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天子一怒
步步為營,宮女逆襲成貴妃 作者:情深也不瘦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時間一分一秒過去,終於臨近午時,楚芸緩緩睜開了眼睛。
她的目光有些迷茫,似乎還沒有完全從睡夢中清醒過來。當視線逐漸清晰,楚芸驚訝地發現傅宸正坐在偏殿的書桌前,專注地翻閱著堆積如山的奏章。他的神情嚴肅認真,眉頭微微皺起,偶爾拿起朱筆在某份奏章上做些批注。
楚芸就這樣靜靜地望著傅宸,眼神中流露出一種複雜的情愫。
傅宸此時也心有所感地朝著楚芸所躺的方向望去,正巧看到楚芸已經蘇醒過來。
他心頭一緊,急忙快步走向她,關切地問道:“口渴嗎?肚子還疼不疼?身體有沒有其他不適之處?”
楚芸微微牽動嘴角,露出一抹淺笑:“陛下一下子問臣妾這麽多問題,臣妾實在不知該從何答起呀!”
傅宸稍稍一愣,隨即輕聲說道:“先喝點水吧!朕馬上叫醫女進來替你看看!”
楚芸依言打算接過傅宸手中的水杯,傅宸並未應允而是讓楚芸就著他的手喝,輕輕抿了一口溫熱的水,楚芸這才突然迴過神來,焦急地詢問道:“陛下,臣妾昨晚究竟發生了何事?莫非嬪妾真是小產了不成?”
傅宸嘴唇輕抿,沉默片刻後,終究還是決定將實情告知於她:“嗯,原本朕打算瞞著你,說是你多慮了。但轉念一想,你身為孩子的母親,理應有知曉的權利。”
楚芸輕點頷首,表示明白,然而其嗓音卻顯得有些虛無縹緲,神情也有些哀傷:“他還那般小,臣妾甚至尚未真切地感受到他的存在,他便離臣妾而去了……”
傅宸緊緊地摟著楚芸,輕聲說道:“是啊,他竟然也不要朕,或許是在責怪朕沒有善待他的娘親吧。這一切都是朕的過錯,與芸兒無關。是朕對待他們過於仁慈了啊!”
傅宸默默地注視著楚芸,看著她慢慢地喝完粥,然後又喝下湯藥,最後安然入睡。確認她已經熟睡之後,傅宸才緩緩起身,離開了勤政殿。
出了勤政殿,傅宸直接前往太後所在的壽安宮。
一進入宮殿,傅宸的神色嚴峻的讓太後屏退左右,待到殿內隻有他們母子二人後,傅宸這才向太後詳細講述了昨晚發生的事情。
太後聽完後,臉上露出驚訝之色,問道:“什麽?皇兒的意思是,昭婕妤小產了?”她似乎有些難以置信。
傅宸點了點頭,聲音低沉而幹澀地迴答道:“沒錯,母後。昭婕妤確實懷有身孕,但由於孕期尚短,未滿一個月,在毒性的影響下,孩子最終沒能保住。”
說話間,傅宸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絲痛苦和無奈。
太後不禁歎息一聲,安慰道:“皇兒啊,也許這個孩子認為此刻並非降臨人世的最佳時機。等到時機成熟,他一定會再次迴到你身邊的!”太後邊說邊輕輕拍打傅宸的手背,試圖給予他一些慰藉。
傅宸的眼角微微發紅,他聲音低沉地說道:“母後,朕此次決心要徹底清查此事。一來,朕即位已有五年,然而膝下僅有兩位公主,著實令朕憂心。故欲請太醫為後宮諸嬪妃精心調理一番,以期能再添龍裔。二則,此番事件顯然是針對昭婕妤而發,那下毒之人竟敢連朕與母後也全然不顧,絲毫未曾考慮到我們是否會誤服毒食。每每思及此處,朕便心驚膽戰。”
太後迴想起昨晚的情景,亦後怕不已,遂言道:“皇兒既有此打算,便放手去做吧!後宮之事自有哀家替你料理。”
傅宸轉頭望向殿外,沉默片刻後接著說:“但兒臣尚有一個不情之請,還望母後應允。切莫將昭婕妤小產之事泄露給任何人知曉!”
太後聞言麵露狐疑之色:“昨夜之事鬧得如此之大,又怎能隱瞞得了眾人?”
傅宸輕輕咳嗽一聲,解釋道:“朕已命人對外宣稱,昭婕妤因食用過多糖桂花導致中毒頗深。”
太後心領神會地點頭道:“嗯,這樣也好。皇兒向來重視昭婕妤,如果這麽說,其他人即使有所疑慮,也不會過多追問。不過,太醫院的脈案還需格外留意。”
傅宸微微頷首,表示明白:“朕已經囑咐過院正,這次昭婕妤的脈案由他全權負責!”
母子倆繼續商討了片刻細節之後,傅宸這才腳步匆匆的離去。
待傅宸走後,太後輕輕搖了搖頭,與身旁的姚姑姑交談起來:“你看,哀家的這個孩子竟是個癡情之人,這到底是福是禍呢?”
姚姑姑沉思片刻,方才迴答道:“奴婢認為這是件好事。陛下自幼乖巧懂事,從未讓太後娘娘操心半分,從不犯錯。自從有了昭婕妤,奴婢才感覺到陛下多了些許的人情味!”
太後琢磨了一下,覺得確實如此。自己的兒子一直恪守規矩,自小就小心翼翼,絕不肯走錯半步。即便是登上皇位之後,仍能克己複禮,甚至很少踏入後宮,就怕如先帝一般最終沉迷女色。
盡管內心對楚芸並無太多好感,甚至暗自期望能成為傅宸這般珍視嗬護之人的會是自家侄女,但她心裏也清楚得很,自家侄女無論是容貌還是性情都不及楚芸,平日裏總是故作姿態、拿捏架子,自然無法與楚芸的溫婉柔順相提並論。
罷了罷了,隻要傅宸對其寵溺程度尚在可接受範圍內,不至於動搖國本,那就由著他去吧,畢竟不過是區區一介後妃而已。
待到傅宸返迴勤政殿時,他並未急於返迴偏殿歇息,反倒是端坐於禦書房內,接連頒布了一道道口諭。
就連那天曾在勤政殿外鬼鬼祟祟、探頭探腦張望之人,亦未能幸免,相關宮人皆遭杖刑伺候;而那些涉事的主子們,則或被幽禁、或被貶謫降級、或削減月例銀錢。
一時之間,整個後宮陷入一片恐慌氛圍之中,眾多妃嬪及宮人皆戰戰兢兢、如履薄冰。
此時此刻,有些人才真正領悟到那句古話所蘊含的深意:“天子之怒,伏屍百萬,流血千裏”啊!
她的目光有些迷茫,似乎還沒有完全從睡夢中清醒過來。當視線逐漸清晰,楚芸驚訝地發現傅宸正坐在偏殿的書桌前,專注地翻閱著堆積如山的奏章。他的神情嚴肅認真,眉頭微微皺起,偶爾拿起朱筆在某份奏章上做些批注。
楚芸就這樣靜靜地望著傅宸,眼神中流露出一種複雜的情愫。
傅宸此時也心有所感地朝著楚芸所躺的方向望去,正巧看到楚芸已經蘇醒過來。
他心頭一緊,急忙快步走向她,關切地問道:“口渴嗎?肚子還疼不疼?身體有沒有其他不適之處?”
楚芸微微牽動嘴角,露出一抹淺笑:“陛下一下子問臣妾這麽多問題,臣妾實在不知該從何答起呀!”
傅宸稍稍一愣,隨即輕聲說道:“先喝點水吧!朕馬上叫醫女進來替你看看!”
楚芸依言打算接過傅宸手中的水杯,傅宸並未應允而是讓楚芸就著他的手喝,輕輕抿了一口溫熱的水,楚芸這才突然迴過神來,焦急地詢問道:“陛下,臣妾昨晚究竟發生了何事?莫非嬪妾真是小產了不成?”
傅宸嘴唇輕抿,沉默片刻後,終究還是決定將實情告知於她:“嗯,原本朕打算瞞著你,說是你多慮了。但轉念一想,你身為孩子的母親,理應有知曉的權利。”
楚芸輕點頷首,表示明白,然而其嗓音卻顯得有些虛無縹緲,神情也有些哀傷:“他還那般小,臣妾甚至尚未真切地感受到他的存在,他便離臣妾而去了……”
傅宸緊緊地摟著楚芸,輕聲說道:“是啊,他竟然也不要朕,或許是在責怪朕沒有善待他的娘親吧。這一切都是朕的過錯,與芸兒無關。是朕對待他們過於仁慈了啊!”
傅宸默默地注視著楚芸,看著她慢慢地喝完粥,然後又喝下湯藥,最後安然入睡。確認她已經熟睡之後,傅宸才緩緩起身,離開了勤政殿。
出了勤政殿,傅宸直接前往太後所在的壽安宮。
一進入宮殿,傅宸的神色嚴峻的讓太後屏退左右,待到殿內隻有他們母子二人後,傅宸這才向太後詳細講述了昨晚發生的事情。
太後聽完後,臉上露出驚訝之色,問道:“什麽?皇兒的意思是,昭婕妤小產了?”她似乎有些難以置信。
傅宸點了點頭,聲音低沉而幹澀地迴答道:“沒錯,母後。昭婕妤確實懷有身孕,但由於孕期尚短,未滿一個月,在毒性的影響下,孩子最終沒能保住。”
說話間,傅宸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絲痛苦和無奈。
太後不禁歎息一聲,安慰道:“皇兒啊,也許這個孩子認為此刻並非降臨人世的最佳時機。等到時機成熟,他一定會再次迴到你身邊的!”太後邊說邊輕輕拍打傅宸的手背,試圖給予他一些慰藉。
傅宸的眼角微微發紅,他聲音低沉地說道:“母後,朕此次決心要徹底清查此事。一來,朕即位已有五年,然而膝下僅有兩位公主,著實令朕憂心。故欲請太醫為後宮諸嬪妃精心調理一番,以期能再添龍裔。二則,此番事件顯然是針對昭婕妤而發,那下毒之人竟敢連朕與母後也全然不顧,絲毫未曾考慮到我們是否會誤服毒食。每每思及此處,朕便心驚膽戰。”
太後迴想起昨晚的情景,亦後怕不已,遂言道:“皇兒既有此打算,便放手去做吧!後宮之事自有哀家替你料理。”
傅宸轉頭望向殿外,沉默片刻後接著說:“但兒臣尚有一個不情之請,還望母後應允。切莫將昭婕妤小產之事泄露給任何人知曉!”
太後聞言麵露狐疑之色:“昨夜之事鬧得如此之大,又怎能隱瞞得了眾人?”
傅宸輕輕咳嗽一聲,解釋道:“朕已命人對外宣稱,昭婕妤因食用過多糖桂花導致中毒頗深。”
太後心領神會地點頭道:“嗯,這樣也好。皇兒向來重視昭婕妤,如果這麽說,其他人即使有所疑慮,也不會過多追問。不過,太醫院的脈案還需格外留意。”
傅宸微微頷首,表示明白:“朕已經囑咐過院正,這次昭婕妤的脈案由他全權負責!”
母子倆繼續商討了片刻細節之後,傅宸這才腳步匆匆的離去。
待傅宸走後,太後輕輕搖了搖頭,與身旁的姚姑姑交談起來:“你看,哀家的這個孩子竟是個癡情之人,這到底是福是禍呢?”
姚姑姑沉思片刻,方才迴答道:“奴婢認為這是件好事。陛下自幼乖巧懂事,從未讓太後娘娘操心半分,從不犯錯。自從有了昭婕妤,奴婢才感覺到陛下多了些許的人情味!”
太後琢磨了一下,覺得確實如此。自己的兒子一直恪守規矩,自小就小心翼翼,絕不肯走錯半步。即便是登上皇位之後,仍能克己複禮,甚至很少踏入後宮,就怕如先帝一般最終沉迷女色。
盡管內心對楚芸並無太多好感,甚至暗自期望能成為傅宸這般珍視嗬護之人的會是自家侄女,但她心裏也清楚得很,自家侄女無論是容貌還是性情都不及楚芸,平日裏總是故作姿態、拿捏架子,自然無法與楚芸的溫婉柔順相提並論。
罷了罷了,隻要傅宸對其寵溺程度尚在可接受範圍內,不至於動搖國本,那就由著他去吧,畢竟不過是區區一介後妃而已。
待到傅宸返迴勤政殿時,他並未急於返迴偏殿歇息,反倒是端坐於禦書房內,接連頒布了一道道口諭。
就連那天曾在勤政殿外鬼鬼祟祟、探頭探腦張望之人,亦未能幸免,相關宮人皆遭杖刑伺候;而那些涉事的主子們,則或被幽禁、或被貶謫降級、或削減月例銀錢。
一時之間,整個後宮陷入一片恐慌氛圍之中,眾多妃嬪及宮人皆戰戰兢兢、如履薄冰。
此時此刻,有些人才真正領悟到那句古話所蘊含的深意:“天子之怒,伏屍百萬,流血千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