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量再三,楊文安決定固守待援。他的家族世代皆為大宋軍將,屬於將門世家。其叔父楊大淵帶領族人獻城降蒙,除了朝廷腐敗和保全家族的原因之外,更是因為畏懼蒙古人的威勢,乃是慕強心理。在楊文安看來,蒙軍的騎射天下無敵,即便是霹靂軍也不能抗衡。此次自己被圍,乃是蒙軍麻痹大意,中了聲東擊西之計。隻要蒙軍騎兵迴援,霹靂軍自然會退去。
幸好前幾日,附近的州縣剛送來一批新收的秋糧,足夠三千人食用兩個月。隻要堅守一段時間,待蒙軍迴援,必能裏外合擊,一舉擊破霹靂軍。想到這裏,楊文安心中又重新燃起來了希望的小火苗,當即下令繼續構築土木工事,以防止霹靂軍炮擊。
龜縮防守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這實質上是光挨打不還手。楊文安隻能祈求援兵快點到來,祈求霹靂軍彈藥不多,不夠用。他知道,自己根本無力阻止霹靂軍架設浮橋,也無法阻止霹靂軍推進到營壘附近構築火炮陣地。
正如楊文安所料,霹靂軍的火炮陣地將新附軍的營地三麵圍了起來,並分別由兩個步兵旅和師部旅保護。為了防止敵人突襲,黃大安命令在火炮陣地周圍築了土牆和壕溝,又撒布了三角釘,埋設了不少地雷。做好防禦之後,他才下達了開火的命令。
與楊文安期望的相反,黃大根此次帶來的彈藥十分充足,這些來自彭州兵工廠的彈藥可以走水路運到前線,補給十分方便。在充足的彈藥保障之下,要將新附軍營壘轟得稀巴爛也是容易。隻不過黃大根並不打算這麽做,一方麵是因為彈藥十分昂貴,而且炮管發射次數過多的話,也會因磨損過度和金屬疲勞而報廢。彭州兵工廠的炮管和彈藥的工藝製程,比其他工廠更加先進,費用自然更昂貴。所謂“大炮一響、黃金萬兩”,並不是胡咧咧。
另一方麵也是因為軒哥兒常說,“好鋼要用在刀刃上”。在黃大根看來,楊文安部的新附軍戰力不強,根本不值得浪費彈藥。在外界看來,霹靂軍之所以屢屢獲勝,皆因為火炮,缺了火炮的霹靂軍啥也不是。黃大根便要用此戰證明,即便少了火炮的支持,霹靂軍仍然是一支強軍。
實際上,霹靂軍火器犀利不假,但單兵作戰能力也不弱,隻不過火器的光芒實在太耀眼,壓過士兵們的英勇表現。從武器方麵來說,霹靂軍裝備的長矛、刀劍等武器,鋼鐵質量比蒙軍的高了一大截,這在肉搏戰頗占優勢。從訓練方麵來說,霹靂軍平日是按魏武卒的標準進行實戰訓練。由於訓練強度極大,對糧食的消耗也極大。隻不過霹靂軍據有川西膏肥之地,又極其重視農業生產,在各種消耗之下仍有大量存糧,甚至還能偶爾供應肉食。
反觀蒙軍,除了蒙古騎兵衣食無憂,蒙古漢軍能吃飽穿暖外,處於最底層的新附軍平時隻能勉強裹腹,隻有戰時才能吃飽飯。缺乏糧食不僅導致楊文安部訓練不足,也導致士兵的長期營養不良。兩相比較之下,霹靂軍士兵不管是體力還是武技上均遠勝新附軍士兵。
更重要的霹靂軍戰鬥意誌極強。歐陽軒極為重視士兵的思想政治教育,在連以上的設立了政治副職,負責日常對士兵進行忠誠愛民教育,讓士兵明白“為何而戰”,這大大增強了士兵的作戰意誌。霹靂軍士兵報名成為敢死隊員,往往都是因為理想信念,自願承擔最危險甚至有死無生的軍事行動。反觀蒙軍和宋軍的死士,要麽是將帥的親兵,要麽是受升官發財的誘惑。
霹靂軍也出台了完備的軍功獎勵製度。經常化的信念教育加上賞罰分明,使得即便是普通士兵也是信念的原因而意誌堅定,在作戰中紀律嚴明,在高傷亡率下仍死戰不退。金兀術曾哀歎“撼山易,撼嶽家軍難”。無獨有偶,已在簡州戰死的蒙將耶律買柱也曾發出這樣的哀歎。
如果說霹靂軍有弱項的話,那麽其弱點在於弓弩使用和披甲率上。弓弩製作流程長價格也昂貴,關鍵是要訓練出一個合格的弓箭手沒有一年半載根本不行。隻不過,霹靂軍遠距有火炮,中距有火槍,短距有手雷,殺傷力強不說,使用訓練也極為容易。除了炮手訓練時間稍長外,隻需要十天半月便能培養一個合格的火槍兵。手雷使用更是簡單,隻需半天便能學會使用方法與技巧。
至於披甲率,霹靂軍確實不足百分之三十,所著的甲胄也以內襯絲綢的皮甲和藤甲為主,更沒有魚鱗甲、明光鎧等高級甲胄。除了刀盾兵、長矛兵和特種、偵察部隊外,其餘霹靂軍士兵並不著甲,因為根本就用不著。實際上,以霹靂軍的鋼鐵產能來說,為每名士兵裝備一套鐵甲並不難,隻不過這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和時間,沉重的鐵甲還會增加士兵的體力消耗。
黃大根的作戰計劃是,用重型火炮摧毀新附軍的土牆和柵欄,以打開進攻的缺口;以中型炮和虎蹲炮擊毀箭塔和土牆後的攻城器械;以排為獨立的作戰單位,慢慢蠶食營壘的防禦,步步推進,逐漸將蒙軍逼到營壘中央。這樣做可以在節約彈藥的同時,盡最大可能減少士兵的傷亡。
黃大根之所以這麽做,還有一個重要目的便是要抓獲更多的俘虜。與暴虐成性的蒙古士兵不同,新附軍士兵大都不是罪大惡極之人,他們或因將領降蒙被迫隨波逐流,或因貪生怕死而投降。對於這些人,黃大根傾向於將他們送到礦山服勞役。話說,當下霹靂軍各項事業發展極快,對勞動力的需求極大。
霹靂軍的進攻小隊,仍是揗盾兵、長矛兵、火槍兵相互配合,一步步推進,逐壕逐牆地進行清理,遠則火槍攢射,遇障礙物則投擲手雷。如果遇到難啃的骨頭,則退後讓炮火覆蓋來解決問題。
這一戰術十分奏效,不到半日時間,霹靂軍便攻到土牆邊,並占據了幾段土牆向營壘中射擊。楊文安見狀急了,要是讓霹靂軍在土牆邊站穩腳跟,居高臨下進行打擊,那還了得?他急忙帶著親兵隊反撲,欲將霹靂軍趕離土牆,隻不過被一通手雷炸得灰頭土臉,灰溜溜逃到營壘中央的壕溝之中。
楊文安部有三千士兵和五千民壯,加上糧草輜重倉庫,營地的占地麵積實在不小,僅邊長便有一裏有餘。霹靂軍在幾段營壘土牆上站穩腳跟之後,便從後方搬來十餘門虎蹲炮往營壘中央射擊,炸得新附軍士兵四處亂竄。
實際上,由於新附軍在營壘中也築了矮牆挖了壕溝,這些虎蹲炮造成的傷害其實有限,卻造成了極大的恐慌,而恐慌情緒是會傳播的。楊文安見事不可違,準備帶著親兵隊逃走,隻不過還沒有動身便被一大群嘩變的新附軍士兵捉住,七手八腳地捆了,準備將他綁送到霹靂軍,作為搏取功名的投名狀。
幸好前幾日,附近的州縣剛送來一批新收的秋糧,足夠三千人食用兩個月。隻要堅守一段時間,待蒙軍迴援,必能裏外合擊,一舉擊破霹靂軍。想到這裏,楊文安心中又重新燃起來了希望的小火苗,當即下令繼續構築土木工事,以防止霹靂軍炮擊。
龜縮防守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這實質上是光挨打不還手。楊文安隻能祈求援兵快點到來,祈求霹靂軍彈藥不多,不夠用。他知道,自己根本無力阻止霹靂軍架設浮橋,也無法阻止霹靂軍推進到營壘附近構築火炮陣地。
正如楊文安所料,霹靂軍的火炮陣地將新附軍的營地三麵圍了起來,並分別由兩個步兵旅和師部旅保護。為了防止敵人突襲,黃大安命令在火炮陣地周圍築了土牆和壕溝,又撒布了三角釘,埋設了不少地雷。做好防禦之後,他才下達了開火的命令。
與楊文安期望的相反,黃大根此次帶來的彈藥十分充足,這些來自彭州兵工廠的彈藥可以走水路運到前線,補給十分方便。在充足的彈藥保障之下,要將新附軍營壘轟得稀巴爛也是容易。隻不過黃大根並不打算這麽做,一方麵是因為彈藥十分昂貴,而且炮管發射次數過多的話,也會因磨損過度和金屬疲勞而報廢。彭州兵工廠的炮管和彈藥的工藝製程,比其他工廠更加先進,費用自然更昂貴。所謂“大炮一響、黃金萬兩”,並不是胡咧咧。
另一方麵也是因為軒哥兒常說,“好鋼要用在刀刃上”。在黃大根看來,楊文安部的新附軍戰力不強,根本不值得浪費彈藥。在外界看來,霹靂軍之所以屢屢獲勝,皆因為火炮,缺了火炮的霹靂軍啥也不是。黃大根便要用此戰證明,即便少了火炮的支持,霹靂軍仍然是一支強軍。
實際上,霹靂軍火器犀利不假,但單兵作戰能力也不弱,隻不過火器的光芒實在太耀眼,壓過士兵們的英勇表現。從武器方麵來說,霹靂軍裝備的長矛、刀劍等武器,鋼鐵質量比蒙軍的高了一大截,這在肉搏戰頗占優勢。從訓練方麵來說,霹靂軍平日是按魏武卒的標準進行實戰訓練。由於訓練強度極大,對糧食的消耗也極大。隻不過霹靂軍據有川西膏肥之地,又極其重視農業生產,在各種消耗之下仍有大量存糧,甚至還能偶爾供應肉食。
反觀蒙軍,除了蒙古騎兵衣食無憂,蒙古漢軍能吃飽穿暖外,處於最底層的新附軍平時隻能勉強裹腹,隻有戰時才能吃飽飯。缺乏糧食不僅導致楊文安部訓練不足,也導致士兵的長期營養不良。兩相比較之下,霹靂軍士兵不管是體力還是武技上均遠勝新附軍士兵。
更重要的霹靂軍戰鬥意誌極強。歐陽軒極為重視士兵的思想政治教育,在連以上的設立了政治副職,負責日常對士兵進行忠誠愛民教育,讓士兵明白“為何而戰”,這大大增強了士兵的作戰意誌。霹靂軍士兵報名成為敢死隊員,往往都是因為理想信念,自願承擔最危險甚至有死無生的軍事行動。反觀蒙軍和宋軍的死士,要麽是將帥的親兵,要麽是受升官發財的誘惑。
霹靂軍也出台了完備的軍功獎勵製度。經常化的信念教育加上賞罰分明,使得即便是普通士兵也是信念的原因而意誌堅定,在作戰中紀律嚴明,在高傷亡率下仍死戰不退。金兀術曾哀歎“撼山易,撼嶽家軍難”。無獨有偶,已在簡州戰死的蒙將耶律買柱也曾發出這樣的哀歎。
如果說霹靂軍有弱項的話,那麽其弱點在於弓弩使用和披甲率上。弓弩製作流程長價格也昂貴,關鍵是要訓練出一個合格的弓箭手沒有一年半載根本不行。隻不過,霹靂軍遠距有火炮,中距有火槍,短距有手雷,殺傷力強不說,使用訓練也極為容易。除了炮手訓練時間稍長外,隻需要十天半月便能培養一個合格的火槍兵。手雷使用更是簡單,隻需半天便能學會使用方法與技巧。
至於披甲率,霹靂軍確實不足百分之三十,所著的甲胄也以內襯絲綢的皮甲和藤甲為主,更沒有魚鱗甲、明光鎧等高級甲胄。除了刀盾兵、長矛兵和特種、偵察部隊外,其餘霹靂軍士兵並不著甲,因為根本就用不著。實際上,以霹靂軍的鋼鐵產能來說,為每名士兵裝備一套鐵甲並不難,隻不過這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和時間,沉重的鐵甲還會增加士兵的體力消耗。
黃大根的作戰計劃是,用重型火炮摧毀新附軍的土牆和柵欄,以打開進攻的缺口;以中型炮和虎蹲炮擊毀箭塔和土牆後的攻城器械;以排為獨立的作戰單位,慢慢蠶食營壘的防禦,步步推進,逐漸將蒙軍逼到營壘中央。這樣做可以在節約彈藥的同時,盡最大可能減少士兵的傷亡。
黃大根之所以這麽做,還有一個重要目的便是要抓獲更多的俘虜。與暴虐成性的蒙古士兵不同,新附軍士兵大都不是罪大惡極之人,他們或因將領降蒙被迫隨波逐流,或因貪生怕死而投降。對於這些人,黃大根傾向於將他們送到礦山服勞役。話說,當下霹靂軍各項事業發展極快,對勞動力的需求極大。
霹靂軍的進攻小隊,仍是揗盾兵、長矛兵、火槍兵相互配合,一步步推進,逐壕逐牆地進行清理,遠則火槍攢射,遇障礙物則投擲手雷。如果遇到難啃的骨頭,則退後讓炮火覆蓋來解決問題。
這一戰術十分奏效,不到半日時間,霹靂軍便攻到土牆邊,並占據了幾段土牆向營壘中射擊。楊文安見狀急了,要是讓霹靂軍在土牆邊站穩腳跟,居高臨下進行打擊,那還了得?他急忙帶著親兵隊反撲,欲將霹靂軍趕離土牆,隻不過被一通手雷炸得灰頭土臉,灰溜溜逃到營壘中央的壕溝之中。
楊文安部有三千士兵和五千民壯,加上糧草輜重倉庫,營地的占地麵積實在不小,僅邊長便有一裏有餘。霹靂軍在幾段營壘土牆上站穩腳跟之後,便從後方搬來十餘門虎蹲炮往營壘中央射擊,炸得新附軍士兵四處亂竄。
實際上,由於新附軍在營壘中也築了矮牆挖了壕溝,這些虎蹲炮造成的傷害其實有限,卻造成了極大的恐慌,而恐慌情緒是會傳播的。楊文安見事不可違,準備帶著親兵隊逃走,隻不過還沒有動身便被一大群嘩變的新附軍士兵捉住,七手八腳地捆了,準備將他綁送到霹靂軍,作為搏取功名的投名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