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修勃猛然一驚:“此話何意?”
好好的怎麽忽然間跳到了其他四國去了?
顏師昭和金陽也被方孟的話搞的有些糊塗。
“你們可以想想,那兇手與我大風或者說是咱們這個參與文會的隊伍,應該是沒有任何利益糾葛的,是不是?”
顏修勃點頭:“這倒是,國與國之間為了利益偶有摩擦,這無可厚非,若說是東衛皇室與我大風有仇怨,這不假,但他們也不會喪心病狂到殺死自己的子民來製造恐慌,但凡是皇室,絕做不出這等事情來,因為這樣做,對我們這支隊伍還有對大風來說,根本是一點影響都沒有。”
“既然是無冤無仇,那絕對不會隻是針對我們。”
在方孟的分析下,顏修勃等人是越聽越糊塗了。
完全跟不上方孟的節奏。
見他們一頭霧水,方孟索性閉嘴。
這一路,注定不會太平。
夜晚,他們尋了一處野外安營紮寨。
營地內,燈火通明
蒯正找上了方孟。
“你小子發現了什麽,可以跟我說說了吧。”
方孟:“蒯大人高看晚輩了,我什麽也沒有發現。”
這時,關盟也走了過來。
蒯正哪裏信方孟的鬼話,白天方孟的表情,早已落入了他的眼中。
或許他對於尋找蛛絲馬跡並不擅長,但是說起察言觀色,他絕對甩方孟十條街。
方孟的聰慧早已在朝堂之上傳開了,就連皇上都對他稱讚有加,蒯正絕對不信方孟沒有一絲的發現。
“不要敷衍我,發現什麽就直說,這樣,我們也好有個底。”
關盟也是這個意思。
見二人用期盼的眼神看著自己,方孟也知道,此事可大可小,但他們畢竟是進入了東衛的地界,還是需要與這兩位大佬通個氣。
不然到時候信息溝通不及時,說不定就會造成巨大的損失,這種事情絕不能發生。
方孟示意二人坐下說。
坐在篝火旁,方孟不急不緩的將自己白天與顏修勃等人說過的推測說了出來。
聽完之後,蒯正和關盟二人心頭大震。
沒想到僅憑一點點的線索,方孟就能推測出這麽多有用的信息。
雖然他們也知曉方孟的智慧確實是非同凡響,但此時親身感受,還是覺得很不可思議。
“我總覺得你小子還藏著掖著一些,是不是有別的想法?”
蒯正不愧是在官場上屹立不倒的老油條,能在不到五十之齡,便坐上了尚書左仆射一職,權傾朝野,果然有兩把刷子。
他從方孟的話語之中,聽出了一些不同尋常的深意。
關盟是一名武將,但並非無腦,他說道:“不用顧忌什麽,把你的猜測全部說出來,我們也好幫你參詳。”
方孟並未迴答,而是問二人:“我想知道……明家和東衛皇室的關係如何?”
蒯正顯然更熟悉一些,他道:“表麵上非常融洽,實際上各懷鬼胎。”
“我閱覽過一些密辛,在東衛立國的時候,實際上明家才是東衛皇室的首選,但是,明家乃是聖人之後,祖訓有言,凡明家後人隻可皓首窮經,不能染指皇位,所以即便那時明家最有資格也有這個實力占據九五之尊之位,卻因這個原因,隻能將與他們交好的易家推出來榮登大寶。”
“很長一段時間以來,易家雖說是東衛皇室,實際上整個東衛都掌控在明家手裏,直到現在,明家的權利被易家多年針對,如今得到了極大的削弱,但在東衛的各個角落,依然有明家的身影,和川縣就是一個很明顯的例子,縣丞明由,便是明家子弟……”
方孟猛地問道:“蒯大人說……和川縣縣丞是明家的人?”
“沒錯,”蒯正道:“東衛畢竟是一個撮爾小國,還不足我大風的五分之一,況且和川縣毗鄰我大風,我自然要深入了解一番。”
“那現在,明家和易家,哪個勢大?”
蒯正道:“自然是明家,東衛以文立國,誰掌控了文道,便是掌控了整個國家,東衛半數以上的官員,都是明家的人,易家雖然有軍方效忠,但民心卻被明家所掌控。”
方孟眉頭一皺,方才他還以為此事是和川縣縣丞所為,為的就是打壓皇室的聲望,畢竟他是縣丞,有這個能力也有這個號召力將這些人召集起來而取得他們的信任,但此時蒯正的話直接將這個猜測推翻。
以明家的強勢,他們根本用不著行如此之舉。
而且文會是明家刷聲望的手段,明家就算再蠢,也不會在這個節點自毀長城。
難道是易家?
易家最有這個可能。
被明家壓製了這麽多年,他們想來是不甘的。
然而,明家的勢力如同蛛網般遍布整個東衛,盤根錯節,深入骨髓。
要想動明家,必定會牽一發而動全身,一個不慎,整個東衛都會在須臾之間分崩離析。
明家是整個東衛的信仰。
是聖人之後。
這是明家屹立數百年風雨依然穩若泰山的原因。
金字招牌,無人敢撼動。
易家想要將明家的勢力拔除,就必須從根本著手。
而民心,便是明家的根本。
所以,那十七名死者,是精心挑選出來的。
可是,哪怕摧毀了明家在東衛的民心,有明家聖人之後這個稱謂,全天下的文人都會以明家為尊。
這種恐怖的號召力,絕對會讓易家寢食難安。
以明家在天下間的威望,隻要積蓄了一定的力量,他們依然可以東山再起。
所以,易家要借助這次文會的天賜良機,將明家徹底摧毀。
當方孟將自己的猜測和盤托出後,蒯正已經被震驚的張大了嘴巴。
關盟同樣也一副見了鬼似的表情看著方孟。
“你這……會不會太過大膽了些?畢竟,我們如今所知的線索實在太少,而且兇手也沒有找到。”
關盟附和道:“不是我不信你,而是你這個推測實在是太過天馬行空,異想天開了,沒有任何切實的證據可以作為依撐。”
方孟迴應道:“我當然清楚,這隻不過是我諸多猜測當中,相對而言更為合理可靠一些的猜測罷了。”
蒯正:“其中一個?這麽說來,你還有別的想法?”
“不說也罷,”方孟擺擺手,搖頭迴道:“蒯大人,關將軍,如果這一路,仍然會發生類似這樣的事件,就證明我的推測具有一定的可信度。”
“那是自然,”蒯正道:“到了玉錦城後,若是其他四國如你所說也同樣遇見了這種情況,那便可以肯定的是,易家在打擊明家無疑。”
關盟問道:“我更好奇的是,易家用了什麽手段,竟然能將人半夜引誘到深山老林之中而不被發現。”
“這個問題還需要實地調查才能得到答案,不過歸根結底,此事是東衛之事,與我們關係並不大,我們要做的,就是按兵不動,關鍵時刻,虛以委蛇方為上策。”
蒯正讚同道:“如果真如你所說的這樣,我會小心的。”
他是此行的首腦,是易家必須攻克的一環。
等到了玉錦城,想必糖衣炮彈將會接踵而至。
以蒯正的圓滑和狡黠,方孟和關盟自不必擔心。
好好的怎麽忽然間跳到了其他四國去了?
顏師昭和金陽也被方孟的話搞的有些糊塗。
“你們可以想想,那兇手與我大風或者說是咱們這個參與文會的隊伍,應該是沒有任何利益糾葛的,是不是?”
顏修勃點頭:“這倒是,國與國之間為了利益偶有摩擦,這無可厚非,若說是東衛皇室與我大風有仇怨,這不假,但他們也不會喪心病狂到殺死自己的子民來製造恐慌,但凡是皇室,絕做不出這等事情來,因為這樣做,對我們這支隊伍還有對大風來說,根本是一點影響都沒有。”
“既然是無冤無仇,那絕對不會隻是針對我們。”
在方孟的分析下,顏修勃等人是越聽越糊塗了。
完全跟不上方孟的節奏。
見他們一頭霧水,方孟索性閉嘴。
這一路,注定不會太平。
夜晚,他們尋了一處野外安營紮寨。
營地內,燈火通明
蒯正找上了方孟。
“你小子發現了什麽,可以跟我說說了吧。”
方孟:“蒯大人高看晚輩了,我什麽也沒有發現。”
這時,關盟也走了過來。
蒯正哪裏信方孟的鬼話,白天方孟的表情,早已落入了他的眼中。
或許他對於尋找蛛絲馬跡並不擅長,但是說起察言觀色,他絕對甩方孟十條街。
方孟的聰慧早已在朝堂之上傳開了,就連皇上都對他稱讚有加,蒯正絕對不信方孟沒有一絲的發現。
“不要敷衍我,發現什麽就直說,這樣,我們也好有個底。”
關盟也是這個意思。
見二人用期盼的眼神看著自己,方孟也知道,此事可大可小,但他們畢竟是進入了東衛的地界,還是需要與這兩位大佬通個氣。
不然到時候信息溝通不及時,說不定就會造成巨大的損失,這種事情絕不能發生。
方孟示意二人坐下說。
坐在篝火旁,方孟不急不緩的將自己白天與顏修勃等人說過的推測說了出來。
聽完之後,蒯正和關盟二人心頭大震。
沒想到僅憑一點點的線索,方孟就能推測出這麽多有用的信息。
雖然他們也知曉方孟的智慧確實是非同凡響,但此時親身感受,還是覺得很不可思議。
“我總覺得你小子還藏著掖著一些,是不是有別的想法?”
蒯正不愧是在官場上屹立不倒的老油條,能在不到五十之齡,便坐上了尚書左仆射一職,權傾朝野,果然有兩把刷子。
他從方孟的話語之中,聽出了一些不同尋常的深意。
關盟是一名武將,但並非無腦,他說道:“不用顧忌什麽,把你的猜測全部說出來,我們也好幫你參詳。”
方孟並未迴答,而是問二人:“我想知道……明家和東衛皇室的關係如何?”
蒯正顯然更熟悉一些,他道:“表麵上非常融洽,實際上各懷鬼胎。”
“我閱覽過一些密辛,在東衛立國的時候,實際上明家才是東衛皇室的首選,但是,明家乃是聖人之後,祖訓有言,凡明家後人隻可皓首窮經,不能染指皇位,所以即便那時明家最有資格也有這個實力占據九五之尊之位,卻因這個原因,隻能將與他們交好的易家推出來榮登大寶。”
“很長一段時間以來,易家雖說是東衛皇室,實際上整個東衛都掌控在明家手裏,直到現在,明家的權利被易家多年針對,如今得到了極大的削弱,但在東衛的各個角落,依然有明家的身影,和川縣就是一個很明顯的例子,縣丞明由,便是明家子弟……”
方孟猛地問道:“蒯大人說……和川縣縣丞是明家的人?”
“沒錯,”蒯正道:“東衛畢竟是一個撮爾小國,還不足我大風的五分之一,況且和川縣毗鄰我大風,我自然要深入了解一番。”
“那現在,明家和易家,哪個勢大?”
蒯正道:“自然是明家,東衛以文立國,誰掌控了文道,便是掌控了整個國家,東衛半數以上的官員,都是明家的人,易家雖然有軍方效忠,但民心卻被明家所掌控。”
方孟眉頭一皺,方才他還以為此事是和川縣縣丞所為,為的就是打壓皇室的聲望,畢竟他是縣丞,有這個能力也有這個號召力將這些人召集起來而取得他們的信任,但此時蒯正的話直接將這個猜測推翻。
以明家的強勢,他們根本用不著行如此之舉。
而且文會是明家刷聲望的手段,明家就算再蠢,也不會在這個節點自毀長城。
難道是易家?
易家最有這個可能。
被明家壓製了這麽多年,他們想來是不甘的。
然而,明家的勢力如同蛛網般遍布整個東衛,盤根錯節,深入骨髓。
要想動明家,必定會牽一發而動全身,一個不慎,整個東衛都會在須臾之間分崩離析。
明家是整個東衛的信仰。
是聖人之後。
這是明家屹立數百年風雨依然穩若泰山的原因。
金字招牌,無人敢撼動。
易家想要將明家的勢力拔除,就必須從根本著手。
而民心,便是明家的根本。
所以,那十七名死者,是精心挑選出來的。
可是,哪怕摧毀了明家在東衛的民心,有明家聖人之後這個稱謂,全天下的文人都會以明家為尊。
這種恐怖的號召力,絕對會讓易家寢食難安。
以明家在天下間的威望,隻要積蓄了一定的力量,他們依然可以東山再起。
所以,易家要借助這次文會的天賜良機,將明家徹底摧毀。
當方孟將自己的猜測和盤托出後,蒯正已經被震驚的張大了嘴巴。
關盟同樣也一副見了鬼似的表情看著方孟。
“你這……會不會太過大膽了些?畢竟,我們如今所知的線索實在太少,而且兇手也沒有找到。”
關盟附和道:“不是我不信你,而是你這個推測實在是太過天馬行空,異想天開了,沒有任何切實的證據可以作為依撐。”
方孟迴應道:“我當然清楚,這隻不過是我諸多猜測當中,相對而言更為合理可靠一些的猜測罷了。”
蒯正:“其中一個?這麽說來,你還有別的想法?”
“不說也罷,”方孟擺擺手,搖頭迴道:“蒯大人,關將軍,如果這一路,仍然會發生類似這樣的事件,就證明我的推測具有一定的可信度。”
“那是自然,”蒯正道:“到了玉錦城後,若是其他四國如你所說也同樣遇見了這種情況,那便可以肯定的是,易家在打擊明家無疑。”
關盟問道:“我更好奇的是,易家用了什麽手段,竟然能將人半夜引誘到深山老林之中而不被發現。”
“這個問題還需要實地調查才能得到答案,不過歸根結底,此事是東衛之事,與我們關係並不大,我們要做的,就是按兵不動,關鍵時刻,虛以委蛇方為上策。”
蒯正讚同道:“如果真如你所說的這樣,我會小心的。”
他是此行的首腦,是易家必須攻克的一環。
等到了玉錦城,想必糖衣炮彈將會接踵而至。
以蒯正的圓滑和狡黠,方孟和關盟自不必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