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難道你已經退隱修真了?
大唐:誤會了我不是你爹! 作者:差不多一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唐儉慷慨激昂地道:“家主,還請您懸崖勒馬!”
張寂一聽,頓時不悅:
我勒什麽馬?我最近做了什麽?
唐儉悲憤交加地說:“家主,您可還記得初時立下的宏願壯誌麽?”
張寂深吸一口氣,沉聲道:“朕時刻銘記於心!”
那場玄武門前的血案,讓他承受了世人的質疑。
世人皆稱其為暴君,甚至有人拿他與隋煬帝楊廣相比——提起楊廣,自然是不必多言,大家都清楚其中含義。
但若他張寂一直背負這樣的惡名,恐怕會被釘在史書的恥辱柱上。
弑兄囚父之舉,能有什麽好下場?
他不信!
他定要讓世人看到他的決心與信念,成就他宏偉的修真霸業,令四方蠻夷俯首稱臣!
他要讓全天下的人都明白他是明君,是千年難遇的一代聖皇!
想到這裏,張寂眼中的火焰、胸腔內的火焰,熊熊燃燒起來……
靈焰焚燒!
一道寒泉瞬間滌蕩心境,使得人清醒至極。
“陛下,您變了!”
“您忘卻了初入修煉界的執著與堅毅!”
“忘卻了那宏圖霸業的修真目標!”
“更忘卻了問鼎萬古仙帝的淩雲壯誌!”
唐儉身上的修為氣息彌漫,言語化作無形的飛劍,刺向張寂的心扉。
張寂心頭湧起陣陣壓抑感。
朕究竟哪裏做錯了?你就如此化身修真界的唐針砭,直指朕的靈台深處?
唐儉麵露痛惜之意,直言道:“陛下,為了您的親子,竟然視我修真界如兒戲般輕浮對待。”
“古有烽火傳令戲諸侯,如今僅見陛下以國債之事戲耍天下修士與凡人百姓……”
心中憤慨難抑!
惱怒至極!
唐針砭,你想找死不成?
張寂體內積壓已久的真元瞬間爆發,“噌”地一聲竄出體外。
“唐儉!”
“國債實乃為我修真界繁榮,更為大唐仙朝掃蕩妖邪之始。你竟敢說朕以國債戲耍百姓,此乃直指人心的指責之語!”
“荒謬至極!”
“胡言亂語!”
“朕何曾有過此舉!”
唐儉麵色冷峻地瞥了他一眼:“嗬嗬……”
何其犀利的譏諷之意!
張寂真想揮劍環顧四周,然而手中並無長劍,但這並不妨礙他對自身的迷茫之情。
的確迷茫不已。
莫非唐儉這位資深煉氣士已心智混亂,導致這般針對朕?
定是如此無疑!
張寂旋即對他產生憐憫之心。
可憐的唐尚書,朕不再怪罪於你。
你且安心頤養天年吧。
然而唐儉卻是搖頭道:“陛下,國債確乎有益於修真界與人間百姓,但也存在一定的風險。原先,微臣以為隻要妥善運作,風險便可化解於無形。”
“卻不料,陛下在國債一事上起了私心。原先聲稱的普惠眾生,結果卻是惠及到了陛下的親子身上。”
張寂沉默不語。
孩子?
你說的是哪個?
唐儉帶著滿腔哀世之情迴應:“天下蒼生可憐,即便修行者與世俗之人,也被陛下的親子玩弄於股掌之中。”
“此事本在可預見的風險之內,然而陛下之子炒作國債,使得國債價值翻番,種下了無窮後患。他禍害我大唐仙朝,而陛下就成了他的同謀。為了親子,竟置我大唐修真界的安穩於不顧。”
話音未落,唐儉眼中殺機隱現。
張寂皇帝還未及辯解,便感受到那凜冽的目光,內心一陣緊張。
該死!
這唐針砭,他不會想要動手教訓朕吧?
告訴你,朕可是坐騎飛龍的仙皇,你絕非朕的對手。
張寂冷笑一聲:“唐儉,朕讓你單手接招。”
單手?
你以為朕還會雙腳並用不成!
唐儉從懷中取出一份奏折——那是他的辭官書。
原本隻寫了一半,後又擱置下來。
可終究覺得還是應當完成,以防萬一有用得著的時候。
今日,終於派上了用場。
唐儉將奏折用力擲出,落在地上,他冷漠地說:“陛下,老臣決定辭官歸隱!”
“若您不聽勸告,不采納忠臣逆耳之言,老臣心若寒冰,懇請放老臣歸鄉,靜度餘生吧。”
辭官?
簡直是笑話!
張寂氣得渾身顫抖。
朕心中委屈無比!
正在此時,
張家公子悠哉悠哉地走出府邸,看到門前兩人對立的情形,臉上顯露出一片困惑。
緊接著,他就明白了其中緣由。
這老唐,必定是因為承受不住壓力所致。
畢竟,當初提出這個建議時,是他親自轉呈給陛下的……
在修真世界的背景下,這一切發生於星辰大陸,靈石替代了國債,宗門世家取代了朝廷門閥。
隻要星辰晶石之事未解決,他心中的磐石便無法徹底放下。
看看,父親在外界,獨自一人麵容嚴肅,顯然一個是在埋怨自身修為進展緩慢。
而另一位——他的父親卻在暗中庇護著他。
張家聖淡然說道:“唐兄,迴去靜待吧,此事即將水落石出。”
唐儉瞥了他一眼,毅然離去。
心中疲倦,隨它去吧,準備退隱修煉了。
張寂滿麵疑惑,目光在唐儉遠去的背影和他的兒子之間反複掃視,揣測不已:
這二人間,難道隱藏著我不知道的重大秘密?
視線落在地上的物品上,張寂快步上前拾起,將其納入懷中低語:“唐兄的修行心得不慎遺失在地上,我便撿起,暫且不還給他,讓他自行尋找去,看他急成什麽樣!”
張家聖並未過多聯想,隻當他們是起了修煉理念上的小爭執,悠然道:“父親,孩兒勸您慈悲為懷。”
張寂滿臉無奈:“……”
聽聽,這像是一個兒子該說的話麽?
……
資源司。
星辰晶石管理局。
唐儉剛把自己關進書房,就有弟子前來稟告。
“師尊,星辰晶石已全部兌換完畢。”
唐儉一愣。
既然星辰晶石已經兌換一空,那他因對子嗣過分寵愛導致家族修煉資源分配混亂的局麵,也該有個了結了。
他早先已決定辭去長老之職,從這一刻開始,不再過問世事。
“內務府房大人駕到,並攜有仙諭。”
唐儉如夢初醒般起身接旨,暗自冷哼,昏君!
房玄齡見到麵色蒼白如紙的唐儉,心頭不禁一沉,連忙問道:“唐長老,您這是怎麽了?”
唐儉淡漠地道:“房大人,請宣讀仙諭吧。”
說著,他身形挺拔如鬆,傲立原地。
房玄齡麵色陰鬱,心想唐儉莫不是瘋了,要麽就是年歲已高,神誌不清。
仙諭降臨,雖不用下跪接旨,可至少也要行個禮,這連最基本的恭敬都沒有,是什麽道理呢?
房玄齡也就沒心情再鄭重其事地宣讀仙諭了,畢竟彼此早已熟識。
他咳了一聲,道:“唐長老,星辰晶石兌換完畢,可喜可賀啊!”
唐儉迴以一聲意味深長的“嗬嗬……”
房玄齡險些被這兩個字嗆得窒息,覺得唐儉的病症愈發嚴重了。
他強壓心頭怒氣,秉持尊重病患的原則,慢慢說道:“如今唐長老的任務已完成,朝廷已經製定新規,關於世俗勢力炒作星辰晶石之事,明確規定星辰晶石的兌換價值不得超過朝廷事先測算所得的五倍。”
“凡惡意炒作星辰晶石者,其所得收益悉數充入國庫。”
“真是沒有想到,唐長老借眾生求取靈力之心,讓星辰晶石得到了世人的接納,更使得諸多修煉世家瘋狂爭奪星辰晶石,如今卻被大量囤積在手中。”
“嗬嗬……隻能說咎由自取啊!”
“隻是,也有一些無辜百姓因此受到損失,唐長老是否為此承受了良心的責問呢?”
唐儉:……
他愣住了,心中卻掀起了驚天巨浪。
受限於時代與境界的認知,他並不明白何為市場經濟,更不明白何謂宏觀調控。
然而他已洞悉一絲隱秘,那瘋狂炒作風波背後的天淵兇險,已被尊者陛下瞬間消弭於無形之中。
驚人之舉!
果然是陛下!
此刻,涉足國債瘋狂投機之人,多來自那些世家門閥。
提及黎民百姓,則大多懶惰貪婪,咎由自取,遭此劫難也在情理之中。
驀然,他又憶起一事。
適才,老夫與陛下之間曾有過一場較量。
此事……
“備馬!”
唐儉疾步而出,翻身上馬,英姿勃發,竟讓房玄齡一時愣住。
此人可是唐儉?
怕不是冒牌貨吧?
這般身手實在駭人聽聞!
房玄齡邊跟隨邊問:“唐大人,您這是要去何處?”
唐儉答道:“往萬年縣伯府邸,尋陛下!”
房玄齡急道:“陛下此刻正在皇宮內……”
唐儉不加思索,立刻轉向皇宮方向策馬飛奔而去。
片刻之後。
甘露殿前。
唐儉尷尬一笑,開口道:“陛下……”
張寂驚疑不定:“唐尚書,您怎還未離去?”
“您不是已經辭職了嗎?”
唐儉無奈苦笑:“麵對陛下,身為一國之君,朕應胸懷廣闊,不可斤斤計較。”
張寂一聽,頓時不悅:
我勒什麽馬?我最近做了什麽?
唐儉悲憤交加地說:“家主,您可還記得初時立下的宏願壯誌麽?”
張寂深吸一口氣,沉聲道:“朕時刻銘記於心!”
那場玄武門前的血案,讓他承受了世人的質疑。
世人皆稱其為暴君,甚至有人拿他與隋煬帝楊廣相比——提起楊廣,自然是不必多言,大家都清楚其中含義。
但若他張寂一直背負這樣的惡名,恐怕會被釘在史書的恥辱柱上。
弑兄囚父之舉,能有什麽好下場?
他不信!
他定要讓世人看到他的決心與信念,成就他宏偉的修真霸業,令四方蠻夷俯首稱臣!
他要讓全天下的人都明白他是明君,是千年難遇的一代聖皇!
想到這裏,張寂眼中的火焰、胸腔內的火焰,熊熊燃燒起來……
靈焰焚燒!
一道寒泉瞬間滌蕩心境,使得人清醒至極。
“陛下,您變了!”
“您忘卻了初入修煉界的執著與堅毅!”
“忘卻了那宏圖霸業的修真目標!”
“更忘卻了問鼎萬古仙帝的淩雲壯誌!”
唐儉身上的修為氣息彌漫,言語化作無形的飛劍,刺向張寂的心扉。
張寂心頭湧起陣陣壓抑感。
朕究竟哪裏做錯了?你就如此化身修真界的唐針砭,直指朕的靈台深處?
唐儉麵露痛惜之意,直言道:“陛下,為了您的親子,竟然視我修真界如兒戲般輕浮對待。”
“古有烽火傳令戲諸侯,如今僅見陛下以國債之事戲耍天下修士與凡人百姓……”
心中憤慨難抑!
惱怒至極!
唐針砭,你想找死不成?
張寂體內積壓已久的真元瞬間爆發,“噌”地一聲竄出體外。
“唐儉!”
“國債實乃為我修真界繁榮,更為大唐仙朝掃蕩妖邪之始。你竟敢說朕以國債戲耍百姓,此乃直指人心的指責之語!”
“荒謬至極!”
“胡言亂語!”
“朕何曾有過此舉!”
唐儉麵色冷峻地瞥了他一眼:“嗬嗬……”
何其犀利的譏諷之意!
張寂真想揮劍環顧四周,然而手中並無長劍,但這並不妨礙他對自身的迷茫之情。
的確迷茫不已。
莫非唐儉這位資深煉氣士已心智混亂,導致這般針對朕?
定是如此無疑!
張寂旋即對他產生憐憫之心。
可憐的唐尚書,朕不再怪罪於你。
你且安心頤養天年吧。
然而唐儉卻是搖頭道:“陛下,國債確乎有益於修真界與人間百姓,但也存在一定的風險。原先,微臣以為隻要妥善運作,風險便可化解於無形。”
“卻不料,陛下在國債一事上起了私心。原先聲稱的普惠眾生,結果卻是惠及到了陛下的親子身上。”
張寂沉默不語。
孩子?
你說的是哪個?
唐儉帶著滿腔哀世之情迴應:“天下蒼生可憐,即便修行者與世俗之人,也被陛下的親子玩弄於股掌之中。”
“此事本在可預見的風險之內,然而陛下之子炒作國債,使得國債價值翻番,種下了無窮後患。他禍害我大唐仙朝,而陛下就成了他的同謀。為了親子,竟置我大唐修真界的安穩於不顧。”
話音未落,唐儉眼中殺機隱現。
張寂皇帝還未及辯解,便感受到那凜冽的目光,內心一陣緊張。
該死!
這唐針砭,他不會想要動手教訓朕吧?
告訴你,朕可是坐騎飛龍的仙皇,你絕非朕的對手。
張寂冷笑一聲:“唐儉,朕讓你單手接招。”
單手?
你以為朕還會雙腳並用不成!
唐儉從懷中取出一份奏折——那是他的辭官書。
原本隻寫了一半,後又擱置下來。
可終究覺得還是應當完成,以防萬一有用得著的時候。
今日,終於派上了用場。
唐儉將奏折用力擲出,落在地上,他冷漠地說:“陛下,老臣決定辭官歸隱!”
“若您不聽勸告,不采納忠臣逆耳之言,老臣心若寒冰,懇請放老臣歸鄉,靜度餘生吧。”
辭官?
簡直是笑話!
張寂氣得渾身顫抖。
朕心中委屈無比!
正在此時,
張家公子悠哉悠哉地走出府邸,看到門前兩人對立的情形,臉上顯露出一片困惑。
緊接著,他就明白了其中緣由。
這老唐,必定是因為承受不住壓力所致。
畢竟,當初提出這個建議時,是他親自轉呈給陛下的……
在修真世界的背景下,這一切發生於星辰大陸,靈石替代了國債,宗門世家取代了朝廷門閥。
隻要星辰晶石之事未解決,他心中的磐石便無法徹底放下。
看看,父親在外界,獨自一人麵容嚴肅,顯然一個是在埋怨自身修為進展緩慢。
而另一位——他的父親卻在暗中庇護著他。
張家聖淡然說道:“唐兄,迴去靜待吧,此事即將水落石出。”
唐儉瞥了他一眼,毅然離去。
心中疲倦,隨它去吧,準備退隱修煉了。
張寂滿麵疑惑,目光在唐儉遠去的背影和他的兒子之間反複掃視,揣測不已:
這二人間,難道隱藏著我不知道的重大秘密?
視線落在地上的物品上,張寂快步上前拾起,將其納入懷中低語:“唐兄的修行心得不慎遺失在地上,我便撿起,暫且不還給他,讓他自行尋找去,看他急成什麽樣!”
張家聖並未過多聯想,隻當他們是起了修煉理念上的小爭執,悠然道:“父親,孩兒勸您慈悲為懷。”
張寂滿臉無奈:“……”
聽聽,這像是一個兒子該說的話麽?
……
資源司。
星辰晶石管理局。
唐儉剛把自己關進書房,就有弟子前來稟告。
“師尊,星辰晶石已全部兌換完畢。”
唐儉一愣。
既然星辰晶石已經兌換一空,那他因對子嗣過分寵愛導致家族修煉資源分配混亂的局麵,也該有個了結了。
他早先已決定辭去長老之職,從這一刻開始,不再過問世事。
“內務府房大人駕到,並攜有仙諭。”
唐儉如夢初醒般起身接旨,暗自冷哼,昏君!
房玄齡見到麵色蒼白如紙的唐儉,心頭不禁一沉,連忙問道:“唐長老,您這是怎麽了?”
唐儉淡漠地道:“房大人,請宣讀仙諭吧。”
說著,他身形挺拔如鬆,傲立原地。
房玄齡麵色陰鬱,心想唐儉莫不是瘋了,要麽就是年歲已高,神誌不清。
仙諭降臨,雖不用下跪接旨,可至少也要行個禮,這連最基本的恭敬都沒有,是什麽道理呢?
房玄齡也就沒心情再鄭重其事地宣讀仙諭了,畢竟彼此早已熟識。
他咳了一聲,道:“唐長老,星辰晶石兌換完畢,可喜可賀啊!”
唐儉迴以一聲意味深長的“嗬嗬……”
房玄齡險些被這兩個字嗆得窒息,覺得唐儉的病症愈發嚴重了。
他強壓心頭怒氣,秉持尊重病患的原則,慢慢說道:“如今唐長老的任務已完成,朝廷已經製定新規,關於世俗勢力炒作星辰晶石之事,明確規定星辰晶石的兌換價值不得超過朝廷事先測算所得的五倍。”
“凡惡意炒作星辰晶石者,其所得收益悉數充入國庫。”
“真是沒有想到,唐長老借眾生求取靈力之心,讓星辰晶石得到了世人的接納,更使得諸多修煉世家瘋狂爭奪星辰晶石,如今卻被大量囤積在手中。”
“嗬嗬……隻能說咎由自取啊!”
“隻是,也有一些無辜百姓因此受到損失,唐長老是否為此承受了良心的責問呢?”
唐儉:……
他愣住了,心中卻掀起了驚天巨浪。
受限於時代與境界的認知,他並不明白何為市場經濟,更不明白何謂宏觀調控。
然而他已洞悉一絲隱秘,那瘋狂炒作風波背後的天淵兇險,已被尊者陛下瞬間消弭於無形之中。
驚人之舉!
果然是陛下!
此刻,涉足國債瘋狂投機之人,多來自那些世家門閥。
提及黎民百姓,則大多懶惰貪婪,咎由自取,遭此劫難也在情理之中。
驀然,他又憶起一事。
適才,老夫與陛下之間曾有過一場較量。
此事……
“備馬!”
唐儉疾步而出,翻身上馬,英姿勃發,竟讓房玄齡一時愣住。
此人可是唐儉?
怕不是冒牌貨吧?
這般身手實在駭人聽聞!
房玄齡邊跟隨邊問:“唐大人,您這是要去何處?”
唐儉答道:“往萬年縣伯府邸,尋陛下!”
房玄齡急道:“陛下此刻正在皇宮內……”
唐儉不加思索,立刻轉向皇宮方向策馬飛奔而去。
片刻之後。
甘露殿前。
唐儉尷尬一笑,開口道:“陛下……”
張寂驚疑不定:“唐尚書,您怎還未離去?”
“您不是已經辭職了嗎?”
唐儉無奈苦笑:“麵對陛下,身為一國之君,朕應胸懷廣闊,不可斤斤計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