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煙畫坊。
鄭藜跟著麥冬邁進去的時候,便被裏麵的陳設吸引。
不同於以往畫坊,字畫林立,這裏的裝修倒是別具一格。
進門處,左手邊,是一個似圓月的櫃台。
櫃台立著一個十五六歲的少年郎。
看到鄭藜進來,便笑著出來:“貴客。”
鄭藜點點頭,說道:“我先看看。”
少年郎點頭應下:“貴客有事,隨時喚如塵。”
說完,少年郎再次迴到了櫃台內。
廳的正麵,是一個琉璃做的屏風,似雪花形狀。
屏風前,放著一張不規則的案幾,仔細看,好似一陣清風形狀。
案幾前放著兩張畫架,畫架上擺著未畫完的兩兩幅畫。
廳的左側,是一道隔扇,門半敞著。
右側,則是一片空地,空地上放著一些花盆,有文竹,有君子蘭,還有幾株顏色各異的臘梅。
再往裏便是一張原木色的桌子,和四把椅子。
對麵的空地上放著畫架,畫架上放著空白的宣紙,好像在等來人描摹。
抬頭仰望,房頂上隨意搭著些薄紗。
上麵有詩詞,有畫作……
很是吸引人。
讓鄭藜納悶的是,她並未看到售賣的畫作在哪裏。
“您好,咱們這裏是畫坊嗎?”
如塵點點頭,迴答:“是。”
“那字畫?”鄭藜伸手指了指室內。
“貴客請到那邊稍等,我去請姐姐出來。”
鄭藜到那方桌椅落座後,如塵進入身後半敞的屋子內。
不多時,又折了迴來:“貴客,稍等,姐姐很快出來。”
說著,便端了托盤過來,給鄭藜沏茶。
身後的門‘吱呀’一聲響了,鄭藜便看到一位婀娜女子,從房內走了出來。
鄭藜抬眸的一刹那,仿佛窒息。
一襲白衣,仿佛畫中走出來的女子。
麵容清麗絕倫,一雙秋水般的眸子,深邃而明亮,眉宇間透著一股靈氣,宛如山間清泉。
身姿曼妙,仿佛風中的楊柳,輕盈而柔美。
而這種美豔下,又透著些許的穩重成熟。
鄭藜看著眼前的仙女,竟有些慌神。
倒是麵前的女子先開了口,輕笑一聲,問道:“不知,該稱唿公子?還是小姐?”
鄭藜這才迴過神來,看了看自己的著裝,不好意思的說:“小姐。”
“我叫柳如煙,是這家畫坊的掌櫃,不知小姐如何稱唿?”
鄭藜思忖了一下,說道:“我叫關耳。”
“關耳?”柳如煙迴味了一下這名字,接著說道:“真是別致。”
“不知關耳先生,今日前來?”
鄭藜不擅長撒謊,便直說道:“我的侍女昨日去信義書局時,看到了如煙畫坊,同我說很是別致,我便前來看看。”
“哦?關耳先生也是愛畫之人?”柳如煙問道。
“我不太懂,倒是我夫君對這個了解的多一些。”
“改日,我可帶夫君前來,你們定是有的聊。”
柳如煙聽罷,輕笑著說道:“關耳先生不必拘禮。”
“作畫,本來就是給眾人欣賞的。”
“一幅畫,一千個人有一千種看法,何必拘泥。”
鄭藜聽著,點點頭。
柳如煙繼續說道:“若能遇到與畫者情思相同之人,無非更能說到作者心裏。”
“若性子不同的人,說出了不同的想法,我也很是開心。”
鄭藜笑著問道:“我可以叫你如煙姐姐嗎?”
柳如煙點點頭,笑著答應:“我覺得與關耳也很是投緣。”
“如煙姐姐,你真好。”鄭藜禁不住誇讚。
柳如煙方才的一席話,仿佛將鄭藜心中今日的陰霾吹散。
“如煙姐姐,本來我今日不是很開心的,可方才你的一番話,倒是讓我豁然開朗。”
柳如煙笑笑,起身。
而後迴到房間內,再出來時,手中便拿了一本話本子。
正是鄭藜寫的那本。
鄭藜意外的站起身來,看著柳如煙問道:“如煙姐姐,你如何有?”
柳如煙笑笑:“昨日,我與弟弟去西市書局閑逛,恰巧看到了門前擺的這話本子。”
“隨手翻了幾頁,發現與市麵上其他的似有不同,便買了迴來。”
鄭藜臉色緋紅,問道:“所以,方才我說自己名喚‘關耳’的時候,你便猜到了,是嗎?”
“也不是,剛才還想著重名的人很多,本想拿這本話本子贈予你,讓你迴去看看。這其中說的一些開導人的話,還是很受用的。”
說到這裏,柳如煙頓了一下,繼而笑笑:“不過,方才你的驚訝倒是出賣了你。”
鄭藜笑著拍拍自己的頭,打趣的說道:“那我應該再隱藏深一點,能聽聽如煙姐姐的看法。”
柳如煙將話本子放下,認真說道:“這話本子的確賣的不好。”
“可銷量不好,不代表寫的不好。”
“這若是你心中所想,便按照你的心思去寫就好,遲早有一天會被更多人看到。”
聽到這裏,鄭藜眼眶微紅,她都有些激動的想伸出手去抱一抱這溫柔的大姐姐。
她之前連載小說,受到過不少質疑。
有人說她不務正業,有人覺得她的學識不夠,還有讀者的負麵評價。
有很長一段時間,她都自我否認。直到後來工作後,她將這當做一個愛好。
構建自己的故事世界,搭建架構,塑造自己心中所想的人物,然後來書寫他們的故事。
可今日,聽到柳如煙的這番話,她竟有些感動。
這不是誇讚,卻是一種莫大的鼓勵。
二人一直聊到了午時,又一起去旁邊的酒樓用膳。
鄭藜才知道,柳如煙來自於揚州,自小家中條件不好,被人賣到樂坊做歌伎。
前幾年,遇到一個貴人,為她贖了身,帶她來了長安城。
可不久後,這貴人去龜茲做生意時,去世。
後來,她又成了孤家寡人。
揚州的父母已去世,她便書信邀請弟弟前來,姐弟二人一起經營這畫坊。
鄭藜聽柳如煙風輕雲淡的說著這些,可背後的艱辛,旁人很難知曉。
在身份地位如此苛刻的大夏,一個樂坊中的歌伎,能一步步走到今天,實屬不易。
“如煙姐姐,我真名喚鄭藜,你可喚我‘藜兒’。”
“藜兒,真是好名字。”
“腸斷春江欲盡頭,杖藜徐步立芳洲。”
“如煙姐姐,也喜歡杜先生的詩?”
鄭藜跟著麥冬邁進去的時候,便被裏麵的陳設吸引。
不同於以往畫坊,字畫林立,這裏的裝修倒是別具一格。
進門處,左手邊,是一個似圓月的櫃台。
櫃台立著一個十五六歲的少年郎。
看到鄭藜進來,便笑著出來:“貴客。”
鄭藜點點頭,說道:“我先看看。”
少年郎點頭應下:“貴客有事,隨時喚如塵。”
說完,少年郎再次迴到了櫃台內。
廳的正麵,是一個琉璃做的屏風,似雪花形狀。
屏風前,放著一張不規則的案幾,仔細看,好似一陣清風形狀。
案幾前放著兩張畫架,畫架上擺著未畫完的兩兩幅畫。
廳的左側,是一道隔扇,門半敞著。
右側,則是一片空地,空地上放著一些花盆,有文竹,有君子蘭,還有幾株顏色各異的臘梅。
再往裏便是一張原木色的桌子,和四把椅子。
對麵的空地上放著畫架,畫架上放著空白的宣紙,好像在等來人描摹。
抬頭仰望,房頂上隨意搭著些薄紗。
上麵有詩詞,有畫作……
很是吸引人。
讓鄭藜納悶的是,她並未看到售賣的畫作在哪裏。
“您好,咱們這裏是畫坊嗎?”
如塵點點頭,迴答:“是。”
“那字畫?”鄭藜伸手指了指室內。
“貴客請到那邊稍等,我去請姐姐出來。”
鄭藜到那方桌椅落座後,如塵進入身後半敞的屋子內。
不多時,又折了迴來:“貴客,稍等,姐姐很快出來。”
說著,便端了托盤過來,給鄭藜沏茶。
身後的門‘吱呀’一聲響了,鄭藜便看到一位婀娜女子,從房內走了出來。
鄭藜抬眸的一刹那,仿佛窒息。
一襲白衣,仿佛畫中走出來的女子。
麵容清麗絕倫,一雙秋水般的眸子,深邃而明亮,眉宇間透著一股靈氣,宛如山間清泉。
身姿曼妙,仿佛風中的楊柳,輕盈而柔美。
而這種美豔下,又透著些許的穩重成熟。
鄭藜看著眼前的仙女,竟有些慌神。
倒是麵前的女子先開了口,輕笑一聲,問道:“不知,該稱唿公子?還是小姐?”
鄭藜這才迴過神來,看了看自己的著裝,不好意思的說:“小姐。”
“我叫柳如煙,是這家畫坊的掌櫃,不知小姐如何稱唿?”
鄭藜思忖了一下,說道:“我叫關耳。”
“關耳?”柳如煙迴味了一下這名字,接著說道:“真是別致。”
“不知關耳先生,今日前來?”
鄭藜不擅長撒謊,便直說道:“我的侍女昨日去信義書局時,看到了如煙畫坊,同我說很是別致,我便前來看看。”
“哦?關耳先生也是愛畫之人?”柳如煙問道。
“我不太懂,倒是我夫君對這個了解的多一些。”
“改日,我可帶夫君前來,你們定是有的聊。”
柳如煙聽罷,輕笑著說道:“關耳先生不必拘禮。”
“作畫,本來就是給眾人欣賞的。”
“一幅畫,一千個人有一千種看法,何必拘泥。”
鄭藜聽著,點點頭。
柳如煙繼續說道:“若能遇到與畫者情思相同之人,無非更能說到作者心裏。”
“若性子不同的人,說出了不同的想法,我也很是開心。”
鄭藜笑著問道:“我可以叫你如煙姐姐嗎?”
柳如煙點點頭,笑著答應:“我覺得與關耳也很是投緣。”
“如煙姐姐,你真好。”鄭藜禁不住誇讚。
柳如煙方才的一席話,仿佛將鄭藜心中今日的陰霾吹散。
“如煙姐姐,本來我今日不是很開心的,可方才你的一番話,倒是讓我豁然開朗。”
柳如煙笑笑,起身。
而後迴到房間內,再出來時,手中便拿了一本話本子。
正是鄭藜寫的那本。
鄭藜意外的站起身來,看著柳如煙問道:“如煙姐姐,你如何有?”
柳如煙笑笑:“昨日,我與弟弟去西市書局閑逛,恰巧看到了門前擺的這話本子。”
“隨手翻了幾頁,發現與市麵上其他的似有不同,便買了迴來。”
鄭藜臉色緋紅,問道:“所以,方才我說自己名喚‘關耳’的時候,你便猜到了,是嗎?”
“也不是,剛才還想著重名的人很多,本想拿這本話本子贈予你,讓你迴去看看。這其中說的一些開導人的話,還是很受用的。”
說到這裏,柳如煙頓了一下,繼而笑笑:“不過,方才你的驚訝倒是出賣了你。”
鄭藜笑著拍拍自己的頭,打趣的說道:“那我應該再隱藏深一點,能聽聽如煙姐姐的看法。”
柳如煙將話本子放下,認真說道:“這話本子的確賣的不好。”
“可銷量不好,不代表寫的不好。”
“這若是你心中所想,便按照你的心思去寫就好,遲早有一天會被更多人看到。”
聽到這裏,鄭藜眼眶微紅,她都有些激動的想伸出手去抱一抱這溫柔的大姐姐。
她之前連載小說,受到過不少質疑。
有人說她不務正業,有人覺得她的學識不夠,還有讀者的負麵評價。
有很長一段時間,她都自我否認。直到後來工作後,她將這當做一個愛好。
構建自己的故事世界,搭建架構,塑造自己心中所想的人物,然後來書寫他們的故事。
可今日,聽到柳如煙的這番話,她竟有些感動。
這不是誇讚,卻是一種莫大的鼓勵。
二人一直聊到了午時,又一起去旁邊的酒樓用膳。
鄭藜才知道,柳如煙來自於揚州,自小家中條件不好,被人賣到樂坊做歌伎。
前幾年,遇到一個貴人,為她贖了身,帶她來了長安城。
可不久後,這貴人去龜茲做生意時,去世。
後來,她又成了孤家寡人。
揚州的父母已去世,她便書信邀請弟弟前來,姐弟二人一起經營這畫坊。
鄭藜聽柳如煙風輕雲淡的說著這些,可背後的艱辛,旁人很難知曉。
在身份地位如此苛刻的大夏,一個樂坊中的歌伎,能一步步走到今天,實屬不易。
“如煙姐姐,我真名喚鄭藜,你可喚我‘藜兒’。”
“藜兒,真是好名字。”
“腸斷春江欲盡頭,杖藜徐步立芳洲。”
“如煙姐姐,也喜歡杜先生的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