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飯時,大家圍著滿滿一桌菜,為國共合作而舉杯同慶。
聽周白蘇、周紫蘇姐妹說,許多年都沒見爺爺像今天這般開心了。
大家一時輪番向老爺子敬酒。
秦時月的愛國與正直,讓燕自立分外欣賞。心想,組織上看人還真準,這個發展對象真是選對了。於是心中暗暗喜歡,對秦時月也更加親密無間。
燕自立在方義雲的引導下,成了新四軍的一員,此後當聯絡員,發展地下黨員,參加破襲行動,迅速成長起來。
他越與新四軍打交道,越覺得這支隊伍的不簡單,是一支胸懷祖國和人民,為窮苦人打天下的隊伍,所以奮不顧身投入其中,也把自己的武藝傳授給戰友們。
他現在遇到秦時月,覺得這樣優秀的青年,陷身於沒落的國民黨體製當中,直如美玉落於塵泥,實在太過可惜,所以下定決心要將他從泥淖中拉出,參加到締造新中國的偉大事業當中。
酒過三巡,老爺子哈哈一笑,說:“這酒也喝到興頭上了,怎麽樣,各路英雄,又該到了大家亮家底的時候了吧,哈哈哈。”
時月忙問緣故。
紫蘇示意他別問,之後衝著爺爺嘻嘻一笑,說:“好的,爺爺,先看我的。”
話音剛落,她已離席走去室外,眾人紛紛移座相隨,來到練功房坐定。
隻見她緩緩走到兵器架前,稍事沉吟,竟然取了一把單刀,這倒出乎秦時月的意料。
他原以為她會取一把長劍。
紫蘇向大家施禮,介紹說,獻上一套“四門刀法”,敬請大家指點,說完便舞將起來。
為了讓大家對此刀法有所了解,紫蘇在演示時,還創造性地自報招式。當然不是一招一式全講,而是揀一些要緊的或者是她重新取名過的動作。
如她以“金雞獨立”式起架,接下去做了一個並步勾手抱刀式,這本來不過是個尋常動作,她卻臨時給了個好聽的名字,叫“俠女亮相”,讓大家覺得耳目一新,禁不住“啪啪”鼓掌。
做完“夜叉探海”“蘇秦背劍”“白猿入洞”“燕子抄水”等招式後,又報了個“玉女提籃”,原來就是提膝勢,刀柄在胸前,刀尖斜上於左肩外而已。
在做躍步裹腦弓步藏刀之後,報一個“左顧右盼,力劈金石”,做的卻是金雞獨立後提左膝向右前上方掛刀,然後落馬步向右側方落刀立刀。
上動未停,周紫蘇再報一個“左顧右盼,金梁玉柱”,做的卻是轉身提膝掛刀接馬步架刀。
再報一個“流星趕月”,原來是並步向左下側按刀。
每逢要緊的、出彩的或一些生僻的動作,她更會提前報名,如“燕子啄泥”,動作是弧行並步紮刀;“金刀攔腰”,動作是後躍步裹腦馬步橫斬;“銀蛇起舞,九尺旋風”,做的是左右舞花背刀加右式旋風腳;“單峰插雲”做的是馬步立劈刀;“仙姑背劍”,動作是纏頭遮背提膝後於左脅藏刀,同時右膝提起左掌撐天呈金雞獨立勢。諸如此類,一連串難度不大卻非常實用的招式,做得造型俊美,英氣逼人。
等她做完“栓馬勢”“白馬迴槽”,收刀向大家致禮時,眾人報以熱烈的掌聲。
原來,這套刀法是紫蘇最近向爺爺討學的。她長期練劍,劍法純熟後就想嚐試一下刀法。
劍重刺,刀重劈,但在紮、掛、撩、挑、抹、截、掃、架等手法上,還是相通的,甚至幾乎是完全一致的,所以上手很快,不久便能將一把單刀使得虎虎生威。
輪到周白蘇,卻挑了一雙筷子一樣的兵器,在掌心滴溜溜地轉。
秦時月不知道是什麽,紫蘇告訴他,那叫峨嵋刺,又叫分水峨眉刺,原是水戰中使用的一種兵器。《三俠五義》中的翻江鼠蔣平,用的就是它。
後因攜帶方便,也用於陸戰。但由於此兵器太過短小,無法與刀劍抗衡,所以不能用於搏力,隻能作近身攻防,對使用者的手眼身法步的要求很高,通常與輕功和點穴術結合起來練。
之所以叫峨眉刺,是因為該兵刃乃蜀地峨眉山高人白眉道長所創,並且因其形狀跟女人的蛾眉相似,故名。周白蘇為人安嫻文靜,與這種低調隱秘的防禦型兵器十分和諧。
此技踩井字步法,身法輕靈。別看它短小細瘦,其用法卻是吸收了刀、劍、棍等長兵器、重兵器的要領,取其精髓精研而成,特點是緊貼敵身、粘連快狠,貌似纖弱,實質兇狠無比,往往能夠一擊得手。
秦時月聽了,不禁肅然起敬,眼睛一眨不眨地盯著那兩根不停轉動的細小銀針。
隻見那針在主人掌心緩緩轉動,不動聲色,靜似處子,但動如脫兔,雙臂伸縮托抖之間,銀刺恰如靈蛇吐信、狡鼠迴洞,須臾之間完成攻防動作,可謂殺機四伏。
這秦時月的內心,進一步被祖國武學的博大精深而深深震撼。
接下去,老爺子讓秦時月演練一下上次所教的內容。
因秦時月每天夙興夜寐,苦練師父所傳,加上身體素質好,特別是爆發力強,協調性好,又有早年的腰馬基礎,因此進步神速,動作轉換輕靈,已經能夠在身體倒立時順利地將暗器投放出去,下一步要提高的,隻是命中的精準度罷了。
秦時月打拳,本來就十分注重姿勢的優美,加上酒酣之後,興致高漲,跳躍和空翻時如豹躍鷹飛。雖然拳腿力度尚待提高,但已展現出雄強之美,看得老爺子和燕自立頻頻頷首。
最後,大家都把眼光投向燕自立。
隻見他緩緩脫去外衣,從架子上取了條長槍,立個門戶,之後舞將起來:雲海拂吉,玉帶纏腰,犀牛望月,白蛇吐信,退避三舍……刺、戳、點、掃、挑,格、撥、架、擋、淌,攻防兼備,人槍合一,真是平地起風、白光如練,看得人眼花繚亂,引起一片喝彩聲。
隻見他連續空中轉體,一轉一道銀光。如此幾個“怪莽翻身”之後,突然將鐵槍往後盡數一遞,然後往天空一挑,目眥盡裂般地大吼一聲:“大漠孤煙”。
秦時月聽了,真是驚為天人。
話音剛落,又見燕自立人槍合一,使一個側空翻離開原地,緊接著一個旋子起在空中,落地時將長槍貼地一插,然後身形一轉,“唰——”地一聲,手中直立的鐵槍隨著身體的旋轉在身體一側畫出一個360度的立圓……
周師說,這一招,又是瀝泉槍法中的“長河落日”。
若是實戰,槍尖掃過之處,盡是斷腿殘臂,鮮血淋漓啊!
唐代詩佛王維《使至塞上》中的名句“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竟然成了嶽家槍法中非常著名的兩個招式,可見嶽飛的文才和武藝!
秦時月不禁生起滿滿的敬意。
燕自立收住槍後,告訴大家,他當年就是用瀝泉槍法在石蓮村勇鬥保安隊的,並用“大漠孤煙”這一絕招,結果了惡霸婁二虎的性命。
至於六年前的日本軍人,更是不經打,他隻用一根旱煙筒和一塊大手巾,就將二人送迴了老家。
大家聽了經過後,一時全體起立鼓掌。秦時月和周家姐妹,將手掌都拍紅了。
時月被眾人的精彩表演所懾服,心裏暗暗堅定,一定要在武術上持續攀登,一覽群山。
接下來,大家交流心得。燕自立教了秦時月一些腿法和拳法,還與秦時月交流了對於時局的看法,約定了聯絡地點和方式,邀請他前往浮雲嶺登山探險。
秦時月正想擇時一探黃天蕩,加上有過幹草坡的遇險經曆,自然滿心喜歡。
由於時間已經不早,在聽師父作了一些意守方麵的點撥後,秦時月從樹下牽出黃膘馬,騰身而上,向各位抱拳告別。
燕自立目送秦時月消失在薄暮中,目光中流露出讚許。周老先生在一旁讚歎:“多好的一個年輕人啊。”
燕自立說:“周老,他還年輕,機會多得是。現在在那個陣營,對我們是件好事。”
原來,周止泉老人作為開明士紳,早就為中共所爭取。多年來,藥莊一直是中共新四軍的地下交通站。
兩人交談中返迴院內,卻沒注意到,周紫蘇正默立在一株無患子樹下不開心呢。她是想讓秦時月再多待一晚的,哪知道秦時月一心都在工作上,想走即走,根本沒有顧及她的感受。
理智上,她知道他迴去是工作的需要,可感情上她就是接受不了。她隻想他能多陪自己一會,再多一會。
蒼涯子有《蒼山行》一詩:
平生既慕神仙事,
豈顧身前身後名。
踏遍千山餐秀色,
疏星淡月吾獨行。
聽周白蘇、周紫蘇姐妹說,許多年都沒見爺爺像今天這般開心了。
大家一時輪番向老爺子敬酒。
秦時月的愛國與正直,讓燕自立分外欣賞。心想,組織上看人還真準,這個發展對象真是選對了。於是心中暗暗喜歡,對秦時月也更加親密無間。
燕自立在方義雲的引導下,成了新四軍的一員,此後當聯絡員,發展地下黨員,參加破襲行動,迅速成長起來。
他越與新四軍打交道,越覺得這支隊伍的不簡單,是一支胸懷祖國和人民,為窮苦人打天下的隊伍,所以奮不顧身投入其中,也把自己的武藝傳授給戰友們。
他現在遇到秦時月,覺得這樣優秀的青年,陷身於沒落的國民黨體製當中,直如美玉落於塵泥,實在太過可惜,所以下定決心要將他從泥淖中拉出,參加到締造新中國的偉大事業當中。
酒過三巡,老爺子哈哈一笑,說:“這酒也喝到興頭上了,怎麽樣,各路英雄,又該到了大家亮家底的時候了吧,哈哈哈。”
時月忙問緣故。
紫蘇示意他別問,之後衝著爺爺嘻嘻一笑,說:“好的,爺爺,先看我的。”
話音剛落,她已離席走去室外,眾人紛紛移座相隨,來到練功房坐定。
隻見她緩緩走到兵器架前,稍事沉吟,竟然取了一把單刀,這倒出乎秦時月的意料。
他原以為她會取一把長劍。
紫蘇向大家施禮,介紹說,獻上一套“四門刀法”,敬請大家指點,說完便舞將起來。
為了讓大家對此刀法有所了解,紫蘇在演示時,還創造性地自報招式。當然不是一招一式全講,而是揀一些要緊的或者是她重新取名過的動作。
如她以“金雞獨立”式起架,接下去做了一個並步勾手抱刀式,這本來不過是個尋常動作,她卻臨時給了個好聽的名字,叫“俠女亮相”,讓大家覺得耳目一新,禁不住“啪啪”鼓掌。
做完“夜叉探海”“蘇秦背劍”“白猿入洞”“燕子抄水”等招式後,又報了個“玉女提籃”,原來就是提膝勢,刀柄在胸前,刀尖斜上於左肩外而已。
在做躍步裹腦弓步藏刀之後,報一個“左顧右盼,力劈金石”,做的卻是金雞獨立後提左膝向右前上方掛刀,然後落馬步向右側方落刀立刀。
上動未停,周紫蘇再報一個“左顧右盼,金梁玉柱”,做的卻是轉身提膝掛刀接馬步架刀。
再報一個“流星趕月”,原來是並步向左下側按刀。
每逢要緊的、出彩的或一些生僻的動作,她更會提前報名,如“燕子啄泥”,動作是弧行並步紮刀;“金刀攔腰”,動作是後躍步裹腦馬步橫斬;“銀蛇起舞,九尺旋風”,做的是左右舞花背刀加右式旋風腳;“單峰插雲”做的是馬步立劈刀;“仙姑背劍”,動作是纏頭遮背提膝後於左脅藏刀,同時右膝提起左掌撐天呈金雞獨立勢。諸如此類,一連串難度不大卻非常實用的招式,做得造型俊美,英氣逼人。
等她做完“栓馬勢”“白馬迴槽”,收刀向大家致禮時,眾人報以熱烈的掌聲。
原來,這套刀法是紫蘇最近向爺爺討學的。她長期練劍,劍法純熟後就想嚐試一下刀法。
劍重刺,刀重劈,但在紮、掛、撩、挑、抹、截、掃、架等手法上,還是相通的,甚至幾乎是完全一致的,所以上手很快,不久便能將一把單刀使得虎虎生威。
輪到周白蘇,卻挑了一雙筷子一樣的兵器,在掌心滴溜溜地轉。
秦時月不知道是什麽,紫蘇告訴他,那叫峨嵋刺,又叫分水峨眉刺,原是水戰中使用的一種兵器。《三俠五義》中的翻江鼠蔣平,用的就是它。
後因攜帶方便,也用於陸戰。但由於此兵器太過短小,無法與刀劍抗衡,所以不能用於搏力,隻能作近身攻防,對使用者的手眼身法步的要求很高,通常與輕功和點穴術結合起來練。
之所以叫峨眉刺,是因為該兵刃乃蜀地峨眉山高人白眉道長所創,並且因其形狀跟女人的蛾眉相似,故名。周白蘇為人安嫻文靜,與這種低調隱秘的防禦型兵器十分和諧。
此技踩井字步法,身法輕靈。別看它短小細瘦,其用法卻是吸收了刀、劍、棍等長兵器、重兵器的要領,取其精髓精研而成,特點是緊貼敵身、粘連快狠,貌似纖弱,實質兇狠無比,往往能夠一擊得手。
秦時月聽了,不禁肅然起敬,眼睛一眨不眨地盯著那兩根不停轉動的細小銀針。
隻見那針在主人掌心緩緩轉動,不動聲色,靜似處子,但動如脫兔,雙臂伸縮托抖之間,銀刺恰如靈蛇吐信、狡鼠迴洞,須臾之間完成攻防動作,可謂殺機四伏。
這秦時月的內心,進一步被祖國武學的博大精深而深深震撼。
接下去,老爺子讓秦時月演練一下上次所教的內容。
因秦時月每天夙興夜寐,苦練師父所傳,加上身體素質好,特別是爆發力強,協調性好,又有早年的腰馬基礎,因此進步神速,動作轉換輕靈,已經能夠在身體倒立時順利地將暗器投放出去,下一步要提高的,隻是命中的精準度罷了。
秦時月打拳,本來就十分注重姿勢的優美,加上酒酣之後,興致高漲,跳躍和空翻時如豹躍鷹飛。雖然拳腿力度尚待提高,但已展現出雄強之美,看得老爺子和燕自立頻頻頷首。
最後,大家都把眼光投向燕自立。
隻見他緩緩脫去外衣,從架子上取了條長槍,立個門戶,之後舞將起來:雲海拂吉,玉帶纏腰,犀牛望月,白蛇吐信,退避三舍……刺、戳、點、掃、挑,格、撥、架、擋、淌,攻防兼備,人槍合一,真是平地起風、白光如練,看得人眼花繚亂,引起一片喝彩聲。
隻見他連續空中轉體,一轉一道銀光。如此幾個“怪莽翻身”之後,突然將鐵槍往後盡數一遞,然後往天空一挑,目眥盡裂般地大吼一聲:“大漠孤煙”。
秦時月聽了,真是驚為天人。
話音剛落,又見燕自立人槍合一,使一個側空翻離開原地,緊接著一個旋子起在空中,落地時將長槍貼地一插,然後身形一轉,“唰——”地一聲,手中直立的鐵槍隨著身體的旋轉在身體一側畫出一個360度的立圓……
周師說,這一招,又是瀝泉槍法中的“長河落日”。
若是實戰,槍尖掃過之處,盡是斷腿殘臂,鮮血淋漓啊!
唐代詩佛王維《使至塞上》中的名句“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竟然成了嶽家槍法中非常著名的兩個招式,可見嶽飛的文才和武藝!
秦時月不禁生起滿滿的敬意。
燕自立收住槍後,告訴大家,他當年就是用瀝泉槍法在石蓮村勇鬥保安隊的,並用“大漠孤煙”這一絕招,結果了惡霸婁二虎的性命。
至於六年前的日本軍人,更是不經打,他隻用一根旱煙筒和一塊大手巾,就將二人送迴了老家。
大家聽了經過後,一時全體起立鼓掌。秦時月和周家姐妹,將手掌都拍紅了。
時月被眾人的精彩表演所懾服,心裏暗暗堅定,一定要在武術上持續攀登,一覽群山。
接下來,大家交流心得。燕自立教了秦時月一些腿法和拳法,還與秦時月交流了對於時局的看法,約定了聯絡地點和方式,邀請他前往浮雲嶺登山探險。
秦時月正想擇時一探黃天蕩,加上有過幹草坡的遇險經曆,自然滿心喜歡。
由於時間已經不早,在聽師父作了一些意守方麵的點撥後,秦時月從樹下牽出黃膘馬,騰身而上,向各位抱拳告別。
燕自立目送秦時月消失在薄暮中,目光中流露出讚許。周老先生在一旁讚歎:“多好的一個年輕人啊。”
燕自立說:“周老,他還年輕,機會多得是。現在在那個陣營,對我們是件好事。”
原來,周止泉老人作為開明士紳,早就為中共所爭取。多年來,藥莊一直是中共新四軍的地下交通站。
兩人交談中返迴院內,卻沒注意到,周紫蘇正默立在一株無患子樹下不開心呢。她是想讓秦時月再多待一晚的,哪知道秦時月一心都在工作上,想走即走,根本沒有顧及她的感受。
理智上,她知道他迴去是工作的需要,可感情上她就是接受不了。她隻想他能多陪自己一會,再多一會。
蒼涯子有《蒼山行》一詩:
平生既慕神仙事,
豈顧身前身後名。
踏遍千山餐秀色,
疏星淡月吾獨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