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小妹
步步為營,宮女逆襲成貴妃 作者:情深也不瘦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傅宸本就對端貴妃家一直提議封後的事心懷不滿,這次正好借機讓端貴妃在後宮中的風評受到影響。
畢竟,苛待一個懷有身孕的嬪妃的份例,這可不是一個能夠母儀天下的皇後應該做出來的事情!
一個沒有寬容之心、心胸狹窄的皇後,一個會挾私報複的皇後,注定是不會成功的。
前朝的大臣們在得知傅宸昨日下旨背後的緣由之後,看向寧國公的眼神都充滿了深意。他們暗自慶幸之前沒有附和那些誇讚端貴妃的言論,心中不禁感歎還好自己沒有隨大流,不然現在可就麻煩大了!
如今這位懷著龍裔的昭淑媛,無論是在東水國後宮內還是放眼整個東水國,那都是個金貴無比的主兒。
畢竟陛下登基已經五年之久,但膝下卻連一個皇子都沒有!這可是一件令人頭疼不已的事情啊!
更加上據一些小道消息稱,昭淑媛這一胎極有可能是個皇子。
這可真是太好了!一個懷著皇子的妃子,那簡直就是需要被捧在手心裏嗬護的寶貝疙瘩呀!
可端貴妃居然敢諫言苛待她的衣食住行,這要是傳揚出去,東水國可真丟不起這個臉!
想到這裏,大臣們紛紛搖頭歎氣,表示對這種行為的譴責和不屑。他們深知,作為一國之君的傅宸絕對不會容忍這樣的事情發生。
而那位想要封後的端貴妃,竟然做出如此愚蠢之事,看來寧國公府又要重新送秀女入宮了。
端貴妃得知自己沒有被扶為皇後後,如遭雷擊般呆立當場,她怎麽也想不到,自己夢寐以求的後位就這樣與自己擦肩而過。迴想起那日自己突發的諫言,她在宮裏又是狠狠地哭了好一會兒。
第二天,心有不甘的端貴妃來到太後的壽安宮裏,本想尋求一些安慰,可誰知太後也沒給她好臉色看。
端貴妃心裏委屈極了,她覺得自己實在太冤枉了。那日自己不過是諫言罷了,太後娘娘不僅采納了,而且還親自吩咐下麵的宮人照辦。
然而,陛下的旨意卻將矛頭指向了自己!顯然,陛下這次是真的惱了她,甚至連替她遮掩一二都不願意了,這情形簡直就跟當初扣下楚芸炭火時一模一樣。
太後心裏對端貴妃同樣充滿了怨恨,昨晚皇帝來壽安宮時,他們之間爆發了一場激烈的爭執。自皇帝登基以來,他們從未有過如此激烈的爭吵,這讓太後如何不對端貴妃心生惱怒?
畢竟,在這件事情上,端貴妃確實讓她感到十分難堪。
姚姑姑那日在端貴妃走後,便苦口婆心地勸說起太後:“太後啊,您可千萬別這麽做啊!楚芸雖然身份低微,但畢竟身懷龍裔,又住在勤政殿裏備受皇上寵愛。您這樣做,豈不是讓你們母子之間產生嫌隙嗎?”
然而,太後卻不以為然地搖搖頭,她心中始終認為楚芸如今所受的恩寵實在太多了些,也是時候該給她一些教訓,敲打敲打好讓她明白自己的地位和本分。
姚姑姑心裏清楚得很,太後之所以做出這般決定,無非是想借機讓端貴妃在後宮犯些錯誤,從而為馮家的女子騰出空間。
如今這個目的已然達成,端貴妃的確已成為眾人眼中不再適宜擔任皇後之人。至於其他女子,要麽能力不足以勝任後位,要麽就不得聖寵,在太後眼中幾乎都難以入選。
而傅宸對太後的盤算自然也是了然於胸。於是,他急忙連夜趕往壽安宮,向太後表明自己的立場:“即便馮家姑娘入宮,朕也絕對不會立她為後。倘若馮家願意,朕倒可以賜予她們一門上好的親事。”可惜的是,無論是馮家還是太後,都執意要將馮家姑娘送進宮去,絲毫不顧及傅宸的意見。
楚芸安心養胎的時候,後宮也好,前朝也好都在盤算著那高高在上的皇後之位。
諸葛羽也在離宮的第三日往皇宮裏遞進了一個消息,說是已經暫時壓製住了院正府邸池塘裏蠱的進度,但是南疆使者過來還需十日,他們也沒有把握能不能控住十日。
但按照諸葛羽的說法,若是壓製的藥物來得不及時的話,三日內,蠱必成!
現在諸葛羽已經和他同母異父的弟弟譚章直碰頭了,在春雨樓碰上的,這自然離不開蜂使提供的線索。
據蜂使首領所說,當日很是熱鬧。
諸葛羽直接去春雨樓堵人,還遇到了譚章直生父派來保護他的人,也被諸葛羽一同請到了南陽諸葛家在皇都的別院裏。
譚章直依舊是一副玩世不恭的樣子,看著坐在上首的諸葛羽:“不就是借用了你幾日名號麽?看在咱們從同一個肚子裏出來的情意,你也不至於如此吧,我的好哥哥!”
諸葛羽麵色平平,眸色有些深,看向譚章直的時候,輕輕搖了搖頭:“若隻是借用為兄的名號,那又有何打緊?你打小這樣的事做少了麽?但這次不一樣!”
譚章直的嘴角撅了撅:“不就是刺殺了皇帝的寵妃麽!反正他也沒證據是我指使的!兄長何必如此當真?”
諸葛羽目光炯炯的看著譚章直:“雖然你一向胡亂慣了,但這次為何一點後果都沒有考慮?對方到底給了你什麽?能讓你又是組織刺殺又是從家中偷藥的?”
譚章直一改痞色,咽了咽口水:“兄長,他們給了我小妹的消息!你知道的,那日雖說家仆偷走小妹,但若不是我執意帶小妹出門,那個惡仆怎有機會帶走諸葛家和譚家的掌上明珠?”
諸葛羽深深歎了一口氣:“為兄明白你一直沉溺在過去,這樣不行的!小妹的消息,為兄也收集了一些,但你這麽做的後果你考慮過沒有?”
譚章直閉上眼搖著頭:“我什麽都不想想,隻想讓小妹迴家!也不知她在外麵這十來年過的是什麽苦日子!”
畢竟,苛待一個懷有身孕的嬪妃的份例,這可不是一個能夠母儀天下的皇後應該做出來的事情!
一個沒有寬容之心、心胸狹窄的皇後,一個會挾私報複的皇後,注定是不會成功的。
前朝的大臣們在得知傅宸昨日下旨背後的緣由之後,看向寧國公的眼神都充滿了深意。他們暗自慶幸之前沒有附和那些誇讚端貴妃的言論,心中不禁感歎還好自己沒有隨大流,不然現在可就麻煩大了!
如今這位懷著龍裔的昭淑媛,無論是在東水國後宮內還是放眼整個東水國,那都是個金貴無比的主兒。
畢竟陛下登基已經五年之久,但膝下卻連一個皇子都沒有!這可是一件令人頭疼不已的事情啊!
更加上據一些小道消息稱,昭淑媛這一胎極有可能是個皇子。
這可真是太好了!一個懷著皇子的妃子,那簡直就是需要被捧在手心裏嗬護的寶貝疙瘩呀!
可端貴妃居然敢諫言苛待她的衣食住行,這要是傳揚出去,東水國可真丟不起這個臉!
想到這裏,大臣們紛紛搖頭歎氣,表示對這種行為的譴責和不屑。他們深知,作為一國之君的傅宸絕對不會容忍這樣的事情發生。
而那位想要封後的端貴妃,竟然做出如此愚蠢之事,看來寧國公府又要重新送秀女入宮了。
端貴妃得知自己沒有被扶為皇後後,如遭雷擊般呆立當場,她怎麽也想不到,自己夢寐以求的後位就這樣與自己擦肩而過。迴想起那日自己突發的諫言,她在宮裏又是狠狠地哭了好一會兒。
第二天,心有不甘的端貴妃來到太後的壽安宮裏,本想尋求一些安慰,可誰知太後也沒給她好臉色看。
端貴妃心裏委屈極了,她覺得自己實在太冤枉了。那日自己不過是諫言罷了,太後娘娘不僅采納了,而且還親自吩咐下麵的宮人照辦。
然而,陛下的旨意卻將矛頭指向了自己!顯然,陛下這次是真的惱了她,甚至連替她遮掩一二都不願意了,這情形簡直就跟當初扣下楚芸炭火時一模一樣。
太後心裏對端貴妃同樣充滿了怨恨,昨晚皇帝來壽安宮時,他們之間爆發了一場激烈的爭執。自皇帝登基以來,他們從未有過如此激烈的爭吵,這讓太後如何不對端貴妃心生惱怒?
畢竟,在這件事情上,端貴妃確實讓她感到十分難堪。
姚姑姑那日在端貴妃走後,便苦口婆心地勸說起太後:“太後啊,您可千萬別這麽做啊!楚芸雖然身份低微,但畢竟身懷龍裔,又住在勤政殿裏備受皇上寵愛。您這樣做,豈不是讓你們母子之間產生嫌隙嗎?”
然而,太後卻不以為然地搖搖頭,她心中始終認為楚芸如今所受的恩寵實在太多了些,也是時候該給她一些教訓,敲打敲打好讓她明白自己的地位和本分。
姚姑姑心裏清楚得很,太後之所以做出這般決定,無非是想借機讓端貴妃在後宮犯些錯誤,從而為馮家的女子騰出空間。
如今這個目的已然達成,端貴妃的確已成為眾人眼中不再適宜擔任皇後之人。至於其他女子,要麽能力不足以勝任後位,要麽就不得聖寵,在太後眼中幾乎都難以入選。
而傅宸對太後的盤算自然也是了然於胸。於是,他急忙連夜趕往壽安宮,向太後表明自己的立場:“即便馮家姑娘入宮,朕也絕對不會立她為後。倘若馮家願意,朕倒可以賜予她們一門上好的親事。”可惜的是,無論是馮家還是太後,都執意要將馮家姑娘送進宮去,絲毫不顧及傅宸的意見。
楚芸安心養胎的時候,後宮也好,前朝也好都在盤算著那高高在上的皇後之位。
諸葛羽也在離宮的第三日往皇宮裏遞進了一個消息,說是已經暫時壓製住了院正府邸池塘裏蠱的進度,但是南疆使者過來還需十日,他們也沒有把握能不能控住十日。
但按照諸葛羽的說法,若是壓製的藥物來得不及時的話,三日內,蠱必成!
現在諸葛羽已經和他同母異父的弟弟譚章直碰頭了,在春雨樓碰上的,這自然離不開蜂使提供的線索。
據蜂使首領所說,當日很是熱鬧。
諸葛羽直接去春雨樓堵人,還遇到了譚章直生父派來保護他的人,也被諸葛羽一同請到了南陽諸葛家在皇都的別院裏。
譚章直依舊是一副玩世不恭的樣子,看著坐在上首的諸葛羽:“不就是借用了你幾日名號麽?看在咱們從同一個肚子裏出來的情意,你也不至於如此吧,我的好哥哥!”
諸葛羽麵色平平,眸色有些深,看向譚章直的時候,輕輕搖了搖頭:“若隻是借用為兄的名號,那又有何打緊?你打小這樣的事做少了麽?但這次不一樣!”
譚章直的嘴角撅了撅:“不就是刺殺了皇帝的寵妃麽!反正他也沒證據是我指使的!兄長何必如此當真?”
諸葛羽目光炯炯的看著譚章直:“雖然你一向胡亂慣了,但這次為何一點後果都沒有考慮?對方到底給了你什麽?能讓你又是組織刺殺又是從家中偷藥的?”
譚章直一改痞色,咽了咽口水:“兄長,他們給了我小妹的消息!你知道的,那日雖說家仆偷走小妹,但若不是我執意帶小妹出門,那個惡仆怎有機會帶走諸葛家和譚家的掌上明珠?”
諸葛羽深深歎了一口氣:“為兄明白你一直沉溺在過去,這樣不行的!小妹的消息,為兄也收集了一些,但你這麽做的後果你考慮過沒有?”
譚章直閉上眼搖著頭:“我什麽都不想想,隻想讓小妹迴家!也不知她在外麵這十來年過的是什麽苦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