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時月轉身走出“秦望軒”時,身上如卸去許多份量一般,頓感輕鬆不少,一時想到這次抓捕“鐵拐李”行動中立下大功的金不換和張小薯,覺得應該請他們好好喝一杯,一為慶功,二表感謝。


    秦時月這人,一旦忙起工作來,就會作息無定、茶飯無心,吃飯果腹即可,又以素食為主,很多時候就一兩個蔬菜,吃得比一些出家人還要簡單。也是該請大家聚一聚了,也要犒勞一下自己。他想。


    再又想,都年底了,媽媽怎麽樣?幾位師父和師姐師妹怎麽樣?梅映雪和聞香不知過得如何?梅映雪的失眠症好點沒有?


    這人腦的速度啊,一轉就想到了許多人。


    因距離的遠近,他當然還是先顧牢身邊的再說,於是讓小薯通知下去,晚上在“憶秦娥”聚餐,請上次圍捕“鐵拐李”行動的弟兄們參加,也邀請一下梅映雪和聞香姐妹。


    聞香一聽秦助理請客,當然歡喜,連忙報告給梅映雪。梅映雪自然也喜歡,立即吩咐聞香讓夥計取了一壇上好的陳年老酒,並親自到廚房暖酒。


    原來,這暖酒也有講究,須得掌握火候。過了,酒氣跑了,影響口感;火候不到呢,香氣與酒味又出不來。酒麵開始搖白煙時,就像檀香的青煙在香盒上緩緩飄蕩時的模樣,那時起鍋,剛好。


    梅映雪聽秦時月說了本次聚餐的緣起,很是讚歎,說搗毀敵特窩點是大喜,秦團長履職又是大喜,雙喜臨門,實該大慶。今晚這頓飯,本該袁縣長請,哪能讓秦縣長破費?現在她來了,自當由她來請,代表秦夢的黎民百姓。


    眾人聽了,一時感佩。時月表示感謝,說心意領了,但做東的事不必搶。而且你們是商家,做生意不容易,這樣搞請不如數的。


    梅映雪了解時月的脾氣,埋單之事,從來不許人家搶單。於是說:“那好,這次的酒就免費了,算是我的一點小心意。”


    時月說:“那好,今天他代表弟兄們笑納,但下不為例,要不也是變相的收禮啊。”說完擎了滿滿的一杯酒敬大家,祝賀行動取勝,感謝大家的群策群力。


    大家紛紛幹了。連平素喝酒很文氣的金不換,也一仰脖吞了,完了嘴裏咂巴幾下,說:“啊,這慶功酒,味道就是好!”。


    小薯抹著嘴唇,說“是啊,梅姑娘還代表百姓送我們美酒,意味更是深長。這酒,實在是太舒服,太過癮了。”


    聞香說:“梅姑娘今日開心。請你們這樣的功臣吃飯,打著燈籠都難找啊!平時想請我們的秦團長吃飯,哪裏請得到?今天,是我們酒店和梅姑娘榮幸啦!”


    聞香說完,挨個替大家布酒,說:“近朱者赤,你們在秦團長身邊呆久了,一個個都成了破案高手,還成了喝酒的好漢呢。”


    梅映雪說:“對了,可見長官對下屬的影響有多大。古人說,‘兵慫慫一個,將慫慫一窩’。那反過來也一樣,將領能幹,帶出來的可個個都是精兵強將哦!來,我敬你們一杯,祝各位新的一年,在秦縣長的領導下,事業‘百尺竿頭,更進一步’,日子過得‘芝麻開花——節節高’!”


    眾人歡聲雷動,又幹一杯。


    有人高聲說:“真是好酒!在秦團長的影響下,弟兄們都成酒仙啦。”


    眾人紛紛附和。


    秦時月哈哈一笑,說:“古人說,有情方喝酒,無聊才讀書。這個‘情’,是‘情致’的意思。真人就當飲酒。醉裏乾坤大,壺中日月長。古往今來,凡遇要事,凡有大喜大悲,都當痛飲。今天,我們喝的是慶功酒,也感謝梅姑娘的贈酒,讓人感動。來來來,大家聽我的,杯中倒滿,敬敬我們兩位可愛的姑娘,祝她們新的一年裏人美財旺,萬事如意!”


    三杯下肚,眾人的情緒更趨高漲,話匣子也漸漸打開,氣氛熱烈得快要沸騰起來一樣。


    秦時月一開心,繼續高談喝酒的妙處:


    “久旱逢甘雨,他鄉遇故知。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人生四大喜,喜喜要飲酒。


    “開軒麵場圃,把酒話桑麻。”客來當飲酒。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分別當飲酒。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是說獨酌的妙處。


    “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說的就是今天這樣的情況,約三五好友,飲酒取暖,把酒言歡,人生夫複何求?


    梅映雪聽了,感慨地說:“弟兄們有沒有一種感覺?跟你們秦大哥在一起,做什麽事都好有情趣,連吃酒都能吃出個學問和好心情來不是?”


    眾人異口同聲地說:“是啊!”


    聞香說:“可不,簡直羨慕死我們了。看我們姐妹,整天圍著這飯店、飯桌和食客轉,迎來送往,不僅臉上要賠笑臉,腰上還要挨爪子,真是又膩又煩,臉上光鮮,心裏有苦難言。”


    時月聽了,又會同大家一起安慰兩位佳人,眾兄弟把酒言歡,個個喝到了八九分。


    舊檀有《歡飲》詩相記:


    勝日陰晴不必謀,


    斷鴻聲裏夕陽樓。


    一壺老酒懷初遇,


    海北天南任爾遊。


    聚會結束,迴去的路上,時月想,河野提供的藏頭詩已經在之前由矮裁縫報送給上級了,所以估計日特的“落櫻”計劃已在行動,留給中方的時間已經不多,於是對張小薯說,明天出發去燕落村。


    小薯提醒他:“團長,您現在是縣政府的長官了,得服從大的工作安排。”


    秦時月說:“袁縣長已批準我不用坐班,隻管一心破案。”


    張小薯說:“以前你隻是一個單位一把手的助理,現在是全縣最高長官的助理。隻要縣長管的,你都有權參與,這是一種權威和地位啊,對開展工作有利,希望不要放棄。比方說,明天縣政府有個‘首效日’,我看你還是參加了再去燕落村吧。”


    “什麽‘首效日’?‘安息日’倒是知道,《聖經》裏講的,說上帝創造世界後,到第七天,累了,得休息一下。”時月詫異地說。


    小薯說:“全稱叫‘首日效忠日’。”


    “怎麽迴事?” 時月問。


    小薯說:“起初我也納悶,向秘書室了解後,才知內容是學習高層的指示精神,主要目的是表忠心吧。時間固定在每月首日即1號的上午,由縣政府直屬各單位自行舉辦,要求雷打不動,不準變更日期。這項工作是秦夢首創。”


    秦時月聽了,沒好氣地說:“效忠高層當然沒有錯,學習也是需要的,但搞什麽儀式嘛,那不成禮拜天跪耶酥,初一、十五拜佛敬菩薩了?政治怎麽宗教化?日子又如何能夠固定?要是一號這天暴雨、山洪、台風、地震來了,或者戰爭來了,子彈嗖嗖地飛進來,炮彈梆梆地從頭頂落下來,你還在這裏‘效忠’?真是荒唐!這搞形式主義,也得有個度,有個邊界和底限!”


    “確實太過滑稽,也不知是怎麽想出來的,”小薯說,“大家都在背後議論呢,說發明這個的人,連三歲小孩都不如。”


    秦時月歎口氣,說:“是腦瓜靈過頭了。過猶不及。工作想標新立異可以理解。想進步,想有政績,想邀功請賞,也都可以理解,但也不能‘形式’到這個樣子啊。形式主義害死人,連古人都知道。封建王朝都不搞的東西,難道國民政府還要搞?我們依靠內外力量,好不容易才趕走了倭寇,國內千瘡百孔,百廢待舉,多少民生實事等著政府去做,還有閑心搞什麽‘效忠’?做下屬的,多解決老百姓生產生活方麵的問題,就是對上級最好的‘效忠’;做上級的,多製定有利於國計民生的計劃,多安排解決民困的實事項目,就是對黨國、百姓最好的‘效忠’。就目前秦夢的情況來看,當務之急是要幫老百姓做到有地方住、有飯吃,同時打壓地痞惡霸,多破些案子,把社會秩序維持好,為老百姓創造一個安定一點的生活環境,就是最好的‘效忠’。”


    小薯說:“團長說的是。而且,你沒見過‘首效日’那陣勢……我是渾身雞皮疙瘩都起來了。”


    時月問:“有嘎膩心嗎?”


    小薯說:“講到孫先生和蔣大人,說話人就得站起來立正。是軍人的,還得行軍禮。立正時,要讓鞋跟碰出聲音來。結果一場會議下來,盡是‘稀哩嘩啦’的凳子聲,“的卡的卡”的鞋跟撞擊聲,那個亂哄哄哦……”


    秦時月皺了皺眉頭,說:“這個搞了有些年頭了。在軍校和戰區、軍隊,也是這樣。我一直反感。其實,是否尊敬和感恩,要看內心,看工作,看成效,而不是看表麵功夫。還有,個人的威信,不能靠自己吹出來,也不能靠下屬捧出來,而要靠旁人和對手捧出來的。”


    “可是上麵有人喜歡。聽秘書室崔主任講,省裏正將它作為秦夢經驗,向全省推廣呢。”小薯鼻子裏“哼”了一聲。


    “如此肉麻滑稽的馬屁行為,也能推得開?可笑!要不這江山社稷堪憂。換了是我,輕則痛罵,重則撤職。”時月說。


    小薯說:“是啊,有些人總把老百姓想得太傻。其實老百姓啥不知道?雖然文化和學曆有高低,但都有判斷是非對錯的能力,心中都有一杆秤,都有一麵明鏡。要不怎麽會說‘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呢?”


    時月讚許地點點頭,舉起杯,說:“是啊,這是唐代賢相魏征說的。小薯,你出身底層,讀書也不多,但良知未泯,本性清靜,倒比一些當官的明理多了,真是難得!”


    小薯說:“‘首效日’應該是袁縣長的得意之作吧?”


    秦時月聽了,搖搖頭,說:“是他身邊之人想出來的也未可知,但至少他是同意的,要不推行不了。一個地方,如果熱衷於搞這些太虛太假的東西,就不妙;全國上下如果都興這一套,那就糟了……這樣吧,小薯,每月一號,你都幫我安排實實在在的工作。哪怕是下鄉去幫老百姓種地,也比在會議室立正、敬禮、喊口號要強。封建社會的那些皇帝,就是被奸臣小人捧死的。多少英雄豪傑、王侯將相,沙場征戰沒倒下,卻倒斃在馬屁精的口水和唾沫裏。”


    “可是這樣的話,可能又會影響他們對你工作的評價,弄不好還會給你穿小鞋。”張小薯擔心地說。


    “如果他們想,那就給我穿吧,穿到穿不上為止,”時月平了平唿吸,說,“接下去我們要全力偵破‘落櫻’計劃,找到‘燕之書’,否則很可能被日特搶了先機。日本人愚忠天皇,也沒設什麽‘馬屁日’。他們隻重效率和結果,所以能對全世界的好東西——譬如中國的文化,西方的現代科技等等——兼收並蓄。他們重實際的利益,我們重虛幻的榮光,這也是幾百年來彼興我衰的重要原因。我們要保持清醒的頭腦啊。尋找‘燕之書’一事,應該就是日本人‘落櫻’計劃的核心內容,我估計他們早就在行動了,隻是沒找到點子上。我們得快馬加鞭。你跟秘書室說一下,以後,那些什麽視察、慰問、出席典禮之類,我一概不參加。有袁縣長代表就夠了。我要集中全力保護國寶。”


    張小薯開心得直拍手,說:“秦大哥威武!我就喜歡跟您在一起,做實在人,說實在話,辦實在事!”


    秦時月抬手製止,說:“小薯,有三句話我要跟你說。第一句,稱唿我,不要用‘您’這個字,用‘你’就行。‘您’是北方的稱唿,我們可以有所取舍,要不兄弟之間就生分了。第二句,不要戴高帽。我沒你說得那麽‘實’,也有認真過頭的時候。那個時候,你要提醒我,別讓我把尾巴翹起來。第三句話,幫我調一個人。要將金不換調到縣政府秘書室來。他是讀書人,又是個重實效反形式的實在人。縣政府需要這樣的人。他以前在保安團不受重用,內心憋屈,現在,憑他的正直,也隻有埋頭拉車的份,我得拉他一把。你呢,是武的,又是我弟弟,別想著當官發財,安心跟著我查案子就行。”


    小薯說:“秦大哥,我記住了。不過,那馬有福不在了,金不換現在所有工作一肩挑,哪裏還能脫得開身?”


    秦時月聽了,點點頭說:“你說的也是。不過,這管不了。‘死了張屠戶,就吃帶毛豬’麽?讓保安團另想辦法,反正姓莊的又不想做什麽事。不能埋沒了有才的好人,不能見死不救。何況,縣政府需要這樣的人才,要服從大局。”


    小薯說:“團長,跟著你做事,心裏溫暖。你總是在為別人著想。”


    時月說:“我又沒有什麽好處給你們。我做清官,你們變‘清兵’,慚愧啊!不過,唯一可以自慰的,就是大家可以安安心心地睡覺,坦坦蕩蕩地走在陽光下。”


    “我要的就是這一些。我不要那些見不得人的好處,也不要出賣良心換來的榮華富貴。”小薯說。


    “好,這才是我的好賢弟!等會準備一下吧,明天一早出發前往燕落村。”秦時月說。


    說話間,兩人已來到宿舍下。


    調到縣政府以後,時月與小薯的宿舍搬到了鶴山腳下,既傍山,又近江,空氣中彌漫著草木的香氣。


    早晚,時月都會帶小薯通過山徑來到山上樹陰下練功。寂靜的山林中,空氣清新,鳥聲婉轉,心特別安靜,得氣也很快,練功效果特別好,功力也與日俱增。


    這夜,時月與小薯反複迴想那天見到的“鐵拐李”的一些動作招數,竟在那旋子基礎上,發明了一個“大鵬臨風”的動作。


    這個動作,是在騰空分腿雙踹的同時,雙手再擊,這樣就可以同時打擊周圍的多個目標。少則四個,多則以手中兵器而定。如果使的是祖先秦瓊一樣的雙鐧,揮舞起來,那就可以打擊一大片了。


    小薯由於彈跳力不夠,騰空高度不夠,做不出來,所以時月先讓他學習打旋子,既像“鐵拐李”一樣,人起在空中時,臉是朝下的,身體轉一圈後落地。這個動作的目的是迴避敵方對自己下盤的攻擊,同時轉守為攻,實現雙腿的連環踢和身體的位移。它主要是利用起跳時的慣性和身體的協調性,所以一般人都能做出來。但要像“鐵拐李”一樣做得又高又飄,就需要超強的彈跳力了。


    練功的舒爽,讓兩人不厭其煩,樂在其中。


    舊檀有《民國飯桶》詩雲:


    幾大草包天下知,


    每逢大戰必折戟。


    蠢才無用口如蜜,


    斷送江山未足奇。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古邑俠蹤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舊檀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舊檀並收藏古邑俠蹤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