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家忙一年,裹住吃喝,到年底分到的錢,隻抵得上城裏人一個月的工資。
所以苗巧真女兒能嫁到城裏,吃上商品糧,她家有多高興。
秦老頭給大兒媳婦算完帳,秦老二、老三也下地迴來了。
「大嫂想叫爹去和村長說,開窯廠?」
薑美心道:「隻怕不容易,窯廠如果不能給村裏創造收益,村裏不會撥人重開窯廠,所以,我想請爹出山,先把窯廠開了,盈利之前,不拿村裏的工分,我想這樣談的話,村長和各個生產隊長會同意。」
秦老頭種莊稼是把好手,農閑拿半個工分,農忙季節他拿的都是滿工分。
讓一個壯勞力去開拿不到工分的窯廠,家裏沒人願意。
秦老頭在沉思,沒有表態,他心裏想,老大媳婦嫁過來,和老大一天夫妻沒做,就守寡了,她提出開窯廠,那是有心留在齊雲村,帶著孩子好好過日子。
她有這心,家裏該支持,不然冷了老大媳婦的心。
謝春梅就知道爹會偏心,誰都知道大嫂是為了自家修房頂需要瓦,才讓爹去開窯。
她忙道:「大嫂,今年收成雖然好點,也禁不起折騰爹的工分,你想買磚瓦,等年底算了工分,有多餘的錢再買吧。」
秦老三嗬斥道:「爹還沒表態呢,你當什麽家,做什麽主?」
薑美心理解兩個弟媳婦的心態,麵對未知的路,牴觸是正常的。
想到後麵大暴雨導致的一些列事情,這個窯廠非開不可。
她道:「三弟妹,你家老大在縣城念高中,你不想給他換點細糧、做套新衣服嗎,那麽大的男孩子,穿補丁衣服他不說,是他懂事,但你不想想,我家老大還能為一套新衣服自卑,你家在同學跟前不自卑?」
秦向東念了高中迴家務農,被村裏嘲笑浪費錢,秦老三的大兒子,去年依舊送去縣城念高一去了,住校、吃飯、學雜費,像一座山壓在全家身上,但秦老頭也沒讓輟學。
這一下戳到謝春梅的心了,「就是因為家裏難,才不能瞎折騰,折騰不起啊,大嫂。」
二弟妹韓秀君好說服些。
薑美心道:「苗大姐家的小瑩,正是因為在縣城念了高中,機緣巧合嫁到城裏,咱們家的春枝哪裏差了,還不是家裏隻供得起一個高中生,她才輟學讓長豐去念,如果她把高中念完,就算不能留在城裏,迴村當個小學代課老師,一樣掙工分,還不用下地幹活,親事都好說些,二弟妹,你說我說的是不是這個理。」
這話也說到韓秀君心坎裏了。
春枝再讀一年就能拿到高中畢業證,是老三媳婦鬧,說沒道理讓女孩子念到高中畢業,不讓她家長豐去念。
去年歉收,家裏真的隻能供得起一個,而且老秦家給女孩子都讀書,已經少見了。
春枝不讓父母為難,自己退學迴家了。
她難道不想讓春枝把高中念完?沒錢才作罷。
謝春梅反問,「大嫂,你說這麽多,和開窯廠有什麽關係?」
薑美心道:「種莊稼看老天吃飯,年成不好,要窮好幾年,如果窯廠收益好,年底就能多分錢,有了錢家裏孩子就能繼續念書,你說有沒有關係?」
秦老頭再不開口,家裏就要吵起來了。
他決定這次支持老大媳婦,否則將來,她會說老秦家虧待了她。
秦老頭道:「先試半年,到年底如果窯廠不能給村裏盈利,以後就別再提了,老大媳婦、老二,你倆和我一起去村長家,老三,你去把其他幾個生產隊長都叫去村部。」
老三媳婦心裏始終不舒服,和留在家裏的人抱怨。
「娘,你和爹看不出來大嫂隻是自私嗎,她那三間房頂要翻新,才哄著爹去開窯,她要真孝順,今兒滷了十幾斤豬頭肉,都沒給爹娘嚐一口。」
沒送來,是因為拿去城裏賣了。
秦向東一直在外頭,娘和叔叔、爺爺商量大事,他才沒進來打擾。
他把今天從城裏帶迴來的一包膏藥遞給徐老太,「奶,這是娘托舅舅給爺爺治風濕的膏藥,今天配出來了,舅舅叫我帶迴來。」
「多、多少錢?」
「舅舅沒說。」
徐老太一時間被驚到了,這會反應過來,大孫子說的舅舅,是老大媳婦前夫,但拿在手裏的膏藥是貨真價實的。
她不禁惱火的看向老三媳婦,「別一天天盯著你大嫂吃什麽喝什麽,和你有什麽關係。」
老三媳婦吃了癟,追上秦向東,「向東,你城裏怎麽會有舅舅?」
秦向東擔上扁擔去挑水,不答她的提問。
晚飯的時候,秦老頭迴來了。
徐老太忙問道:「村長怎麽說,同意開窯嗎?」
第11章
齊雲村有五個生產隊,每個生產隊二十多戶人家,一個村子一百三四十戶,在慶安縣算規模中等的村子。
投票決定,四個生產隊長二比二,兩人同意,兩人反對,最後本生產隊的隊長,投了反對票。
「咱們老秦家自己出人,沈老大怎麽還反對呢?」徐老太不解。
秦老頭道:「他怕窯廠開起來,年底選不上隊長。」
不過最後村長還是拍板同意開磚窯廠,但是村子不出人,老秦家想燒磚,自己出人、出力、找銷路。
徐老太發愁,「老大媳婦這是要把老秦家的勞力都搭進去,年底的工分少了,明年不夠吃。」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所以苗巧真女兒能嫁到城裏,吃上商品糧,她家有多高興。
秦老頭給大兒媳婦算完帳,秦老二、老三也下地迴來了。
「大嫂想叫爹去和村長說,開窯廠?」
薑美心道:「隻怕不容易,窯廠如果不能給村裏創造收益,村裏不會撥人重開窯廠,所以,我想請爹出山,先把窯廠開了,盈利之前,不拿村裏的工分,我想這樣談的話,村長和各個生產隊長會同意。」
秦老頭種莊稼是把好手,農閑拿半個工分,農忙季節他拿的都是滿工分。
讓一個壯勞力去開拿不到工分的窯廠,家裏沒人願意。
秦老頭在沉思,沒有表態,他心裏想,老大媳婦嫁過來,和老大一天夫妻沒做,就守寡了,她提出開窯廠,那是有心留在齊雲村,帶著孩子好好過日子。
她有這心,家裏該支持,不然冷了老大媳婦的心。
謝春梅就知道爹會偏心,誰都知道大嫂是為了自家修房頂需要瓦,才讓爹去開窯。
她忙道:「大嫂,今年收成雖然好點,也禁不起折騰爹的工分,你想買磚瓦,等年底算了工分,有多餘的錢再買吧。」
秦老三嗬斥道:「爹還沒表態呢,你當什麽家,做什麽主?」
薑美心理解兩個弟媳婦的心態,麵對未知的路,牴觸是正常的。
想到後麵大暴雨導致的一些列事情,這個窯廠非開不可。
她道:「三弟妹,你家老大在縣城念高中,你不想給他換點細糧、做套新衣服嗎,那麽大的男孩子,穿補丁衣服他不說,是他懂事,但你不想想,我家老大還能為一套新衣服自卑,你家在同學跟前不自卑?」
秦向東念了高中迴家務農,被村裏嘲笑浪費錢,秦老三的大兒子,去年依舊送去縣城念高一去了,住校、吃飯、學雜費,像一座山壓在全家身上,但秦老頭也沒讓輟學。
這一下戳到謝春梅的心了,「就是因為家裏難,才不能瞎折騰,折騰不起啊,大嫂。」
二弟妹韓秀君好說服些。
薑美心道:「苗大姐家的小瑩,正是因為在縣城念了高中,機緣巧合嫁到城裏,咱們家的春枝哪裏差了,還不是家裏隻供得起一個高中生,她才輟學讓長豐去念,如果她把高中念完,就算不能留在城裏,迴村當個小學代課老師,一樣掙工分,還不用下地幹活,親事都好說些,二弟妹,你說我說的是不是這個理。」
這話也說到韓秀君心坎裏了。
春枝再讀一年就能拿到高中畢業證,是老三媳婦鬧,說沒道理讓女孩子念到高中畢業,不讓她家長豐去念。
去年歉收,家裏真的隻能供得起一個,而且老秦家給女孩子都讀書,已經少見了。
春枝不讓父母為難,自己退學迴家了。
她難道不想讓春枝把高中念完?沒錢才作罷。
謝春梅反問,「大嫂,你說這麽多,和開窯廠有什麽關係?」
薑美心道:「種莊稼看老天吃飯,年成不好,要窮好幾年,如果窯廠收益好,年底就能多分錢,有了錢家裏孩子就能繼續念書,你說有沒有關係?」
秦老頭再不開口,家裏就要吵起來了。
他決定這次支持老大媳婦,否則將來,她會說老秦家虧待了她。
秦老頭道:「先試半年,到年底如果窯廠不能給村裏盈利,以後就別再提了,老大媳婦、老二,你倆和我一起去村長家,老三,你去把其他幾個生產隊長都叫去村部。」
老三媳婦心裏始終不舒服,和留在家裏的人抱怨。
「娘,你和爹看不出來大嫂隻是自私嗎,她那三間房頂要翻新,才哄著爹去開窯,她要真孝順,今兒滷了十幾斤豬頭肉,都沒給爹娘嚐一口。」
沒送來,是因為拿去城裏賣了。
秦向東一直在外頭,娘和叔叔、爺爺商量大事,他才沒進來打擾。
他把今天從城裏帶迴來的一包膏藥遞給徐老太,「奶,這是娘托舅舅給爺爺治風濕的膏藥,今天配出來了,舅舅叫我帶迴來。」
「多、多少錢?」
「舅舅沒說。」
徐老太一時間被驚到了,這會反應過來,大孫子說的舅舅,是老大媳婦前夫,但拿在手裏的膏藥是貨真價實的。
她不禁惱火的看向老三媳婦,「別一天天盯著你大嫂吃什麽喝什麽,和你有什麽關係。」
老三媳婦吃了癟,追上秦向東,「向東,你城裏怎麽會有舅舅?」
秦向東擔上扁擔去挑水,不答她的提問。
晚飯的時候,秦老頭迴來了。
徐老太忙問道:「村長怎麽說,同意開窯嗎?」
第11章
齊雲村有五個生產隊,每個生產隊二十多戶人家,一個村子一百三四十戶,在慶安縣算規模中等的村子。
投票決定,四個生產隊長二比二,兩人同意,兩人反對,最後本生產隊的隊長,投了反對票。
「咱們老秦家自己出人,沈老大怎麽還反對呢?」徐老太不解。
秦老頭道:「他怕窯廠開起來,年底選不上隊長。」
不過最後村長還是拍板同意開磚窯廠,但是村子不出人,老秦家想燒磚,自己出人、出力、找銷路。
徐老太發愁,「老大媳婦這是要把老秦家的勞力都搭進去,年底的工分少了,明年不夠吃。」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