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征戰,伴隨著齊國國都的淪陷,天下十九洲,再沒了八王十三國的混亂格局。


    持續千年的人間亂世徹底結束。


    秦王趙政第一次真正意義上建立起了一個大一統的國度。


    曆史迎來了一個新的進程。


    天下也迎來了一場巨大的改變,持續數千年的修仙文化,徹底結束於末法時代。


    後人將這段新的曆史稱之帝王曆。


    在秦帝國一統天下後,秦王趙政於昆侖封禪,改秦國為大秦皇朝,自稱始皇帝。


    天地始之,人族皇者,千古帝位。


    謂之始皇帝也!


    而麵對滿目瘡痍的天下,始皇帝開始了大規模的革新。


    車同軌,書通文,開荒地,興教學,定文字……


    一個從未有過如此統一的世界開始出現。


    混亂的人間也終於迎來了真正屬於人族自己的昌盛時代。


    帝王曆11年


    人間無戰亂,百姓笑開顏。


    當始皇帝指揮各洲軍民共同秋收之後,始皇帝看著各地上傳的豐收捷報,不由仰天大笑!


    “哈哈哈哈!人間就該如此!朕,生於亂世,崛起末法,斷戰亂,斬仙禍,可功過三皇,德肩五帝否?”


    這句話不過是始皇帝高興之餘講出的豪邁之言。


    未曾想,他話音剛落,萬裏無雲的天空之中出現了許多七彩祥雲。


    七彩祥雲不斷在皇宮上空聚集,天下所有人都注意到了這一異象,紛紛看向皇宮方向。


    隨著七彩祥雲的不斷凝聚,突然一道金色光華從天而降,直落始皇帝身上。


    一時間,始皇帝被金色光華包裹。


    一旁的白起看著圍繞始皇帝的金色玄芒,激動的說不出話了來。


    他認得這是什麽,古書有記載,這是得到天地認可的一種異象。


    萬千功德,人皇之身!


    不久後,始皇帝得上天認可降下萬千功德,成就人皇之身的消息席卷天下十九洲。


    普天同慶,隻有隱藏在深山老林的偽仙眼神冰冷,緊握拳頭。


    人皇坐人間,天下愈昌盛!


    可偽仙不死,天下難安,始皇帝總是能收到偏遠之地有偽仙現身的邸報。


    他們迷惑百姓信奉仙道,蠱惑人心尋求長生,造成土地不耕,親人不養,甚至聚眾對抗官府。


    始皇帝明白,偽仙沒了靈氣,隻能依賴人間的願力修行。


    他們還不死心!


    始皇帝對此憂心不已,生怕有朝一日重現修仙之禍。


    帝王曆18年初


    始皇帝招白起入宮,兩人在阿房宮相談三日,之後白起離開皇城後不知所蹤。


    隨後始皇帝開始修築祭壇,準備祭天。


    帝王曆19年,初春。


    始皇趙政於祭壇之上向天地禱告!


    “朕,秦皇趙政,身聚功德,位列人皇,欲還人間長治久安,然,偽仙不除,人間難安,為求這人間還是人間,朕上稟皇天,下祈後土,趙政願用人皇之身,萬千功德,換取人間千秋萬世,隻求天地開一線,封仙於人間之外。”


    轟隆!


    話音剛落,天地巨響!


    終究是被天地認可的大功德之人,天地迴應了始皇的請求。


    巨響過後,天空之中出現一座輝煌仙門。


    仙門內有七彩玄光映照人間。


    一時間,玄光所及之處,偽仙全都不由自主升空而起,向著仙門衝去。


    仙門的出現並沒有讓這些尋求仙境的偽仙感到激動,那仙門之內有著讓他們恐懼的存在,那並不是他們所求的長生仙界,門內是一處恐怖之地。


    偽仙開始害怕,開始不甘怒吼。


    “人皇何敢如此趕盡殺絕!”


    祭壇之上,始皇一手負後,一手握劍,帝王之聲響徹天地。


    “這人間,不需要仙!”


    很快,天下所有潛藏的偽仙都被迫進入仙門之內。


    隻是唯獨沒有白起!


    始皇帝看著消散於空中的仙門,嘴角揚起,口中呢喃道


    “白兄,你做到了。”


    天地迴應始皇的請求,自會讓他付出相應的代價。


    封仙過後,始皇帝開始一病不起。


    在他油盡燈枯的這段時間,始皇秘密出宮了半月,沒有人知道他去了哪裏。


    隻是迴來後,他似乎放下了什麽心結,身體也徹底垮了下去。


    帝王曆22年,晚秋。


    這位千古一帝為了人間奉獻了他的一切,包括他的生命。


    被病魔折磨了三年之久的始皇帝病逝於巡視秋收的路上。


    至此!


    帝王崩!人皇隕!


    千古一帝,始皇死矣!


    始皇死後,大秦帝國由太子扶蘇繼任大統,有賴於始皇帝留下來的一係列政策和後手,文帝扶蘇很快掌握大權。


    文帝繼承了始皇帝的大善之心,秦帝國開始了百年的興盛之期。


    文帝駕崩後,新上任的昭帝上位,繼續延續文帝的文治武功。


    興盛之世得以延續。


    而在這興盛的一百多年時間裏,人族的文化可謂百花齊放,最為昌盛的當屬武道一途。


    武道的出現其實也是必然。


    因為人族修仙的本質是為了追求強大,追求長生。


    人族推崇強大的本性沒有改變,一條路走不通,那就再尋一條強大之法。


    漸漸地,人族開始摸索出了另一條修行之路!


    武道!


    何為武道?


    靈氣不存,便尋求自身,武道便是人族將對天地的索取轉移到自身上來。


    不同於修仙吸納靈氣那樣,武道淬煉自身之氣,凝練內氣,武道之人稱之為武力。


    伴隨著文化的昌盛,武道迎來了發展與壯大。


    人們將習武的那些人稱為武夫,將武夫之間的走動,交流,恩怨糾纏,稱之為江湖。


    江湖一詞也徹底成為了武道的代名詞。


    自此,仙道滅,武道昌,天下開始掀起武學熱潮,人間隻見武夫不見仙。


    隨著武學的不斷完善,漸漸形成了一套具體的修煉之法,也形成不同的境界劃分。


    當時武道共分出六境界


    淬體,內息,氣淵,通脈,地武,天冠!


    每一境界又根據武力的高低再細分出三小境,為,初境,中境,圓滿。


    而且,六大境也被分成了不同等級。


    淬體,內息被稱為下品武境


    氣淵,通脈被稱為中品武境


    地武,天冠被稱為上品武境。


    武道真正意義上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修煉體係。


    帝王曆314年


    第五位秦皇駕崩,而紂帝的繼任並沒有延續前幾任帝王的政策,而是帶來了暴虐無道的統治。


    大秦皇朝終於開始走起了下坡路。


    不堪於紂帝的殘暴剝削,各路諸侯開始不斷積蓄力量,準備一舉推翻紂帝暴政!


    秦皇朝岌岌可危!


    人間即將再起戰亂!


    帝王曆347年


    各路諸侯王聯合通告天下,共同討伐紂帝。


    就在天下將亂之際,汨羅江畔有位打魚的漁夫扔下了手中魚杆,頭戴草帽,身穿麻衣,向著諸侯王庭而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武夫李青舟,要問劍仙李太白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北上逍遙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北上逍遙並收藏武夫李青舟,要問劍仙李太白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