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夫凝眉麵露難色,他放下患者手後走到書桌邊拿起筆想了一想,然後才寫起了方子。
“大夫,我兒子的病怎麽樣了?”患者的父親焦急地問道。
“最近天氣濕熱,小少爺的肺熱又犯了。”大夫說道:“我開些清肺寧神的藥。”大夫將方子遞給患者的父親道:“還是老樣子,要小心照顧。不可受寒受熱。近日天氣反複,尤其要注意。”
“是!是!送大夫!”這位父親看了一眼床上的兒子。這孩子自打出生起就體弱多病,能捱到現在十五歲已經是不易了。大夫說等他發育的時候會有好轉的希望,現在隻求這孩子能平安活到十八九歲,過了這個坎兒就能放心了。
大夫走出這戶大戶人家的大門,迴頭看了一眼門上懸著的匾額,“鍾府”。他幾乎每個月都要來一兩次,為的就是替鍾家的二少爺看病。
鍾家,桃源鎮上的富戶。附近三個村子的土地都是他們家的,鍾家祖上是前清的翰林院學士,祖父鍾啟元是鹹豐年間的進士,父親鍾再思經曆了同治、光緒一直到宣統,都在翰林院任職,後來當過醇親王府的書房師傅,教過宣統帝的同胞弟弟溥傑。清朝滅亡後便迴到故鄉杭州桃源鎮,靠著祖上積累下來的土地成為當地的鄉紳,雖然不是大富大貴,但也是不愁吃穿,過著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日子。由於鍾家詩書傳家,所以對子孫的教育非常嚴厲,傳到第三代鍾進賢,雖然秉承了祖上崇儒的風氣不過因為局勢所變,鍾家也不得不變得市儈起來。不過比起其他地方的地主和鄉紳,鍾家在佃戶中的口碑還是不錯的,鍾老爺樂善好施的評價使得租用他們家土地的佃戶越來越多。
鍾進賢有一妻一妾,正室金如珍生育了長子鍾孝恆和三子鍾孝謙,妾室燕春妮生育了次子鍾孝和及四子鍾孝川。那個體弱多病的孩子便是鍾進賢的次子鍾孝和。
送走大夫後鍾進賢便讓燕春妮進屋,“老爺,大夫怎麽說?孝和沒事吧?”燕春妮焦急地問道,一看到兒子臉色發白立刻哭了起來。
“你看你,好好兒的哭什麽?幸好沒讓你進來,否則會影響大夫診治。”鍾進賢歎了口氣說道:“大夫說最近天氣反複所以孝和才會發病,隻要我們好好照顧,入秋後就沒事了。”
雖然正值酷暑,但鍾孝和的手卻很冰冷。燕春妮握著兒子的手心疼地問道:“孝和,你難不難受啊?你告訴娘。”
孝和咳嗽幾聲輕聲道:“娘,我沒事。你放心。”
鍾進賢走過來說道:“你不要哭哭啼啼的嚇著孩子。我看你還是出去吧,讓他好好休息。”
“不!我要守著他。”燕春妮不肯離開。
“那隨便你吧。”鍾進賢不想看到她哭哭啼啼的樣子便走了出來。
來到廳堂,大太太金如珍便問道:“孝和沒事了吧?”
“沒事。”鍾進賢看了看懷表說道:“讓有富備車,我去村子裏收租子。”
“不用了,孝恆已經去了。”金如珍說道,“他看時間已經到了,你又陪著孝和。怕那些佃戶等太久所以就先過去了。”
鍾進賢微微點頭道:“嗯!守時是對的。不過我還是要過去看看。你在家看著下人們熬藥,還有讓人多備些清涼的酸梅湯,等孝和吃完藥後喝。”
鍾進賢和管家有富剛跨出門,迎麵一個孩子踢著藤球就跑了過來,一頭撞在鍾進賢懷中。“不在家裏好好念書,沒頭沒腦地跑什麽?”鍾進賢板著臉看著這孩子。
孩子抬頭看看鍾進賢,輕聲叫了聲,“爹。”這個孩子便是鍾進賢的第三子,鍾孝謙。他與二少爺孝和同歲,這一年也是十五歲。
“都這麽大了,也不知道上進!”鍾進賢看到這個兒子就一肚子火,他從小就不喜歡念書還學了很多精致的淘氣。如今十五歲,和兩個哥哥相比真是頑皮的很。
有富見了忙說道:“三少爺,快迴去看書吧。這大熱天的,小心在外頭曬壞了。老爺,時候不早了。我們該走了。”
鍾進賢瞥了孝謙一眼嚴肅地說道:“還不快進去!”看著兒子進門他才上了馬車離開。
馬車一走,鍾孝謙便從門後探出了頭,“嘿嘿”一笑又跑了出去。
上遊村的土地有三分之二都是鍾家的,今天是半年一次交租子的日子。遊家宗祠裏麵排著長長的隊伍,這些農戶有秩序地等候著賬房先生的計算結果。
賬房先生身邊站著一個十六歲的少年,長得眉清目秀。他就是鍾進賢的長子,鍾孝恆。
“遊奎中,四畝地一共二十塊大洋。”賬房先生報出了遊奎中的賬目。
遊奎中顫顫巍巍地交出十二塊大洋,道:“先生,我隻有十二塊大洋。請先生通融幾天。”
賬房先生皺了皺眉道:“今年雨水豐足,收成都不錯。你怎麽才交這麽點錢?”
“先生,我兒子前幾天下地幹活兒摔斷了腿。光醫藥費就花費了不少,請先生跟鍾老爺求求情。我一有錢馬上就還!”遊奎中懇求道。
“這可不行啊。”賬房先生說道:“我很難做的。”
“錦叔,算了。就讓他先交十二個大洋吧。”一旁的孝恆說道:“這是意外,他也不想。如果不治好他兒子的腿,下半年的租子更加交不出了。”孝恆走過來在遊奎中的賬目邊上寫了幾個字,然後對遊奎中說道:“奎中叔今天先收你十二個大洋,還有八個大洋下半年交租的時候一起交來吧!”
“謝謝!謝謝大少爺!”遊奎中連聲感激,“大少爺真是和鍾老爺一樣仁厚啊!”
站在門口的鍾進賢看著這一幕不由地微微點頭,孝恆這麽做很稱他得心意。“老爺,我們進去吧。”有富在一旁說道。
“不!”鍾進賢輕聲道:“再看看。”他悄悄地站在門口看著孝恆處理每一筆賬目。慢慢地,長長的隊伍漸漸散去,隻剩下五六個佃戶了。這時候鍾進賢才走了進去,“這麽快就收完租子啦?”
“爹。”孝恆放下賬本說道:“我看您正擔心著二弟,所以就私自做主過來了。”
鍾進賢拿起賬本翻了幾頁,孝恆處理地井井有條,十分令人滿意。“賬目還需要看得細一些。”鍾進賢不想太誇獎孝恆,但是按照他十六歲的年紀來說,這個成績已經非常好了。
“知道了,爹。”孝恆指了指遊奎中的賬目說道:“爹,遊奎中的兒子摔斷了腿,所以欠了八個大洋。我讓他在下半年的賬目裏補上。”
鍾進賢微微點頭道:“嗯。助人乃福由之本。能幫就盡量幫吧。利息可以不算,不過下一次再交不上可就不行了。”
“是,爹。”孝恆處理完了最後幾筆賬目後便隨父親一起出門,沿著田埂往迴走。“爹,二弟的身子怎麽樣了?”
鍾進賢歎了口氣說道:“還是老樣子,大夫說要將養著。”
孝恆從懷中摸出幾張方子道:“剛才我向村民們要了幾個偏方,也不知管不管用。下次給大夫看一下,能治好二弟的病那就最好了。”說完就把方子遞給了父親。
鍾進賢拿著藥方深感欣慰,他讚許地說道:“你們並非一母所生,難得你對他如此關懷。”
“孝和與我雖非一母,但也是血肉相連的兄弟。”孝恆說道:“我見他體弱多病,實在也幫不上什麽忙,隻有尋求偏方,但願能幫到他。”
“不論是否能幫上,有你這份心孝和就該慶幸,為父也深感欣慰。”鍾進賢搭著兒子的肩膀父子倆親昵地走在迴家的路上。
父子二人不願意坐車沿著田邊一邊走一邊聊,迎麵走來一輛獨輪車,車上坐著一個十八九歲的少年,車邊跟著一個十四五歲麵目清秀的女孩兒。車後推車的便是遊奎中。
遊奎中看到鍾進賢父子連忙放下車把子感謝道:“鍾老爺,多謝您寬限交租的期限。我代表全家給您道謝。”
鍾進賢笑著擺擺手道:“舉手之勞,何足掛齒?孝恆已經跟我說過,你的欠的租子下半年再交。”他看了看車上的少年,他腳上夾著木板肯定是骨折了。鍾進賢拿出兩塊大洋道:“給你兒子買些吃的東西,盡快好起來才是正理兒。”
“多謝!多謝鍾老爺!”遊奎中雙手捧著兩塊大洋轉過頭對一雙兒女說道:“潤生,小魚。快謝謝鍾老爺!”
兄妹倆齊聲道:“多謝鍾老爺。”
鍾進賢笑道:“不用客氣,有什麽能幫助的盡管開口。”他看了看遊奎中的一雙兒女,道:“這就是你的一雙兒女?”
“是啊!是啊!”遊奎中說道:“我大兒子潤生,小女兒小魚。”
“奎中啊,別看你粗手粗腳。你一雙兒女倒是長得標致得很呢。”鍾進賢笑道:“有機會還是讓他們多念點書,別埋沒在這田間了。”
遊奎中苦笑道:“我們農家的孩子哪裏有這讀書的命啊?能認識幾個字,不做睜眼瞎就不錯了。”遊奎中推起獨輪車說道:“鍾老爺,不耽誤您辦正事兒了。我們先去大夫那兒了。”
“好!保重啊。”鍾進賢讓開了路讓他們先走。
迴到鍾府,鍾進賢就看到兩位夫人在廳堂裏喃喃細語似乎在商議什麽。金如珍和燕春妮看到丈夫迴來忙迎了過來,“老爺,您迴來得正好。我正有事兒跟您商量呢。”
“哦?什麽事?”鍾進賢看到燕春妮麵帶笑容,一掃剛才為之擔憂的神情,便問道:“看你的樣子似乎是好事兒?”
燕春妮笑道:“是啊!是啊!剛才我擔心孝和就去朝天宮給他求個平安符。沒想到正好碰上雲遊到此的一位道人。他為孝和算了算,說隻要盡快給孝和娶房媳婦衝喜,他就能平平安安,逢兇化吉了。”
“衝喜?”鍾進賢皺了皺眉道:“孝和才十五歲,現在給他娶媳婦恐怕太早了吧?”
金如珍說道:“老爺,鄉間素來都有童養媳的風俗。為的就是能有個人好好照顧。我們孝和已經十五歲了,不算早了。我看這事兒可以試試。”
鍾進賢向來習讀孔孟之道,對這種衝喜的事情半信半疑。不過鄉間的確有這種風俗,他也是見怪不怪。他踱了幾步說道:“真的可以試試?可別鬧出笑話來,我們鍾家可是詩書傳家的大戶人家。”
“老爺,您放心。這新媳婦我一定會親自挑選,雖然時間倉促但也不能虧待了孝和。”金如珍說道:“現在孝和病情反複,老爺又事情繁重。我還要操持家中事務,孝川年紀小不懂事兒,春妮還要看著他。我們也抽不出空來好好照看孝和,下人們又不能讓人放心。給他娶個媳婦兒,能一心一意地照看他,豈不是兩全其美?”
“嗯......”鍾進賢摸了摸胡子,心道:反正現在孝和也是靠著藥物維持身子,鬼神之說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說不定真的能給孩子衝衝喜。況且鍾家也不愁多一張嘴吃飯。退一步想,萬一孝和福薄真的無法捱到成年,那也算是成了親,他也對得起兒子了。“好吧。那你們去操辦,到時候我要親自過目。”
“多謝老爺!”燕春妮高興地說道:“這迴我們孝和有救了。有富啊,你一會兒去找媒婆三姑,讓她過來一趟。”她轉身握著金如珍的手說道:“大姐啊,你可要好好兒幫我看看呐。”
鍾進賢突然想起了什麽,問道:“對了,孝謙呢?是不是乖乖呆在房裏念書?”
“呃......”金如珍愣了愣,道:“我看他看書累了,所以讓他出去走走。”
鍾進賢突然板起臉來,“哼!你又護著他!看書?我看是在外麵野才是!有富,給我把他揪迴來!臭小子,叫他迴來念書,就是不聽!看我不好好收拾他!”
金如珍向有富使了個眼色,有富忙跑了出去。在田間一群鄉下孩子中,有富終於找到了渾身是泥的三少爺鍾孝謙。
“大夫,我兒子的病怎麽樣了?”患者的父親焦急地問道。
“最近天氣濕熱,小少爺的肺熱又犯了。”大夫說道:“我開些清肺寧神的藥。”大夫將方子遞給患者的父親道:“還是老樣子,要小心照顧。不可受寒受熱。近日天氣反複,尤其要注意。”
“是!是!送大夫!”這位父親看了一眼床上的兒子。這孩子自打出生起就體弱多病,能捱到現在十五歲已經是不易了。大夫說等他發育的時候會有好轉的希望,現在隻求這孩子能平安活到十八九歲,過了這個坎兒就能放心了。
大夫走出這戶大戶人家的大門,迴頭看了一眼門上懸著的匾額,“鍾府”。他幾乎每個月都要來一兩次,為的就是替鍾家的二少爺看病。
鍾家,桃源鎮上的富戶。附近三個村子的土地都是他們家的,鍾家祖上是前清的翰林院學士,祖父鍾啟元是鹹豐年間的進士,父親鍾再思經曆了同治、光緒一直到宣統,都在翰林院任職,後來當過醇親王府的書房師傅,教過宣統帝的同胞弟弟溥傑。清朝滅亡後便迴到故鄉杭州桃源鎮,靠著祖上積累下來的土地成為當地的鄉紳,雖然不是大富大貴,但也是不愁吃穿,過著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日子。由於鍾家詩書傳家,所以對子孫的教育非常嚴厲,傳到第三代鍾進賢,雖然秉承了祖上崇儒的風氣不過因為局勢所變,鍾家也不得不變得市儈起來。不過比起其他地方的地主和鄉紳,鍾家在佃戶中的口碑還是不錯的,鍾老爺樂善好施的評價使得租用他們家土地的佃戶越來越多。
鍾進賢有一妻一妾,正室金如珍生育了長子鍾孝恆和三子鍾孝謙,妾室燕春妮生育了次子鍾孝和及四子鍾孝川。那個體弱多病的孩子便是鍾進賢的次子鍾孝和。
送走大夫後鍾進賢便讓燕春妮進屋,“老爺,大夫怎麽說?孝和沒事吧?”燕春妮焦急地問道,一看到兒子臉色發白立刻哭了起來。
“你看你,好好兒的哭什麽?幸好沒讓你進來,否則會影響大夫診治。”鍾進賢歎了口氣說道:“大夫說最近天氣反複所以孝和才會發病,隻要我們好好照顧,入秋後就沒事了。”
雖然正值酷暑,但鍾孝和的手卻很冰冷。燕春妮握著兒子的手心疼地問道:“孝和,你難不難受啊?你告訴娘。”
孝和咳嗽幾聲輕聲道:“娘,我沒事。你放心。”
鍾進賢走過來說道:“你不要哭哭啼啼的嚇著孩子。我看你還是出去吧,讓他好好休息。”
“不!我要守著他。”燕春妮不肯離開。
“那隨便你吧。”鍾進賢不想看到她哭哭啼啼的樣子便走了出來。
來到廳堂,大太太金如珍便問道:“孝和沒事了吧?”
“沒事。”鍾進賢看了看懷表說道:“讓有富備車,我去村子裏收租子。”
“不用了,孝恆已經去了。”金如珍說道,“他看時間已經到了,你又陪著孝和。怕那些佃戶等太久所以就先過去了。”
鍾進賢微微點頭道:“嗯!守時是對的。不過我還是要過去看看。你在家看著下人們熬藥,還有讓人多備些清涼的酸梅湯,等孝和吃完藥後喝。”
鍾進賢和管家有富剛跨出門,迎麵一個孩子踢著藤球就跑了過來,一頭撞在鍾進賢懷中。“不在家裏好好念書,沒頭沒腦地跑什麽?”鍾進賢板著臉看著這孩子。
孩子抬頭看看鍾進賢,輕聲叫了聲,“爹。”這個孩子便是鍾進賢的第三子,鍾孝謙。他與二少爺孝和同歲,這一年也是十五歲。
“都這麽大了,也不知道上進!”鍾進賢看到這個兒子就一肚子火,他從小就不喜歡念書還學了很多精致的淘氣。如今十五歲,和兩個哥哥相比真是頑皮的很。
有富見了忙說道:“三少爺,快迴去看書吧。這大熱天的,小心在外頭曬壞了。老爺,時候不早了。我們該走了。”
鍾進賢瞥了孝謙一眼嚴肅地說道:“還不快進去!”看著兒子進門他才上了馬車離開。
馬車一走,鍾孝謙便從門後探出了頭,“嘿嘿”一笑又跑了出去。
上遊村的土地有三分之二都是鍾家的,今天是半年一次交租子的日子。遊家宗祠裏麵排著長長的隊伍,這些農戶有秩序地等候著賬房先生的計算結果。
賬房先生身邊站著一個十六歲的少年,長得眉清目秀。他就是鍾進賢的長子,鍾孝恆。
“遊奎中,四畝地一共二十塊大洋。”賬房先生報出了遊奎中的賬目。
遊奎中顫顫巍巍地交出十二塊大洋,道:“先生,我隻有十二塊大洋。請先生通融幾天。”
賬房先生皺了皺眉道:“今年雨水豐足,收成都不錯。你怎麽才交這麽點錢?”
“先生,我兒子前幾天下地幹活兒摔斷了腿。光醫藥費就花費了不少,請先生跟鍾老爺求求情。我一有錢馬上就還!”遊奎中懇求道。
“這可不行啊。”賬房先生說道:“我很難做的。”
“錦叔,算了。就讓他先交十二個大洋吧。”一旁的孝恆說道:“這是意外,他也不想。如果不治好他兒子的腿,下半年的租子更加交不出了。”孝恆走過來在遊奎中的賬目邊上寫了幾個字,然後對遊奎中說道:“奎中叔今天先收你十二個大洋,還有八個大洋下半年交租的時候一起交來吧!”
“謝謝!謝謝大少爺!”遊奎中連聲感激,“大少爺真是和鍾老爺一樣仁厚啊!”
站在門口的鍾進賢看著這一幕不由地微微點頭,孝恆這麽做很稱他得心意。“老爺,我們進去吧。”有富在一旁說道。
“不!”鍾進賢輕聲道:“再看看。”他悄悄地站在門口看著孝恆處理每一筆賬目。慢慢地,長長的隊伍漸漸散去,隻剩下五六個佃戶了。這時候鍾進賢才走了進去,“這麽快就收完租子啦?”
“爹。”孝恆放下賬本說道:“我看您正擔心著二弟,所以就私自做主過來了。”
鍾進賢拿起賬本翻了幾頁,孝恆處理地井井有條,十分令人滿意。“賬目還需要看得細一些。”鍾進賢不想太誇獎孝恆,但是按照他十六歲的年紀來說,這個成績已經非常好了。
“知道了,爹。”孝恆指了指遊奎中的賬目說道:“爹,遊奎中的兒子摔斷了腿,所以欠了八個大洋。我讓他在下半年的賬目裏補上。”
鍾進賢微微點頭道:“嗯。助人乃福由之本。能幫就盡量幫吧。利息可以不算,不過下一次再交不上可就不行了。”
“是,爹。”孝恆處理完了最後幾筆賬目後便隨父親一起出門,沿著田埂往迴走。“爹,二弟的身子怎麽樣了?”
鍾進賢歎了口氣說道:“還是老樣子,大夫說要將養著。”
孝恆從懷中摸出幾張方子道:“剛才我向村民們要了幾個偏方,也不知管不管用。下次給大夫看一下,能治好二弟的病那就最好了。”說完就把方子遞給了父親。
鍾進賢拿著藥方深感欣慰,他讚許地說道:“你們並非一母所生,難得你對他如此關懷。”
“孝和與我雖非一母,但也是血肉相連的兄弟。”孝恆說道:“我見他體弱多病,實在也幫不上什麽忙,隻有尋求偏方,但願能幫到他。”
“不論是否能幫上,有你這份心孝和就該慶幸,為父也深感欣慰。”鍾進賢搭著兒子的肩膀父子倆親昵地走在迴家的路上。
父子二人不願意坐車沿著田邊一邊走一邊聊,迎麵走來一輛獨輪車,車上坐著一個十八九歲的少年,車邊跟著一個十四五歲麵目清秀的女孩兒。車後推車的便是遊奎中。
遊奎中看到鍾進賢父子連忙放下車把子感謝道:“鍾老爺,多謝您寬限交租的期限。我代表全家給您道謝。”
鍾進賢笑著擺擺手道:“舉手之勞,何足掛齒?孝恆已經跟我說過,你的欠的租子下半年再交。”他看了看車上的少年,他腳上夾著木板肯定是骨折了。鍾進賢拿出兩塊大洋道:“給你兒子買些吃的東西,盡快好起來才是正理兒。”
“多謝!多謝鍾老爺!”遊奎中雙手捧著兩塊大洋轉過頭對一雙兒女說道:“潤生,小魚。快謝謝鍾老爺!”
兄妹倆齊聲道:“多謝鍾老爺。”
鍾進賢笑道:“不用客氣,有什麽能幫助的盡管開口。”他看了看遊奎中的一雙兒女,道:“這就是你的一雙兒女?”
“是啊!是啊!”遊奎中說道:“我大兒子潤生,小女兒小魚。”
“奎中啊,別看你粗手粗腳。你一雙兒女倒是長得標致得很呢。”鍾進賢笑道:“有機會還是讓他們多念點書,別埋沒在這田間了。”
遊奎中苦笑道:“我們農家的孩子哪裏有這讀書的命啊?能認識幾個字,不做睜眼瞎就不錯了。”遊奎中推起獨輪車說道:“鍾老爺,不耽誤您辦正事兒了。我們先去大夫那兒了。”
“好!保重啊。”鍾進賢讓開了路讓他們先走。
迴到鍾府,鍾進賢就看到兩位夫人在廳堂裏喃喃細語似乎在商議什麽。金如珍和燕春妮看到丈夫迴來忙迎了過來,“老爺,您迴來得正好。我正有事兒跟您商量呢。”
“哦?什麽事?”鍾進賢看到燕春妮麵帶笑容,一掃剛才為之擔憂的神情,便問道:“看你的樣子似乎是好事兒?”
燕春妮笑道:“是啊!是啊!剛才我擔心孝和就去朝天宮給他求個平安符。沒想到正好碰上雲遊到此的一位道人。他為孝和算了算,說隻要盡快給孝和娶房媳婦衝喜,他就能平平安安,逢兇化吉了。”
“衝喜?”鍾進賢皺了皺眉道:“孝和才十五歲,現在給他娶媳婦恐怕太早了吧?”
金如珍說道:“老爺,鄉間素來都有童養媳的風俗。為的就是能有個人好好照顧。我們孝和已經十五歲了,不算早了。我看這事兒可以試試。”
鍾進賢向來習讀孔孟之道,對這種衝喜的事情半信半疑。不過鄉間的確有這種風俗,他也是見怪不怪。他踱了幾步說道:“真的可以試試?可別鬧出笑話來,我們鍾家可是詩書傳家的大戶人家。”
“老爺,您放心。這新媳婦我一定會親自挑選,雖然時間倉促但也不能虧待了孝和。”金如珍說道:“現在孝和病情反複,老爺又事情繁重。我還要操持家中事務,孝川年紀小不懂事兒,春妮還要看著他。我們也抽不出空來好好照看孝和,下人們又不能讓人放心。給他娶個媳婦兒,能一心一意地照看他,豈不是兩全其美?”
“嗯......”鍾進賢摸了摸胡子,心道:反正現在孝和也是靠著藥物維持身子,鬼神之說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說不定真的能給孩子衝衝喜。況且鍾家也不愁多一張嘴吃飯。退一步想,萬一孝和福薄真的無法捱到成年,那也算是成了親,他也對得起兒子了。“好吧。那你們去操辦,到時候我要親自過目。”
“多謝老爺!”燕春妮高興地說道:“這迴我們孝和有救了。有富啊,你一會兒去找媒婆三姑,讓她過來一趟。”她轉身握著金如珍的手說道:“大姐啊,你可要好好兒幫我看看呐。”
鍾進賢突然想起了什麽,問道:“對了,孝謙呢?是不是乖乖呆在房裏念書?”
“呃......”金如珍愣了愣,道:“我看他看書累了,所以讓他出去走走。”
鍾進賢突然板起臉來,“哼!你又護著他!看書?我看是在外麵野才是!有富,給我把他揪迴來!臭小子,叫他迴來念書,就是不聽!看我不好好收拾他!”
金如珍向有富使了個眼色,有富忙跑了出去。在田間一群鄉下孩子中,有富終於找到了渾身是泥的三少爺鍾孝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