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孟與顏師昭在打量著林府的陳設。
“顏姑娘,你看,這是我爹的字跡,看這落款時間,竟是他年少時所寫,哈哈哈,這首詩和字跡,都好一般啊,尤其是前者,跟三歲孩童寫出來的一樣。”
“還有這一幅也是,我覺得,若不是落款是我爹,肯定已經被當做柴火拿去燒掉了。”
見方孟興致盎然的嘲諷自己老爹,顏師昭一臉的哭笑不得。
她還從未見過有兒子如此打趣自己父親的。
“林別駕的家中竟會如此清貧,”顏師昭的注意力並未放在書畫之上,而是看著周圍,她說道:“還記得那日我們去周府,那琳琅滿目的珍貴器物,隨便拿出來一件,就足以讓林府邸煥然一新。”
方孟淡淡道:“周家那種奢靡生活,想來林世伯不會習慣的,有的人喜歡錦衣玉食,滿足於物質上的享受,而有的人,精神上富足便可,對於他們來說,精神上的享受比物質上的享受更為難得,林世伯便是這一類人。”
“你說的對,林別駕是這樣的人。”
“公子小姐,請用茶。”
一名丫鬟端著托盤走來。
方孟攔住了要離去的丫鬟:“請問,府內的丫鬟仆人有幾位?”
丫鬟清楚這位是林大人的貴客,而且這也不是什麽秘密,便迴答道:“有丫鬟兩名,還有一位管家劉爺爺,我是伺候老夫人的,另外一名則是伺候夫人,夫人前些日子迴娘家去了,所以並不在府裏。”
又是迴娘家?
方孟都快對這個詞有心理陰影了。
“多謝。”
顏師昭咋舌:“竟然真的隻有三名下人。”
“林世伯身邊都沒個使喚的人,”方孟歎道。
就在他還要感慨的時候,不遠處傳來了腳步聲。
方孟轉頭看向門口。
隻見林采和林厚攙扶著一名老態龍鍾的婦人走了過來。
方孟見狀,立即跪下,顏師昭有樣學樣,也一同跪下。
方孟對著老婦人磕頭道:“孫兒方孟,叩見奶奶。”
方若臻不能膝前盡孝,自己這個做兒子的,隻能以此轉達心意。
“好孩子好孩子,快起來,”林母連忙虛扶。
方孟站起身來。
林母仔細打量著方孟:“真像,這眼睛,這鼻子,跟若臻簡直是一個模子裏刻出來的,要不是知道你是他兒子,我還以為年少時的若臻出現在我麵前呢,孩子,你們父子倆在京城還好嗎?”
“奶奶,我和我爹很好,倒是您,我聽說去年病了一場,消瘦了很多,您日後一定要注意身體。”
“會的,會的。”
林采輕聲道:“娘,咱們坐下說吧。”
“好。”
坐下後,林母眉開眼笑的看著顏師昭:“這是孫媳婦吧。”
“啊?”顏師昭沒想到老太太竟然將目標轉向了自己,還說出令人猝不及防的話,那張白嫩精致的小臉頓時又染上了一片緋紅。
見她低眉垂眼訥訥不言,方孟連忙解圍道:“奶奶,這位是顏師昭顏姑娘,還不是您的孫媳婦呢。”
言下之意,以後會是。
林母吃的鹽比方孟吃的飯還多,哪裏聽不出他的意思,她含笑點頭:“我明白,采兒,將那個鐲子拿出來。”
隻見林采從懷中拿出一把鑰匙,然後打開神龕側麵的一個抽屜,從裏麵拿出一個錦盒,錦盒上還掛著一個精致小巧的小鎖。
他將錦盒放在林母麵前。
林母一邊打開錦盒,一邊說道:“這是我婆婆傳給我的,一共五對鐲子,可惜我不爭氣,隻生下了四個兒子,這最後一對鐲子,就擱置下來,本來是想等若臻成婚的時候給他的,可惜還沒來得及將鐲子給,你爹娘成婚之後便去了貢州,正好今日你過來了,還帶了……將鐲子給你,也算是滿足了我一個心願。”
她錦盒中一對翡翠鐲子拿了出來。
林母對顏師昭道:“孩子,過來。”
顏師昭用無助的眼神看著方孟,她不知道自己該不該接下。
方孟鼓勵道:“長者賜不敢辭,這是奶奶的一片心意,你必須拿著。”
這句話給了顏師昭信心,她走上前,將翡翠鐲子從林母手中接了過來。
林母慈祥的笑道:“這孩子的模樣真好看,老身活了這麽多年,還沒見過這麽可人的女娃娃,我方孟孫兒有福氣了。”
顏師昭的小臉變得更紅了。
害羞的道了聲謝之後,快步迴到了方孟身邊,乖巧的坐下。
方孟見她這副模樣,頓時升起了逗逗她的心思:“既然將這對鐲子戴上了,那日後就是我的人了。”
顏師昭本就羞意十足,聽聞此話,更是不敢再看人了,隻是深深的埋著頭,差點就要埋進她那頗具規模的胸前。
她這副小媳婦模樣惹笑了眾人。
為了不讓她更為窘迫,方孟勇敢的伸出手,握住了她柔弱無骨的小手。
“賢侄,我跟我娘商量了一番,決定讓三弟隨著你去明京城,若是有可能,把他關在大理寺一些時日,也算是讓他長長記性,希望日後能夠改改性子,你看如何?”
林采此話出乎方孟的意料之外,不過他還是答應道:“這沒問題,又不是跑官,隻是利用職權之便塞一個人進牢房而已,況且三叔確實是有案在身,誰也挑不出毛病,我爹也不會拒絕。不過若是三叔去了明京城,那三嬸母女豈不是要與三叔分隔兩地?”
林秀有兩個女兒,大的不過五歲,小的才三歲。
也不知道林秀如此浪蕩,是否與沒生出兒子有關係。
“我是這樣想的,”林采看了一眼林母,在她的肯定下,他道:“此次三弟去了明京城,順便讓若臻幫忙管教一下他,當年若臻在家中時,三弟最懼怕的就是他,若是這世界上有誰能讓三弟改邪歸正,我想來想去也隻有若臻一人了。”
“世伯,這是小事,能讓三叔改正,我爹一定會盡心的。”
“我相信若臻,所以,既然三弟要去明京城,他的妻女自然也要跟著去,不然像你說的,夫妻兩分隔兩地不好,你放心,他們的生活我會安排好,不讓你們操心。”
方孟佯裝氣惱道:“世伯何出此言,雖然我和我爹姓方,但實際上方林兩家早已不分彼此,林家的事情便是方家的事情,到了明京城,我自會安頓好三叔,哪裏還需要您親自出手?”
林采也覺得自己的話有些見外,便猶豫道:“那……就拜托你們父子了。”
“奶奶,世伯,你們放心吧,三嬸和兩位妹妹在明京城絕對不讓她們吃一點苦,倒是三叔……”
林母擺手:“他一個大男人,什麽苦不能吃?就算若臻讓他去街上要飯,我也會支持他。”
“既然奶奶發話,那便好。”
有了老太太的尚方寶劍,老爹就可以按照自己的方式去教育林秀,以老爹的性子,這個混子日後真的要吃點苦頭了。
隨後的閑聊中,方孟得知了自己老爹年少時的事情。
有囧事,也有光輝事跡。
方孟也沒想到,老爹少年時期就會利用人心對付敵人。
難怪當官之後這麽厲害,原來是與生俱來的本事。
不知不覺間,時間來到了中午。
“世伯,您這過得也太清貧了。”
看著一桌的清湯寡水,唯一的肉食也隻是豬肉,方孟不由的感慨萬千。
林采卻不以為意,道:“讓賢侄見笑了,平日裏都是這樣過來的。”
這一頓方孟吃的並不好,當然,為了不讓兩位長輩看出,所以他連吃了兩碗飯。
吃過午飯之後,林采領著方孟二人來到了三叔林秀的家中。
兩家離得不遠,步行片刻即至。
這是一間瓦房。
雖然這個年代能住得上瓦房的都是些小康之家,但林秀家隻是虛有其表。
屋外靠牆放著的都是些陳舊的用具。
大門沒有關,不過為了避嫌,林采還是敲了敲門。
“請進。”
屋內,一個輕柔的聲音響起。
三人走了進去。
屋子裏一個少婦抱著幼童,另外一個小女孩獨自在玩耍,見到他們之後,就站在那裏直愣愣的看著。
“大哥。”
少婦連忙站起身來。
“嗯,”林采心中不是滋味,因為林秀,自己這個弟媳生活的並不好,若非他時常接濟,怕是要挨餓受凍。
少婦一手抱著幼童,另一隻手將凳子拿了出來:“大哥,還有這位公子小姐,你們坐。”
三人坐下,顏師昭衝那個小女孩招招手:“小妹妹,過來。”
見她還有些怕生,顏師昭便拿出了一小包蜜餞:“甜甜的,很好吃。”
小女孩正值好吃的時候,聞言也顧不得眼前這個大姐姐她根本不認識,撲通撲通的跑到顏師昭麵前。
顏師昭抱住她,打開小布包,拿出一塊蜜餞喂到她的嘴邊。
小女孩並沒有扭捏,而是張開小嘴,將蜜餞含在嘴裏。
“好吃。”
看著小女孩的笑容,少婦心中一酸。
“大哥,你此次過來是……是不是關於郎君的事?他怎麽樣了?會不會……有性命之憂?”
林采道:“三弟無事,此次我來是要找你商量一件事。”
於是他將此前的決定和關於林秀的事情和盤托出。
此事必須要征求她的意見。
聽到丈夫是因為方孟的原因而洗清嫌疑,少婦就要行禮,方孟怎麽可能讓長輩對他行禮,急忙上前阻止:“三嬸,我們都是一家人,有事的話能幫就幫,況且三叔本來就是被冤枉的,您不必如此。”
少婦喜極而泣,坐在那裏抹眼淚:“多謝了,關於郎君的事情,一切由大哥您做主便可,隻要能讓郎君不要像以前那般,我都聽您的。”
“那好,有一事我也不瞞你,也算給你交個底,賢侄名叫方孟,他父親乃是大理寺卿方若臻,也是我們的兄弟,有他親自教導,三弟絕對會改過自新。”
“啊?”少婦愕然,她出身還算不錯,父親是一位小吏,自小耳濡目染,對於官場上的官階也有所了解,她接觸過最大的官就是林采這位別駕,至於大理寺卿?
那可是頂天的大人物。
對於方若臻這個名字,她並不陌生,林秀平日裏經常提及,直言對方是他最佩服的人,沒有背景沒有靠山,僅憑一己之力坐上了大理寺少卿之位,沒想到如今更是一躍成為大理寺卿。
簡直不可思議。
見她還處於震驚之中,林采又道:“所以我想問問你,願不願意跟著一起去明京城生活。”
“我願意,”少婦脫口而出,隨後她又為難道:“可是我拿不出銀子,住的地方……”
方孟接話道:“三嬸,隻要你願意,其他的我來安排,銀子什麽的都是小事。”
“那怎麽好意思。”
方孟道:“這話就生分了,咱們都是自己人,日後還要多走動,您千萬不要見外。”
話雖如此,但少婦心中清楚,這是方家不求迴報的在幫助他們,不能得寸進尺。
“那就多謝了。”
“世伯,既然三嬸同意了,那等我們返迴明京城的時候,三嬸與我們一起上路,您看如何?”
林采自無不可:“好。”
“顏姑娘,你看,這是我爹的字跡,看這落款時間,竟是他年少時所寫,哈哈哈,這首詩和字跡,都好一般啊,尤其是前者,跟三歲孩童寫出來的一樣。”
“還有這一幅也是,我覺得,若不是落款是我爹,肯定已經被當做柴火拿去燒掉了。”
見方孟興致盎然的嘲諷自己老爹,顏師昭一臉的哭笑不得。
她還從未見過有兒子如此打趣自己父親的。
“林別駕的家中竟會如此清貧,”顏師昭的注意力並未放在書畫之上,而是看著周圍,她說道:“還記得那日我們去周府,那琳琅滿目的珍貴器物,隨便拿出來一件,就足以讓林府邸煥然一新。”
方孟淡淡道:“周家那種奢靡生活,想來林世伯不會習慣的,有的人喜歡錦衣玉食,滿足於物質上的享受,而有的人,精神上富足便可,對於他們來說,精神上的享受比物質上的享受更為難得,林世伯便是這一類人。”
“你說的對,林別駕是這樣的人。”
“公子小姐,請用茶。”
一名丫鬟端著托盤走來。
方孟攔住了要離去的丫鬟:“請問,府內的丫鬟仆人有幾位?”
丫鬟清楚這位是林大人的貴客,而且這也不是什麽秘密,便迴答道:“有丫鬟兩名,還有一位管家劉爺爺,我是伺候老夫人的,另外一名則是伺候夫人,夫人前些日子迴娘家去了,所以並不在府裏。”
又是迴娘家?
方孟都快對這個詞有心理陰影了。
“多謝。”
顏師昭咋舌:“竟然真的隻有三名下人。”
“林世伯身邊都沒個使喚的人,”方孟歎道。
就在他還要感慨的時候,不遠處傳來了腳步聲。
方孟轉頭看向門口。
隻見林采和林厚攙扶著一名老態龍鍾的婦人走了過來。
方孟見狀,立即跪下,顏師昭有樣學樣,也一同跪下。
方孟對著老婦人磕頭道:“孫兒方孟,叩見奶奶。”
方若臻不能膝前盡孝,自己這個做兒子的,隻能以此轉達心意。
“好孩子好孩子,快起來,”林母連忙虛扶。
方孟站起身來。
林母仔細打量著方孟:“真像,這眼睛,這鼻子,跟若臻簡直是一個模子裏刻出來的,要不是知道你是他兒子,我還以為年少時的若臻出現在我麵前呢,孩子,你們父子倆在京城還好嗎?”
“奶奶,我和我爹很好,倒是您,我聽說去年病了一場,消瘦了很多,您日後一定要注意身體。”
“會的,會的。”
林采輕聲道:“娘,咱們坐下說吧。”
“好。”
坐下後,林母眉開眼笑的看著顏師昭:“這是孫媳婦吧。”
“啊?”顏師昭沒想到老太太竟然將目標轉向了自己,還說出令人猝不及防的話,那張白嫩精致的小臉頓時又染上了一片緋紅。
見她低眉垂眼訥訥不言,方孟連忙解圍道:“奶奶,這位是顏師昭顏姑娘,還不是您的孫媳婦呢。”
言下之意,以後會是。
林母吃的鹽比方孟吃的飯還多,哪裏聽不出他的意思,她含笑點頭:“我明白,采兒,將那個鐲子拿出來。”
隻見林采從懷中拿出一把鑰匙,然後打開神龕側麵的一個抽屜,從裏麵拿出一個錦盒,錦盒上還掛著一個精致小巧的小鎖。
他將錦盒放在林母麵前。
林母一邊打開錦盒,一邊說道:“這是我婆婆傳給我的,一共五對鐲子,可惜我不爭氣,隻生下了四個兒子,這最後一對鐲子,就擱置下來,本來是想等若臻成婚的時候給他的,可惜還沒來得及將鐲子給,你爹娘成婚之後便去了貢州,正好今日你過來了,還帶了……將鐲子給你,也算是滿足了我一個心願。”
她錦盒中一對翡翠鐲子拿了出來。
林母對顏師昭道:“孩子,過來。”
顏師昭用無助的眼神看著方孟,她不知道自己該不該接下。
方孟鼓勵道:“長者賜不敢辭,這是奶奶的一片心意,你必須拿著。”
這句話給了顏師昭信心,她走上前,將翡翠鐲子從林母手中接了過來。
林母慈祥的笑道:“這孩子的模樣真好看,老身活了這麽多年,還沒見過這麽可人的女娃娃,我方孟孫兒有福氣了。”
顏師昭的小臉變得更紅了。
害羞的道了聲謝之後,快步迴到了方孟身邊,乖巧的坐下。
方孟見她這副模樣,頓時升起了逗逗她的心思:“既然將這對鐲子戴上了,那日後就是我的人了。”
顏師昭本就羞意十足,聽聞此話,更是不敢再看人了,隻是深深的埋著頭,差點就要埋進她那頗具規模的胸前。
她這副小媳婦模樣惹笑了眾人。
為了不讓她更為窘迫,方孟勇敢的伸出手,握住了她柔弱無骨的小手。
“賢侄,我跟我娘商量了一番,決定讓三弟隨著你去明京城,若是有可能,把他關在大理寺一些時日,也算是讓他長長記性,希望日後能夠改改性子,你看如何?”
林采此話出乎方孟的意料之外,不過他還是答應道:“這沒問題,又不是跑官,隻是利用職權之便塞一個人進牢房而已,況且三叔確實是有案在身,誰也挑不出毛病,我爹也不會拒絕。不過若是三叔去了明京城,那三嬸母女豈不是要與三叔分隔兩地?”
林秀有兩個女兒,大的不過五歲,小的才三歲。
也不知道林秀如此浪蕩,是否與沒生出兒子有關係。
“我是這樣想的,”林采看了一眼林母,在她的肯定下,他道:“此次三弟去了明京城,順便讓若臻幫忙管教一下他,當年若臻在家中時,三弟最懼怕的就是他,若是這世界上有誰能讓三弟改邪歸正,我想來想去也隻有若臻一人了。”
“世伯,這是小事,能讓三叔改正,我爹一定會盡心的。”
“我相信若臻,所以,既然三弟要去明京城,他的妻女自然也要跟著去,不然像你說的,夫妻兩分隔兩地不好,你放心,他們的生活我會安排好,不讓你們操心。”
方孟佯裝氣惱道:“世伯何出此言,雖然我和我爹姓方,但實際上方林兩家早已不分彼此,林家的事情便是方家的事情,到了明京城,我自會安頓好三叔,哪裏還需要您親自出手?”
林采也覺得自己的話有些見外,便猶豫道:“那……就拜托你們父子了。”
“奶奶,世伯,你們放心吧,三嬸和兩位妹妹在明京城絕對不讓她們吃一點苦,倒是三叔……”
林母擺手:“他一個大男人,什麽苦不能吃?就算若臻讓他去街上要飯,我也會支持他。”
“既然奶奶發話,那便好。”
有了老太太的尚方寶劍,老爹就可以按照自己的方式去教育林秀,以老爹的性子,這個混子日後真的要吃點苦頭了。
隨後的閑聊中,方孟得知了自己老爹年少時的事情。
有囧事,也有光輝事跡。
方孟也沒想到,老爹少年時期就會利用人心對付敵人。
難怪當官之後這麽厲害,原來是與生俱來的本事。
不知不覺間,時間來到了中午。
“世伯,您這過得也太清貧了。”
看著一桌的清湯寡水,唯一的肉食也隻是豬肉,方孟不由的感慨萬千。
林采卻不以為意,道:“讓賢侄見笑了,平日裏都是這樣過來的。”
這一頓方孟吃的並不好,當然,為了不讓兩位長輩看出,所以他連吃了兩碗飯。
吃過午飯之後,林采領著方孟二人來到了三叔林秀的家中。
兩家離得不遠,步行片刻即至。
這是一間瓦房。
雖然這個年代能住得上瓦房的都是些小康之家,但林秀家隻是虛有其表。
屋外靠牆放著的都是些陳舊的用具。
大門沒有關,不過為了避嫌,林采還是敲了敲門。
“請進。”
屋內,一個輕柔的聲音響起。
三人走了進去。
屋子裏一個少婦抱著幼童,另外一個小女孩獨自在玩耍,見到他們之後,就站在那裏直愣愣的看著。
“大哥。”
少婦連忙站起身來。
“嗯,”林采心中不是滋味,因為林秀,自己這個弟媳生活的並不好,若非他時常接濟,怕是要挨餓受凍。
少婦一手抱著幼童,另一隻手將凳子拿了出來:“大哥,還有這位公子小姐,你們坐。”
三人坐下,顏師昭衝那個小女孩招招手:“小妹妹,過來。”
見她還有些怕生,顏師昭便拿出了一小包蜜餞:“甜甜的,很好吃。”
小女孩正值好吃的時候,聞言也顧不得眼前這個大姐姐她根本不認識,撲通撲通的跑到顏師昭麵前。
顏師昭抱住她,打開小布包,拿出一塊蜜餞喂到她的嘴邊。
小女孩並沒有扭捏,而是張開小嘴,將蜜餞含在嘴裏。
“好吃。”
看著小女孩的笑容,少婦心中一酸。
“大哥,你此次過來是……是不是關於郎君的事?他怎麽樣了?會不會……有性命之憂?”
林采道:“三弟無事,此次我來是要找你商量一件事。”
於是他將此前的決定和關於林秀的事情和盤托出。
此事必須要征求她的意見。
聽到丈夫是因為方孟的原因而洗清嫌疑,少婦就要行禮,方孟怎麽可能讓長輩對他行禮,急忙上前阻止:“三嬸,我們都是一家人,有事的話能幫就幫,況且三叔本來就是被冤枉的,您不必如此。”
少婦喜極而泣,坐在那裏抹眼淚:“多謝了,關於郎君的事情,一切由大哥您做主便可,隻要能讓郎君不要像以前那般,我都聽您的。”
“那好,有一事我也不瞞你,也算給你交個底,賢侄名叫方孟,他父親乃是大理寺卿方若臻,也是我們的兄弟,有他親自教導,三弟絕對會改過自新。”
“啊?”少婦愕然,她出身還算不錯,父親是一位小吏,自小耳濡目染,對於官場上的官階也有所了解,她接觸過最大的官就是林采這位別駕,至於大理寺卿?
那可是頂天的大人物。
對於方若臻這個名字,她並不陌生,林秀平日裏經常提及,直言對方是他最佩服的人,沒有背景沒有靠山,僅憑一己之力坐上了大理寺少卿之位,沒想到如今更是一躍成為大理寺卿。
簡直不可思議。
見她還處於震驚之中,林采又道:“所以我想問問你,願不願意跟著一起去明京城生活。”
“我願意,”少婦脫口而出,隨後她又為難道:“可是我拿不出銀子,住的地方……”
方孟接話道:“三嬸,隻要你願意,其他的我來安排,銀子什麽的都是小事。”
“那怎麽好意思。”
方孟道:“這話就生分了,咱們都是自己人,日後還要多走動,您千萬不要見外。”
話雖如此,但少婦心中清楚,這是方家不求迴報的在幫助他們,不能得寸進尺。
“那就多謝了。”
“世伯,既然三嬸同意了,那等我們返迴明京城的時候,三嬸與我們一起上路,您看如何?”
林采自無不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