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蒯大人,此份名單上所寫之人,務必通知他們參與明日第二輪的比試。”
“多謝了,不知可否告知,入圍第二輪的,一共有多少人?”
“一共有一百六十六人。”
“好,多謝了。”
蒯正打開絲帛,隻見上麵寫著一連串的名字。
“三十七人,不錯。”
他細數了一番,對關盟道:“將所有人喊出來。”
沒多久,所有參賽的學子都站在了院子裏。
蒯正揚起了手中的絲帛,笑道:“入圍的名單已經出現,念到名字的,便是入圍了。”
所有人緊張的看著蒯正,心中又是激動又是忐忑。
隻有少數人神情輕鬆,這些都是自信自己能夠入圍之人。
“方孟。”
第一個名字就讓所有人側目不已。
他們已經知道,方孟是第一個離開祠堂者,但即便是如此,他依然出現在了首列。
所有人都知道,明家從不做無的放矢的事情,一直以來,入圍名單並非隨意排列,而是根據成績來決定。
也就是說,方孟是所有人中,成績最好之人。
除了金陽之外,沒有人知道,方孟其實並沒有任何的腹稿。
不像他們,早早就準備了第一輪的文章。
所以即便方孟拿到了第一,卻也沒有引起很大的反響,隻是認為方孟準備周全而已。
“薑文軒”
隨後出現的是薑文軒的名字。
對於薑文軒,眾人深知其才華,所以排在第二他們認為實屬正常。
“金陽”
金陽出現在第三名也不算意外,在場諸人中,能與金陽相提並論的沒有幾個。
況且金陽本就善於文章。
“陸沆”
“舒羽”
這兩位是公認的天之驕子,排在第四第五實至名歸。
其實嚴格來說,他們排在四五位,比預期的有些低了。
“楊界,薛萌,張國龍,李開山……”
聽到自己名字的一個個喜笑顏開。
最終,三十七個名字念完,現場一片安靜,有的人即便是心中興奮,但為了照顧其他人的情緒,也隻能壓抑著自己的情緒。
幾家歡喜幾家愁。
方孟看著諸人陰晴不定的表情,心中暗道這就是殘酷的人生。
有的人將頭垂的很低,有的人一臉灰敗,好似生無可戀,有的人甚至開始抹眼淚。
一股頹喪的氛圍彌漫開來,充斥著整個院子。
“好了,名單上的人好好溫習功課,爭取取得一個好名次,其他沒有念到名字的也不要氣餒,沒有入圍不代表你們的才華就比別人差,好好鑽研學問,日後未必不能後來居上。”
蒯正的話令方孟嘴角一撇,這話說的,真是太公式化了,一點激情都沒有,原本還有點心氣,被你這麽一說,全沒了。
方孟將蒯正推開,聲音激昂道:“都抬起頭來,看你們一個個的,蔫頭巴腦,不就是在文會折戟,不知道的還以為家裏死人了。”
我靠。
蒯正懵了,這小子想幹嘛?
這不是在他們的傷口上撒鹽嗎。
在所有人懵逼和憤怒的神情中,方孟繼續說道:“你們認為自己輸得很冤枉?是,與薑文軒和金陽他們相比,你們的天賦確實有所不如,但這並不能成為你們沮喪的理由,難道能入圍的這三十七人,每個人的天賦都比你們高?我看未必,能出現在這裏的,沒有一個人會承認自己的天賦弱於他人。”
“那為何會出現這種情況?無非是用功與否,平日裏你們在高談闊論,在遊玩戲耍,在吟風弄月之時,他們卻在堅持不懈的挑燈夜讀,仔細鑽研學問,比如羅攀,長風書院的幾位應當知道,他是如何用功,廢寢忘食不足以形容,你們捫心自問,自己能做到嗎?”
“他的天賦與你們相差無幾甚至更低,但他為何能出現在入圍名單之上?其中緣由,諸位好好思考。”
“最後,我送給諸位幾句話。”
“乾坤未定,你我皆是黑馬,勝負未分,你我都有可能。”
“文會隻是我們人生之中的一個小小的挫折,日後若是緬懷今日,屆時你們會覺得連失敗都算不上。”
“在此,我希望大家以夢為馬,不負韶華,砥礪前行,未來可期。”
“有誌者事竟成,我希望與大家共勉。”
看著眾人的重新恢複神采的目光,蒯正由衷的感到高興,在場的都是大風未來的中流砥柱,國之柱石,若是因為此次的打擊令這些孩子一蹶不振,泯然眾人,那實在是太可惜了。
“方孟,多謝。”
人群中,逐漸有人醒悟過來。
“我明白了,今日教導之恩,季某銘記於心,以夢為馬,不負韶華,我會將這句話刻在心裏,勉勵自己。”
“是啊,當他們在努力的時候,我們在幹什麽?憑什麽他們如此努力要與我們一樣?所謂皇天不負苦心人,這是他們應得的,我們不應有什麽不甘。”
“方孟此言,振聾發聵,日後我輩定當更為勤勉,不可虛度光陰。”
所有人不約而同對著方孟一禮,然後轉身迴屋。
他們的腳步堅定,好似在奔赴美好的未來。
薑文軒走到方孟麵前,苦笑道:“方兄,我……不如你。”
“薑兄言重了。”
方孟連忙迴應,隨後,他想要說什麽,卻見舒羽同樣走來:“文軒說的不錯,我們不如你,你真的很與眾不同。”
陸沆也說道:“希望在文會上,我們能夠一較高下,方——孟。”
這三人都是眼高於頂的人物。
他們是高傲的。
也是自負的。
陸沆的高傲自負顯而易見,仿佛與生俱來一般。
畢竟身為皇親國戚,其身份地位顯赫尊貴無比,自然有足夠的資本去肆意張揚、展露自我,且無需擔心會遭受到他人的指責或非議。
然而,薑文軒和舒羽卻大不相同。
他們的外表看似風平浪靜,無論遇到何人都能麵帶微笑、和藹可親,給人留下一種親切隨和的印象。但實際上,能夠真正獲得他倆認可並視為同輩知己者,可謂鳳毛麟角。
正因如此,盡管麵對著蒯正這樣身居高位之人,薑文軒和舒羽內心深處依然並未生出太多的敬意。
在他們看來,以自身的才華和能力,若是處於蒯正當年的年齡階段,所取得的成就必然毫不遜色甚至更勝一籌。這種源自骨子裏的自信與自負,讓他們對蒯正始終保持著一種不卑不亢的態度。
然而方孟......
單論文采而言,他堪稱翹楚,薑文軒和舒羽心裏都很清楚自己遠非其敵手。
若要談到為人處世之道,那他們倆更是望塵莫及,被遠遠地甩在後麵。
時至今日,他們唯一能夠拿來跟方孟一較高下的,恐怕就隻剩下學識罷了。
眼看著那三個人漸行漸遠,方孟依然一頭霧水,完全摸不著頭腦。
這些人到底是怎麽迴事?
我不就是給大家喂了點雞湯嗎,這也行?
蒯正拍拍方孟的肩膀:“說得真好,所以我決定告訴你一個消息,希望你能有心理準備。”
“什麽消息?”方孟一頭霧水:“搞的這麽正式做什麽?”
“多謝了,不知可否告知,入圍第二輪的,一共有多少人?”
“一共有一百六十六人。”
“好,多謝了。”
蒯正打開絲帛,隻見上麵寫著一連串的名字。
“三十七人,不錯。”
他細數了一番,對關盟道:“將所有人喊出來。”
沒多久,所有參賽的學子都站在了院子裏。
蒯正揚起了手中的絲帛,笑道:“入圍的名單已經出現,念到名字的,便是入圍了。”
所有人緊張的看著蒯正,心中又是激動又是忐忑。
隻有少數人神情輕鬆,這些都是自信自己能夠入圍之人。
“方孟。”
第一個名字就讓所有人側目不已。
他們已經知道,方孟是第一個離開祠堂者,但即便是如此,他依然出現在了首列。
所有人都知道,明家從不做無的放矢的事情,一直以來,入圍名單並非隨意排列,而是根據成績來決定。
也就是說,方孟是所有人中,成績最好之人。
除了金陽之外,沒有人知道,方孟其實並沒有任何的腹稿。
不像他們,早早就準備了第一輪的文章。
所以即便方孟拿到了第一,卻也沒有引起很大的反響,隻是認為方孟準備周全而已。
“薑文軒”
隨後出現的是薑文軒的名字。
對於薑文軒,眾人深知其才華,所以排在第二他們認為實屬正常。
“金陽”
金陽出現在第三名也不算意外,在場諸人中,能與金陽相提並論的沒有幾個。
況且金陽本就善於文章。
“陸沆”
“舒羽”
這兩位是公認的天之驕子,排在第四第五實至名歸。
其實嚴格來說,他們排在四五位,比預期的有些低了。
“楊界,薛萌,張國龍,李開山……”
聽到自己名字的一個個喜笑顏開。
最終,三十七個名字念完,現場一片安靜,有的人即便是心中興奮,但為了照顧其他人的情緒,也隻能壓抑著自己的情緒。
幾家歡喜幾家愁。
方孟看著諸人陰晴不定的表情,心中暗道這就是殘酷的人生。
有的人將頭垂的很低,有的人一臉灰敗,好似生無可戀,有的人甚至開始抹眼淚。
一股頹喪的氛圍彌漫開來,充斥著整個院子。
“好了,名單上的人好好溫習功課,爭取取得一個好名次,其他沒有念到名字的也不要氣餒,沒有入圍不代表你們的才華就比別人差,好好鑽研學問,日後未必不能後來居上。”
蒯正的話令方孟嘴角一撇,這話說的,真是太公式化了,一點激情都沒有,原本還有點心氣,被你這麽一說,全沒了。
方孟將蒯正推開,聲音激昂道:“都抬起頭來,看你們一個個的,蔫頭巴腦,不就是在文會折戟,不知道的還以為家裏死人了。”
我靠。
蒯正懵了,這小子想幹嘛?
這不是在他們的傷口上撒鹽嗎。
在所有人懵逼和憤怒的神情中,方孟繼續說道:“你們認為自己輸得很冤枉?是,與薑文軒和金陽他們相比,你們的天賦確實有所不如,但這並不能成為你們沮喪的理由,難道能入圍的這三十七人,每個人的天賦都比你們高?我看未必,能出現在這裏的,沒有一個人會承認自己的天賦弱於他人。”
“那為何會出現這種情況?無非是用功與否,平日裏你們在高談闊論,在遊玩戲耍,在吟風弄月之時,他們卻在堅持不懈的挑燈夜讀,仔細鑽研學問,比如羅攀,長風書院的幾位應當知道,他是如何用功,廢寢忘食不足以形容,你們捫心自問,自己能做到嗎?”
“他的天賦與你們相差無幾甚至更低,但他為何能出現在入圍名單之上?其中緣由,諸位好好思考。”
“最後,我送給諸位幾句話。”
“乾坤未定,你我皆是黑馬,勝負未分,你我都有可能。”
“文會隻是我們人生之中的一個小小的挫折,日後若是緬懷今日,屆時你們會覺得連失敗都算不上。”
“在此,我希望大家以夢為馬,不負韶華,砥礪前行,未來可期。”
“有誌者事竟成,我希望與大家共勉。”
看著眾人的重新恢複神采的目光,蒯正由衷的感到高興,在場的都是大風未來的中流砥柱,國之柱石,若是因為此次的打擊令這些孩子一蹶不振,泯然眾人,那實在是太可惜了。
“方孟,多謝。”
人群中,逐漸有人醒悟過來。
“我明白了,今日教導之恩,季某銘記於心,以夢為馬,不負韶華,我會將這句話刻在心裏,勉勵自己。”
“是啊,當他們在努力的時候,我們在幹什麽?憑什麽他們如此努力要與我們一樣?所謂皇天不負苦心人,這是他們應得的,我們不應有什麽不甘。”
“方孟此言,振聾發聵,日後我輩定當更為勤勉,不可虛度光陰。”
所有人不約而同對著方孟一禮,然後轉身迴屋。
他們的腳步堅定,好似在奔赴美好的未來。
薑文軒走到方孟麵前,苦笑道:“方兄,我……不如你。”
“薑兄言重了。”
方孟連忙迴應,隨後,他想要說什麽,卻見舒羽同樣走來:“文軒說的不錯,我們不如你,你真的很與眾不同。”
陸沆也說道:“希望在文會上,我們能夠一較高下,方——孟。”
這三人都是眼高於頂的人物。
他們是高傲的。
也是自負的。
陸沆的高傲自負顯而易見,仿佛與生俱來一般。
畢竟身為皇親國戚,其身份地位顯赫尊貴無比,自然有足夠的資本去肆意張揚、展露自我,且無需擔心會遭受到他人的指責或非議。
然而,薑文軒和舒羽卻大不相同。
他們的外表看似風平浪靜,無論遇到何人都能麵帶微笑、和藹可親,給人留下一種親切隨和的印象。但實際上,能夠真正獲得他倆認可並視為同輩知己者,可謂鳳毛麟角。
正因如此,盡管麵對著蒯正這樣身居高位之人,薑文軒和舒羽內心深處依然並未生出太多的敬意。
在他們看來,以自身的才華和能力,若是處於蒯正當年的年齡階段,所取得的成就必然毫不遜色甚至更勝一籌。這種源自骨子裏的自信與自負,讓他們對蒯正始終保持著一種不卑不亢的態度。
然而方孟......
單論文采而言,他堪稱翹楚,薑文軒和舒羽心裏都很清楚自己遠非其敵手。
若要談到為人處世之道,那他們倆更是望塵莫及,被遠遠地甩在後麵。
時至今日,他們唯一能夠拿來跟方孟一較高下的,恐怕就隻剩下學識罷了。
眼看著那三個人漸行漸遠,方孟依然一頭霧水,完全摸不著頭腦。
這些人到底是怎麽迴事?
我不就是給大家喂了點雞湯嗎,這也行?
蒯正拍拍方孟的肩膀:“說得真好,所以我決定告訴你一個消息,希望你能有心理準備。”
“什麽消息?”方孟一頭霧水:“搞的這麽正式做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