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桓在處理南鄭城的騷亂,安撫眾多士族豪強,穩定民心......諸多事項後,時間已經來到了次日清晨。


    張氏府邸,也是昔日的郡守府,看著熟悉的場景,張桓放下手中的碗筷,伸了個攔腰。


    隨著楊柏、楊鬆身死,楊氏一族滅亡,南鄭城中的諸多祭酒遭受張魯殘部虐殺,再加上昨夜對南鄭城內士族豪強的敲打,如今的南鄭城儼然成為了他的一言之堂。


    剿滅楊氏一族,排除的不僅僅是一個不穩定的因素,更給南鄭......漢中郡所有的士族豪強都帶去了一個信號。


    那就是,在亂世之中,沒有兵權,無論是誰......都要夾起尾巴做人。


    “少君!”


    沉思間,魏武從府外大步走來,恭敬的來到了張桓身前。


    “都處理妥當了?”


    “諾!按照少君的吩咐,已經連夜清點了楊氏一族的產業,並派遣數百甲士,先行接收了南鄭城內與藥材、糧食、鹽鐵......相關的產業。”


    “如少君預料的那般,楊氏一族這數百年積累的財富,確實達到了一個極其恐怖的數量,眼下想要得出一個具體的數額,隻怕還需要一些時日。”


    說話間,魏武臉上浮現出縷縷難以置信的神色,顯然是被楊氏一族的底蘊,給深深的震驚到了。


    “魏武,你瞧瞧你現在的模樣,好像沒見過世麵的百姓......”


    想到楊氏一族的積攢的財富,張桓心中同樣一陣火熱,指了指魏武,失聲大笑起來。


    他要走的道路,不同於張修,更不同於張魯。


    僅憑五鬥米教治政理念,或許能夠讓漢中郡內的百姓富足,人人有衣穿、有飯吃,卻無法打造一支強軍!更別說走出漢中郡,征戰天下。


    想要打造一支足以征戰天下的強軍,無論如何都繞不過錢糧二字。


    “少君,你是沒見到那堆積如山的錢糧,毫不誇張的說,就算天師在時......恐怕也無法拿出那麽多東西。”


    “好了,好了.....不用解釋,我知道了......知道了!”


    “不過,楊氏一族積攢的財富越多,對於我們的好處越大,要知道,眼下我們要花錢的地方可不少。”


    “對了!前往沔陽、褒中、陽平關的兵馬出發了嗎?”


    “前往沔陽、褒中、陽平關的三千兵馬已經出發,最多數日,便會有所結論。”


    “如果沔陽、褒中、陽平關歸附,那麽我們手中又將多出六千步騎,屆時......謀劃整個漢中了。魏武,我們距離先前定下的目標,越來越近了。”


    南鄭,城南一處小院內,書聲朗朗,餘音繞梁。


    街道的樹蔭下,漸漸多出了兩道身影,正是張桓、魏武二人。


    作為穿越者,張桓的眼界並不是一般的高,南鄭城內聞達郡縣者,並不是沒有。


    可對於這些沒有在史書上見到半分記載的人,張桓從來都沒有動過親自登門去請的心思,他沒有太多的時間去試錯,去驗證什麽,要請......自然就要請那些真正青史留名的賢才。


    “魏武,看來我們要等一等了。”


    聽著院內傳來稚童的讀書聲,張桓輕笑一聲,腳步一頓,帶著魏武停在了門口,並沒推門而入。


    那怕天空再次飄起雪花,徐徐落下,依舊如此。


    如此行為,到引得不少人來人往的行人注目......其中不乏認出張桓之人。


    約莫一個時辰後,伴隨著一道清脆的推門聲,數名稚童緊跟著一名三十上下的中年文士緩緩走出。


    “閻先生,許久不見了。”


    抬頭的瞬間,張桓與中年文士的目光交匯,在見到中年文士驚愕的神色後,張桓忍不住朗笑一聲,緩緩行了一禮。


    “少君,請!”


    中年文士足足過了數息才反應了過來,將張桓、魏武迎進院中。


    張桓拜訪之人,正是曆史中張魯麾下的頂級謀士,在張魯投降曹操之後,同樣被封侯的閻圃......閻子茂。


    閻圃之才,漢中附近數郡皆知,無論是張修,還是張魯,都曾數次請閻圃致仕,隻不過,都被閻圃以各種理由拒絕。


    “閻先生,這一次你躲不掉了!我來請先生履行承諾了,請先生出山......助我執掌漢中。”


    閻圃的投效,外加張桓閻門立雪求賢之事的散播,短短數日,就引來了不少士族寒門子弟的投效。


    這些人,雖無州郡之才,但放在一城一縣而言,確是合格的,為張桓理順漢中政事,提供了不小的幫助。


    有閻圃等人輔佐,南鄭政事在數日之間,便恢複了秩序,也讓張桓暗中鬆了口氣。


    接下來的數日,一道道好消息接連不斷的從西麵傳來!


    沔陽易幟,歸順張桓!


    褒中易幟!陽平守將歸附!緊接著是成固......


    在逃亡成固......張魯“殘部”的策應之下,成固城破,張魯長子張富戰死。


    但不幸的是,由於成固被張魯經營多年,還是有不少人從混亂中逃出成固城,逃到了安陽。


    以至於短短兩天時間,安陽、西城、錫縣都知曉了張魯身死......以及前往米倉山數千甲士叛變之事。


    “看來接下來的戰事,要變的麻煩起來了。”


    府邸之內,張桓盯著漢中郡的輿圖,左右則是閻圃、魏武諸多文武。


    “少君!駐守在安陽、西城、錫縣三城內的張魯殘部,如今已有了防備,想要再以同樣的套路謀取安陽城,顯然是行不通了。”


    “而且,安陽、西城、錫縣被張魯掌控日久,民心相向,肯定不會輕易投降我軍,想要拿下安陽、西城、錫縣三縣之地,唯今之計......隻能選擇硬碰硬,出兵討伐。”


    一旁,閻圃指著輿圖至上諸城的分布凝聲說道,顯然是已經適應了謀士的角色。


    “子茂說的不錯,眼下隻能選擇硬碰硬了,任何的謀算,現在都隻不過是一句笑談。張魯一脈的血裔,絕不會將他們的生死放在我的手中。”


    “魏武!”


    “末將在!”


    “某給你四千步甲、一千精騎,迅速趕往成固,聚成固之兵,先行征討安陽。”


    “安陽城攻防,不同於我們在西部之時與羌部之間的戰爭,那是張魯的老巢所在,經營日久,城高池深,糧草充足,到了安陽不可冒然攻城,當多置攻城器械,盡量減少我軍傷亡。”


    “年關!年關之前,但我不管你在安陽究竟會麵臨何等的壓力,都必須在年關之前,拿下安陽城。”


    “某要在新年之初,在安陽......在張魯老賊的老巢,論功行賞......犒勞三軍。”


    敲定了諸般事項之後,南鄭城內的各級文武,都迅速行動了起來。


    大軍征伐,要調動的,不僅僅隻是兵馬,還要糧草、藥材、箭矢......以及冬衣等等。


    在籌備了兩日後,魏武帶領五千步騎東去,迅速趕往成固。


    “子茂,你說魏武他們此行,會順利嗎?”


    城東城頭,張桓目送魏武一行消失在遠處的地平線上,而後緩緩收迴目光,語氣帶著幾分忐忑。


    魏武的忠心,自然無可挑剔,哪怕他讓魏武去死,張桓也有十足的自信,魏武會毫不猶豫執行自己的命令。


    可是,戰場廝殺,特別是像這種攻城掠地的事情,並不是隻有忠心就行,還要有排兵布陣、臨機決斷的能力......在這一點上,沒有擔任過主將的魏武,顯然還差了不少。


    “少君既然將權柄托付給了魏將軍,那就應該相信魏將軍,曆數夏周秦漢,曆代的名將,哪一個不是在一次次的戰爭中淬煉出來的?”


    “況且,眼下南鄭局勢剛剛平複,少君需要坐鎮南鄭,招募新卒,不可妄動,除了魏武將軍之外,少君並沒有其他的選擇,不是嗎?”


    望著閻圃那純淨的目光,張桓嘴角忍不住一抽,還好是他,如果換一個主子,以閻圃這自來自往的性格,不知要吃多少刮落?


    “子茂所言在理,是某杞人憂天了。”


    深吸了口氣,張桓迅速壓下心中的雜念,平複了心緒。


    “說來,某還有一事要向少君稟報。”


    “少君可聽聞楊任之名?”


    “子茂說的可是駐紮在斜穀,扼守漢中北部諸多關隘的楊任將軍?”


    提到楊任,張桓頓時來了興趣。楊任!曆史中,張魯麾下......唯一能與張衛比肩的將領。


    不過眼下,楊任與張魯之間,還沒有絲毫的牽連,隻是作為一名漢中的將領,統率三千兵馬,為漢中牧守斜穀、子午道等從關中進入漢中的諸多關隘要道。


    “子茂和楊任將軍有交情?”


    “不瞞少君,某和楊任曾有私交,子茂請命前往斜穀一行,為少君說服楊任,投於少君麾下。”


    “當真?”


    “當真!”


    得到閻圃肯定的迴答,張桓頓時放聲大笑起來。


    若得楊任歸附,他得到的不僅僅是三千兵馬和一員大將,還有牢不可破的北部屏障。


    “可!不過,子茂萬事當以自身安危為主,若事不可為,先迴南鄭,你我再想他法。”


    在魏武離去的第二天,閻圃同樣離開了南鄭,一路向北直入斜穀。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第一奸賊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一條求活的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一條求活的魚並收藏三國第一奸賊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