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脖領上掛著證件的記者魚貫湧入了航天基地中一間精心布置的橢圓形會議大廳。這間大廳半邊是灰白色的牆麵,半邊是由透明高強纖維材料支撐的玻璃幕牆。演講台後麵的牆體上嵌著一塊巨大的屏幕,頂部顯示著“鳳凰號發射直播廳”字樣。
玻璃幕牆外,一片略呈鏽紅色的平原和鉛灰色的天空填滿了視野。遙遠的地表之上隱約顯現出一些零星的建築,在一層隨風流動的微微泛紅的塵霧中忽隱忽現。近處最醒目的是視野右側的一座高塔,塔頂隆起一個半球狀的白色部件,它頂麵掛著一層薄薄的灰黃色塵土,那是一部大型氣象雷達的居所。
片刻後,大廳的地板泛起一陣十分微弱的震動。透過厚厚的玻璃向外望去,遠處零星建築間的一大片地麵開始一層層地拉開,好似一張巨大的嘴正緩緩張開!‘巨嘴’的邊緣反射出金屬光澤,顯示出這塊平地其實是座體量巨大的地下建築的頂蓋!而地表那飄渺塵霧的抖動則顯示出了這陣似有似無震動的源頭。
就在記者們一股腦兒湧到玻璃幕牆前忙亂著拍攝、直播之時,一座巨大的發射塔架從這張巨嘴中緩慢冒出了地麵!遠遠望去,竟好似一座錯落有致的城堡慢慢地從地底長了出來!約莫20分鍾後,又一陣輕微震動傳來,‘城堡’徹底升上了地麵,被‘城堡’環抱在中央的一艘巨如摩天大廈般的飛船完全展露在會議廳中人們的眼前!
這艘飛船采用翼身融合體設計,平滑過渡的流線形曲麵勾勒出其柔暢的輪廓。乳白的船身與周邊暗灰色的塔架形成鮮明對比,好似一隻欲振翅離巢的飛鳥!
這套發射係統是如此巨大,雖然周圍的那些建築在視野中如同停在平地上的貨車那麽矮小、遙遠,但塔架和飛船的個頭卻大到宛如近在眼前!這場景誘發了大廳裏一陣嘖嘖稱奇的感歎聲。塔架和飛船的體量大大超越了普通人對以往航天發射基地場麵的認知!
“2161年2月10日。風速2.1米\/秒,氣流穩定,地表氣壓7.2毫巴,氣溫15.52攝氏度……”飛船的載員艙內,虎賁正在邊播報邊輸入例行日誌。
“輸入者:虎賁。”他遵循程序在日誌的結尾輸入了自己的名字。
載員艙內此時一共固定著五名成員。正是當初在運輸機內與人類工程師交流的那五部智能機器人。他們被圈在自己的專用托架中圍坐在一部圓柱形操作台周圍,正對船內係統做發射前的最後一輪數據檢測。
虎賁的左手邊是藍波,此時他處於人形狀態,正舞動著纖細的銀灰色“手指”通過麵板按鍵調閱著各種數據。
虎賁右側停著沙王,他從車前蓋兩側的隔艙中伸出了一對機械臂,正不時在麵前的不同接口間插拔,對接數據。
沙王的右側停著彈出機動輪狀態的渦輪——他的機動輪此時成了與專用托架對接的緊固件。他艇身中部對稱分布著一些圓滑過渡的微微隆起,是各種裝備的隔艙,其中一部狹長隔艙已經開啟,裏麵伸出一支靈巧的機械臂,正用其端部的人手形仿生機械肢在麵前的麵板前操作著什麽。
渦輪和藍波之間坐著人形狀態的直升機“美女”——螺旋。固定在雙肩的,已合上保護罩的短涵道風扇此時如同華服上張開的誇張飾物般使她相對纖細的機體顯出幾分颯爽和靈氣。
“數據正常!時間顯示,距發射時長45分02秒!”沙王發出一聲渾厚且帶有重金屬質感的語音:“船內事務間隙,建議關注直播大廳記者會!”他的意識模塊中湧出的好奇模擬數據促使係統將那會議大廳的直播數據引入視覺模塊。麵前的操作台屏幕仍舊滾動著數據流,但遠處基地會議廳的畫麵已經霸占了他自身係統的關注焦點。
虎賁檢測完飛船主程序模塊並錄入完日誌後早就把直播廳的視頻數據引入了視覺係統,因為意識模塊已經有一股急切的渴望數據流侵入了係統邏輯,渴望的目標莫名其妙地指向記憶庫中的青梅的音容。
“快點發射吧。”藍波發出牢騷:“看這種例行流程的老生常談真沒意思!”
“藍波。”虎賁側首掃了一眼隊友:“你的意識模塊擬人化程度更高了?”他的聽覺傳感器從藍波的聲音中分辨出了濃厚的情緒化語境。
“它現在是不是輸出了大量類緊張情緒的數據?”虎賁的意識模塊對藍波反感看記者會直播的言語根由做出了推測。
“緊張?哈!你是不是緊張啦!”藍波迴應:“倒是比以前幽默多了。”
“根據最近的言行特征顯示。”斜對麵的渦輪根據係統分析出言提示:“藍波的係統程序更容易與意識模塊的數據擬合,表現更接近自然人狀態。”
“這應該是意識模塊中的靈魂模擬數據不斷累積的體現。”虎賁分析自己和隊友在社交方麵更擬人化的原因。
“藍波確實累積得更快。”沙王也插了一句。
“別老管我。倒是應該擔心螺旋,可別哭鼻子喲。”藍波竟轉頭出言挑逗身邊的美女機器人。
“安靜!”螺旋的語音中隱約透出些咬牙切齒的意味:“注意跟蹤飛船狀態數據,這才是任務。”
“渦輪。動力係統接口狀態怎樣?”虎賁轉頭望向斜對麵的渦輪。
“數據正常。”渦輪迴應。“注意,鳳凰團隊入場了。”他也轉向了會場直播。因為意識模塊中湧出的牽掛數據促使他的視覺係統在直播會現場搜尋另一個人。
此時的航天基地會議廳中燈光更亮了,那幅屏幕也亮了起來,中間部分顯示出了塔架上飛船的輪廓設計圖樣,兩邊則陸續展示出飛船載員艙內那五部機器人成員的三維動態圖像。
幾位身著航天基地製服的男女在一名主持人模樣人員的引導下魚貫而入,在演講台前的一排長桌後落座。這些人的入場激起了一陣拍照,在劈裏啪啦的閃光不停追擊下,高頻且強烈的明暗閃爍反倒讓人始終看不清他們的表情。
“歡迎各位朋友的到來......”待到閃光潮退去,主持人來到演講席和記者們打招唿。“鳳凰計劃即將進入最振奮人心、但也是最艱險的階段!全人類派出的探險勇士將經曆怎樣的神奇之旅呢?下麵有請鳳凰計劃團隊代表、首席科學家之一,青梅女士為大家介紹概況並答記者問!”
長桌邊一位身著製服、挽著簡練發髻,氣質幹練的女士站了起來,正是幾個月前在運輸機中與五部機器人交流的那位工程師。她信步走上演講席,微笑著向記者們點頭致意,眼裏流露自信的微光,就在她那靈動的目光掃過隱藏在角落的鏡頭時,信號另一端虎賁的意識模塊中跟著泛起一絲異樣的數據漣漪。他無法判斷緣由,從自己頭一次成功啟動係統、第一次識別出青梅的容貌、體態,第一次進行人機交流時意識模塊就產生了親切的模擬數據並將她的音容定格在係統中。這促使虎賁的係統總會產生青梅對他的態度似乎和對其他隊友有些許不同的非邏輯性判斷。因為意識模塊的訪問被屏蔽,所以至今也無法確定是否是意識模塊的某種程序漏洞使然。
“您好。能說說鳳凰計劃大致的進展和目標星的情況麽?”一名記者急不可耐的站起來提問,這莽撞的家夥居然連禮節性自我介紹的機會都沒給青梅留。
“麻煩提問前先按提問鍵,以便維持采訪秩序。”青梅微笑著盯著那名記者。見對方撓撓頭坐了迴去,她繼續說道:“好吧,這估計也是大多數人想詳細了解的,我簡單介紹一下:經過幾代人的技術積累,人類終於有機會嚐試到太陽係以外的宇宙深處尋找夥伴和資源了。經過近七年的準備,我們將於地球時間今天上午十點向6光年以外的barnard 5366d行星發射鳳凰號大型無人探測飛船,對它進行係統的現場科學探測,期望能夠在不遠的將來尋找到自然環境真正適合人類長期居住的新家園或者友好的外星文明。”
“光年?6光年呐……”“真有外星文明?”台下泛起一陣悄聲議論。
演講席上的指示燈閃了幾下,青梅低頭看看說:“26號席,請講。”
“6光年,換算一下有近三十八萬個天文單位,也就是1.8秒差距!這麽遠的距離,要飛多久才能到?”一名男記者站起來問道,他麵皮上閃過一絲得意。
“他會觸發青梅的厭惡情緒!”虎賁的係統暗自推斷,意識模塊隨之活躍起來。在他的係統記憶中,青梅很反感這種人前顯擺專業概念的張揚行為,況且這人還是個外行。
“嗬嗬,鳳凰號飛船發射後要加速到0.07倍光速,那需要多長時間能著陸目標星你有估算一下嗎?”青梅收起微笑麵無表情盯著對方。
現場一片寂靜,那名記者慢慢縮迴了座位。
“簡單說一下鳳凰號的動力和行程。”青梅順勢解釋道:“我們為鳳凰號飛船裝備了可控核聚變反應堆動力係統,並外接了一套由傳統火箭引擎組成的動力艙陣列。它們已經在太空中待命,鳳凰號發射後將與反應堆動力艙及火箭陣列對接。然後先由火箭引擎讓飛船獲得初始速度,通過持續不斷的加速,在掠過土星軌道後飛船航速將達到光速的千分之一,之後聚變引擎會接棒動力輸出任務,在突破柯伊伯帶後逐漸將速度提升至大約0.006倍光速離開太陽係,一切順利的話算上接近目標後的減速、繞飛階段,大約90年後可以降落到目標行星上。路途上相對太陽係的最快速度將達到0.07倍光速。”
“90年!”、“還是要這麽久?”、“這輩子看不到......”台下又是一陣唏噓。九十年,雖然眼下人類的平均壽命達到92歲,可這段旅程的耗時還是讓常人難以接受!
演講席的指示燈再次閃亮。青梅提示:“15號席,請講。”
“鳳凰計劃的研發基地在地球,為什麽飛船發射選在火星實施?”一名女記者問道。她起立的速度很慢,顯得小心翼翼。
青梅反問道:“你剛下飛船時,是不是覺得身輕如燕?”
女記者尷尬的笑起來:“嗯哼~是感覺輕飄飄的。”
青梅微笑道:“的確是,火星重力係數隻有地球的0.38倍,意味著這裏能發射更大、更重的裝備。所以鳳凰號是有史以來最大的一艘無人探測飛船,她能容納比以往更多的能源和設備。此外,還隨船帶了一些動、植物的胚胎和種子。”
“20號席,請說。”青梅看看指示燈提示道。
“為啥選顆這麽遠的行星?據說項目主要人員都獲得了延壽權?是真的麽?申請流程和行星評估情況可以公開嗎?你們的目的是想延壽多少歲?”一名記者起身一本正經地以質問的口吻發問。
現場霎時安靜了幾秒,提問者成了目光的焦點。延壽權可是敏感話題。
“嗯,因為這是經過廣泛篩選後的結果,目前發現的類地行星中,隻有barnard 5366d從各方麵最接近地球,甚至有可能接近到克隆的程度。非常值得探索。”青梅眨了眨眼,點點頭打破了沉寂。
“我來補充一下。”長桌中間一位頭發、胡子已花白的老專家站了起來。
“我叫霍蘭德,是鳳凰計劃項目負責人。人類迄今為止一共詳細觀測了7368顆係外行星,類地行星有236顆,其中barnard這顆紅矮星周圍就有三顆處在宜居帶上的行星,經過長期的觀測和分析,目標星不論從大小、質量、軌道、大氣成分都與地球最為接近。必須承認探索計劃有風險,可一旦能夠明確的將這顆行星納入人類的疆土或者真正實現了與地外文明的接觸,後續的價值和效應大家可以自行腦補一下!
另外,延壽權的獲取是為了項目核心團隊能夠一以貫之將計劃執行到底,這對計劃的成功很關鍵,而且有可控核聚變引擎研發核心團隊、反物質量子電台研究等等先例。鳳凰計劃核心成員的資質、貢獻以及技術水平完全符合申請條件。
最後,整個目標星篩選評估過程的資料很快會完成整理存檔,我們會適時公開計劃的主要數據以及計劃核心成員的延壽權審批資料。滿足大眾的知情權。謝謝。”
一連串的數據和邏輯將質疑者壓迴了座位,現場的氣氛緩和下來。
“你好。延壽權審批機製的嚴苛已是不爭的事實。我們也深知它的寶貴,請相信聯合國人力資源屬和全球空間發展聯合體的嚴謹和公正,也請相信我們團隊的職業操守。根據協議,計劃一旦結束,不管成功與否,延壽權會自動失效,計劃團隊成員仍然是普通人。”講台上的青梅仍微笑著盯著質疑者的方位,眼中泛出靈光。
幾秒鍾後,指示燈再次閃爍。“9號席。”青梅提示。
“如果那裏真的有外星文明而且不友好,對鳳凰號動粗怎麽辦?”一名男記者站起來提問。話音剛落,台下爆出一陣哄笑——在場的人都徹底放鬆了。
青梅笑著點了點頭,示意對方先落座。“其實這是個挺嚴肅、又難把握的問題。一切皆有可能。托火星重力小的福,我們在給鳳凰號裝滿各種探測設備以及地球生物胚胎的同時,還能為她加裝必要的裝甲和一些基本防禦武器,使其有能力應付路途上的一些障礙以及遇險時自衛。不過我們派出的使者會優先進行善意的溝通。”
青梅看看再次亮起的指示燈道:“17號席。”
“您好!後麵顯示的應該就是飛船裏搭載的智能機器人使者吧?能介紹一下它們的設計麽?”一位記者站起來問道。
“請坐,你問到了鳳凰計劃的核心哈。”青梅微笑著解釋:“是的,為了更高效的勘探以及考慮與可能存在的地外文明進行交流,我們設計製造了五部各具特色的機器人。這也是強人工智能在自然人靈魂仿真技術領域的首次正式應用,他們具備很強的自主學習、情感生成和表達,以及應對惡劣環境能力。除了能自主探測並將工作信息記錄並利用飛船上的通訊係統把寶貴的數據傳迴地球,如果有幸與高等級外星文明接觸,還能像我們正常人一樣和對方溝通,準確表達人類的友善,向他們展示人類文明的曆史和特色。他們就是:虎賁、沙王、螺旋、藍波、渦輪!”她邊講邊抬手按介紹的順序指向屏幕虎頭機器人、無人重裝皮卡車、美女直升機機器人、飛翼戰機機器人、無人兩棲快艇的動態影像。“這幾部機器人組成的遠征隊將替我們承受空間漫遊的艱辛,實地見證鳳凰計劃的落實。”
“19號席。請講。”
“請問:怎麽實現強人工智能靈魂仿真的?這項技術現在可以進入民用領域了麽?”
“你好。嗯......大致原理是:通過有機分子計算機技術配以由鳳凰計劃團隊開發的特種算法語言建立的仿真模型,再結合他們係統數據庫中的信息資源實現仿真的人類情感、情緒以及思維拓展能力等部分人腦機製的模擬。目前,這項技術實現的複雜性以及成本還是相當高的,暫時還無法推廣。不過鳳凰計劃是個合適的應用平台,我們將從這項技術在計劃中的表現中吸取經驗,進一步完善它。”
“虎賁和藍波長得不怎麽討人喜歡啊。這能有利於人類文明的展示麽?”先前那位莽漢又站了起來,“喔!又忘了提問鍵,真不好意思!”
偉岸的身姿、威嚴颯爽的虎首狀麵龐,嘎吱、哢嚓......四肢和頸部的關節轉換模式後立馬變身成為一隻威風凜凜的機械猛虎......“不帥麽?什麽審美!”意識模塊暗自對那個冒失鬼的聲討促使坐在專屬支架內的虎賁迴放起自己形態轉換過程的炫酷場景。
“哈!他準是被我胳膊、腿上刀鋒般的折疊翼麵嚇壞啦!膽小鬼!”藍波直接嚷嚷起來。他的語調中情緒飽滿,的確比其他四部機器人的表現更接近常人。
青梅搖頭笑了笑:“好吧,最後遷就你一次!
經過廣泛的意見征集,已經盡力摒棄了一些不合理元素。
可就算發現了外星文明,誰能知道他們的喜好呢?也許把西施、維納斯搬到麵前他們反倒不以為然?項目在這方麵追求的是除了展現人類文明特色的信息以外還要求盡可能多的功能性。比如虎賁身上就有很多仿生學設計,這讓他的越野性能無與倫比,甚至虎嘴裏的合金利齒在不少場合下都是很實用的工具。另外,人類文化的神秘主義宗教中也不乏人身獸首的神靈,這也算是一種美,一種期望吸納萬物之靈的神秘之美。”
“神靈......”藍波看了一眼虎賁。“她這麽一說我都有點兒嫉妒你了。”
演講席上的指示燈仍然在閃爍,青梅轉頭看了看屏幕牆上的時間顯示,說:“嗯~,離發射隻有一刻鍾了,有機會再詳細介紹吧。各位遠道而來,可別錯過飛船的發射喲。”
記者們聽聞後紛紛湧向大廳一側的透明玻璃幕牆前,各種鏡頭通過厚厚的玻璃瞄向遠處的巨大‘城堡’。
就在這時,大廳的側門被推開。五部機器人魚貫而入,它們竟和被固定在飛船內的那五位機器人一模一樣,隻是尺寸小了很多,都和普通成人的個頭差不多。
“喔~這怎麽迴事?那不是小號的我嘛?沒聽說他們還有備份啊。誰知道這事?”就在藍波驚疑的同時,大廳現場湧向玻璃幕牆的記者們的注意力又被那五部小號機器遠征隊員拉了迴來。
“大概率是樣機。普通ai內核的複製品,沒有意識模塊。”虎賁眼見大廳裏的那五部機器人正動作僵硬地配合記者們擺造型拍照,推斷那隻是供展示和烘托氣氛的玩具。
“我們隻是工具。”螺旋接了一句。語調冷冰冰的。這句語音出自她意識模塊中流出的憂怨數據。
玻璃幕牆外,一片略呈鏽紅色的平原和鉛灰色的天空填滿了視野。遙遠的地表之上隱約顯現出一些零星的建築,在一層隨風流動的微微泛紅的塵霧中忽隱忽現。近處最醒目的是視野右側的一座高塔,塔頂隆起一個半球狀的白色部件,它頂麵掛著一層薄薄的灰黃色塵土,那是一部大型氣象雷達的居所。
片刻後,大廳的地板泛起一陣十分微弱的震動。透過厚厚的玻璃向外望去,遠處零星建築間的一大片地麵開始一層層地拉開,好似一張巨大的嘴正緩緩張開!‘巨嘴’的邊緣反射出金屬光澤,顯示出這塊平地其實是座體量巨大的地下建築的頂蓋!而地表那飄渺塵霧的抖動則顯示出了這陣似有似無震動的源頭。
就在記者們一股腦兒湧到玻璃幕牆前忙亂著拍攝、直播之時,一座巨大的發射塔架從這張巨嘴中緩慢冒出了地麵!遠遠望去,竟好似一座錯落有致的城堡慢慢地從地底長了出來!約莫20分鍾後,又一陣輕微震動傳來,‘城堡’徹底升上了地麵,被‘城堡’環抱在中央的一艘巨如摩天大廈般的飛船完全展露在會議廳中人們的眼前!
這艘飛船采用翼身融合體設計,平滑過渡的流線形曲麵勾勒出其柔暢的輪廓。乳白的船身與周邊暗灰色的塔架形成鮮明對比,好似一隻欲振翅離巢的飛鳥!
這套發射係統是如此巨大,雖然周圍的那些建築在視野中如同停在平地上的貨車那麽矮小、遙遠,但塔架和飛船的個頭卻大到宛如近在眼前!這場景誘發了大廳裏一陣嘖嘖稱奇的感歎聲。塔架和飛船的體量大大超越了普通人對以往航天發射基地場麵的認知!
“2161年2月10日。風速2.1米\/秒,氣流穩定,地表氣壓7.2毫巴,氣溫15.52攝氏度……”飛船的載員艙內,虎賁正在邊播報邊輸入例行日誌。
“輸入者:虎賁。”他遵循程序在日誌的結尾輸入了自己的名字。
載員艙內此時一共固定著五名成員。正是當初在運輸機內與人類工程師交流的那五部智能機器人。他們被圈在自己的專用托架中圍坐在一部圓柱形操作台周圍,正對船內係統做發射前的最後一輪數據檢測。
虎賁的左手邊是藍波,此時他處於人形狀態,正舞動著纖細的銀灰色“手指”通過麵板按鍵調閱著各種數據。
虎賁右側停著沙王,他從車前蓋兩側的隔艙中伸出了一對機械臂,正不時在麵前的不同接口間插拔,對接數據。
沙王的右側停著彈出機動輪狀態的渦輪——他的機動輪此時成了與專用托架對接的緊固件。他艇身中部對稱分布著一些圓滑過渡的微微隆起,是各種裝備的隔艙,其中一部狹長隔艙已經開啟,裏麵伸出一支靈巧的機械臂,正用其端部的人手形仿生機械肢在麵前的麵板前操作著什麽。
渦輪和藍波之間坐著人形狀態的直升機“美女”——螺旋。固定在雙肩的,已合上保護罩的短涵道風扇此時如同華服上張開的誇張飾物般使她相對纖細的機體顯出幾分颯爽和靈氣。
“數據正常!時間顯示,距發射時長45分02秒!”沙王發出一聲渾厚且帶有重金屬質感的語音:“船內事務間隙,建議關注直播大廳記者會!”他的意識模塊中湧出的好奇模擬數據促使係統將那會議大廳的直播數據引入視覺模塊。麵前的操作台屏幕仍舊滾動著數據流,但遠處基地會議廳的畫麵已經霸占了他自身係統的關注焦點。
虎賁檢測完飛船主程序模塊並錄入完日誌後早就把直播廳的視頻數據引入了視覺係統,因為意識模塊已經有一股急切的渴望數據流侵入了係統邏輯,渴望的目標莫名其妙地指向記憶庫中的青梅的音容。
“快點發射吧。”藍波發出牢騷:“看這種例行流程的老生常談真沒意思!”
“藍波。”虎賁側首掃了一眼隊友:“你的意識模塊擬人化程度更高了?”他的聽覺傳感器從藍波的聲音中分辨出了濃厚的情緒化語境。
“它現在是不是輸出了大量類緊張情緒的數據?”虎賁的意識模塊對藍波反感看記者會直播的言語根由做出了推測。
“緊張?哈!你是不是緊張啦!”藍波迴應:“倒是比以前幽默多了。”
“根據最近的言行特征顯示。”斜對麵的渦輪根據係統分析出言提示:“藍波的係統程序更容易與意識模塊的數據擬合,表現更接近自然人狀態。”
“這應該是意識模塊中的靈魂模擬數據不斷累積的體現。”虎賁分析自己和隊友在社交方麵更擬人化的原因。
“藍波確實累積得更快。”沙王也插了一句。
“別老管我。倒是應該擔心螺旋,可別哭鼻子喲。”藍波竟轉頭出言挑逗身邊的美女機器人。
“安靜!”螺旋的語音中隱約透出些咬牙切齒的意味:“注意跟蹤飛船狀態數據,這才是任務。”
“渦輪。動力係統接口狀態怎樣?”虎賁轉頭望向斜對麵的渦輪。
“數據正常。”渦輪迴應。“注意,鳳凰團隊入場了。”他也轉向了會場直播。因為意識模塊中湧出的牽掛數據促使他的視覺係統在直播會現場搜尋另一個人。
此時的航天基地會議廳中燈光更亮了,那幅屏幕也亮了起來,中間部分顯示出了塔架上飛船的輪廓設計圖樣,兩邊則陸續展示出飛船載員艙內那五部機器人成員的三維動態圖像。
幾位身著航天基地製服的男女在一名主持人模樣人員的引導下魚貫而入,在演講台前的一排長桌後落座。這些人的入場激起了一陣拍照,在劈裏啪啦的閃光不停追擊下,高頻且強烈的明暗閃爍反倒讓人始終看不清他們的表情。
“歡迎各位朋友的到來......”待到閃光潮退去,主持人來到演講席和記者們打招唿。“鳳凰計劃即將進入最振奮人心、但也是最艱險的階段!全人類派出的探險勇士將經曆怎樣的神奇之旅呢?下麵有請鳳凰計劃團隊代表、首席科學家之一,青梅女士為大家介紹概況並答記者問!”
長桌邊一位身著製服、挽著簡練發髻,氣質幹練的女士站了起來,正是幾個月前在運輸機中與五部機器人交流的那位工程師。她信步走上演講席,微笑著向記者們點頭致意,眼裏流露自信的微光,就在她那靈動的目光掃過隱藏在角落的鏡頭時,信號另一端虎賁的意識模塊中跟著泛起一絲異樣的數據漣漪。他無法判斷緣由,從自己頭一次成功啟動係統、第一次識別出青梅的容貌、體態,第一次進行人機交流時意識模塊就產生了親切的模擬數據並將她的音容定格在係統中。這促使虎賁的係統總會產生青梅對他的態度似乎和對其他隊友有些許不同的非邏輯性判斷。因為意識模塊的訪問被屏蔽,所以至今也無法確定是否是意識模塊的某種程序漏洞使然。
“您好。能說說鳳凰計劃大致的進展和目標星的情況麽?”一名記者急不可耐的站起來提問,這莽撞的家夥居然連禮節性自我介紹的機會都沒給青梅留。
“麻煩提問前先按提問鍵,以便維持采訪秩序。”青梅微笑著盯著那名記者。見對方撓撓頭坐了迴去,她繼續說道:“好吧,這估計也是大多數人想詳細了解的,我簡單介紹一下:經過幾代人的技術積累,人類終於有機會嚐試到太陽係以外的宇宙深處尋找夥伴和資源了。經過近七年的準備,我們將於地球時間今天上午十點向6光年以外的barnard 5366d行星發射鳳凰號大型無人探測飛船,對它進行係統的現場科學探測,期望能夠在不遠的將來尋找到自然環境真正適合人類長期居住的新家園或者友好的外星文明。”
“光年?6光年呐……”“真有外星文明?”台下泛起一陣悄聲議論。
演講席上的指示燈閃了幾下,青梅低頭看看說:“26號席,請講。”
“6光年,換算一下有近三十八萬個天文單位,也就是1.8秒差距!這麽遠的距離,要飛多久才能到?”一名男記者站起來問道,他麵皮上閃過一絲得意。
“他會觸發青梅的厭惡情緒!”虎賁的係統暗自推斷,意識模塊隨之活躍起來。在他的係統記憶中,青梅很反感這種人前顯擺專業概念的張揚行為,況且這人還是個外行。
“嗬嗬,鳳凰號飛船發射後要加速到0.07倍光速,那需要多長時間能著陸目標星你有估算一下嗎?”青梅收起微笑麵無表情盯著對方。
現場一片寂靜,那名記者慢慢縮迴了座位。
“簡單說一下鳳凰號的動力和行程。”青梅順勢解釋道:“我們為鳳凰號飛船裝備了可控核聚變反應堆動力係統,並外接了一套由傳統火箭引擎組成的動力艙陣列。它們已經在太空中待命,鳳凰號發射後將與反應堆動力艙及火箭陣列對接。然後先由火箭引擎讓飛船獲得初始速度,通過持續不斷的加速,在掠過土星軌道後飛船航速將達到光速的千分之一,之後聚變引擎會接棒動力輸出任務,在突破柯伊伯帶後逐漸將速度提升至大約0.006倍光速離開太陽係,一切順利的話算上接近目標後的減速、繞飛階段,大約90年後可以降落到目標行星上。路途上相對太陽係的最快速度將達到0.07倍光速。”
“90年!”、“還是要這麽久?”、“這輩子看不到......”台下又是一陣唏噓。九十年,雖然眼下人類的平均壽命達到92歲,可這段旅程的耗時還是讓常人難以接受!
演講席的指示燈再次閃亮。青梅提示:“15號席,請講。”
“鳳凰計劃的研發基地在地球,為什麽飛船發射選在火星實施?”一名女記者問道。她起立的速度很慢,顯得小心翼翼。
青梅反問道:“你剛下飛船時,是不是覺得身輕如燕?”
女記者尷尬的笑起來:“嗯哼~是感覺輕飄飄的。”
青梅微笑道:“的確是,火星重力係數隻有地球的0.38倍,意味著這裏能發射更大、更重的裝備。所以鳳凰號是有史以來最大的一艘無人探測飛船,她能容納比以往更多的能源和設備。此外,還隨船帶了一些動、植物的胚胎和種子。”
“20號席,請說。”青梅看看指示燈提示道。
“為啥選顆這麽遠的行星?據說項目主要人員都獲得了延壽權?是真的麽?申請流程和行星評估情況可以公開嗎?你們的目的是想延壽多少歲?”一名記者起身一本正經地以質問的口吻發問。
現場霎時安靜了幾秒,提問者成了目光的焦點。延壽權可是敏感話題。
“嗯,因為這是經過廣泛篩選後的結果,目前發現的類地行星中,隻有barnard 5366d從各方麵最接近地球,甚至有可能接近到克隆的程度。非常值得探索。”青梅眨了眨眼,點點頭打破了沉寂。
“我來補充一下。”長桌中間一位頭發、胡子已花白的老專家站了起來。
“我叫霍蘭德,是鳳凰計劃項目負責人。人類迄今為止一共詳細觀測了7368顆係外行星,類地行星有236顆,其中barnard這顆紅矮星周圍就有三顆處在宜居帶上的行星,經過長期的觀測和分析,目標星不論從大小、質量、軌道、大氣成分都與地球最為接近。必須承認探索計劃有風險,可一旦能夠明確的將這顆行星納入人類的疆土或者真正實現了與地外文明的接觸,後續的價值和效應大家可以自行腦補一下!
另外,延壽權的獲取是為了項目核心團隊能夠一以貫之將計劃執行到底,這對計劃的成功很關鍵,而且有可控核聚變引擎研發核心團隊、反物質量子電台研究等等先例。鳳凰計劃核心成員的資質、貢獻以及技術水平完全符合申請條件。
最後,整個目標星篩選評估過程的資料很快會完成整理存檔,我們會適時公開計劃的主要數據以及計劃核心成員的延壽權審批資料。滿足大眾的知情權。謝謝。”
一連串的數據和邏輯將質疑者壓迴了座位,現場的氣氛緩和下來。
“你好。延壽權審批機製的嚴苛已是不爭的事實。我們也深知它的寶貴,請相信聯合國人力資源屬和全球空間發展聯合體的嚴謹和公正,也請相信我們團隊的職業操守。根據協議,計劃一旦結束,不管成功與否,延壽權會自動失效,計劃團隊成員仍然是普通人。”講台上的青梅仍微笑著盯著質疑者的方位,眼中泛出靈光。
幾秒鍾後,指示燈再次閃爍。“9號席。”青梅提示。
“如果那裏真的有外星文明而且不友好,對鳳凰號動粗怎麽辦?”一名男記者站起來提問。話音剛落,台下爆出一陣哄笑——在場的人都徹底放鬆了。
青梅笑著點了點頭,示意對方先落座。“其實這是個挺嚴肅、又難把握的問題。一切皆有可能。托火星重力小的福,我們在給鳳凰號裝滿各種探測設備以及地球生物胚胎的同時,還能為她加裝必要的裝甲和一些基本防禦武器,使其有能力應付路途上的一些障礙以及遇險時自衛。不過我們派出的使者會優先進行善意的溝通。”
青梅看看再次亮起的指示燈道:“17號席。”
“您好!後麵顯示的應該就是飛船裏搭載的智能機器人使者吧?能介紹一下它們的設計麽?”一位記者站起來問道。
“請坐,你問到了鳳凰計劃的核心哈。”青梅微笑著解釋:“是的,為了更高效的勘探以及考慮與可能存在的地外文明進行交流,我們設計製造了五部各具特色的機器人。這也是強人工智能在自然人靈魂仿真技術領域的首次正式應用,他們具備很強的自主學習、情感生成和表達,以及應對惡劣環境能力。除了能自主探測並將工作信息記錄並利用飛船上的通訊係統把寶貴的數據傳迴地球,如果有幸與高等級外星文明接觸,還能像我們正常人一樣和對方溝通,準確表達人類的友善,向他們展示人類文明的曆史和特色。他們就是:虎賁、沙王、螺旋、藍波、渦輪!”她邊講邊抬手按介紹的順序指向屏幕虎頭機器人、無人重裝皮卡車、美女直升機機器人、飛翼戰機機器人、無人兩棲快艇的動態影像。“這幾部機器人組成的遠征隊將替我們承受空間漫遊的艱辛,實地見證鳳凰計劃的落實。”
“19號席。請講。”
“請問:怎麽實現強人工智能靈魂仿真的?這項技術現在可以進入民用領域了麽?”
“你好。嗯......大致原理是:通過有機分子計算機技術配以由鳳凰計劃團隊開發的特種算法語言建立的仿真模型,再結合他們係統數據庫中的信息資源實現仿真的人類情感、情緒以及思維拓展能力等部分人腦機製的模擬。目前,這項技術實現的複雜性以及成本還是相當高的,暫時還無法推廣。不過鳳凰計劃是個合適的應用平台,我們將從這項技術在計劃中的表現中吸取經驗,進一步完善它。”
“虎賁和藍波長得不怎麽討人喜歡啊。這能有利於人類文明的展示麽?”先前那位莽漢又站了起來,“喔!又忘了提問鍵,真不好意思!”
偉岸的身姿、威嚴颯爽的虎首狀麵龐,嘎吱、哢嚓......四肢和頸部的關節轉換模式後立馬變身成為一隻威風凜凜的機械猛虎......“不帥麽?什麽審美!”意識模塊暗自對那個冒失鬼的聲討促使坐在專屬支架內的虎賁迴放起自己形態轉換過程的炫酷場景。
“哈!他準是被我胳膊、腿上刀鋒般的折疊翼麵嚇壞啦!膽小鬼!”藍波直接嚷嚷起來。他的語調中情緒飽滿,的確比其他四部機器人的表現更接近常人。
青梅搖頭笑了笑:“好吧,最後遷就你一次!
經過廣泛的意見征集,已經盡力摒棄了一些不合理元素。
可就算發現了外星文明,誰能知道他們的喜好呢?也許把西施、維納斯搬到麵前他們反倒不以為然?項目在這方麵追求的是除了展現人類文明特色的信息以外還要求盡可能多的功能性。比如虎賁身上就有很多仿生學設計,這讓他的越野性能無與倫比,甚至虎嘴裏的合金利齒在不少場合下都是很實用的工具。另外,人類文化的神秘主義宗教中也不乏人身獸首的神靈,這也算是一種美,一種期望吸納萬物之靈的神秘之美。”
“神靈......”藍波看了一眼虎賁。“她這麽一說我都有點兒嫉妒你了。”
演講席上的指示燈仍然在閃爍,青梅轉頭看了看屏幕牆上的時間顯示,說:“嗯~,離發射隻有一刻鍾了,有機會再詳細介紹吧。各位遠道而來,可別錯過飛船的發射喲。”
記者們聽聞後紛紛湧向大廳一側的透明玻璃幕牆前,各種鏡頭通過厚厚的玻璃瞄向遠處的巨大‘城堡’。
就在這時,大廳的側門被推開。五部機器人魚貫而入,它們竟和被固定在飛船內的那五位機器人一模一樣,隻是尺寸小了很多,都和普通成人的個頭差不多。
“喔~這怎麽迴事?那不是小號的我嘛?沒聽說他們還有備份啊。誰知道這事?”就在藍波驚疑的同時,大廳現場湧向玻璃幕牆的記者們的注意力又被那五部小號機器遠征隊員拉了迴來。
“大概率是樣機。普通ai內核的複製品,沒有意識模塊。”虎賁眼見大廳裏的那五部機器人正動作僵硬地配合記者們擺造型拍照,推斷那隻是供展示和烘托氣氛的玩具。
“我們隻是工具。”螺旋接了一句。語調冷冰冰的。這句語音出自她意識模塊中流出的憂怨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