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伯力城短暫停靠之後,大船繼續溯水航行,並在八月初到撫遠城。與伯力一樣,撫遠同樣建在黑龍江北岸與支流交匯處,同樣是由堡壘與三重木柵欄、壕溝保護。與伯力不同的是,撫遠除了主堡之外,還有二座小堡壘拱衛。三座棱堡呈品字形分布,大大增強了防禦力。之所以如此重視撫遠的防禦,不僅是因為這裏距離黑龍江出海口更遙遠,更因為這裏的水麵更狹窄,隻能通行中型船隻,獲得戰船的火力也有限。
在當地野人女真部族的支持下,撫遠城在建設過程中並沒有被蒙古人發現,在建成之後也沒有遭到蒙軍的攻擊。實際上,蒙軍在撫遠城建成之後不久便得到了消息,卻並沒有發動攻擊。一方麵這是因為伯力城的前車之鑒,忽必烈並沒有勞師舉軍的打算。他知道即便能將撫遠城摧毀,北方公司也會在其他地方重建。另一方麵,也是窩闊台汗國的大汗海都正在密謀反對自己。在海都的糾結之下,包括察合台汗國在內的西域反忽必烈勢力,正在密謀向東進攻。
相比北方公司在鮮卑利亞的活動,忽必烈更在意海都的威脅。畢竟作為窩闊台之子,海都也是蒙古大汗的有力競爭者,甚至比忽必烈更具有正統性,他圖謀的地方是漠北和漠南草原,那可是蒙古人的根基所在。事實上鮮卑利亞地域遼闊又氣侯惡劣,蒙古人對多如牛毛的生女真和野人女真諸部也隻是一知半解,隻滿足對這些所謂的“林中百姓”羈縻,除對壓榨稅賦之外的事情毫無興趣。在忽必烈看來,北方公司即便占據了河流的毗鄰區域也掀不起風浪。他知道不善水戰的蒙軍即便將北方公司驅離,投入和產出也是得不償失。
忽必烈的抉擇使得撫遠城獲得安定的發展環境,人口也得到了快速增長——夏季時能達到四千人。與伯力等城一樣,撫遠城的人口夏季最多,冬季包括五百守衛在內,最多不過六、七百人。大部分人在河麵封凍之前,會乘船前往黑龍堡或海峽對岸的庫頁城。他們在那裏將一年來的收獲賣掉,並在開春之後再迴到撫遠城。這種侯鳥式冒險生活,一方麵是因為黑龍城和庫頁島更安全,另一方麵也是這兩地貿易發達,除黃金、毛皮、藥材、東珠等特產能賣上個好價錢外,也是因為這裏能采購到更多的工業品,如鐵製工具、火槍、彈藥等物品。實際上,北方公司在鮮卑利亞大部分據點都是夏季人多冬季人少,留下來過冬的人口中,除了衛兵之外,隻有少數的獵人和商人。
何老大的狩獵小隊,也要留下來過冬,這是因為北方公司對狩獵隊的要求。在鮮卑利亞活動的獵人包括北方公司官營的狩獵隊,也包括民間的獵人。民間獵人的捕獵活動並不受幹涉,但如果其要在北方公司據點過冬,並獲得後勤補給的話,必須將一半毛皮售賣給北方公司。事實上,除了官方狩獵隊外,絕大部分民間的獵人也將留下來過冬。這是因為冬季特別是初冬是獵貂的最佳時節。這個時節的貂不僅最容易捕捉,其皮毛質量最好,不僅更濃密更厚實,也更有光澤。
準確地說,何老大所在狩獵小隊並不是在撫遠城過冬,而是要在撫遠城西北五百裏地過冬,而那裏當下並沒有營地,需要他們前去建設。故在短暫地休整之後,何老大一行又急匆匆地乘船出發了。船隻並不是繼續前往黑龍江的上遊,而是溯西北的支流前進。逆流而上三百裏之後,他們到達了北方公司設在此的一個據點。這個據點不大,隻有四十餘人。在這個據點裏,早有一支狩獵小隊在等侯他們。兩支狩獵小隊匯合之後,將各乘一隻小船再往上遊二百裏處,在這裏他們將建立一個新的營地。如果條件具備,這個營地今後擴建為一個小型據點。
八月底時,一行人順利到達了預定地點。兩支小隊隨即按照撫遠城狩獵總隊的命令,開始忙碌起來。何老大的狩獵小隊開始建設營地——選址在距河邊半裏的一處背風向陽小山坡上。選擇可以航船的河邊是前提條件,選擇在山坡上是預防夏季的洪水。選擇背風向陽也十分關鍵,可以減少風雪堆積的厚度,話說這裏冬日大雪十分可怖,可以輕易掩蓋住房屋。建造營地的工具,他們已隨船帶來,除了數把大鋸和巨斧之外,甚至還有兩套木工用具。至於建設營地的材料,這裏漫山遍野都是,隻需選擇合適大小的樹木鋸倒便是。
營地的核心是有初步防禦功能的住房、食物倉庫、貨物倉庫、簡易的碼頭此外還有及一個狗舍。這些房屋都用剝了皮又用火燎表麵的原木搭建,又用泥土和苔蘚填了中間的縫隙,住房內部還釘了一層不值錢的獸皮——如狼皮,以防止熱空氣外泄。所謂初步防禦功能,不過是房屋上開了兼作通風通氣用的瞭望孔和射擊孔。話說此地位置十分偏遠,即便耐苦寒的野人女真部落也極其稀少,他們對用生活用品換取毛皮的狩獵小隊十分歡迎。除了水路,即便是耐苦寒的蒙古軍隊到來這莽荒之地,後勤補給也將是個天大的挑戰。實際上,對營地最大威脅的活物是熊、狼、猞猁、狼獾等野生動物。
營地建好之後,兩艘船上的物資被陸續搬到了新建的物資倉庫之中。這些物資包括糧食、糖、動物油脂、茶、酒精、鹽、布、等生活物資,也包括狩獵用的武器、彈藥、箭支、鐵製陷阱等捕獵用品,也包括小刀、鐵鍋、針及鐵箭頭等極受生女真部落歡迎的商品。初步收拾停當之後,何老大又將全隊人分為五隊,每隊兩人。四支隊分別前往東南西北探索,並在距營地三十裏左右建立狩獵營地——這也是冬季徒步的極限距離。何老大和另一名隊員則留守在營地之中,他們的任務更重——除了劈砍大量用於過冬的木材外,還要薰製另一支狩獵小隊帶迴來的獸肉和魚,有了後兩者,才能熬過酷寒而漫長冬季。
在何老大等人建造營地的同時,隨同而來的另一支小隊則在周邊狩獵捕魚。他們當中的六個人為了捕得大型獵物,乘船沿著河流前行了兩日,又經過七天的追蹤,終於射殺了兩頭駝鹿和一頭馴鹿,還打死了一隻嗅著血跡而來的巨熊。在將獸肉經過初步分割和煙薰之後,他們將肉帶迴了營地。沉甸甸的收獲將船舷壓得低沉,以致在迴程之中隻得小心翼翼行駛。留下的四人則在營地附近捕魚。時值秋季,河中魚又大又肥,但如若沒有趁手工具也是極難捕捉。何老大等人從撫遠鎮帶來的漁網剛好解決了這個問題,一網下去便是收獲頗豐,需要四人合力才能將網拖到岸邊。捕魚輕鬆清理難,相比下網的時間,將魚剖肚清洗晾曬所花時間更多。
在當地野人女真部族的支持下,撫遠城在建設過程中並沒有被蒙古人發現,在建成之後也沒有遭到蒙軍的攻擊。實際上,蒙軍在撫遠城建成之後不久便得到了消息,卻並沒有發動攻擊。一方麵這是因為伯力城的前車之鑒,忽必烈並沒有勞師舉軍的打算。他知道即便能將撫遠城摧毀,北方公司也會在其他地方重建。另一方麵,也是窩闊台汗國的大汗海都正在密謀反對自己。在海都的糾結之下,包括察合台汗國在內的西域反忽必烈勢力,正在密謀向東進攻。
相比北方公司在鮮卑利亞的活動,忽必烈更在意海都的威脅。畢竟作為窩闊台之子,海都也是蒙古大汗的有力競爭者,甚至比忽必烈更具有正統性,他圖謀的地方是漠北和漠南草原,那可是蒙古人的根基所在。事實上鮮卑利亞地域遼闊又氣侯惡劣,蒙古人對多如牛毛的生女真和野人女真諸部也隻是一知半解,隻滿足對這些所謂的“林中百姓”羈縻,除對壓榨稅賦之外的事情毫無興趣。在忽必烈看來,北方公司即便占據了河流的毗鄰區域也掀不起風浪。他知道不善水戰的蒙軍即便將北方公司驅離,投入和產出也是得不償失。
忽必烈的抉擇使得撫遠城獲得安定的發展環境,人口也得到了快速增長——夏季時能達到四千人。與伯力等城一樣,撫遠城的人口夏季最多,冬季包括五百守衛在內,最多不過六、七百人。大部分人在河麵封凍之前,會乘船前往黑龍堡或海峽對岸的庫頁城。他們在那裏將一年來的收獲賣掉,並在開春之後再迴到撫遠城。這種侯鳥式冒險生活,一方麵是因為黑龍城和庫頁島更安全,另一方麵也是這兩地貿易發達,除黃金、毛皮、藥材、東珠等特產能賣上個好價錢外,也是因為這裏能采購到更多的工業品,如鐵製工具、火槍、彈藥等物品。實際上,北方公司在鮮卑利亞大部分據點都是夏季人多冬季人少,留下來過冬的人口中,除了衛兵之外,隻有少數的獵人和商人。
何老大的狩獵小隊,也要留下來過冬,這是因為北方公司對狩獵隊的要求。在鮮卑利亞活動的獵人包括北方公司官營的狩獵隊,也包括民間的獵人。民間獵人的捕獵活動並不受幹涉,但如果其要在北方公司據點過冬,並獲得後勤補給的話,必須將一半毛皮售賣給北方公司。事實上,除了官方狩獵隊外,絕大部分民間的獵人也將留下來過冬。這是因為冬季特別是初冬是獵貂的最佳時節。這個時節的貂不僅最容易捕捉,其皮毛質量最好,不僅更濃密更厚實,也更有光澤。
準確地說,何老大所在狩獵小隊並不是在撫遠城過冬,而是要在撫遠城西北五百裏地過冬,而那裏當下並沒有營地,需要他們前去建設。故在短暫地休整之後,何老大一行又急匆匆地乘船出發了。船隻並不是繼續前往黑龍江的上遊,而是溯西北的支流前進。逆流而上三百裏之後,他們到達了北方公司設在此的一個據點。這個據點不大,隻有四十餘人。在這個據點裏,早有一支狩獵小隊在等侯他們。兩支狩獵小隊匯合之後,將各乘一隻小船再往上遊二百裏處,在這裏他們將建立一個新的營地。如果條件具備,這個營地今後擴建為一個小型據點。
八月底時,一行人順利到達了預定地點。兩支小隊隨即按照撫遠城狩獵總隊的命令,開始忙碌起來。何老大的狩獵小隊開始建設營地——選址在距河邊半裏的一處背風向陽小山坡上。選擇可以航船的河邊是前提條件,選擇在山坡上是預防夏季的洪水。選擇背風向陽也十分關鍵,可以減少風雪堆積的厚度,話說這裏冬日大雪十分可怖,可以輕易掩蓋住房屋。建造營地的工具,他們已隨船帶來,除了數把大鋸和巨斧之外,甚至還有兩套木工用具。至於建設營地的材料,這裏漫山遍野都是,隻需選擇合適大小的樹木鋸倒便是。
營地的核心是有初步防禦功能的住房、食物倉庫、貨物倉庫、簡易的碼頭此外還有及一個狗舍。這些房屋都用剝了皮又用火燎表麵的原木搭建,又用泥土和苔蘚填了中間的縫隙,住房內部還釘了一層不值錢的獸皮——如狼皮,以防止熱空氣外泄。所謂初步防禦功能,不過是房屋上開了兼作通風通氣用的瞭望孔和射擊孔。話說此地位置十分偏遠,即便耐苦寒的野人女真部落也極其稀少,他們對用生活用品換取毛皮的狩獵小隊十分歡迎。除了水路,即便是耐苦寒的蒙古軍隊到來這莽荒之地,後勤補給也將是個天大的挑戰。實際上,對營地最大威脅的活物是熊、狼、猞猁、狼獾等野生動物。
營地建好之後,兩艘船上的物資被陸續搬到了新建的物資倉庫之中。這些物資包括糧食、糖、動物油脂、茶、酒精、鹽、布、等生活物資,也包括狩獵用的武器、彈藥、箭支、鐵製陷阱等捕獵用品,也包括小刀、鐵鍋、針及鐵箭頭等極受生女真部落歡迎的商品。初步收拾停當之後,何老大又將全隊人分為五隊,每隊兩人。四支隊分別前往東南西北探索,並在距營地三十裏左右建立狩獵營地——這也是冬季徒步的極限距離。何老大和另一名隊員則留守在營地之中,他們的任務更重——除了劈砍大量用於過冬的木材外,還要薰製另一支狩獵小隊帶迴來的獸肉和魚,有了後兩者,才能熬過酷寒而漫長冬季。
在何老大等人建造營地的同時,隨同而來的另一支小隊則在周邊狩獵捕魚。他們當中的六個人為了捕得大型獵物,乘船沿著河流前行了兩日,又經過七天的追蹤,終於射殺了兩頭駝鹿和一頭馴鹿,還打死了一隻嗅著血跡而來的巨熊。在將獸肉經過初步分割和煙薰之後,他們將肉帶迴了營地。沉甸甸的收獲將船舷壓得低沉,以致在迴程之中隻得小心翼翼行駛。留下的四人則在營地附近捕魚。時值秋季,河中魚又大又肥,但如若沒有趁手工具也是極難捕捉。何老大等人從撫遠鎮帶來的漁網剛好解決了這個問題,一網下去便是收獲頗豐,需要四人合力才能將網拖到岸邊。捕魚輕鬆清理難,相比下網的時間,將魚剖肚清洗晾曬所花時間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