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方都對即將到來的大戰有著必勝的信心,又都異常重視。蒲甘國王那羅梯訶波帝也率其衛隊到了前線,對他來說禦駕親征不僅能青史留名,也能憑借赫赫戰功,震懾心懷心異的貴族和潛在的反叛勢力。歐陽軒也帶總參謀部到了永昌府,蒲甘軍數量眾多又能與蒙軍分庭抗禮,實在不可小覷。當然他親臨一線更多是鼓舞士氣,並不直接指揮作戰。畢竟“術業有專攻”,戰場指揮還得由昝萬壽全權負責。
大理境內壩子眾多。所謂壩子實際上就是山間的小平原。那羅梯訶波帝到達前線之後,蒲甘軍便緩緩向前推進,搶先到達了戰場。戰場是一個狹長的橢圓形壩子,其南北長二十餘裏,東西寬四五裏,南北端分別有一個山口。蒲甘軍自南向北前進,他們人數眾多,加之帶了大量輜重,其陣勢占據了壩子三分之二。霹靂軍自北而來,由於到達戰場的時間稍遲,排兵布陣的空間十分狹促,加之蒲甘騎兵不斷衝鋒騷擾,隻得壩子北端的入口處布陣。
昝萬壽一邊派騎兵驅趕敵人的騎兵,一邊命令加緊布陣,卻遭遇到了難題。兩軍中間雖然有四五裏寬的平地,眼下正是兩軍騎兵斥侯激烈博殺的戰場,無法排兵布陣。壩子北入口處寬度不足三裏,無法讓第三師的炮兵和步兵同時展開。如果步兵全部列陣在前麵,炮兵就將堵在後方狹窄山道上。同理,如果炮兵列陣在前麵,大部分的步兵和彈藥輜重將會堵在山道上。這兩種傳統的排兵布陣方勢,都將會使霹靂軍的戰力大減,不僅無從發揮火力優勢,在兵力投入上也隻能被迫實行“添油戰術”。
實際上,這正是蒲甘軍利用先到的優勢,給霹靂軍製造的地形障礙。第三師雖然作戰人數隻有一萬人,但僅各型火炮就有數百門,要在這仄窄的山口展開頗為困難。士兵火炮加上隨行的二萬民夫,將山口處堵得水泄不通。昝萬壽當機立斷,當即將三個輕型步兵團和師部團調到壩子兩側的小山之上,將入口處布陣的二個重型步兵團的左右緊緊護住。那些隨行的民夫,隻留下了三千人,幫助構築炮兵陣地和搬運炮彈,其餘則遠遠退到後方的山道上。大理戰役結束之後,隨霹靂軍征戰的基幹民兵分別迴到了巴蜀和播州,此戰的後勤輜重都由大理當地的民夫運送。
布陣後的霹靂軍陣形呈“凹”字形。陣形兩翼的是山腳和山坡上的輕步兵,他們將輕型火炮部署在最前麵,火槍兵和長矛兵則護住左右。陣形底部的重步兵,也將火炮部署在最前麵。一百餘門重火炮構成的陣地已將入口處全部占據,火槍兵和長矛兵隻得排在火炮陣地後方。在外人看來,這樣的布署方式實在是兵家大忌。在敵人的騎兵和戰象衝擊下,輕步兵倒可以往身後的山上逃,但正麵的火炮陣地一旦被衝破,則會潰不成軍。
昝萬壽自幼熟讀兵書,當然知道這個風險。之采用這個冒險戰術,除了地形使然,甚至還有故意而為之的心理。他就是要利用蒲甘軍狂妄自大的心理,故意賣出破綻,讓他們來衝鋒。大理已屬霹靂軍轄地,戰事越拖一天,百姓便多遭一天罪。雖然第三師人數雖遠少於敵人,但新型火槍和開花炮彈給了他充足的信心。“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他要一戰將蒲甘軍打殘打廢,而還是打成追逐戰、遊擊戰。
身邊的將領紛紛指出霹靂軍陣型存在的致命弱點,說得條理清晰,有理有據,這讓那羅梯訶波帝大喜過望。在進入戰場時,他便在幕僚們和將領的建議下,將壩子的三分之二占據,這一方麵是蒲甘軍人數眾多,加上隨行的民夫足有七八萬餘人,陣仗著實太大。另一方麵也是要讓霹靂軍無法從容布陣,讓其火力優勢無從發揮。霹靂軍果然中計,他如何不喜?看來傳說中計謀高明的霹靂軍,也不過如此。
那羅梯訶波帝一聲令下,蒲甘軍隊當即發動了進攻。他之所以急於進攻,除了手下一眾將領拍胸口保證能大獲全勝外,也是因為基於國內的情況。蒲甘雖然幅員遼闊人口眾多,但連年的征戰使得國力虛耗,強征兵役和賦稅又使得民怨沸騰,叛亂四起。速戰速決占領大理,不僅能讓虧空巨大的府庫快速迴血,也能抽身迴國,防止國內局勢惡化。
蒲甘騎兵分成左右兩路向霹靂軍輕步兵陣地衝去。輕步兵背靠山坡又有長矛兵保護,那羅梯訶波帝並沒有指望他們能成功。實際上,他給這些騎兵的任務隻是佯攻,目的是吸引並拖住霹靂軍的騎兵。從戰力來講,蒲甘騎兵與段實麾下的騎兵在伯仲之間,遠不及第三師騎兵。從數量上講,霹靂軍和大理騎兵有三千五百騎,也比蒲甘騎兵多。雖然占據著明顯的優勢,但蒲甘騎兵畢竟有三千騎之眾,霹靂軍騎兵一時半會兒也吃不掉他們。
第三師騎兵團和大理騎兵眼見敵人騎兵襲來,分別迎了上去。最前列的輕型火炮雖然有火槍和長矛保護,但因為沒有壕溝和土牆保護,保不準被突入,雖然突入的敵騎也會死傷慘重。炮兵是個技術炮兵,經驗豐富的炮手甚至比火炮更寶貴,這也是歐陽軒常強調的觀點。昝萬壽十分認同這個理念,他不怕損失,但不願意冒無謂的風險。他已經看出蒲甘軍的意圖,要將霹靂軍騎兵引開,以便戰象的正麵衝鋒。
眼見騎兵在兩翼鏖戰一起,那羅梯訶波帝一聲令下,早已列陣的戰象在馴象師的驅趕下,開始緩慢奔跑起來。跟著戰象後麵的,則是黑壓壓的步兵,這也是蒲甘人的慣用戰法。隨著奔跑距離持增加,戰象的速度越來越快,徑直往霹靂軍正麵衝鋒過來。這些龐然大物看似笨拙,實則速度隻是不如戰馬,卻遠超過人奔跑的速度。五百頭巨獸同時奔跑,聲勢竟蓋過了戰場兩側正在追逐的數千騎兵。
戰象同時踏擊地麵的聲音震耳欲聾。麵對這雷霆萬鈞之勢,不少霹靂軍士兵也有些慌亂,膽小者臉色煞白,腳步不由自主往後退,卻被身後的軍官嚴厲喝止住了。昝萬壽心中不免有些忐忑,不時命令身旁的炮兵參謀報送雙方距離。按照計劃,重炮兵將在戰象進入二裏地時開火,此時戰象也進入了兩翼輕炮兵的射程範圍。昝萬壽相信,三個方向火炮的同時打擊,將能讓戰象止步。
麵對戰象帶來的巨大威壓,昝萬壽最終決定提前開火,在三裏的距離就開始炮擊。此時還沒有進入輕型炮的射程,重炮的殺傷效果也會差一些,甚至會因此讓敵人就此罷兵,讓殲滅戰變成擊潰戰,將戰爭變成消耗戰和遊擊戰。隻不過,二裏距離開炮比三裏地將少發射一輪火炮。一旦敵人戰象衝到近處,後果則不堪設想,昝萬壽實在不敢冒這個險。
大理境內壩子眾多。所謂壩子實際上就是山間的小平原。那羅梯訶波帝到達前線之後,蒲甘軍便緩緩向前推進,搶先到達了戰場。戰場是一個狹長的橢圓形壩子,其南北長二十餘裏,東西寬四五裏,南北端分別有一個山口。蒲甘軍自南向北前進,他們人數眾多,加之帶了大量輜重,其陣勢占據了壩子三分之二。霹靂軍自北而來,由於到達戰場的時間稍遲,排兵布陣的空間十分狹促,加之蒲甘騎兵不斷衝鋒騷擾,隻得壩子北端的入口處布陣。
昝萬壽一邊派騎兵驅趕敵人的騎兵,一邊命令加緊布陣,卻遭遇到了難題。兩軍中間雖然有四五裏寬的平地,眼下正是兩軍騎兵斥侯激烈博殺的戰場,無法排兵布陣。壩子北入口處寬度不足三裏,無法讓第三師的炮兵和步兵同時展開。如果步兵全部列陣在前麵,炮兵就將堵在後方狹窄山道上。同理,如果炮兵列陣在前麵,大部分的步兵和彈藥輜重將會堵在山道上。這兩種傳統的排兵布陣方勢,都將會使霹靂軍的戰力大減,不僅無從發揮火力優勢,在兵力投入上也隻能被迫實行“添油戰術”。
實際上,這正是蒲甘軍利用先到的優勢,給霹靂軍製造的地形障礙。第三師雖然作戰人數隻有一萬人,但僅各型火炮就有數百門,要在這仄窄的山口展開頗為困難。士兵火炮加上隨行的二萬民夫,將山口處堵得水泄不通。昝萬壽當機立斷,當即將三個輕型步兵團和師部團調到壩子兩側的小山之上,將入口處布陣的二個重型步兵團的左右緊緊護住。那些隨行的民夫,隻留下了三千人,幫助構築炮兵陣地和搬運炮彈,其餘則遠遠退到後方的山道上。大理戰役結束之後,隨霹靂軍征戰的基幹民兵分別迴到了巴蜀和播州,此戰的後勤輜重都由大理當地的民夫運送。
布陣後的霹靂軍陣形呈“凹”字形。陣形兩翼的是山腳和山坡上的輕步兵,他們將輕型火炮部署在最前麵,火槍兵和長矛兵則護住左右。陣形底部的重步兵,也將火炮部署在最前麵。一百餘門重火炮構成的陣地已將入口處全部占據,火槍兵和長矛兵隻得排在火炮陣地後方。在外人看來,這樣的布署方式實在是兵家大忌。在敵人的騎兵和戰象衝擊下,輕步兵倒可以往身後的山上逃,但正麵的火炮陣地一旦被衝破,則會潰不成軍。
昝萬壽自幼熟讀兵書,當然知道這個風險。之采用這個冒險戰術,除了地形使然,甚至還有故意而為之的心理。他就是要利用蒲甘軍狂妄自大的心理,故意賣出破綻,讓他們來衝鋒。大理已屬霹靂軍轄地,戰事越拖一天,百姓便多遭一天罪。雖然第三師人數雖遠少於敵人,但新型火槍和開花炮彈給了他充足的信心。“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他要一戰將蒲甘軍打殘打廢,而還是打成追逐戰、遊擊戰。
身邊的將領紛紛指出霹靂軍陣型存在的致命弱點,說得條理清晰,有理有據,這讓那羅梯訶波帝大喜過望。在進入戰場時,他便在幕僚們和將領的建議下,將壩子的三分之二占據,這一方麵是蒲甘軍人數眾多,加上隨行的民夫足有七八萬餘人,陣仗著實太大。另一方麵也是要讓霹靂軍無法從容布陣,讓其火力優勢無從發揮。霹靂軍果然中計,他如何不喜?看來傳說中計謀高明的霹靂軍,也不過如此。
那羅梯訶波帝一聲令下,蒲甘軍隊當即發動了進攻。他之所以急於進攻,除了手下一眾將領拍胸口保證能大獲全勝外,也是因為基於國內的情況。蒲甘雖然幅員遼闊人口眾多,但連年的征戰使得國力虛耗,強征兵役和賦稅又使得民怨沸騰,叛亂四起。速戰速決占領大理,不僅能讓虧空巨大的府庫快速迴血,也能抽身迴國,防止國內局勢惡化。
蒲甘騎兵分成左右兩路向霹靂軍輕步兵陣地衝去。輕步兵背靠山坡又有長矛兵保護,那羅梯訶波帝並沒有指望他們能成功。實際上,他給這些騎兵的任務隻是佯攻,目的是吸引並拖住霹靂軍的騎兵。從戰力來講,蒲甘騎兵與段實麾下的騎兵在伯仲之間,遠不及第三師騎兵。從數量上講,霹靂軍和大理騎兵有三千五百騎,也比蒲甘騎兵多。雖然占據著明顯的優勢,但蒲甘騎兵畢竟有三千騎之眾,霹靂軍騎兵一時半會兒也吃不掉他們。
第三師騎兵團和大理騎兵眼見敵人騎兵襲來,分別迎了上去。最前列的輕型火炮雖然有火槍和長矛保護,但因為沒有壕溝和土牆保護,保不準被突入,雖然突入的敵騎也會死傷慘重。炮兵是個技術炮兵,經驗豐富的炮手甚至比火炮更寶貴,這也是歐陽軒常強調的觀點。昝萬壽十分認同這個理念,他不怕損失,但不願意冒無謂的風險。他已經看出蒲甘軍的意圖,要將霹靂軍騎兵引開,以便戰象的正麵衝鋒。
眼見騎兵在兩翼鏖戰一起,那羅梯訶波帝一聲令下,早已列陣的戰象在馴象師的驅趕下,開始緩慢奔跑起來。跟著戰象後麵的,則是黑壓壓的步兵,這也是蒲甘人的慣用戰法。隨著奔跑距離持增加,戰象的速度越來越快,徑直往霹靂軍正麵衝鋒過來。這些龐然大物看似笨拙,實則速度隻是不如戰馬,卻遠超過人奔跑的速度。五百頭巨獸同時奔跑,聲勢竟蓋過了戰場兩側正在追逐的數千騎兵。
戰象同時踏擊地麵的聲音震耳欲聾。麵對這雷霆萬鈞之勢,不少霹靂軍士兵也有些慌亂,膽小者臉色煞白,腳步不由自主往後退,卻被身後的軍官嚴厲喝止住了。昝萬壽心中不免有些忐忑,不時命令身旁的炮兵參謀報送雙方距離。按照計劃,重炮兵將在戰象進入二裏地時開火,此時戰象也進入了兩翼輕炮兵的射程範圍。昝萬壽相信,三個方向火炮的同時打擊,將能讓戰象止步。
麵對戰象帶來的巨大威壓,昝萬壽最終決定提前開火,在三裏的距離就開始炮擊。此時還沒有進入輕型炮的射程,重炮的殺傷效果也會差一些,甚至會因此讓敵人就此罷兵,讓殲滅戰變成擊潰戰,將戰爭變成消耗戰和遊擊戰。隻不過,二裏距離開炮比三裏地將少發射一輪火炮。一旦敵人戰象衝到近處,後果則不堪設想,昝萬壽實在不敢冒這個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