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若臻起於微末,年少時父母雙亡,好在他奮發圖強,隻是兩次科舉就考上了進士,隨後一路平步青雲,在四十之齡便坐上了大理寺少卿之位,如今更是憑借大功執掌大理寺,成為三品大員。
方若臻這輩子感激的人很少,但林家,卻是唯一。
這家人在他饑寒交迫的時候伸出了援助之手,讓他有一個非常好的環境成長和學習。
林家那時也並不富裕,林家有好幾個孩子,基本上都是在溫飽線上下徘徊,就這種窘境,卻還能接濟方若臻這個不事生產的書生,真的是難能可貴。
方若臻一直跟方孟說,林家是他的再生父母。
林采與方若臻可謂是總角之交,親如兄弟。
後來方若臻考中了進士,林采稍遜,中了一個舉人,自此以後,方若臻便留在了明京城,而後者,則是在地方上任職。
林采此時隻是尹州的別駕,與方若臻的地位天差地別,但也算是一個不大不小的官員了。
雖然身份地位有差別,但原先的情誼是不會變的。
“世伯,我還準備明日登門拜訪呢,沒想到今日您就來了。”
方孟道。
林采嗬嗬一笑:“無妨,今日是今日,明日是明日,都一樣。”
“謝世伯。”
“嗯,不說這些,明日有時間,”林采轉而對金景道:“金兄,林秀一事,不用顧及我,他犯了什麽罪,一律按照律法來處理。”
林秀,林采的三弟。
因為方若臻的關係,方孟對林家也極為熟悉,林采有三個弟弟,一個妹妹,這個林秀,便是排行老三。
“金叔叔,世伯,究竟發生了什麽事情?”
方孟問道。
隨後章爻將林秀的所作所為講述了一遍。
原來,這林秀是一個浪蕩子,已經三十好幾的他雖然已經成婚,但平日裏遊手好閑,不管家中妻兒,每次在外遊蕩時,偶爾也會調戲一下良家婦女,又因為林采的關係,他也不敢太過放肆,隻是占一占口頭上的便宜,從未真個動手。
林秀在青樓中有個老相好,名叫玉虹。
他每次去青樓,都是找這個女子。
事情發生在上個月,一大清早,玉虹被發現死在了青樓。
兇器是玉虹的發簪。
而巧的是,林秀恰好在前一天晚上留宿青樓,作陪的便是玉虹。
一大清早,林秀離開,隨即便發現玉虹之死。
死狀並不淒慘,她的胸口插進了一柄匕首,血流了一地。
而林秀又是最後一個見到玉虹的人,從他到發現玉虹屍體,期間隔不到一盞茶的功夫,也難怪辦案人員會如此肯定是林秀所為。
在如此之多的證據下,林秀又豈能逃脫幹係?
聽到此處,方孟歎了一口氣,這隻要是有腦子的都知道,肯定是栽贓陷害啊。
林秀好歹也是一個讀過書的人,若是要殺人,也不會蠢到留下這麽多證據指向自己。
那不是腦子進水了?
怪不得老爹讓金景這位少卿親自下來調查,原來涉及到林家,以方若臻和林家的關係,怎麽慎重都不為過。
“金叔叔,林三叔怕是被人當刀使了。”
金景白了方孟一眼,沒好氣道:“還用你說?傻子都看得出來,你爹也是這個意思,所以在看到卷宗的時候,便讓我前來尹州徹查此案。”
“嘿嘿,”方孟尷尬的撓撓頭:“是是是。”
“大哥,”金景對章爻道:“現場還保存著吧?”
章爻撫須悠哉道:“那是自然,我也覺得此事有蹊蹺,而且還關乎林大人的親人,所以一直派人守在青樓,不讓任何人進出那個案發的房間。”
“大哥,你也關注這個案子?”
“不得不關注,畢竟關乎林別駕,我也要慎重一些,不然被人利用,豈不悔之晚矣。”
金景點頭表示理解,然後對林采道:“林兄,你心中是否有嫌疑人的線索?”
出事的是林采親弟,這麽些日子,他不信林采會冷眼旁觀什麽都不做。
林采搖頭;“其實,我也追查了一些日子,但真的沒有任何發現,那兇手確實狡猾,將現場處理的非常幹淨。”
方孟此時說話了:“很明顯,兇手必然是青樓之中的人,至於是那些女子,還是客人,就需要更加詳細的調查了。”
“賢侄所言不假,”金景道:“一盞茶的功夫就能將現場處理的不留痕跡,離開時也能悄無聲息,若是外人,絕對做不到。”
“而且,此人肯定是熟知林三叔的生活習性,或者是就在隔壁緊盯著他們的一舉一動,這才會將時機抓的這麽準,且現場並無搏鬥的痕跡,很有可能是玉虹的稔熟,不然的話,麵對當胸行刺,現場絕不會如此幹淨不留痕跡。”
“顯然,這名兇手並不是第一次殺人,因為在殺人之後,他還能從容不迫的收拾好現場,沒有一定的心理素質和經驗是做不到的。”
見方孟說了這些,金景問道:“那你是偏向於青樓之人還是那些嫖客?”
“我偏向於前者,青樓之中人來人往,客人再怎麽細心和細致,也絕不會清楚每個青樓女子的習性,畢竟,兇手需要避開所有人的眼睛,從案發現場安然離開,要做到這一點,隻有青樓女子,那些客人絕沒有這個可能。”
“賢侄所言極是,”林采讚歎道:“那我們從哪裏開始著手?”
“很簡單,兇手若是不想被人發現他的行蹤,那必定要在案發房間附近,因為越遠就會越容易被發現,變數就會更多,他也就無法將自己摘出去,這個兇手其實並不高明,隻是他太過於針對林三叔,不然的話,林三叔早就脫罪了。”
章爻興奮的一拍桌子:“我這就派人去……”
金景攔住了他:“大哥,先別急,賢侄,剛才你說兇手並不是第一次行兇,是不是說……”
“是的,可能在這家青樓中還出現過人命案子。”
金景眼中寒光一閃:“大哥,我能否調閱一下刺史府的卷宗?”
方孟的話已經說明了很多問題,就差將兇手送到自己麵前。
金景若是還無法抓住兇手讓他認罪伏法,那他這個少卿就可以退位讓賢了。
這是自己的妹夫,章爻自然毫無保留的支持:“當然可以,需不需要我配合?”
“不用了,將柴閱喊來吧,此案是他負責,他也理應出份力了。”
“好。”
林采也鬆了一口氣。
在此前與金景交涉時,盡管林采口頭上表示會公事公辦,但內心深處卻無法做到如此超然。
然而,隨著方孟對事情的深入剖析和解讀,林采心中的憂慮漸漸消散,原本緊皺的眉頭也逐漸舒展,取而代之的是一臉釋然與輕鬆。仿佛壓在心頭的巨石被移除一般,整個人都變得輕快起來。
但同時,他也在心中暗自自責,他一直將目標放在了與自己和林秀有仇怨的人身上,卻從未從作案的條件上來分析過,
所以方孟這番話就像是一道陽光,將籠罩他頭上的黑暗全部驅散。
林采讚歎道:“賢侄如此聰慧,方兄真是好福氣。”
他深深地看了一眼總是時不時將目光投向顏師昭的林厚,一股強烈的挫敗感湧上心頭。長久以來,他始終堅信著自己的才華和學識絕不亞於方若臻。
想當年,他們一同參加科舉考試,結果方若臻金榜題名成為進士,而自己卻隻落得個舉人之名。那時,他還寬慰自己不過是時運不佳罷了。
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方若臻的仕途一帆風順,官階越來越高。盡管在民間,關於方若臻的評價並不好,但無論如何,僅就地位而言,對方一直遙遙領先於自己。
而如今,更是如鯉魚躍龍門一般,一躍成為大理寺卿,位高權重。反觀自己呢?這麽多年過去了,依舊隻是一個微不足道的下州別駕而已。
最令他無奈的是,不僅方若臻這個做爹的比自己這個做爹的強,方孟也比自己兒子強,這就紮心了。
林采瞬間湧現萬分惆悵。
“世伯過譽了,所謂旁觀者清,我便是一名旁觀者,而您一直在局中,這才被兇手蒙蔽了。”
林采歎息一聲:“你就不用安慰我,我自己幾斤幾兩心裏有數。”
方若臻這輩子感激的人很少,但林家,卻是唯一。
這家人在他饑寒交迫的時候伸出了援助之手,讓他有一個非常好的環境成長和學習。
林家那時也並不富裕,林家有好幾個孩子,基本上都是在溫飽線上下徘徊,就這種窘境,卻還能接濟方若臻這個不事生產的書生,真的是難能可貴。
方若臻一直跟方孟說,林家是他的再生父母。
林采與方若臻可謂是總角之交,親如兄弟。
後來方若臻考中了進士,林采稍遜,中了一個舉人,自此以後,方若臻便留在了明京城,而後者,則是在地方上任職。
林采此時隻是尹州的別駕,與方若臻的地位天差地別,但也算是一個不大不小的官員了。
雖然身份地位有差別,但原先的情誼是不會變的。
“世伯,我還準備明日登門拜訪呢,沒想到今日您就來了。”
方孟道。
林采嗬嗬一笑:“無妨,今日是今日,明日是明日,都一樣。”
“謝世伯。”
“嗯,不說這些,明日有時間,”林采轉而對金景道:“金兄,林秀一事,不用顧及我,他犯了什麽罪,一律按照律法來處理。”
林秀,林采的三弟。
因為方若臻的關係,方孟對林家也極為熟悉,林采有三個弟弟,一個妹妹,這個林秀,便是排行老三。
“金叔叔,世伯,究竟發生了什麽事情?”
方孟問道。
隨後章爻將林秀的所作所為講述了一遍。
原來,這林秀是一個浪蕩子,已經三十好幾的他雖然已經成婚,但平日裏遊手好閑,不管家中妻兒,每次在外遊蕩時,偶爾也會調戲一下良家婦女,又因為林采的關係,他也不敢太過放肆,隻是占一占口頭上的便宜,從未真個動手。
林秀在青樓中有個老相好,名叫玉虹。
他每次去青樓,都是找這個女子。
事情發生在上個月,一大清早,玉虹被發現死在了青樓。
兇器是玉虹的發簪。
而巧的是,林秀恰好在前一天晚上留宿青樓,作陪的便是玉虹。
一大清早,林秀離開,隨即便發現玉虹之死。
死狀並不淒慘,她的胸口插進了一柄匕首,血流了一地。
而林秀又是最後一個見到玉虹的人,從他到發現玉虹屍體,期間隔不到一盞茶的功夫,也難怪辦案人員會如此肯定是林秀所為。
在如此之多的證據下,林秀又豈能逃脫幹係?
聽到此處,方孟歎了一口氣,這隻要是有腦子的都知道,肯定是栽贓陷害啊。
林秀好歹也是一個讀過書的人,若是要殺人,也不會蠢到留下這麽多證據指向自己。
那不是腦子進水了?
怪不得老爹讓金景這位少卿親自下來調查,原來涉及到林家,以方若臻和林家的關係,怎麽慎重都不為過。
“金叔叔,林三叔怕是被人當刀使了。”
金景白了方孟一眼,沒好氣道:“還用你說?傻子都看得出來,你爹也是這個意思,所以在看到卷宗的時候,便讓我前來尹州徹查此案。”
“嘿嘿,”方孟尷尬的撓撓頭:“是是是。”
“大哥,”金景對章爻道:“現場還保存著吧?”
章爻撫須悠哉道:“那是自然,我也覺得此事有蹊蹺,而且還關乎林大人的親人,所以一直派人守在青樓,不讓任何人進出那個案發的房間。”
“大哥,你也關注這個案子?”
“不得不關注,畢竟關乎林別駕,我也要慎重一些,不然被人利用,豈不悔之晚矣。”
金景點頭表示理解,然後對林采道:“林兄,你心中是否有嫌疑人的線索?”
出事的是林采親弟,這麽些日子,他不信林采會冷眼旁觀什麽都不做。
林采搖頭;“其實,我也追查了一些日子,但真的沒有任何發現,那兇手確實狡猾,將現場處理的非常幹淨。”
方孟此時說話了:“很明顯,兇手必然是青樓之中的人,至於是那些女子,還是客人,就需要更加詳細的調查了。”
“賢侄所言不假,”金景道:“一盞茶的功夫就能將現場處理的不留痕跡,離開時也能悄無聲息,若是外人,絕對做不到。”
“而且,此人肯定是熟知林三叔的生活習性,或者是就在隔壁緊盯著他們的一舉一動,這才會將時機抓的這麽準,且現場並無搏鬥的痕跡,很有可能是玉虹的稔熟,不然的話,麵對當胸行刺,現場絕不會如此幹淨不留痕跡。”
“顯然,這名兇手並不是第一次殺人,因為在殺人之後,他還能從容不迫的收拾好現場,沒有一定的心理素質和經驗是做不到的。”
見方孟說了這些,金景問道:“那你是偏向於青樓之人還是那些嫖客?”
“我偏向於前者,青樓之中人來人往,客人再怎麽細心和細致,也絕不會清楚每個青樓女子的習性,畢竟,兇手需要避開所有人的眼睛,從案發現場安然離開,要做到這一點,隻有青樓女子,那些客人絕沒有這個可能。”
“賢侄所言極是,”林采讚歎道:“那我們從哪裏開始著手?”
“很簡單,兇手若是不想被人發現他的行蹤,那必定要在案發房間附近,因為越遠就會越容易被發現,變數就會更多,他也就無法將自己摘出去,這個兇手其實並不高明,隻是他太過於針對林三叔,不然的話,林三叔早就脫罪了。”
章爻興奮的一拍桌子:“我這就派人去……”
金景攔住了他:“大哥,先別急,賢侄,剛才你說兇手並不是第一次行兇,是不是說……”
“是的,可能在這家青樓中還出現過人命案子。”
金景眼中寒光一閃:“大哥,我能否調閱一下刺史府的卷宗?”
方孟的話已經說明了很多問題,就差將兇手送到自己麵前。
金景若是還無法抓住兇手讓他認罪伏法,那他這個少卿就可以退位讓賢了。
這是自己的妹夫,章爻自然毫無保留的支持:“當然可以,需不需要我配合?”
“不用了,將柴閱喊來吧,此案是他負責,他也理應出份力了。”
“好。”
林采也鬆了一口氣。
在此前與金景交涉時,盡管林采口頭上表示會公事公辦,但內心深處卻無法做到如此超然。
然而,隨著方孟對事情的深入剖析和解讀,林采心中的憂慮漸漸消散,原本緊皺的眉頭也逐漸舒展,取而代之的是一臉釋然與輕鬆。仿佛壓在心頭的巨石被移除一般,整個人都變得輕快起來。
但同時,他也在心中暗自自責,他一直將目標放在了與自己和林秀有仇怨的人身上,卻從未從作案的條件上來分析過,
所以方孟這番話就像是一道陽光,將籠罩他頭上的黑暗全部驅散。
林采讚歎道:“賢侄如此聰慧,方兄真是好福氣。”
他深深地看了一眼總是時不時將目光投向顏師昭的林厚,一股強烈的挫敗感湧上心頭。長久以來,他始終堅信著自己的才華和學識絕不亞於方若臻。
想當年,他們一同參加科舉考試,結果方若臻金榜題名成為進士,而自己卻隻落得個舉人之名。那時,他還寬慰自己不過是時運不佳罷了。
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方若臻的仕途一帆風順,官階越來越高。盡管在民間,關於方若臻的評價並不好,但無論如何,僅就地位而言,對方一直遙遙領先於自己。
而如今,更是如鯉魚躍龍門一般,一躍成為大理寺卿,位高權重。反觀自己呢?這麽多年過去了,依舊隻是一個微不足道的下州別駕而已。
最令他無奈的是,不僅方若臻這個做爹的比自己這個做爹的強,方孟也比自己兒子強,這就紮心了。
林采瞬間湧現萬分惆悵。
“世伯過譽了,所謂旁觀者清,我便是一名旁觀者,而您一直在局中,這才被兇手蒙蔽了。”
林采歎息一聲:“你就不用安慰我,我自己幾斤幾兩心裏有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