姑娘,這就是水西莊的小女兒。”
童鈺:“怎麽不見你送別個女子玉佩?”
沈又希:“就是說,你看上人家了?我不在,到底發生了多少事啊?”
劉鳳岡:“多著呢!童鈺跟梅姑娘和好了!還偷偷跑去看她!”
沈又希:“那我得恭喜二位!哈哈!”
劉鳳岡:“還有。竹若懷孕了!海青又要當爹了!”
沈又希張大了嘴,望著海青:“你咋這麽能生啊!”
海青也不避諱,直接來了一句:“怎麽!你們到時候跟我一樣,也得生!我不過是早你們幾年罷了。皇上也說了,咱大清要休養生息,老百姓要多孩子,才能人丁興旺,國家富強嘛!”
三個人齊聲道: “對!海大人多子多福!”
這是這麽久以來,大家第一次這麽開懷大笑。
四人合體,大家終於又活了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