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冤業相報,自古有之。一作一受,天地無私。殺人還殺,自刃何疑?”


    在洪老爺子的筆下,關於欠債還錢、欠命還命的故事,比比皆是。


    據洪老爺子說,趙九哥泥馬渡江以後,提升他的父親洪皓擔任禮部尚書,然後揣著趙九哥給的國書,作為使者前往金國,準備議和。


    但這個時候,金兵的氣勢遠比偏居江南的趙家宗室囂張的多,正準備一鼓作氣拿下臨安,哪裏肯接受和談呢。


    建炎三年的初冬,等洪皓帶著國書走到太原以後,就被金國羈留了下來。名義上說是要往上頭層層匯報,讓洪尚書他們呆在使館等候消息,實則連在金國稍微能說上的話的將領,對這夥南邊的使者正眼都沒瞧上一下。


    好在金國這邊雖然尿性,但洪尚書代表的終究是南邊那位天子的臉。雖說前頭把那兩個玩花弄鳥的皇帝捉到了北邊,可趙老九畢竟還是在江南起了家業,還是不好丟幾個武夫來招待這夥讀書人。


    於是,洪尚書一行,在太原城,能說得上話的,就隻有金國丟給他的陽曲縣主簿張維了。能當上主簿,好歹也是個有文化的人;也算是沒有過度難為南方的來客吧。


    好在洪皓硬氣,從羈留太原到被扣荒漠十五年,一直未曾低下自己的頭顱,終於在紹興十三年全節而歸,時人稱之為“宋之蘇武”,死後被賜諡號“忠宣”。


    洪老爺子說,父親羈留太原使館的時候,因為事事都得與張維主簿交涉,一來二去之後,兩人也算是熟稔了。


    某次,飯後無事,張主簿就給他父親講起了自己老家發生的一件事。


    說是宣和乙巳年間,在他的老家燕山三河,有個老頭,六十多歲了。這老頭頗通詩書,家裏平日裏以耕種桑田為生。


    某天晚上,這個老頭做了個噩夢。半夜從夢中驚醒後,老頭一直捂著心口,頭上大汗淋漓,全身像是篩糠一樣瑟瑟發抖,就連老頭蓋的被褥都被汗打濕了。


    人老了以後瞌睡就少了很多。老頭從床上坐起來以後,給他老伴也驚醒了。看著老頭子的樣子,他老婆就問他怎麽啦,是不是哪裏不舒服。


    老頭驚恐地說,壞了壞了,我快要死了。


    聽了老頭的話,他老婆很是驚訝,雖然說家裏沒什麽餘錢剩米,但日子一餐渡一餐,還能活下去啊;再說自己老頭身體又沒什麽毛病,怎麽好端端地說自己快要死了呢。於是,就問老頭是怎麽迴事。


    老頭說,我剛才做夢,夢見自己正在田坎上走。突然身後傳來了馬蹄聲。等轉頭看時,是七個騎馬的人趕在我的後麵,那七個人裏麵,有一個全身上下都是白衣服,連騎的馬都是白的。


    那個白衣服的人看見我以後,惡煞煞地朝我吼道,狗日的你上輩子到蔡州當兵,和吳元濟一起犯上叛亂,老子奉皇帝的名清剿你們,卻不想反而死在你這狗賊的手裏。


    幾輩子老子都想不通這事,也忍不下這口氣,今天終於碰見你了,這事雖然過去了幾輩子,但你還是要還我的命。


    說完以後,那人就提起弓箭對我射了一箭,正好射中我的心口。我一下子就被嚇醒了,現在心口都還有點隱隱作痛。


    看來,這樁事情是躲不過去了,我們明天就走。


    看到老頭驚恐的樣子,他老婆安慰說,一個夢而已,你怎麽能當真呢。不要胡思亂想了。人家都還說夢是反的,安心睡吧,說不定我們明天還能撿的點意外之財呢,到時候還可以給孫子添件衣服。


    但老頭依舊惴惴不安,躺在床上,怎麽也合不攏眼。


    不等天亮,老頭就從床上爬了起來。把老伴、兒子、媳婦、孫子全部叫了起來,說是自己夢做得不好,堅持要全家一起跑到六十裏外的一個親戚家躲難。


    老伴、兒子、媳婦拗不過老頭,隻好遂了老頭的意思。反正家裏也沒什麽東西,就給老頭的孫子帶了一床被子,路上歇腳的時候,萬一孫子睡著了,也有個蓋的。


    因為自己夢裏看到的那七個騎兵是在官道上出現的。出門之後,老頭根本就不敢走官道,借口小路近些,領著全家人走小路往親戚家方向趕。


    小路近是近些,但走起來爬坡下坎確實折騰。大人還好點,下蠻挺下能挺過去,可老頭的孫子哪裏吃過這種苦,才走得沒多遠就嘰咕嘰咕囉嗦的不行。


    但老頭也沒管他,硬起心腸繼續趕路,眼見走了三十多裏小路之後,離親戚家也隻剩小半程路了。老頭心想,自己夢見的是在自家的田地邊官道看見那個殺自己的人的,現在離家已經這麽遠了,應當沒事了吧。


    再說,這麽長一截小路,走起來也實在是紮實,關鍵是孫子又老是哭鬧。


    於是,老頭就領著家裏人走出了小路,上了官道。走了個兩三裏之後,趕上了前麵的幾個路人。搭搭話之後,那幾個人也是往老頭親戚家那個方向去的,於是,大家就結成伴一塊走。


    走著走著,後麵突然傳來了馬蹄聲,還聽見有人喊讓他們停下來。


    老頭迴頭一看,臉一下子就白了。後麵馬蹄聲帶來的是七個騎兵,其中還有一個穿白衣騎著白馬的,就像他在夢中所見到的那樣。


    聽著那幾個騎馬趕上來的人喊自己停下,其他人是停下來了,可老頭哪裏停得住呢。非但沒有停,反而撒腿就跳下官道,往山裏飛奔。


    後麵跟上來的騎兵大聲嗬斥,讓他停下來。可是越是大聲喊,老頭反而越是跑的快了。


    隻見那個穿著白衣服的大怒,我讓你逃。然後拍著馬追上來,提起弓箭對著老頭就是一箭,嗖地一下正中老頭的背心,將老頭射殺在地上。


    然後,這七個騎兵將眾人團團圍住,一個個劈頭蓋臉地挨了幾鞭子以後,仔細盤問。


    看著自家老頭被那個穿白衣服騎白馬的人射殺,老頭的老婆嚇得半天都說不出話來。等到鞭子挨著身上,老頭的老婆一邊喊著冤枉一邊哭訴著饒命。


    在聽到老頭家裏人說老頭逃跑,是因為他做了個噩夢,然後夢中的情形和今天發生的事情一模一樣之後。那個穿白衣的人臉色鬆了下來,揮了揮手,徑自讓他們走了,也沒有再為難他們。


    於是,這邊,老頭家裏拖著老頭的屍首往家裏趕,先前那幾個同路的則繼續自己的行程。


    慢慢地,老頭因前世殺人後世償命的就傳開了。聽了這個故事之後,有人說這隻是巧合,但也有人說善惡有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


    再後來,馮老先生寫了一個“王大使威行部下 李參軍冤報生前”的故事,情節也和洪尚書聽來的有幾分類似。而且,在故事的結尾,馮老先生還特地附了一首詩:冤債原從隔世深,相逢便起殺人心。改頭換麵猶相報,何況容顏儼在今?


    在洪老爺子的筆下,還有一則故事,與張主簿給洪尚書講的也很類似。


    說是溫州瑞安,有個叫王安道的道士,在山上待了幾年之後,受不得山上的清苦。於是,就返了俗,僑居在東山。


    人生在世,都是為了吃喝二字;所以,也才有倉廩實而知禮節的說法。在山上當道士生活清苦,迴到市井裏,王安道同樣也為生計發愁。


    雖說在古代,人們向來將商業視為賤業。為了保證社會秩序的穩定,就連各行各業的服裝穿著都進行了硬性規定。可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王安道所處的時代,又是曆代王朝裏商業經濟最發達的一個時代。不然,在檀淵之盟後,南邊的趙宋就不會今年給遼國送多少錢財,明年給西夏送多少錢物,然後換得一時的苟且。


    話說王安道還俗以後,憑著在山裏學到的一些術法,打起招牌今天給這個看看日子,給那個搓搓藥丸,混得口飯吃。但終究還是在山裏的時間呆的少了,請他的人寥寥無幾,常常是吃了上頓愁下頓。


    不過,樹挪死人挪活。窮則思變這個東西在哪個人身上都用的上,瞅著周圍的行商個個肥頭大耳腰纏萬貫,走路唿唿帶風。王安道也動了經商的心思。


    當然,這心思,也不是王安道看到別人過得好就眼紅才有的。反而是他的街坊鄰居看著他為生計發愁,前前後後慫恿他幾次一同出海賺點家用,卻被他眼高手低地給拒絕了。


    也不知道是不是這王道士運氣黴,街坊們慫恿他同去的時候,他不去。結果別人迴來的時候都賺了個盆盈滿缽,看的他直流口水。


    於是,在經過幾迴細心地觀察之後,終於下了決心。等街坊們再喊他的時候,他把自己藏了又藏的幾個銀毫子全部拿了出來,購置了些貨物,隨著鄰居們一同出海。


    等上了船,漸漸出了海口,隻見:銀濤卷雪,雪浪翻銀。湍轉則日月似驚,浪動則星河如覆。王道士也是心奇,平日裏哪曾看過這種景象,站在甲板上久久不願迴船艙。


    但是海上的氣候怎麽說的清呢。前一日還風平浪靜,隔一日便是烏雲蔽日黑浪掀天。王安道坐的船就像簸箕裏揚起的米,四下顛簸;船上了水手見起風了,便扯起半帆,任著船隨風勢飄去。


    結果,這船順風一飄,竟直直地往北去了,等船停下靠了岸,竟然是山東地境。


    這個時候的山東,卻是偽齊的地盤。王安道他們這艘船,因為是從南邊來的,頓時便被巡邏的士卒團團圍住。這架勢,莫說做生意了,要是不能證明自己不是南邊派來的奸細,命保不保的住都是個兩說。


    不過好在這個時候偽齊的旗幟雖然豎起來了,但時日卻還不多,也沒有嚴格的南人北人劃分。幾經波折之後,王安道他們身上的財物被搜刮得幹幹淨淨,命還是保住了。至於那條船,則被偽齊作為戰利品笑納了。


    錢財兩空,帶著山東不是個辦法。於是,大夥兒便尋思著往迴走。但是現在船已經被衙門收了,隻得走陸路迴去。


    等王安道走到開封的時候。晚上,王安道做了一個夢。


    夢裏,有個人對他說,明天就是你的死期。殺你的那個人,是個騎著白馬的弓箭手,見到他以後,你可以大喊搜山大王饒命。


    那個人若是笑了,你可能還會活下來,如果那個人生氣發怒了,你必死無疑。這也是因為你前世殺了他,這一世該你還他的命。


    就在第二天王安道繼續往南邊走的時候,等王安道走到一處荒坡時,真的碰到了一個騎著白馬提著箭的弓箭手,和他昨天晚上夢見的一模一樣。


    王安道趕緊跪了下來,衝著那人邊磕頭邊大喊搜山大王饒命。


    那個騎著白馬的弓箭兵饒有興趣地夾著馬來到王安道身前,繞著王安道轉了一圈,弄得王安道心口一陣陣發緊。


    不過,那人繞著王安道轉了幾圈之後,揚起馬鞭對王安道連續指了好幾次,但是一句話都沒有和王安道說,後來,哈哈大笑幾聲之後縱馬走了。


    看著那人縱馬而去的身影,王安道摸了摸額上的汗水,隻道僥幸。


    後來,等王安道迴到東山以後,還專門請畫師繪了一幅那人的相貌,掛在家裏供奉。


    有人見到王安道在家裏供奉著一張北人的畫像,悄悄地報到衙門。等衙門的人到王安道家裏一查,王安道把原因一說,倒也沒人追究這番事情了。


    不過,這事還是慢慢傳了出去。對王安道的做法,大家都認為那金人放了王安道一馬,所以他整日在家供奉此人,也不過是為了償還別人的不殺之恩或者說是救命之恩。


    在他們的眼裏,這事兒本來就是因果定數。如果橫加幹涉的話,反而有可能平生事端,為自己招來不必要的麻煩,多一事還是不如少一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有味道的神鬼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右手青衣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右手青衣並收藏有味道的神鬼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