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宮的宏偉殿堂內。
田和端坐,麵容嚴肅。
下方,田育和晏子初靜靜地坐著……
田和的目光掃過田育、晏子初,沉聲道:“王叔、晏卿,剛剛收到的訊息,道宗與佛門並未交戰。反倒是江羽斬殺了薛紫山等高手,不過,宗師級別的隕落對佛門而言似乎微不足道。”
“隻要有佛門的大宗師存在,便難以輕易對付。這種人物,若非一擊必殺,他們逃脫後,將對朝廷構成深遠威脅,甚至可能導致嚴重後果。對付佛門,有何萬無一失的策略呢?”
大宗師已是人類力量的極致。
即使是千軍萬馬,也難以阻擋大宗師的去路,這讓田和深感憂慮。
田育麵色嚴峻,堅定地說:“陛下先前在南城門外提到,時機成熟即刻行動。如今佛門勢力強盛,掌控之地與資源眾多,此刻唯有奮力一搏,壓製佛門。如若您此刻顧慮重重,此事恐怕難以推進。”
晏子初讚同道:“琅琊王所言極是,老臣亦主張果斷出擊。當然,我們也須預見到佛門可能會反擊。一旦佛門引發亂局,其後果將極為棘手,易導致動蕩不安。”
“早先就說過,因外界因素,我們無法改革,無法遏製佛門。如今與晉國、秦國聯手,齊國沒了外患,便必須行動。哪怕是動蕩,也必須承受。”
“今日不行動,將來隻會越發困難。”
“甚至,危機將一觸即發。”
晏子初說道:“所以老臣認為,應做好全麵準備,全力一擊。出手便是雷霆手段,無論代價幾何,都要堅決執行。”
田和思慮片刻,說道:“如此看來,為了確保成功,必須調動軍隊。”
田育說道:“陛下英明,老臣同意調動禁軍進行打擊。先以雷霆手段掃蕩臨淄境內的佛寺,震懾佛門,隨後在全國範圍內頒布法令,徹底抑製佛門勢力。”
晏子初附和道:“老臣讚同此議。”
田和聽後,雖已認可這個計劃,但內心對如此大張旗鼓的行動仍有猶豫。該如何處置那位佛門大宗師?
田和心中已有盤算,也做好了付出巨大代價的準備。然而,當真要付諸行動時,內心仍不免猶豫。一旦命令下達,便是舉國之力的行動,再也沒有迴頭之路。
“踏!踏!”
一陣腳步聲傳來。
一位內侍走進,躬身稟報:“陛下,江羽在皇城外請求覲見。”
“宣他進來!”
田和直接下令。
內侍退下。
田和說道:“江羽剛結束辯佛之戰,武鬥也已落幕,此刻前來覲見,難道是要準備離開臨淄了嗎?他挑起了與佛門的紛爭,齊國即將風起雲湧,因此他選擇迅速離開。”
田育點頭道:“陛下英明,老臣也是這麽想的。江羽促成了齊、秦、晉三國聯盟,任務已完成。接下來,他沒有理由繼續逗留,而且得罪了佛門,留在臨淄的確危險。他選擇盡快離開,實乃情理之中。”
田和點頭,思考著佛門之事,畢竟江羽的離開對他來說並無關聯...
這隻是例行的會麵。
時光短暫,江羽步入宏偉的聖殿之內。
他望見田育、晏子初,旋即轉向田和,行禮道:“江羽,拜見陛下。”
田和點頭道:“這次佛辯,你以雄辯之才戰勝眾多僧侶,實屬不易。這次做得很好。”
江羽迴應:“陛下過獎。” 田和主動發問:“你今日前來,難道是打算離開齊國領土了嗎?”
江羽搖頭道:“在下此次覲見,並非準備離開臨淄城。雖有離意,但佛門之事未解決,我便不能離開。此次前來,正是為了解決佛門之事。”
田和眉頭微挑。
江羽竟然也要對付佛門?
按常理,佛門與荀子有些關聯,卻未波及荀子。況且,即便江羽與佛門有衝突,現在他也完全能安然脫身,但他卻選擇繼續對付佛門。
田和甚感驚訝。
他沉聲道:“江羽,為何要堅持對付佛門?”
江羽迴答:“斬草除根,尤其是佛門那兩位宗師,口出威脅,說我無法離城。若不除去這二人,我恐怕寢食難安。再者,家師因佛門之事受盡非議,這一切都是佛門所為。因此,我要徹底鏟除佛門。”
江羽從不自詡為善人。
恩怨分明,有仇必報。
他與佛門已是不死不休,矛盾無法緩和。如今齊國王朝要對付佛門,形勢所逼,江羽自然不會放過落井下石的機會。
徹底消滅慈恩寺與玉峰寺。
唯有如此,他才能真正心安。
田和點點頭,江羽的想法並無不妥。他眼中多了幾分讚賞,說道:“既然決定對付佛門,你也知道,慈恩寺、玉峰寺並非易與之輩。朕已與琅琊王、晏丞相商議此事。”
江羽答道:“在下已有對策。”
“何策?”
田和身體微傾,眼神中充滿期待。
江羽道:“我的兩位師叔,想必陛下已有所耳聞,他們皆是宗師級強者。有他們出手,再加上朝廷調動軍隊,直接消滅慈恩寺、玉峰寺,易如反掌。”
“不可!”
晏子初立刻反駁。
他混濁的眼眸中閃爍精光,正色道:“要圍剿慈恩寺、玉峰寺,必然引發叛亂,這是絕不允許的。適才,我們正在商討此事。”
先前,晏子初與田育商定的策略是調兵壓製,與江羽的計劃不謀而合。
然而,晏子初卻提出反對。
他這樣做,是想看看江羽是否還有更妥善的計策。
田育立刻領會,附和道:“江羽,你應該清楚,佛門有武僧軍團。佛門實力強大,甚至可能與權貴勢力有所勾結。一旦調兵壓製,很可能引起混亂。各寺廟同時反叛,後果將不堪設想。”
田和的眼神中充滿了期待。
萬一,江羽有更佳的策略呢?
江羽輕輕搖頭,充滿信心地說:“陛下,琅琊王,晏丞相,欲要清除梵音穀與風靈寺,必須調動精銳之師,以免滋生更多變數。此外,不能一舉圍攻,那樣隻會徒增挫敗。”
“首先,今夜臨淄城門將緊閉。唯有梵音穀位於城內,我們當夜便率軍攻打。同時,我兩位師叔將出手,兩大武尊,加上陛下的鐵騎軍團和齊國監察司的眾多宗師,合力圍剿梵音穀的武尊,摧毀其力量。”
“如此,隱患便無從談起。”
“梵音穀灰飛煙滅後,大軍即刻出城,直撲風靈寺。”
“同樣策略,一舉蕩平風靈寺。”
“兩座擁有武尊的寺廟消失,寶相寺自會安然無恙,隻需朝廷法令,限定寶相寺僅存百畝之地,遣散僧侶,僅留百人足矣。這便是為其留下一線生機。”
“兵法雲,圍三闕一,留一出路。敵人若能逃逸,我們順勢追擊。一旦斷絕其生路,敵方必全力頑抗。佛門亦然,保留寶相寺,便是留有餘地。”
江羽從容闡述:“麵對朝廷威壓,佛門雖欲反抗,卻無力抵擋。”
“有了寶相寺的先例,天下佛門自會順從。”
“為防止地方權貴庇護佛門,阻礙清算,可再頒令,命各地郡守、縣令參與佛門清查。凡地方查處財物,郡縣各取二成,餘者上繳朝廷。”
“此舉定能激發地方全力以赴。”
“無任何阻礙。”
江羽微笑道:“如此,佛門得以抑製,齊國的佛門改革也將順勢推進。即便佛門心有不甘,在大勢所趨之下,也無法翻盤。更何況,那兩座龐大的寺廟已成為廢墟,成為前車之鑒。”
“這就是我的計策!”
“不急於一時,而是一步步瓦解。”
“才能徹底根除。”
江羽拱手問:“不知陛下是否認同此策?”
田和為江羽的策略所折服,因為這種分而擊之和籠絡地方的策略最為穩妥。有江羽的兩位武尊師叔助陣,梵音穀和風靈寺的覆滅輕而易舉。
留下寶相寺,也意味著留了生機。
田和並未立即迴應,轉望向田育,問道:“皇叔,您怎麽看?”
“微臣讚同。”
田育毫不猶豫地表示同意。
晏子初也附和:“陛下,江羽的提議極好,微臣也讚同。”
田和說:“既然如此,就依江羽之策。今晚戌時三刻,朕的鐵騎軍團由皇叔統率,一萬精兵掃蕩梵音穀。江羽,你的兩位師叔務必在戌時三刻抵達,助陣慧初,消除隱患。”
江羽嘴角勾起一絲神秘微笑,說:“請陛下安心,今夜戌時,我自當參與其中。”
“去吧!”
田和揮手示意。
江羽行了一個莊重的禮,隨即轉身消失在視野中。
田和注視著江羽離去的身影,眼中閃爍著深思,低語:“這位江羽,果真不凡。朕原以為他會遠離臨淄,未曾想他選擇留下,要徹底鏟除禍患。”
田育眼眸微眯,說道:“像江羽這樣的,隻能為友,不能為敵。一旦為敵,必得一擊絕殺,否則他的複仇之力,恐將帶來災難。如今的佛門,就是其報複的明證。”
田和讚同道:“皇叔所言極是。”
晏子初麵色嚴肅:“總之,隻要今晚能摧毀大悲恩寺與玉峰寺,齊國遏製佛門的計劃便大功告成。我們白天商量的結果是,允許佛門存在,但土地僅限數十百畝。沒想到,江羽提出的意見也是如此。”
田育感歎道:“晏公,我知道你對江羽讚賞有加,可惜他不可能為齊國效力。”
晏子初輕歎:“唉,可惜了。”
田和心中也滿是遺憾,但他現在關心的焦點已不在江羽,而是如何應付今晚的“滅佛”之事。
這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機遇。
田和滿懷期待。
田和端坐,麵容嚴肅。
下方,田育和晏子初靜靜地坐著……
田和的目光掃過田育、晏子初,沉聲道:“王叔、晏卿,剛剛收到的訊息,道宗與佛門並未交戰。反倒是江羽斬殺了薛紫山等高手,不過,宗師級別的隕落對佛門而言似乎微不足道。”
“隻要有佛門的大宗師存在,便難以輕易對付。這種人物,若非一擊必殺,他們逃脫後,將對朝廷構成深遠威脅,甚至可能導致嚴重後果。對付佛門,有何萬無一失的策略呢?”
大宗師已是人類力量的極致。
即使是千軍萬馬,也難以阻擋大宗師的去路,這讓田和深感憂慮。
田育麵色嚴峻,堅定地說:“陛下先前在南城門外提到,時機成熟即刻行動。如今佛門勢力強盛,掌控之地與資源眾多,此刻唯有奮力一搏,壓製佛門。如若您此刻顧慮重重,此事恐怕難以推進。”
晏子初讚同道:“琅琊王所言極是,老臣亦主張果斷出擊。當然,我們也須預見到佛門可能會反擊。一旦佛門引發亂局,其後果將極為棘手,易導致動蕩不安。”
“早先就說過,因外界因素,我們無法改革,無法遏製佛門。如今與晉國、秦國聯手,齊國沒了外患,便必須行動。哪怕是動蕩,也必須承受。”
“今日不行動,將來隻會越發困難。”
“甚至,危機將一觸即發。”
晏子初說道:“所以老臣認為,應做好全麵準備,全力一擊。出手便是雷霆手段,無論代價幾何,都要堅決執行。”
田和思慮片刻,說道:“如此看來,為了確保成功,必須調動軍隊。”
田育說道:“陛下英明,老臣同意調動禁軍進行打擊。先以雷霆手段掃蕩臨淄境內的佛寺,震懾佛門,隨後在全國範圍內頒布法令,徹底抑製佛門勢力。”
晏子初附和道:“老臣讚同此議。”
田和聽後,雖已認可這個計劃,但內心對如此大張旗鼓的行動仍有猶豫。該如何處置那位佛門大宗師?
田和心中已有盤算,也做好了付出巨大代價的準備。然而,當真要付諸行動時,內心仍不免猶豫。一旦命令下達,便是舉國之力的行動,再也沒有迴頭之路。
“踏!踏!”
一陣腳步聲傳來。
一位內侍走進,躬身稟報:“陛下,江羽在皇城外請求覲見。”
“宣他進來!”
田和直接下令。
內侍退下。
田和說道:“江羽剛結束辯佛之戰,武鬥也已落幕,此刻前來覲見,難道是要準備離開臨淄了嗎?他挑起了與佛門的紛爭,齊國即將風起雲湧,因此他選擇迅速離開。”
田育點頭道:“陛下英明,老臣也是這麽想的。江羽促成了齊、秦、晉三國聯盟,任務已完成。接下來,他沒有理由繼續逗留,而且得罪了佛門,留在臨淄的確危險。他選擇盡快離開,實乃情理之中。”
田和點頭,思考著佛門之事,畢竟江羽的離開對他來說並無關聯...
這隻是例行的會麵。
時光短暫,江羽步入宏偉的聖殿之內。
他望見田育、晏子初,旋即轉向田和,行禮道:“江羽,拜見陛下。”
田和點頭道:“這次佛辯,你以雄辯之才戰勝眾多僧侶,實屬不易。這次做得很好。”
江羽迴應:“陛下過獎。” 田和主動發問:“你今日前來,難道是打算離開齊國領土了嗎?”
江羽搖頭道:“在下此次覲見,並非準備離開臨淄城。雖有離意,但佛門之事未解決,我便不能離開。此次前來,正是為了解決佛門之事。”
田和眉頭微挑。
江羽竟然也要對付佛門?
按常理,佛門與荀子有些關聯,卻未波及荀子。況且,即便江羽與佛門有衝突,現在他也完全能安然脫身,但他卻選擇繼續對付佛門。
田和甚感驚訝。
他沉聲道:“江羽,為何要堅持對付佛門?”
江羽迴答:“斬草除根,尤其是佛門那兩位宗師,口出威脅,說我無法離城。若不除去這二人,我恐怕寢食難安。再者,家師因佛門之事受盡非議,這一切都是佛門所為。因此,我要徹底鏟除佛門。”
江羽從不自詡為善人。
恩怨分明,有仇必報。
他與佛門已是不死不休,矛盾無法緩和。如今齊國王朝要對付佛門,形勢所逼,江羽自然不會放過落井下石的機會。
徹底消滅慈恩寺與玉峰寺。
唯有如此,他才能真正心安。
田和點點頭,江羽的想法並無不妥。他眼中多了幾分讚賞,說道:“既然決定對付佛門,你也知道,慈恩寺、玉峰寺並非易與之輩。朕已與琅琊王、晏丞相商議此事。”
江羽答道:“在下已有對策。”
“何策?”
田和身體微傾,眼神中充滿期待。
江羽道:“我的兩位師叔,想必陛下已有所耳聞,他們皆是宗師級強者。有他們出手,再加上朝廷調動軍隊,直接消滅慈恩寺、玉峰寺,易如反掌。”
“不可!”
晏子初立刻反駁。
他混濁的眼眸中閃爍精光,正色道:“要圍剿慈恩寺、玉峰寺,必然引發叛亂,這是絕不允許的。適才,我們正在商討此事。”
先前,晏子初與田育商定的策略是調兵壓製,與江羽的計劃不謀而合。
然而,晏子初卻提出反對。
他這樣做,是想看看江羽是否還有更妥善的計策。
田育立刻領會,附和道:“江羽,你應該清楚,佛門有武僧軍團。佛門實力強大,甚至可能與權貴勢力有所勾結。一旦調兵壓製,很可能引起混亂。各寺廟同時反叛,後果將不堪設想。”
田和的眼神中充滿了期待。
萬一,江羽有更佳的策略呢?
江羽輕輕搖頭,充滿信心地說:“陛下,琅琊王,晏丞相,欲要清除梵音穀與風靈寺,必須調動精銳之師,以免滋生更多變數。此外,不能一舉圍攻,那樣隻會徒增挫敗。”
“首先,今夜臨淄城門將緊閉。唯有梵音穀位於城內,我們當夜便率軍攻打。同時,我兩位師叔將出手,兩大武尊,加上陛下的鐵騎軍團和齊國監察司的眾多宗師,合力圍剿梵音穀的武尊,摧毀其力量。”
“如此,隱患便無從談起。”
“梵音穀灰飛煙滅後,大軍即刻出城,直撲風靈寺。”
“同樣策略,一舉蕩平風靈寺。”
“兩座擁有武尊的寺廟消失,寶相寺自會安然無恙,隻需朝廷法令,限定寶相寺僅存百畝之地,遣散僧侶,僅留百人足矣。這便是為其留下一線生機。”
“兵法雲,圍三闕一,留一出路。敵人若能逃逸,我們順勢追擊。一旦斷絕其生路,敵方必全力頑抗。佛門亦然,保留寶相寺,便是留有餘地。”
江羽從容闡述:“麵對朝廷威壓,佛門雖欲反抗,卻無力抵擋。”
“有了寶相寺的先例,天下佛門自會順從。”
“為防止地方權貴庇護佛門,阻礙清算,可再頒令,命各地郡守、縣令參與佛門清查。凡地方查處財物,郡縣各取二成,餘者上繳朝廷。”
“此舉定能激發地方全力以赴。”
“無任何阻礙。”
江羽微笑道:“如此,佛門得以抑製,齊國的佛門改革也將順勢推進。即便佛門心有不甘,在大勢所趨之下,也無法翻盤。更何況,那兩座龐大的寺廟已成為廢墟,成為前車之鑒。”
“這就是我的計策!”
“不急於一時,而是一步步瓦解。”
“才能徹底根除。”
江羽拱手問:“不知陛下是否認同此策?”
田和為江羽的策略所折服,因為這種分而擊之和籠絡地方的策略最為穩妥。有江羽的兩位武尊師叔助陣,梵音穀和風靈寺的覆滅輕而易舉。
留下寶相寺,也意味著留了生機。
田和並未立即迴應,轉望向田育,問道:“皇叔,您怎麽看?”
“微臣讚同。”
田育毫不猶豫地表示同意。
晏子初也附和:“陛下,江羽的提議極好,微臣也讚同。”
田和說:“既然如此,就依江羽之策。今晚戌時三刻,朕的鐵騎軍團由皇叔統率,一萬精兵掃蕩梵音穀。江羽,你的兩位師叔務必在戌時三刻抵達,助陣慧初,消除隱患。”
江羽嘴角勾起一絲神秘微笑,說:“請陛下安心,今夜戌時,我自當參與其中。”
“去吧!”
田和揮手示意。
江羽行了一個莊重的禮,隨即轉身消失在視野中。
田和注視著江羽離去的身影,眼中閃爍著深思,低語:“這位江羽,果真不凡。朕原以為他會遠離臨淄,未曾想他選擇留下,要徹底鏟除禍患。”
田育眼眸微眯,說道:“像江羽這樣的,隻能為友,不能為敵。一旦為敵,必得一擊絕殺,否則他的複仇之力,恐將帶來災難。如今的佛門,就是其報複的明證。”
田和讚同道:“皇叔所言極是。”
晏子初麵色嚴肅:“總之,隻要今晚能摧毀大悲恩寺與玉峰寺,齊國遏製佛門的計劃便大功告成。我們白天商量的結果是,允許佛門存在,但土地僅限數十百畝。沒想到,江羽提出的意見也是如此。”
田育感歎道:“晏公,我知道你對江羽讚賞有加,可惜他不可能為齊國效力。”
晏子初輕歎:“唉,可惜了。”
田和心中也滿是遺憾,但他現在關心的焦點已不在江羽,而是如何應付今晚的“滅佛”之事。
這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機遇。
田和滿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