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德一百二十九年,初冬。


    乾國與昌國經過談判,最終簽署了乾昌兩國條約。


    條約內容如下:割讓沅鯨半島給乾國。


    將澤,淅,渲三州交由乾國代管。


    允許乾軍在三州駐軍。


    賠償乾國一億八千萬兩黃金,昌國海關全部交給乾國管理,直到賠償結束為止。


    在這幾條主要協議之下,還有很多細節,對大乾人在昌國內的各種權益保障,以及各種損失賠償。


    對乾人租界區的劃分等等。


    比如說乾國人在昌國境內觸犯法律,昌國無權製裁,必須交由乾人租界區的乾人法庭進行處理。


    另外在乾人租界區內昌國人觸發法律,租界區管理機構有權懲處。


    ....


    除了兩國協議的簽署之外,乾昌兩國還組建了兩國關係互助會,以及乾昌二國政策合作指導院。


    前者主要是協調兩國關係,進行直接高層對話。


    而後者的作用就更大了,指導院的乾國官員可以參加昌國朝會,擁有指導昌國各項有關乾國國策的權力。


    隨著昌國跟其他幾國開戰,情況惡化之後,又在乾國的提議下,乾昌兩國建立軍事同盟。


    明德一百三十年,昌國在跟池沐幾國的戰爭中連連失利,大片國土淪喪。


    明德一百三十三年,乾國應昌國的要求,出兵協助昌國,同年大乾第五鐵甲艦隊擊敗了池國海上水師,並且切斷池國對外海上貿易。


    明德一百三十五年,昌,池,沐,寧,羽五國停戰談判。


    此刻,在昌國平州,這裏早已經被池軍占據了。


    “什麽,要撤出平州?楊帥,我們打得辛辛苦苦,死了多少將士,憑什麽就這麽退出去,還給昌國?”


    帥帳之中,一個全副鎧甲的將領站了起來,怒氣衝衝得說道。


    其他將領也皆是不滿朝廷的決定。


    “不單純是我們池國...其他三國也同樣如此。”


    池軍主帥楊不悔搖搖頭說道。


    “這是為何,我們明明占據了絕對的上風,完全可以滅掉昌國的。”


    有人忍不住問道。


    “哎,我們四國的所有極限武聖,全部....失蹤了。”


    池軍主帥楊不悔說出了一個震撼的消息。


    在場的人都震驚了。


    “怎麽可能?”


    “昌國隻有三個極限武聖,而我們池沐,極限武聖就有四個,更別說其他三國,加起來超過十個。”


    “除了傳說中的陸地神境,極限武聖不是最強的嗎?”


    “主帥,這個消息可靠嗎?”


    ......


    關於陸地神境消失的消息,早已經在各國高層流傳開來了。


    所以在場的高級將領,或多或少也知道一點點。


    “可靠啊。”


    楊不悔歎了口氣。


    而且,還有一個更可怕的傳聞,四國極限武聖失蹤,很可能跟那個來自蒙川大地的乾國脫離不了幹係。


    ........


    一連幾年。


    李乾都沒有迴淩霄天宮。


    為了震懾其他四國,他甚至還出手一次,將這四國的極限武聖控製了起來。


    嚴禁他們參與雲洲事務。


    之所以沒有直接滅掉....也是有其他考慮。


    畢竟五國境內,沒有極限武聖的話,一旦有雲洲其他區域的勢力入侵,就很難阻擋了。


    其實他也想過直接以自己陸地神境的實力,強行收服五大洲的極限武聖和各方勢力,將五大洲納入大乾疆土之內。


    可實際上,這是不可能的。


    因為現在的乾國太弱了,根本不足以將勢力滲透到五大洲。


    單純是一個雲洲,甚至原秦國區域內,乾國就沒辦法完全掌控。


    不能形成一定的掌控,也就不會提供國運值的。


    所以,根本沒有太大的意義。


    大乾王朝的擴張還是隻能徐徐而圖。


    不可能一蹴而就。


    時光流逝,轉眼間三十年過去了。


    已經是明德一百六十六年。


    昌乾二國達成一致,昌國以附屬國的身份,加入大乾帝國。


    昌皇降格為昌王,奉乾皇為君主。


    至此,大乾完成了對昌國的絕對掌控。


    與此同時,大乾對池沐寧羽四國的文化經濟工業輸出也一直沒有停過,明德一百七十二年,昌國在乾國的支持下,發動了統一之戰。


    由於大乾對四國進行了長達三十多年的滲透,四國兵敗如山倒,同時因為各種矛盾積累,內部也相繼發生了不同程度的政變。


    明德一百七十五年,池國投降,乾國扶持的傀儡政權上台,並且同年加入大乾王朝,成為大乾除昌國,洪朝,辛朝外的第四個附屬國。


    明德一百七十七年,羽國分裂,東羽倒向大乾,成為第五個附屬國。


    明德一百七十八年,東羽大軍攻破西羽國度,西羽滅亡。


    明德一百八十年,寧國在昌國,池國和羽國的南北夾擊下戰敗投降,一年後,在大乾扶持的政權下加入大乾,成為第六個附屬國。


    明德一百七十三年,最後一個沐國,沐皇退位,主動申請加入大乾,成為了第七個附屬國國。


    到明德第一百八十一年,原大昌周邊的另外十二個大地,迫於大乾帝國的壓力....紛紛加入成為大乾的附屬國。


    至此,大乾帝國除蒙川本土外,海外擁有十九個殖民附屬國,疆土麵積擴充了七十八倍。


    而統治的人口達到了驚人的四百五十八億之多。


    .......


    淩霄天宮。


    大殿之中。


    李乾盤膝而坐。


    他召喚出了係統麵板,查看著最新的信息。


    宿主:李乾(大乾王朝開創者)。


    職位:太上皇。


    修為:陸地神境(二次雷劫)。


    武功:化龍真經(地級絕品)。


    武技:浮空渡界(地級絕品,圓滿),禦龍神甲(地級絕品,圓滿),九龍神劍術(地級絕品,圓滿),大力龍象神掌(地級絕品,圓滿),....


    秘術:龍威奪魂術(地級絕品,圓滿),血龍秘術(地級絕品,圓滿)。


    國運值:.4。


    國運來源:大乾王朝(54.19%),昌國(附屬國,27.21%),洪國(附屬國,4.76%),辛國(附屬國,3.98%),寧國(附屬國,1.52%),沐國(附屬國,1.224%),池國(附屬國,1.12%),羽國附屬國(1.09%).....


    從屬者:八人(一重武聖)。


    (注:利用國運值培養出來的從屬者,宿主可以迴收所有力量,重新化為一半國運值。)


    ......


    自從他最後一次消耗國運值,將陣法造詣提升到初級空間陣法入門之後,他就再也沒有使用過國運值了。


    超過六十年的積累,足足有八千九百多萬國運值了。


    他現在每天能夠獲取的國運值,超過四千五百點。


    而且,每天都還在提升中。


    隨著大乾慢慢消化十幾個附屬國,國運值的增速將會越來越快的。


    “也該突破,順便去見皇帝最後一麵了。”


    李乾喃喃自語。


    下一刻,他已經消失在大殿之中。


    ......


    蒙川大地。


    乾國,京都。


    跟百年前比起來,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到處是高樓大廈。


    寬闊幹淨的街道上,有蒸汽汽車和馬車在同時行駛著。


    奇裝異服在這裏,再也不會顯得特別,反而很正常了。


    李乾行走在街道上,感受到全新的京都風貌,頗為滿意。


    雖說跟前世比起來,依舊有著很大的差距。


    可畢竟這裏發展蒸汽科技,總體來說,還是受到武道的鉗製和影響,也就是皇帝以強硬的政策來支持,才有今日的成果。


    在乾國之中,為蒸汽科技發展做出不可磨滅貢獻的天機師,擁有很高的地位,跟先天級以上武者能夠平起平坐,這一切都是依靠政策的支持才能夠做到的。


    此刻,他的神識已經蔓延,擴散到了皇宮的方向。


    皇宮,太極殿中。


    已經有許多的皇族成員和重臣聚集在這裏。


    因為在位一百八十八年的乾皇李賢,已經到了彌留之際。


    這位皇帝在位期間,勵精圖治,發展蒸汽科技,致力於海外殖民擴張,將大乾王朝發展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鼎盛期。


    “李源,一定要記住朕的話,太上皇是我大乾立足的根本,絕對不要讓太上皇失望。”


    皇帝李賢盤坐在床上。


    床前隻有皇太孫李源跪著,聆聽著皇祖父的臨終囑咐。


    “皇祖父,孫臣絕不會忘的。”


    皇太孫李源說道。


    他知道這次乾國能夠順利完成海外殖民擴張,最關鍵的一個原因就是太上皇。


    如果沒有太上皇製衡五國的極限武聖,大乾想要笑到最後,根本是沒可能的,甚至在昌國反擊之時,也許乾國就會陷入困境之中。


    “可惜,朕無法再見太上皇最後一麵了。”


    皇帝李賢幽幽歎了一口氣,他的目光看向外麵,帶有一絲莫名的釋然。


    他忽然間有點明白父皇為何能夠忍住長生的誘惑?


    這一刻的自己,他感覺自己這一生已經很值很值了。


    也沒有辜負父皇的期待。


    忽然間,他似乎看到一道模糊的人影從殿外走了進來。


    在落日的餘暉下,拖著長長的影子。


    他精神一振,努力睜開眼睛,蒼老的麵容上流露出了一抹開心的笑容。


    是太上皇來了。


    緊跟著,他低垂下了頭,氣息全無。


    縱然沒有來得及說一句話,可他已經心滿意足,沒有任何遺憾了。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長生太上皇,與國同壽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誇誇教主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誇誇教主並收藏長生太上皇,與國同壽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