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孟,你有沒有發現,你這些時間變了很多?”
方孟心頭一驚,難道這小子發現了什麽?
他與金陽一同長大,相處時間比方若臻還要多好幾倍。
確實會更容易發覺自己的不同之處。
就在他忐忑之時,金陽接著說道:“好像你變得更聰明更有才華了。”
原來是這樣,害得他白擔心一場,方孟頓時鬆了一口氣,淡然道:“這不是很好嗎?以前的我木訥,不喜說話,如今想來,卻是沒有必要。”
二人說笑間,迴到了書院。
早已等候多時的同窗紛紛接過二人手中的食盒。
“方兄仁義,今日我等可以大飽口福了。”
“苦日子終於熬到頭了,一想到日後不用吃膳堂的飯菜,好似心情都好了不少。”
“沒想到有朝一日,我竟然能在書院吃到秦家食肆的美食,真是恍如夢中。”
“既然是夢中,那就讓我沉浸其中,永遠不要醒來吧。”
“方兄,雖然食肆是你家的,但若是日後日日如此,我們豈不是成為了吃白飯的了?”
有人提出了疑問。
方孟笑道:“放心吧,就是這幾天解饞罷了,日後不會如此頻繁,最多三四天吃一頓。”
“啊?方兄萬萬不可。”
有人急了。
“是啊方兄,你這一旦斷了,我們可就更饞了,若是飯資的原因,方兄放心,我們可以付錢,即便是比食肆更貴,想必大家也不會有異議。”
書院實行封閉式管理,是一個有錢都花不出去的地方,他們這些人雖然身上有不少錢,但隻能看不能用,有人甚至用銀子當做石頭玩,可見銀子在書院究竟是一個什麽地位。
若是有機會用銀子換一頓美味可口的食物,他們不踴躍才怪。
方孟卻搖頭道:“諸位,院長教導我們作為同一座書院的學子,要做到一視同仁,不可搞特殊化,若是我們每頓都吃這些,那其他人會怎麽想?你們倒無所謂,隻是我就慘了,需要承受千夫所指,萬般指責,我這瘦弱的身軀可扛不住,所以此事還是作罷。”
這幾天他先養一養,俗話說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等到他們自己忍不住,然後自己就可以反客為主,讓這群家夥自己著急。
最後再求到自己頭上。
這樣,主動權就在方孟的手上。
到時候他不是想提什麽要求就提什麽要求?
安逸。
經過中午的口口相傳,晚膳時,分食的學子猛然增加了一倍。
五六十人將四個食盒全部掃光。
如此接連兩天,已經發展到了一百多人。
這些人全部是權貴之後,因為家庭環境的影響,他們生性開朗活潑外向。
相比之下,寒門學子能有這個性格的卻不多。
傍晚,方孟迴到院子。
第一眼就看到一個瘦高個男生在洗衣服。
“羅兄,今天是什麽日子,這麽早就迴來了?”
書院有免費的蠟燭使用,但每個人每個月限量五根,一旦用完,就不能再領取,而學堂內,則是無限使用,隻要最後一人將蠟燭吹滅便可,所以很多寒門學子都喜歡在學堂看書到很晚。
羅攀並不是明京城人,而是霈縣人。
他是一個典型的寒門學子,他的父母都是農民。
按理說,這樣的家境是供養不起一個讀書人的,尤其是在羅攀還有幾個弟弟妹妹的情況下。
但是在羅攀舅舅的大力資助下,他如願成為了一名文人。
霈縣距離明京城非常近,不足三十裏。
為了他,荀南麟院長親自去了一趟霈縣,這才將他帶到了長月書院。
這是一個低調內斂的人,平日裏沉默寡言,一心撲在學業上。
羅攀麵無表情的點頭:“嗯,今日是我爺爺的忌日,我早早收拾好睡覺,說不定能與我爺爺在夢中相見。”
二人住在一個院子裏已經好幾年,雖然平時交流不多,但對對方都非常相熟。
整個書院,也隻有麵對方孟的時候,羅攀才會一次性說這麽多話。
什麽玩意還玩托夢這一套,迷信要不得啊。
方孟心中暗自吐槽。
“你的衣物我從你房中拿了出來,”羅攀說道:“剛才一起洗了。”
“多謝了。”
並非羅攀擅自闖入方孟的屋子,而是二人以前便是如此。
羅攀比方孟大兩歲,剛入學的時候,方孟才十二三歲,連自己都照顧不了,洗衣打掃這些,他更是根本沒有做過。
他的窘境被羅攀看在眼裏,對方沒有二話,花了一個多時辰,才將方孟積攢下來的衣服全部洗了一遍。
自此以後,方孟的衣物都由羅攀包圓了。
對於這位年長兩歲的同窗,方孟心中非常感激,他一直以來都在想報答對方。
但或許是自小就家境不好,養成了他一身的傲骨,無論方孟如何想方設法幫助他,他卻從未接受過方孟的好意。
也許對於羅攀來說,不過是洗衣而已,那是舉手之勞罷了。
方孟如此大力推動秦家食肆入駐書院,也有一定羅攀的原因在內。
如果不這樣做,以羅攀的性子,除非日後走上了仕途,否則的話,他能不能吃上這些美食還是另說。
“羅兄,”方孟看了一眼屋內,見蠟燭積攢了不少,他拿出四根,放在了羅攀的屋裏:“這些蠟燭你用著。”
這是羅攀唯一不會拒絕方孟的一點了。
方孟很少在夜間看書,所以蠟燭用的不像羅攀那樣頻繁。
“多謝。”
第二天,經過這些天的觀察和商討,參與文會的名額新鮮出爐。
這五人分別是羅攀、陳安、高嶽鬆、焦末、熊策。
其中前兩個與方孟有所交集。
此次長月書院可謂是大豐收,如果加上方孟和金陽,那長月書院便有七人入圍了文會的名單。
是三大書院之最。
也難怪一向嚴苛的荀南麟竟然大手一揮,放了半天的假期。
午間,膳堂。
“你乃是外夷,竟敢如此羞辱我等……”
“此前我聽聞蠻戎不懂禮儀,卻不想,原是如此粗鄙。”
“這是方孟的飯食,你不經他的同意,便擅自動手搶食,豈不知不請自拿,是無禮至極之舉。”
飯桌旁,一個身材魁梧的青年正在瘋狂吃著食盒之中的美味,無論是著裝和行為舉止,都與周圍的環境格格不入。
他身著一身獸皮,露出好幾道傷痕的粗壯雙臂,頭發未曾束起而是披散開來,加之臉上的兩道疤痕看起來非常兇悍。
此人吃起飯來,並未用碗筷,而是不顧燙與不燙便直接上手,並且在進食的時候,一直在胡吃海塞,飯菜將幹淨桌麵撒的到處都是。
最令人無法接受的是,他竟然沒有清洗雙手,便將手伸進了食盒。
其野蠻行徑令人作嘔。
青年進食的動作並未因為書院學子的聲討而有半分停頓。
他一直生活在荒涼的草原上,雖然不缺肉食,但這些肉食的做法千篇一律,他早已吃膩了,如今來到了大風,初次品嚐到如此美味,在本能驅使下,他根本停不下來。
但因文化的差異,他的無禮舉動和野蠻行徑,遭到了學子們的嫌棄。
這原本是眾人的食物,他們都不敢多吃,此刻竟然被一個蠻戎糟蹋了,所有人看他的眼神都充滿了憤怒。
但是此人身強體壯,一看就不好對付,所以眾人隻能是譴責一番,並沒有真正動手。
正是因為看出了這一點,這蠻戎人才有恃無恐。
方孟心頭一驚,難道這小子發現了什麽?
他與金陽一同長大,相處時間比方若臻還要多好幾倍。
確實會更容易發覺自己的不同之處。
就在他忐忑之時,金陽接著說道:“好像你變得更聰明更有才華了。”
原來是這樣,害得他白擔心一場,方孟頓時鬆了一口氣,淡然道:“這不是很好嗎?以前的我木訥,不喜說話,如今想來,卻是沒有必要。”
二人說笑間,迴到了書院。
早已等候多時的同窗紛紛接過二人手中的食盒。
“方兄仁義,今日我等可以大飽口福了。”
“苦日子終於熬到頭了,一想到日後不用吃膳堂的飯菜,好似心情都好了不少。”
“沒想到有朝一日,我竟然能在書院吃到秦家食肆的美食,真是恍如夢中。”
“既然是夢中,那就讓我沉浸其中,永遠不要醒來吧。”
“方兄,雖然食肆是你家的,但若是日後日日如此,我們豈不是成為了吃白飯的了?”
有人提出了疑問。
方孟笑道:“放心吧,就是這幾天解饞罷了,日後不會如此頻繁,最多三四天吃一頓。”
“啊?方兄萬萬不可。”
有人急了。
“是啊方兄,你這一旦斷了,我們可就更饞了,若是飯資的原因,方兄放心,我們可以付錢,即便是比食肆更貴,想必大家也不會有異議。”
書院實行封閉式管理,是一個有錢都花不出去的地方,他們這些人雖然身上有不少錢,但隻能看不能用,有人甚至用銀子當做石頭玩,可見銀子在書院究竟是一個什麽地位。
若是有機會用銀子換一頓美味可口的食物,他們不踴躍才怪。
方孟卻搖頭道:“諸位,院長教導我們作為同一座書院的學子,要做到一視同仁,不可搞特殊化,若是我們每頓都吃這些,那其他人會怎麽想?你們倒無所謂,隻是我就慘了,需要承受千夫所指,萬般指責,我這瘦弱的身軀可扛不住,所以此事還是作罷。”
這幾天他先養一養,俗話說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等到他們自己忍不住,然後自己就可以反客為主,讓這群家夥自己著急。
最後再求到自己頭上。
這樣,主動權就在方孟的手上。
到時候他不是想提什麽要求就提什麽要求?
安逸。
經過中午的口口相傳,晚膳時,分食的學子猛然增加了一倍。
五六十人將四個食盒全部掃光。
如此接連兩天,已經發展到了一百多人。
這些人全部是權貴之後,因為家庭環境的影響,他們生性開朗活潑外向。
相比之下,寒門學子能有這個性格的卻不多。
傍晚,方孟迴到院子。
第一眼就看到一個瘦高個男生在洗衣服。
“羅兄,今天是什麽日子,這麽早就迴來了?”
書院有免費的蠟燭使用,但每個人每個月限量五根,一旦用完,就不能再領取,而學堂內,則是無限使用,隻要最後一人將蠟燭吹滅便可,所以很多寒門學子都喜歡在學堂看書到很晚。
羅攀並不是明京城人,而是霈縣人。
他是一個典型的寒門學子,他的父母都是農民。
按理說,這樣的家境是供養不起一個讀書人的,尤其是在羅攀還有幾個弟弟妹妹的情況下。
但是在羅攀舅舅的大力資助下,他如願成為了一名文人。
霈縣距離明京城非常近,不足三十裏。
為了他,荀南麟院長親自去了一趟霈縣,這才將他帶到了長月書院。
這是一個低調內斂的人,平日裏沉默寡言,一心撲在學業上。
羅攀麵無表情的點頭:“嗯,今日是我爺爺的忌日,我早早收拾好睡覺,說不定能與我爺爺在夢中相見。”
二人住在一個院子裏已經好幾年,雖然平時交流不多,但對對方都非常相熟。
整個書院,也隻有麵對方孟的時候,羅攀才會一次性說這麽多話。
什麽玩意還玩托夢這一套,迷信要不得啊。
方孟心中暗自吐槽。
“你的衣物我從你房中拿了出來,”羅攀說道:“剛才一起洗了。”
“多謝了。”
並非羅攀擅自闖入方孟的屋子,而是二人以前便是如此。
羅攀比方孟大兩歲,剛入學的時候,方孟才十二三歲,連自己都照顧不了,洗衣打掃這些,他更是根本沒有做過。
他的窘境被羅攀看在眼裏,對方沒有二話,花了一個多時辰,才將方孟積攢下來的衣服全部洗了一遍。
自此以後,方孟的衣物都由羅攀包圓了。
對於這位年長兩歲的同窗,方孟心中非常感激,他一直以來都在想報答對方。
但或許是自小就家境不好,養成了他一身的傲骨,無論方孟如何想方設法幫助他,他卻從未接受過方孟的好意。
也許對於羅攀來說,不過是洗衣而已,那是舉手之勞罷了。
方孟如此大力推動秦家食肆入駐書院,也有一定羅攀的原因在內。
如果不這樣做,以羅攀的性子,除非日後走上了仕途,否則的話,他能不能吃上這些美食還是另說。
“羅兄,”方孟看了一眼屋內,見蠟燭積攢了不少,他拿出四根,放在了羅攀的屋裏:“這些蠟燭你用著。”
這是羅攀唯一不會拒絕方孟的一點了。
方孟很少在夜間看書,所以蠟燭用的不像羅攀那樣頻繁。
“多謝。”
第二天,經過這些天的觀察和商討,參與文會的名額新鮮出爐。
這五人分別是羅攀、陳安、高嶽鬆、焦末、熊策。
其中前兩個與方孟有所交集。
此次長月書院可謂是大豐收,如果加上方孟和金陽,那長月書院便有七人入圍了文會的名單。
是三大書院之最。
也難怪一向嚴苛的荀南麟竟然大手一揮,放了半天的假期。
午間,膳堂。
“你乃是外夷,竟敢如此羞辱我等……”
“此前我聽聞蠻戎不懂禮儀,卻不想,原是如此粗鄙。”
“這是方孟的飯食,你不經他的同意,便擅自動手搶食,豈不知不請自拿,是無禮至極之舉。”
飯桌旁,一個身材魁梧的青年正在瘋狂吃著食盒之中的美味,無論是著裝和行為舉止,都與周圍的環境格格不入。
他身著一身獸皮,露出好幾道傷痕的粗壯雙臂,頭發未曾束起而是披散開來,加之臉上的兩道疤痕看起來非常兇悍。
此人吃起飯來,並未用碗筷,而是不顧燙與不燙便直接上手,並且在進食的時候,一直在胡吃海塞,飯菜將幹淨桌麵撒的到處都是。
最令人無法接受的是,他竟然沒有清洗雙手,便將手伸進了食盒。
其野蠻行徑令人作嘔。
青年進食的動作並未因為書院學子的聲討而有半分停頓。
他一直生活在荒涼的草原上,雖然不缺肉食,但這些肉食的做法千篇一律,他早已吃膩了,如今來到了大風,初次品嚐到如此美味,在本能驅使下,他根本停不下來。
但因文化的差異,他的無禮舉動和野蠻行徑,遭到了學子們的嫌棄。
這原本是眾人的食物,他們都不敢多吃,此刻竟然被一個蠻戎糟蹋了,所有人看他的眼神都充滿了憤怒。
但是此人身強體壯,一看就不好對付,所以眾人隻能是譴責一番,並沒有真正動手。
正是因為看出了這一點,這蠻戎人才有恃無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