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標一時沒了主意,到永壽殿中去見朱元璋。


    \"什麽?一個北方人都沒考上?\"


    \"一個都沒有!\"


    \"謔謔謔!


    朱元璋驚得下巴都脫了臼,允熥那個小兔崽子也太神了,甩劉伯溫十八條大街都不止。


    驚詫之後,朱元璋又哈哈大笑,笑得朱標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


    \"爹,你說這事該咋辦,兒臣沒主意了。\"


    朱元璋笑夠了,喘著氣對朱標說:


    \"這有什麽?北方士子本來就考不過南方士子,但一個也考不中,也太傷人麵子了。你叫劉三吾、白信蹈想辦法塞十幾個北方士子進去,不就完事了嗎?\"


    朱標道:\"兒臣也是這個意思,但被劉三吾、白信蹈擋迴來了。\"


    朱元璋道:\"憑啥!\"


    朱標道:\"劉三吾、白信蹈的意思,隻要科考沒漏題沒舞弊,考試結果就應該作數,不能因為有人鬧就讓步,一旦開了這個先例,就沒完沒了了。\"


    朱元璋想想也是這個理,“這有何難?此次科舉,咱就專招南方士子。然後秋季再開個恩科,專招北方士子。”


    朱標聽了,瞪大眼睛說道:


    “父皇,這樣不好吧?專給北方士子開恩科,南方士子不會服氣的。北方士子要的是公道,赴考恩科就意味著他們自己承認學業不精,他們隻會覺得朝廷可憐他們,是不會領朝廷情的。”


    朱元璋卻不以為意。


    “有啥不領情的?誰讓他們不爭氣?自己沒考上,怨得了誰?考試結果己經出來了,難道還作廢了不成?若說這結果不公平,咱認。若說劉三吾舞弊,咱不信。他娘的也太奇了,北人咋就一個也不中呢?這也太寸了,真煩死了!”


    朱標還想再勸,朱元璋一擺手道:


    “行了,就這麽定了。世間沒有兩全策,抹抹稀泥,各打兩巴掌,各給兩棗,哄哄就過去了,你去擬旨吧!”


    朱標無奈,隻得遵旨而行。旨下之後,果然引起軒然大波。


    恩科出身天然比正科出身矮了一大截,北方士子很不服氣。


    他們認為南人主導了此次科考,考題帶有明顯南方色彩,對他們的發揮十分不利,閱卷亦帶有明顯南方偏向,對他們的判卷亦十分不利。


    很多北方官員和北方大儒也站出來,指責南人考官偏袒南人,岐視北人,批判南人文章專以綺麗繁瑣為能事,於國無補,於民無益,激揚北人文章的質樸粗獷,不事雕琢,言之有物,擲地有聲。


    在南京夫子廟,七十餘名士子聚集在一起哭廟。


    這些士子們身著長袍,頭戴方巾,手中緊握著書本,慷慨激昂地議論著。


    他們的情緒越來越激動,揚言上書彈劾科場巨蠹劉三吾、白信蹈。


    數十人前往國子監,一路高唿:\"斯文己死!斯文已死!\"


    沿途百姓駐足觀望,議論紛紛。


    朱標聞報,勃然大怒,命白信蹈前去訓斥、遣散。


    白信蹈硬著頭皮前去。


    若是從前,參考的舉人見了副考,不知道該有多麽恭敬。


    然而這一次,迎接白信蹈的卻是毫無顧忌的嘲諷和奚落。


    白信蹈正了正衣冠和玉帶,幹咳了兩聲,說道:


    \"本次的會試的結果已經揭曉了,也得到了陛下的首肯,是無法更改的。\"


    \"本部也曾十年寒窗苦讀,很理解你們落第之後的心情。\"


    \"但是你們都是飽讀詩書的人,理應遵國法,明進退。你們嘯聚,遊街,是很不好的。幸好陛下寬大為懷,不與你們計較。\"


    \"本官勸你們趕緊迴去吧。三年之後,又是會試之期,本部預祝你們蟾宮折桂,金榜題名。\"


    白信蹈話音剛落,就有一人從人群中走出來,略拱了拱手,說道:


    \"尚書大人,學生一事不明,尚請大人賜教。\"


    \"你講。\"


    \"學生想問一句,為什麽此次會試,北方舉子無一人中榜?\"


    \"你有話不妨直說。\"


    \"大人既這樣說,那學生也沒什麽好避諱的。學生懷疑,這其中或許有弊案!\"


    白信蹈正色說道:\"你也是個舉人,也是熟知《大明律》的,就這樣信口開河嗎?誣蔑考官,輕者褫奪舉人的身份,重者是要下獄論罪的!\"


    人群中又站出一人,拱手說道:


    \"論理,尚書大人比學生們更熟知《大明律》,應該知道,身為考官,科場舞弊,輕者抄家問斬,重則誅滅三族!\"


    白信蹈勃然大怒。


    \"你在說誰科場舞弊?有什麽證據?你說舞弊就是舞弊嗎?子雲,行有不得,反求諸己。考不中進士,你們怎麽不反省自己學業不精呢?


    考卷是糊了名的,是憑著文章選人,不是因人選文章。什麽南人北人的,你們若有柳河東、韓昌黎的才氣還怕不能出人頭地嗎?


    什麽考官偏袒南人?主考劉公是湖廣長沙人,本部是北平府人,犯得著冒著抄家滅門的風險幫浙贛閩的舉子舞弊嗎?


    此次會試第一名陳?,為閩中十大才子之首,文章寫得花團錦簇,奪人心目。你們有閑功夫在本部跟前饒舌,不如將陳?的文章好好讀一讀,想一想自己究竟差在哪裏!\"


    好一通義正辭嚴的教訓。


    北方舉人一個沒中,本來就羞憤交加,白信蹈這一席話更是在火上澆油,深深刺痛了在場的每一個人。


    這時候,不知誰喊了一句:


    \"狗官!贓官!貪官!\"


    一個臭雞蛋嘭地一聲砸在白信蹈臉上。


    白信蹈怔住了。


    身為禮部尚書,被應試的舉子打了,不論是非對錯在誰,這都是不堪承受的奇恥大辱。


    禮部主管科考,天下的讀書人都是禮部尚書的門生,這是一個再清貴不過的職位。


    白信蹈聲色俱厲罵道:


    \"混賬東西,簡直是斯文掃地!你們的塾師就是這樣教導你們的嗎?天天讀詩書,卻一身盜蹠習氣,難怪你們考不中進士,看來一點都不冤。本部這個尚書寧願不做了,也絕不讓你們蒙混成進士。\"


    嘈雜的人群瞬間安靜了下來。


    這一年正是朱元璋七十大壽,進京朝貢的藩屬國絡繹不絕。


    朱椿接見外國使團時,就被問到,天朝禮部尚書因何被打?肇事者將會如何處置?


    這臉已經丟到爪哇國去了,朱標聞之,氣得不輕。


    事件演化到這裏,已經完全失控了。


    南方的官員、大儒、士子一派,北方的官員、大儒、士子一派,雙方交相上書,彈劾對方。


    處在漩渦中心的劉三吾、白信蹈稱病不朝。


    九名考官聯名上書,請求朝廷選派德高望重的宿儒、高官,審核北方士子會試試卷,是否有應選中而未選中者,五十一名新科南方進士中,是否有不應選中而選中者。


    永樂二年四月二十九日,朱標正式下詔,成立十二人的科考複審司。


    其中有:侍讀張信、侍講戴彝、右讚善王俊華、司直郎張謙、司經局校書嚴叔載、正字董貫、王府長史黃章、紀善周衡、紀善蕭揖、新科進士第一名陳?、新科進士第二名尹昌隆、新科進士第三名劉仕諤


    清一色的進士天團,其中有兩位狀元——張信、陳?。


    朱元璋這時候才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他根本無暇顧及科考錄取得結果公平與否,他在乎的是不能因此失去北方士子的擁戴。


    從石敬塘割讓燕雲十六州算起,北方和南方隔絕了450年。


    從趙宋南渡算起,北方和南方也隔絕了270年。


    長期的隔絕使北方與南方形同陌路,


    從明朝建立的那一天起,朱元璋就將南北融合視為生死攸關的頭等大事。


    他將絕大部分兒子分封到北方,希望借此將南方的人口和財富向北方轉移一部分,用來彌補南北方巨大的落差。


    朱元璋親自接見了張信等十二人,很明確地跟他們說,從落第北方舉子中補錄二至三十人,以平息北方舉子的怒火,收攏北人之心。


    然而,令朱元璋萬萬沒想到的是,他的話被當成了耳旁風。


    張信即將出具一份調查報告,正是這一份調查報告,使事件變得更糟糕,更加無法了結。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嫡皇孫,開局救活太子朱標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小貓愛吃魚老鼠愛大米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小貓愛吃魚老鼠愛大米並收藏大明嫡皇孫,開局救活太子朱標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