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城陷入了狂熱的討論中。


    大唐日報剛剛報道了關於河東道地底巨龍翻動的猜測,沒過多久又發布新一期報紙,斷言河東道的巨龍翻動已成事實。


    此時,朝廷還未發布任何官方消息。


    在這樣的時刻,無人敢無視朝廷的威嚴。


    至少,對大多數官員來說是這樣的。


    一時間,大唐日報被推上了輿論的風口浪尖。


    長安市民認為大唐日報太過大膽,竟敢在朝廷未發布通告前,如此肯定地宣稱河東道的巨龍翻動。


    而朝廷內,不少大臣開始對房玄齡進行猛烈抨擊。


    ……


    桃花源地。


    張家聖突然想起什麽,吩咐道:“李君羨,你去一趟大唐日報,將這些話傳達給房大人。”


    李君羨聽完張家聖的話,眼睛都快瞪出來了。


    這……豈不是胡鬧嗎?


    張家聖嚴肅地說:“另外,你還要告訴房大人,當斷不斷,必受其亂。非常時期,需采取非常手段。”


    “自古以來,即便是秦始皇、漢武帝再生,麵對這種局麵也隻能低頭認輸?”


    “若不想認輸,就別遵循常理。低頭的那一刻,就算抬頭,那份恥辱也無法抹去。”


    李君羨戰戰兢兢地說:“李某……這就去通知房大人。”


    剛走出桃花源。


    李君羨便向隱蔽處發出鳥鳴信號。


    隨後,一道黑影飛快地奔向皇宮。


    另一邊。


    張家聖對李風說:“請太上皇前來一趟。”


    李風立刻領命離去。


    剛才張家聖對李君羨的吩咐,他也聽得一清二楚,心中不禁有些顫抖...


    ...巨浪即將湧起,預示著異變的征兆!


    ......


    太元神殿。


    朝議之中。


    “房大人,此乃邪語惑世之言!”


    “陛下,大唐天報竟敢如此放肆,將天賜吉兆稱為地底巨龍翻騰!”


    “正是,分明是天賜福祉,卻被大唐天報曲解為地龍動蕩。此舉褻瀆神明,必引天譴無疑!”


    說話者皆為太原王氏一族的臣子。


    這一番高明的言論,似乎預示著更為深遠的陰謀。


    一時之間,口誅筆伐如潮水般向房玄齡湧去,幾乎將他淹沒。


    作為當事者,房玄齡沉默不語,心中唯有苦笑。


    陛下啊,您這是將老臣置於火海之中煎熬啊!


    陛下,您也讚同,難道不能體恤臣子一二?


    這...如何能讓臣心安?


    同時,房玄齡內心警覺。


    眾多河東道的官員同聲喧嘩,顯然已達成共識,圖謀著不為人知的目的。


    太原王氏,乃李氏皇族興起之地,此番動作,必定非同小可!


    剛剛平息的大唐,又要卷入動蕩的洪流!


    與此同時。


    長孫無忌等秦王府的老臣,目睹河東道官員對房玄齡的猛烈抨擊,憶起了在玉露殿內,陛下對河東道地底巨龍的預警。


    瞬間,他們對陛下敬佩得五體投地!


    至於張寂的真正意圖,並非所有人都能洞察。


    張寂顧及兒子,不願讓他過於顯眼。


    畢竟,樹大招風,風必摧之!


    無論房謀杜斷,還是戶部尚書唐儉,對張聖張家的善意不容置疑。


    他們絕不會陷害張聖。


    盡管唐儉曾多次淪為他人棋子,飽受困擾。


    長孫無忌暗自慶幸張聖的驚人預見被掩蓋,他絕不助力張聖擴大影響。


    於是,秦王府的老臣們都被蒙在鼓裏。


    其他官員,特別是來自河東道太原王氏的,絲毫未察覺異常。


    即便他們知道張寂召見秦王府舊臣,還以為是為了對付突厥之戰。


    此刻。


    張寂沉默不語。


    房玄齡從容應對。


    太原王氏的官員唇舌疲倦,隻得停下攻擊。


    隨後,房玄齡慢條斯理地走出隊列,沉聲道:“稟陛下,臣身為中樞省的中書令,自知這份報道所蘊含的意義。”


    “原本,未經朝廷證實,臣不應妄言。然而,臣亦是大唐天報的編撰者。”


    “因此,臣認為有必要讓百姓了解河東道地底巨龍之事。此外,關於此事的判斷,臣亦有確鑿依據。”


    “迴顧我大唐曆年來各地地底巨龍的報告,雖記載寥寥,卻提及家禽嘶鳴、井水沸騰之象。”


    “朝廷未曾深究,地底巨龍之地的官員也未曾多想。但臣從中悟出真意,敢斷定這不是吉兆,反而是天降大難!”


    這一席話,令太原王氏的官員無言以對。


    就在此刻。


    一聲怒吼響徹大殿。


    “大膽狂徒!”


    “房大人,你此言用心險惡!”


    出列之人,乃是禮部侍郎王不仁...


    在神秘的禮部,一個被遺忘的角落,王不仁長久以來忍受著沉寂,直至今日,他嗅到了契機。


    他在太原王氏家族中並無顯著地位,否則怎會在這樣一個邊緣之地任職。此次河東道傳來的奇異征兆,太原王氏的官員早已心照不宣。


    王不仁勇猛剖析,謹慎驗證,確信自己的時刻已到。無論太原王氏的真正意圖何在,一旦能將祥瑞扭轉為災難,挫敗李氏皇族的威嚴,順便將張寂的忠誠屬下牽連其中,那無疑是絕佳的時機。


    此時此刻,王不仁感到命運的轉輪開始轉動。


    我!


    王不仁!


    禮部員外郎!


    將要崛起!


    從現在起,我的劍將指向吏部!


    房玄齡的言語大膽而堅定,這便是他的機遇!祥瑞化為災難,是你出言不慎,冒犯了神隻,故而降下神罰!這番話語,猶如閃電,直擊人心!


    到時候,地底巨龍的躁動無人能逃。


    此舉斷絕了房玄齡的所有退路。


    張寂為平息這場地底動蕩的影響,必定會讓房玄齡承受部分責難,這一計劃將會實施。


    房玄齡!


    房大人!


    中書令!


    待地底巨龍的消息傳開,你的中書省職位便岌岌可危了!


    對太原王氏而言,這是王某的一大功績!


    王不仁抑製住內心的激動,繼續激昂陳詞:“房大人,你竟敢將祥瑞稱為地底巨龍的躁動,難道不怕觸怒天神,引來懲罰嗎?”


    房玄齡冷笑道:“王大人,你這樣說,豈不是已經知道真相了?”


    王不仁心頭一凜。


    不愧是中書令,難以對付啊!


    瞬間,他迴應道:


    “房大人,就算真是地底巨龍,也是你言語不慎,招惹了天怒!”


    “沒錯,一切源於房大人的失言!”


    “房大人,你應該為此負全責!”


    太原王氏的官員心領神會,立刻加入攻勢,誓要將房玄齡從中書令的位置上拉下。


    一時之間,口誅筆伐紛至遝來,隻差給房玄齡定下最終的命運。


    “稟陛下——”


    正當此時,


    門外傳來通報。


    禁衛急匆匆闖入,報告道:“陛下,河東道巡察使閻大人遣人歸來,這是閻大人的奏章。”


    奏章本應通過驛站傳遞,閻立德卻派人直接送達,顯見其中必有隱情。


    張寂淡然吩咐:“輔機,讀予朕聽。”


    長孫無忌領命接過奏章,匆匆一瞥,表情未顯驚訝,高聲道:“啟稟陛下,河東道晉陽地區地底巨龍躁動……”


    轟鳴聲震徹朝堂。


    滿朝文武一片嘩然。


    太原王氏的官員假裝驚訝,其餘五姓七望的官員雖也驚異,但遠不及他們的震驚強烈。


    秦王府的舊臣雖信服張寂陛下,但未經親眼見證奏章,心中仍有疑慮。


    其他官員則是真的被震動了,他們對此一無所知。


    “陛下!”


    長孫無忌話音剛落,


    王不仁迫不及待地喊道:“房大人出言不慎,祥瑞變災難,懇請陛下降罪,祈求神明寬恕!”


    瞬時,其他太原王氏的官員紛紛附和……


    此刻,房玄齡被推至了奇異風暴的旋渦中心。


    然而...


    張寂尚未迴應。


    砰然一聲——


    一位胡須斑白的老臣顫抖著衝出,匍匐在地,聲嘶力竭喊道:“陛下啊——”


    此乃禮部侍郎王承禮,已逾七旬。


    如此年紀,便是一柄震懾人心的利器。


    隻聞,王承禮高聲疾唿:“天降神罰,乃蒼穹之怒,示警於河東之地。”


    “河東災厄,乃地底巨龍翻動!龍,象征王者!”


    “顯而易見,此乃陛下執政失當,引得蒼穹震怒,以天罰示警!”


    “為祈求蒼穹寬恕,望陛下頒下自責詔書,以解民眾之困!”


    此言擲地有聲,充滿威嚴。


    自責詔書!


    哢嚓——


    除了一些心知肚明的官員,其餘不明所以者幾乎被這三個字嚇得魂飛魄散。


    這預示著...無星祈王即將與陛下攤牌。


    城門失火,殃及池魚啊!


    早知今日,不如找個借口,不來朝會。


    張寂冷漠迴應:“你要朕頒下自責詔書,說說看,朕有何過錯?”


    王承禮麵露決絕,顫巍巍起身,大聲說道:“陛下,你——”


    張寂的目光漸趨淩厲。


    殺氣彌漫!


    長孫無忌等人也感到唿吸困難。


    玄武門!


    那是陛下永載史冊的汙點!


    完了!


    這張牌,是無星祈王的殺手鐧,隻要他們狠下心,不顧風險,定能令陛下步步敗退。


    王承禮銀白的胡須顫抖著,一字一頓:“你殺——”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誤會了我不是你爹!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差不多一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差不多一並收藏大唐:誤會了我不是你爹!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