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說:「聶家文在瓜子廠上班,人品如果放在本聞由鵝君羊一五二而七屋耳爸一整理城裏,都算不錯的,我年紀不小,不想再挑了,他對我好就行。」
幾個知青不想再勸了。
到了婚禮的前一天,薑美心看肖知青那邊還沒定下來,是從縣城堂姐家裏出嫁,還是從知青院出嫁,跑到隔壁催苗巧真。
「苗大姐,還沒定下來從哪邊接親嗎?」
苗巧真心裏再不願意,也得把兒子的婚宴辦漂亮了,請的幫忙接親的人要設計路線,也催她呢。
她心裏急,「在等縣裏那邊的信兒,縣長不發話,她堂姐不敢私自做主,我叫小瑩再去找縣長夫人問一問。」
第23章
趙縣長那邊,明確和老婆說了,不能從家裏送嫁。
「沒聽說過從堂姐家裏出嫁,不行。」
「要是從我們家嫁出去,婆家不敢小瞧她。」
「她有過婚史,迴頭被人知道了,還以為我們幫忙隱瞞,你想過我的名聲沒有?」
趙縣長氣的很,「你怎麽拎不清呢,還有,你堂妹婚史的問題,我已經跟組織坦白過了,和我們無關,你好自為之。」
趙縣長愛惜羽毛,肖紅鳳隻好提前一晚來齊雲村幫堂妹送嫁,委婉的解釋:
「你姐夫忙,考慮路遠,讓我來知青點給你送嫁。」
苗巧真心裏涼了一半,和薑美心說:「看看,縣長都瞧不上她的做派,這是告訴我們,以後對外麵不要說是縣長家親戚。」
薑美心勸她,「娶媳婦是因為她懷上了,高高興興把婚宴辦了吧。」
薑美心想起來個事,未雨綢繆,說:「如果新兒媳婦要分家,你還不如分了,少生點氣。」
苗巧真大兒媳婦想分家好多年,她都沒同意。
「我想我也伺候不好老三媳婦,她要分家更好,就怕老大媳婦說我偏心。」
第二天苗巧真家裏娶知青媳婦,肖知青隻有縣長夫人一個堂姐送嫁,村長給其他知青都放了假,也算肖知青的娘家人了。
薑美心掌勺,五六個嬸子一起幫忙,十二桌酒席辦得比嫁女兒那天的酒席還體麵。
苗巧真把自己住的東間主屋重新粉刷,添置了新床、衣櫃、五鬥櫃、木沙發,新家具貼著喜字,這放在村裏任何一家,都體體麵麵。
十幾個親戚嬸子過來看新娘子,誇苗巧真家新媳婦漂亮。
「知青就是不一樣,大大方方的。」
「苗大姐,你家這婚結得體麵,十來天辦齊家具酒席,難為你了。」
苗巧真心裏抱怨,麵兒上照樣掛著笑,說:「結這個婚,拉了不少帳,虧了今年兩個廠,把工分值拉高不少,不然酒席都辦不出來。」
一年內一嫁一娶,嫁閨女沒要彩禮,娶媳婦沒給彩禮,但家具、陪嫁、酒席都是實打實的錢。
「難為你了,好在老三結婚了,以後你擔子輕鬆不少。」
肖紅鳳熱情應酬,等看新娘子的親戚出去吃酒,她勸肖聞倩,「你婆家這酒席辦的不錯了,剛才那麽多親戚,你也該給個笑臉。」
肖聞倩道:「我結我的婚,不想討好別人去笑。」
閔秀春和韓心欣現在關係不錯,吐槽道:「我知道肖知青不開心的原因,聶家文婆婆在他們打完結婚證,就把她戶口遷到齊雲村來了。」
韓心欣說:「也沒錯啊,人家娶媳婦,總要多重保險。」
苗巧真家娶了新媳婦,肖聞倩不是知青了,下不下地掙工分是聶家的事,生產隊不管。
聶家文雖然比媳婦小三歲,但性格沉穩,疼媳婦疼的不得了,不叫她下地幹活,三朝迴門小兩口去了趟縣城,去堂姐家裏吃過中飯就迴來,據說趙縣長當天開會沒迴家。
新媳婦過門半個月也不下地掙工分,苗巧真大兒媳婦黃如娟忍不了。
小家沒分,老三媳婦閑在家裏,她覺得自己吃了大虧。
黃如娟不願意了,「娘,三弟妹當知青的時候還下地呢,嫁到咱們家來,不能總閑著吧?」
妯娌多了不分家,就會比較,老三娶的偏偏是知青,苗巧真壓根管不了新兒媳婦,做不到一碗水端平。
她也煩惱,「好了,這才半個月呢,你剛嫁進來,頭幾天也沒讓你下地幹活。」
再拖拖,就可以說老三媳婦懷孕,要保胎不能下地,先糊弄著吧。
偏偏生產隊開始發糧發錢了,薑美心家領了糧、棉花、菜籽油,還分到了六十多塊。
她和老大向東兩個人的工分,都能領到六十多,老宅那邊勞力多,大概能分到上百塊。
這在村裏可是了不得的大錢。
分到糧油錢當天,各家歡天喜地買肉買魚,村裏一片歡聲笑語。
也有人不高興,謝春梅和苗巧真兒媳婦去河邊洗衣服,黃如娟羨慕道:「你家今年分到一百一十塊,在廠裏上班工分就是高。」
那麽多錢,謝春梅高興不起來,說:「有什麽用呢,都在婆婆手裏,我是一分沒看見。」
「不能吧,今年分了這麽多,你男人出了大力氣,你婆婆不分一點給你自己存著?」
謝春梅嗤笑,「還錢呢,昨天隻割了半斤肉,我多吃一筷子婆婆的眼睛就瞪過來了。」
黃如娟道:「還是你大嫂舒服,分家了,想吃啥沒人說,她家分了六十多呢,一早就去潘大娘家做棉襖去了,她哪兒來的棉花?」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幾個知青不想再勸了。
到了婚禮的前一天,薑美心看肖知青那邊還沒定下來,是從縣城堂姐家裏出嫁,還是從知青院出嫁,跑到隔壁催苗巧真。
「苗大姐,還沒定下來從哪邊接親嗎?」
苗巧真心裏再不願意,也得把兒子的婚宴辦漂亮了,請的幫忙接親的人要設計路線,也催她呢。
她心裏急,「在等縣裏那邊的信兒,縣長不發話,她堂姐不敢私自做主,我叫小瑩再去找縣長夫人問一問。」
第23章
趙縣長那邊,明確和老婆說了,不能從家裏送嫁。
「沒聽說過從堂姐家裏出嫁,不行。」
「要是從我們家嫁出去,婆家不敢小瞧她。」
「她有過婚史,迴頭被人知道了,還以為我們幫忙隱瞞,你想過我的名聲沒有?」
趙縣長氣的很,「你怎麽拎不清呢,還有,你堂妹婚史的問題,我已經跟組織坦白過了,和我們無關,你好自為之。」
趙縣長愛惜羽毛,肖紅鳳隻好提前一晚來齊雲村幫堂妹送嫁,委婉的解釋:
「你姐夫忙,考慮路遠,讓我來知青點給你送嫁。」
苗巧真心裏涼了一半,和薑美心說:「看看,縣長都瞧不上她的做派,這是告訴我們,以後對外麵不要說是縣長家親戚。」
薑美心勸她,「娶媳婦是因為她懷上了,高高興興把婚宴辦了吧。」
薑美心想起來個事,未雨綢繆,說:「如果新兒媳婦要分家,你還不如分了,少生點氣。」
苗巧真大兒媳婦想分家好多年,她都沒同意。
「我想我也伺候不好老三媳婦,她要分家更好,就怕老大媳婦說我偏心。」
第二天苗巧真家裏娶知青媳婦,肖知青隻有縣長夫人一個堂姐送嫁,村長給其他知青都放了假,也算肖知青的娘家人了。
薑美心掌勺,五六個嬸子一起幫忙,十二桌酒席辦得比嫁女兒那天的酒席還體麵。
苗巧真把自己住的東間主屋重新粉刷,添置了新床、衣櫃、五鬥櫃、木沙發,新家具貼著喜字,這放在村裏任何一家,都體體麵麵。
十幾個親戚嬸子過來看新娘子,誇苗巧真家新媳婦漂亮。
「知青就是不一樣,大大方方的。」
「苗大姐,你家這婚結得體麵,十來天辦齊家具酒席,難為你了。」
苗巧真心裏抱怨,麵兒上照樣掛著笑,說:「結這個婚,拉了不少帳,虧了今年兩個廠,把工分值拉高不少,不然酒席都辦不出來。」
一年內一嫁一娶,嫁閨女沒要彩禮,娶媳婦沒給彩禮,但家具、陪嫁、酒席都是實打實的錢。
「難為你了,好在老三結婚了,以後你擔子輕鬆不少。」
肖紅鳳熱情應酬,等看新娘子的親戚出去吃酒,她勸肖聞倩,「你婆家這酒席辦的不錯了,剛才那麽多親戚,你也該給個笑臉。」
肖聞倩道:「我結我的婚,不想討好別人去笑。」
閔秀春和韓心欣現在關係不錯,吐槽道:「我知道肖知青不開心的原因,聶家文婆婆在他們打完結婚證,就把她戶口遷到齊雲村來了。」
韓心欣說:「也沒錯啊,人家娶媳婦,總要多重保險。」
苗巧真家娶了新媳婦,肖聞倩不是知青了,下不下地掙工分是聶家的事,生產隊不管。
聶家文雖然比媳婦小三歲,但性格沉穩,疼媳婦疼的不得了,不叫她下地幹活,三朝迴門小兩口去了趟縣城,去堂姐家裏吃過中飯就迴來,據說趙縣長當天開會沒迴家。
新媳婦過門半個月也不下地掙工分,苗巧真大兒媳婦黃如娟忍不了。
小家沒分,老三媳婦閑在家裏,她覺得自己吃了大虧。
黃如娟不願意了,「娘,三弟妹當知青的時候還下地呢,嫁到咱們家來,不能總閑著吧?」
妯娌多了不分家,就會比較,老三娶的偏偏是知青,苗巧真壓根管不了新兒媳婦,做不到一碗水端平。
她也煩惱,「好了,這才半個月呢,你剛嫁進來,頭幾天也沒讓你下地幹活。」
再拖拖,就可以說老三媳婦懷孕,要保胎不能下地,先糊弄著吧。
偏偏生產隊開始發糧發錢了,薑美心家領了糧、棉花、菜籽油,還分到了六十多塊。
她和老大向東兩個人的工分,都能領到六十多,老宅那邊勞力多,大概能分到上百塊。
這在村裏可是了不得的大錢。
分到糧油錢當天,各家歡天喜地買肉買魚,村裏一片歡聲笑語。
也有人不高興,謝春梅和苗巧真兒媳婦去河邊洗衣服,黃如娟羨慕道:「你家今年分到一百一十塊,在廠裏上班工分就是高。」
那麽多錢,謝春梅高興不起來,說:「有什麽用呢,都在婆婆手裏,我是一分沒看見。」
「不能吧,今年分了這麽多,你男人出了大力氣,你婆婆不分一點給你自己存著?」
謝春梅嗤笑,「還錢呢,昨天隻割了半斤肉,我多吃一筷子婆婆的眼睛就瞪過來了。」
黃如娟道:「還是你大嫂舒服,分家了,想吃啥沒人說,她家分了六十多呢,一早就去潘大娘家做棉襖去了,她哪兒來的棉花?」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