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這金不換引著秦時月上得岸來,自報家門,說是縣保安團的秦團長,來處理殺人案子,便早有熱心的村民來引著去見了當地的保長。


    保長聽了金不換的引薦,不住地向秦時月哈著腰點著頭。


    金不換向秦時月匯報,這位保長也就是排潭鄉的保安隊長,並說秦夢各鄉的保安隊長,基本上是由當地最有名望和影響力的保長兼任的。


    保長帶了幾名團丁,腳不點地地簇擁著秦時月二人到了江邊現場。


    一棵大柳樹下,係著一葉竹篷小船,隨著江水的“嘩啦”聲,在那裏微微晃蕩。


    秦時月讓金不換與保長立於纜繩處,再讓團丁們在外圍警戒,別讓任何人近前,自己一人上了船。


    半盞茶工夫,秦時月下船,吩咐保長安排當地的材夫(方言,即仵作)為死者入殮埋葬,然後召莫保長和金不換進屋。


    秦時月問:“此地可有賣騾肉之人?”


    保長想了想,說:“沒有。”


    秦時月說:“那對岸呢?”


    保長說:“也沒有。這一帶雞鴨魚肉多的是,豬肉日日有,牛、羊、狗肉也隔三差五的有,就是沒有騾肉。騾肉好吃是真,有‘天上龍肉,地上騾肉’的講法。但這地方沒騾,又哪來的騾肉?”


    “那難道連騾都看不到麽?搬運貨物都用什麽了,牛車?馬幫?”


    保長聽了,眼珠子一轉,忽然拍了下大腿,說:“啊呀,長官您可提醒了我,有騾隊啊,那廟下村的騾爺!”


    “廟下?騾爺?”


    “是的,廟下村騾爺,就有一支騾隊!眼下正好就在魚橋埠。”


    秦時月聽了眼睛一亮,問:“怎麽迴事?快快講來。”


    保長雙掌一擊,說:“嗨呀,賺錢嘛。本地有個大戶建房,木料、石料全是從山裏通過竹筏和貨船運到附近的碼頭,然後再用騾隊運過來。”


    說完迴頭衝手下的團丁說:“去,把騾爺帶來,就說縣裏的秦團長正等著呢。”


    幾個團丁一窩蜂去了。


    金不換好奇地問秦時月:“秦團,這案子跟騾子有什麽關係嗎?”


    秦時月眨眨眼,說:“過會你就知道了。”


    不一會,就見眾人領著一個壯實漢子來到秦時月麵前,說騾爺帶到。


    秦時月看時,見來人一身粗布灰衣,短而濃的眉,兩隻眼睛不大,卻目光清澈。


    秦時月看了,心想,這人看上去明明是個實誠漢子,怎麽會是殺人犯?


    可轉念一想,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鬥量,這人心啊,難測。


    於是故意裝著生氣的樣子,指著他大喝一聲:


    “什麽騾爺?看你還是條漢子,怎麽就殺了人家夫妻兩個?多大的仇恨?你既然殺人,怎麽不把那騾肉吃完,結果倒留下了蛛絲馬跡!”


    漢子的臉頓時一白,張著嘴說不出話來。


    秦時月立刻從工具盒裏用鑷子揀出片東西,舉在漢子眼前說:“好好看看,這是不是你的?你身邊還有多少?”


    騾爺看了,臉一下變了色。


    秦時月見狀,馬上朝金不換使個臉色,說:“搜他!”


    果然,金不換就從羅三口袋裏搜出了一把同樣的東西。


    大家湊近了看,有的不認識,保長卻認識,說:“這不是穿山甲的鱗片嗎?”


    金不換這下明白了,說:“哦,原來秦團在現場撿到了這東西?”


    秦時月點點頭,說:“現在兩樣物證都在,趕騾的……你還有什麽話說?”說完將臉轉向保長,問:“他叫什麽名字?”


    保長身邊一人說:“騾爺。秦團,他叫騾爺。”


    保長用肘撞他一下,說:“笨蛋!”


    那人恍然大悟,狠勁一拍腦袋,說:“啊喲,看我這人!有秦爺在,誰還敢在此稱‘爺’?真是笨蛋!”


    保長在他臂上搗了一拳,說:“算你聰明,廢話少說……他大名叫什麽?”


    那人看看保長,轉而將臉轉向秦時月說:“報告長官,這人名叫羅三,姓羅,四夕羅,在家裏排名老三。因為趕騾,整天跟騾在一起,所以大家都喜歡叫他騾爺。”


    騾爺氣焰早已矮了半截,低聲拱手說:“小的羅三,祖籍本縣羅村,廟下是高祖父時到的。因平日趕騾行腳,謀點生活,鄉親們抬舉,稱我騾爺,不過是個戲稱,請長官息怒。”


    秦時月聽了,覺得此人還算懂禮,講話也有條理,又是自己的廟下同鄉,心裏已經有了三分好感。但由於案情重大,仍然裝作生氣,厲聲說:“好個羅三,還不快將你行兇殺人之事從實招來!”


    隻見羅三“撲通”一聲跪下,大聲說:“人是我殺的,可我也是被逼的!長官大人,他們是一對惡夫妻,謀我錢財啊!”


    秦時月示意金不換與莫保長做好記錄。下麵的事,眾人聽了,也都唏噓感歎。


    正如秦時月的直覺,這羅三的人並不壞,而且可以說為人勤勞,待人熱情,口碑不錯。那一口袋的穿山甲鱗片,其實就是他拿來送人的。


    他聽這裏的人說,江邊潮濕,蚊子多,而穿山甲鱗片對付蚊蟲叮咬引起的瘙癢有效,便特意從老家獵戶處要了一些,幾片幾片地分送給要好的。


    平時有什麽山貨,他也總會帶在身邊,出手的價格很便宜,見到要好的或年老的,還會免費相送,出手很是大方。


    他與死者“大江魚”,就是認識多年的好朋友,經常在一起飲酒吃肉吹牛皮。


    前天在送貨途中,羅三家的一頭騾不慎溜坡,滾下山死了。


    他念著騾為他拚死拚活馭貨的份上,想找個地方為它安葬,可村民們哪裏容他那樣,早搶著下手,東一塊西一塊地開始分割。


    他於是狠狠心,幹脆將騾大卸八塊,見者有份,你一塊他一塊地分。到魚橋埠送貨時,還特意給好朋友大江魚也拿了一塊,是上好的腱子肉。


    酒酣之後,兩人照例開始掏心掏肺地講心裏話。


    大江魚說,自己真是交了個好朋友,但有新鮮的野味,騾爺總會頭一個記著他。


    羅三說,是啊,你我是多年的鐵弟兄,除了老婆,什麽都可以共有。


    大江魚說,什麽話啊,以你我的關係,老婆也可以共用。


    羅三說,兄弟,你酒多了吧?


    大江魚說,沒多,沒多。兄弟,你沒有老婆,要是熬不牢的時候,我老婆……你盡管……用。


    羅三說,這……這哪行……再說,我可沒有老婆。


    大江魚說,你沒老婆,就不要提了,珍珠寶貝你有,肯與我分享麽?


    羅三說,什麽珍珠寶貝啊!你連老婆都願意共享,難道我還在乎這些身外之物?


    大江魚說,當真?來來來,好兄弟,我們來一杯。


    於是,已經喝到九分醉的兩個人,又幹了一杯。


    羅三說:“今天也正是撞著好日子了,我這裏正有一樣寶貝,比金元寶還要稀罕,可以跟東海龍王的珠寶比一比的,你想要麽?”


    大江魚說:“我不信。你是小母牛翻跟頭,牛屄在前。酒多了,比皇帝還牛逼,萬裏江山都是你的了!”


    “我騾爺牛不牛逼,你自己瞧嘛!”羅三高叫一聲,從懷裏摸出一隻手掌大的物件,往案上“叭”的一扣。


    大江魚定睛一看,還真是個好家夥,一隻栩栩如生的金鱉,微微昂著頭,像是在跟他打招唿呢。


    這鱉通體金黃色,泛著誘人的光澤。


    大江魚又是作禮,又是堆笑,又給哥倆滿上了一杯。


    大江魚的老婆,也不知什麽時候從燒飯的煤爐邊來到了兩人身邊,捧起金鱉,兩眼放光,看得仔細,漸漸的就有些愛不釋手。


    之後,這婆娘翻出放了好長時間的幹菜一樣的茶葉,泡了水,滿臉喜色地遞在羅三手上。


    晚上,夫妻倆就留羅三宿在船上。


    等羅三睡下,大江魚卻起身了,說是要與親戚去商量一下明天出江捕魚的事。


    這大江魚前腳剛走,他婆娘火熱的大腿便糖餃兒一般粘上了羅三的粗腿,那腰跟腚,扭得跟梨膏糖似的,鼻子裏也開始“哼哼”起來。


    這羅三又不是吃素的,天上掉餡餅的好事,哪有不要的道理?加上酒壯色膽,於是一個翻身就將女人壓在了身子底下,一雙莆扇般的大手,在女人身上揉麵團一般地活動開了……兩人玩到好處,正如鐵匠師傅打鐵,一個抽風箱,一個掄錘子,哼哈哼哈幹得火熱。


    正在這節骨眼上,大江魚卻迴來了……


    好朋友歸好朋友,可好過了頭,好進了不該好不該進的地方,情況就不一樣了,好不了啦。


    羅三說,賢弟啊,儂剛才不是講過,你我之間,老婆也可以共用的啊。


    大江魚說,好笑吧,虧儂說出這樣的話,儂又沒有老婆。隻許儂用我的,我又用不到儂的,天下哪有這樣不公平的事?想得美啊!


    你看,沒有利益,公事公辦,私事也公辦;有了利益,私事私辦,公事也私辦。一切都靈活機動。


    別看大江魚酒多,涉及到利益,他腦子清醒得很呢。


    於是,一個好朋友跟另一個好朋友說:“是官了還是私了?”


    既然是好朋友,這種事哪有“官了”的道理?除非雙方都不要臉了。


    談判的結果是:金鱉歸大江魚,睡覺的事就當沒有發生。


    羅三懊惱地罵了一句:“偌大一隻金鱉,才拾了半毛逼,你這算鳥個朋友。”


    大江魚得了鱉,腆著個臉說:“就是個鳥朋友嘛,誰讓你的鳥動作那麽慢的?還敢怨別人,哼!”


    羅三罵罵咧咧,搖搖晃晃地上了岸。


    一陣江風吹過,他“哇——哇——”吐了兩口,腦子清醒些了,才開始後悔,明白自己剛才做了票折本生意。


    他想,大江魚老婆那腿間的物事,又不是金子做的……即便是金子做的,用用也不會少下去。哪怕用用會少下去,也不用那麽貴啊——整整一隻金鱉!一隻金鱉,才弄了半毛,這事要是傳出去,我羅三麵子還擱哪裏去?如果用那金鱉去換成叮當響的銀元,再用銀元去睡女人,那可以睡多少女人哦!


    人才兩失的羅三,本來是癟三一樣離了漁船,迴他那個騾房去的,這會心疼加上氣惱,又兼酒多了衝動,掉迴頭就去議論。


    羅三迴到江邊時,大江魚正在起錨。


    這架勢,不是要跑路麽?


    “好你艘賊船,快給我站牢!”仗著酒勁,羅三笨騾一般大吼一聲,一個箭步跳了上去。


    兩人隨即扭打在一起。


    本來,兩個男人,打一場也就算了,偏偏那婆娘見後,也來幫忙。


    她卻不是幫羅三,而是一個勁兒地用手抓羅三的褲襠,把個羅三氣得七竅生煙。


    他想,你這騷娘們,剛才摸我的蛋,寶貝得不行;現在掏我的襠,卻辣手摧花一般,天底下哪有這樣翻臉不認人的?儂也不想想,儂個隻破船,我騾爺才撐了半迴,竟要折送我一隻金鱉!現在又與老公合夥欺侮我,想斷我的命根子!……對啦,看看她這副狠勁,哪裏會真正喜歡我的?莫不是她剛才勾引我,本就是為了圖這隻金鱉?要不怎麽變臉比變天還要快?還有,大江魚怎麽睡了又會起來,並且說去就去,說迴就迴?哈呀,這八成是一個設好了圈套,存心讓我鑽啊!


    羅三一下明白過來,自己是被人陷害與訛詐了,心裏那個氣啊,心想,好,你們這對見財忘義的狗夫妻,原來我們多年的交情,還比不上一隻金鱉!今日我倒要教訓你們怎麽做人!


    他看看腳下搖晃,心想在這船上,我哪敵得過你們風裏來雨裏去的船家夫妻?再互撕下去,豈不要被你們整死在這大江裏?


    你們水性好,所以才有“大江魚”這個綽號,何況那賊女人還死盯著自己的卵子下手呢。


    對了,你不仁我不義。先下手為強,後下手遭殃,別怪我騾爺翻臉不認人啦。


    一時怒從心頭起,惡向膽邊生,拔出隨身攜帶的割牛肉的尖刀,對著兩人就是一頓亂捅。一邊捅,一邊嘴裏還直罵:“狗夫妻,賊夫妻,教你們愛財如命!教你們貪財忘義!”


    這尖刀鋒快,普通人有幾刀好挨的?等到羅三發過瘋,手酸了再歇,看看對麵夫妻兩個,早歪在船艙裏,哪裏還有半絲響動?


    羅三這下傻眼了:自己也沒想捅死他們啊,隻想教訓教訓……再說,也沒怎麽捅啊?……算了,就算捅了,自古欠債還錢,殺人償命,也不算什麽……嗨呀,不對不對,兩條人命,我哪還得起啊!我羅三這下可算完了……黑暗中,羅三倉皇離開現場。


    他本想連夜離開魚橋埠,但一想,這一走,不是“此地無銀三百兩”麽?事已至此,再看看吧,真找上他,也跑不掉;如果沒有懷疑到他,他再走,反而安心。


    這一想,他就在騾房呆了下來,借著酒勁,唿唿大睡到天亮。


    經過的人都能聽到騾房裏鼾聲如雷。有的就說,嗨,這騾爺好大的勁,連睡覺都這麽威風。


    第二天,東家和匠人們在談論昨夜的兇殺案,遲遲起床的羅三卻照樣若無其事地運貨、卸貨,不時還插上幾句嘴。要不是秦時月憑碗底的騾肉和船板上的一片穿山甲鱗片懷疑到羅三,別人還真想不到,兇手會是這個運石料的外鄉人。


    秦時月再問他金鱉的來曆,羅三也一一供述。


    他說是一次上山時,在山澗裏磨鉤刀時發現的。


    一開始還以為是塊石頭,磨著磨著上麵的亮光出來了,仔細看,才發現是隻鱉的形狀,於是拿迴家研究,才發覺自己撿了一件寶。


    後來問了村裏的老人,才知道古時那山上有一座台基廟,後來塌掉了,村民們叫它“佛田雞”,並且一直有個“十八隻金鱉”的傳說。


    秦時月聽了,想,既是“田雞”,又怎麽是“鱉”呢?這裏麵恐怕還有套頭。


    這隻金鱉可不是尋常物,掂掂份量足有三四兩重,上麵還有一個繁體的“台”字,不是文物又是什麽?


    既是文物,應當前去考察一下,興許能挖出點什麽東西來呢。再說那是甑山,他早就想去,正好一作兩便。於是心內作數,打算找個時間上佛田雞去探一探。


    事後,金不換讓保長安排團丁和鄉公所的人,將羅三押上,一起跟著秦時月去縣政府交差。


    舊檀有《江湖即景》詩記曰:


    藝高人膽大,


    仗劍走天涯。


    一路盡歡笑,


    江湖即我家。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古邑俠蹤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舊檀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舊檀並收藏古邑俠蹤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