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羽離開了鴛鴦樓,返迴府邸之中,全身上下都鬆弛了下來。然而他才在家宅內靜養不到半個時辰,便已有拜帖紛至遝來,拜訪者絡繹不絕。
起初,江羽還親自一一接待。來訪之人多多少少都有些修行界的聯係,與其接觸有助於江羽擴大自身的修行界人脈。但是緊接著,大量的拜帖如雪花般飄入府邸,皆是前來拜訪或者邀請江羽前往自家府邸共飲秘丹佳釀的。
江羽送走了首位客人後,索性避而不見,對外宣布了醉春風秘丹的售賣點,並將所有關於醉春風秘丹事宜全權交給陳河圖負責。
江羽借此繁忙的借口,拒絕了所有的外來拜訪,把來訪賓客全部擋在了門外。然而即使江羽躲藏在府邸之內,仍有訪客不請自來,讓他無法擺脫。
而這其中,有一位訪客卻是江羽不得不見的——韓千秋,他的師兄。
江羽將韓千秋迎進了書房,二人分別坐下。韓千秋微笑著說道:“師弟,你如今已在鹹陽落腳,為何未曾告知師兄一聲,也好讓我為你接風洗塵,提前做個安排。”
江羽解釋道:“近段時間事務繁雜,故而未能及時告知師兄。再者我來到鹹陽後,本當是我親自去白鹿山拜會師兄才是,怎敢勞煩師兄前來接風。”
韓千秋捋著胡須,轉移話題道:“為兄今日下山而來,便聽說夏國又派遣了一位名為祝有山的修士,再次前往鴛鴦樓欲與你一較高下。”
“你堂堂正正地戰勝了他,做得好。還有你那篇《誡修書》,確實精彩非凡,堪稱修真大家之作。不過為兄以為,你這般年輕的年紀,想要在一國之內身居高位,隻怕並非易事。”
“因此,你若有意向夏國修行勢力baochou,不如先積累聲望與底蘊,不如到白鹿書院裏教授修行課程,你來主持講學,為兄一切都會全力支持你的安排。”
“這修行勢力的baochou之事,可不是一日一夜能夠成就,也不是輕易一句話便能決定的,必須擁有足夠的實力作為支撐。我白鹿書院培養出來的修士,下山出任官職,均為大秦朝廷的核心官員,乃是國家棟梁之材。”
可以預見,數十載之後,仙朝中樞之中,多數權柄人物,都將出自白鹿仙院。故而你若在白鹿仙院授徒傳道,將來必定門生遍天下,屆時你再出世步入修行界,自會引來眾多修士隨侍左右。」
韓千秋沉聲說道:「老夫思慮再三,唯有此策最為穩固可靠。」
江羽聞之,輕輕搖頭。
按韓千秋所言之道修行,不僅耗費時日太過漫長,更莫說將所有期望寄予他人之上,這並非江羽之所取。
江羽迴道:「師兄,我終究隻是個凡塵俗子,不喜歡這般隱居白鹿山脈講學度日。因此,在白鹿仙峰傳道之事,便不必提了。反倒是師兄你,繼續留在白鹿仙院授業解惑最為適宜。」
「哎……」
韓千秋不由得一聲長歎,滿臉惋惜地言道:「真是可惜,你的修為已然深不可測,若是執掌教席,必能裨益白鹿仙院的弟子們。同時,你也可快速累積威望。可惜的是,你卻不願如此。」
江羽迴應:「我會在空暇之時,盡量前往白鹿仙院走動。」
「那便一言為定。」
韓千秋瞬間麵露喜色,蒼老的麵容洋溢著欣喜之情。他對白鹿仙院的弟子們能得江羽點撥而欣慰不已。
話題一轉,韓千秋又道:「對於夏國那邊,老夫已遣書給昔日同窗好友,告知了你遭受的冤屈。料想不久之後,自會有公正之人站出來為江家昭雪冤情,主持公道。」
「但這還不夠,師弟,你要對抗夏國,又不願在白鹿山脈積累威望,依老夫看來,還需借勢而行,以巧破力。比如,借助晉國之力,或者齊國之力。倘若他們願為你發聲,並與秦國聯手攻打夏國,那麽江家麵臨的困境便可迎刃而解。」
韓千秋的一番籌謀,皆出於對江羽這位師弟的關心與考量。
江羽對此深感感激,答道:「師兄的教誨,弟子銘記在心。」
韓千秋接著說:「老夫前幾日在見過你之後,迴到鹿門仙山,便立即向恩師報信,稟告了你在秦國的消息。恩師聽聞後,特意差遣專人送來書信一封,正是給你的。」
說著,韓千秋從懷中取出一封信函,遞給了江羽,信尚未開封。
江羽當即便拆開信函閱讀,看完後陷入沉默。
荀子的信件內容並不冗長,主要分為兩點:
其一,江家遭受不幸,令荀子深感痛惜,勉勵江羽節哀順變,更需堅韌不拔,切勿自我頹廢;
其二,鑒於江家的大仇尚待清算,荀子建議江羽前往齊國,進入稷下仙府求學。在荀子的庇護之下,甚至他還親自推薦江羽至齊國為官。齊國上下,不少賢才俊傑皆是荀子親手培養而出,等到江羽討伐夏國之際,這些人必會全力襄助江羽。
這便是荀子的親筆信件。
江羽腦海中浮現出荀子的身影,作為荀子最鍾愛的閉門弟子,江羽深知荀子對他傾注了多少心血與關懷。
如今,荀子得知了他的遭遇,毅然決定為他撐腰,並決心助力他洗清冤屈。
荀子不僅是他的師父,更是他的良師益友,始終無私地予以援助……
江羽將玉簡遞予韓千秋,韓千秋瀏覽之後,神情肅然道:“恩師邀你前往齊國仙域,師弟,你看該如何抉擇?是離別秦國修煉地,還是選擇堅守於此地修行呢?”
江羽淡然一笑:“我不會離開秦國修煉地。”
韓千秋心中悄然鬆了一口氣。雖然他出身於夏國,但在秦國這片靈土生活多年,早已視自己為秦地修士,更期望秦國能在修行界日益壯大。而江羽,則是他寄予厚望的存在。
對於韓千秋而言,江羽留下自然是最好的結果。他又繼續言道:“師弟,還有一事關乎你所煉製的‘西風醉’仙釀,此酒的交易流通對你目前修為進境至關重要。老朽大致能揣摩到你的心思。”
“秦國雖兵強馬壯,然而在仙晶資源上卻顯得捉襟見肘,國庫空虛。因而你想借售‘西風醉’積累仙晶,充實秦國的儲備,以期將來秦國在修真界的擴張能無後顧之憂。”
“雖然在此事上,老朽助力有限,但也願盡微薄之力。在秦國內,老朽的三位弟子均出自大宗族,我會請求他們鼎力購入‘西風醉’,助你拓寬財源。不過需知,身為恩師的弟子,身為荀氏一門之秀,你涉足商賈之事並不適宜。”
“不過既然你決心投身其中,師兄我全力支持便是。”
江羽聽罷心生感激。對於韓千秋這樣的傳統修士而言,涉足商賈無異於貶低身份,但他並未多言責備,反而全力支持,並且動員弟子參與購買。這對於韓千秋而言,已是他傾盡全力的表現。
江羽答道:“多謝師兄指點。” 隨即,韓千秋從袖中又取出一枚玉簡,鄭重其事地道:“師弟,此枚玉簡你收好。”
江羽接過來問道:“師兄,這是何物?”
韓千秋嚴肅地說:“你在秦國修煉地經營‘西風醉’仙釀,難免涉及到齊國與晉國的市場。至於齊國方麵,師兄我無法施以援手。但在晉國,師兄我還是有些薄麵的。我的弟子顧喜,也就是你的師侄,在晉國朝堂擔任官職,頗具威望和人脈。”
“若你打算開拓晉國市場的貿易通道,或者在晉國遭遇修煉生意上的難題,便以此玉簡交予晉國的顧喜,請他代為籌劃解決。對此,我可以肯定,他會願意伸出援手的。”
江羽眉頭輕挑,驚訝道:“師兄,這位顧喜是晉國顧家之人嗎?”
他久居鹹陽,對各國勢力分布頗為了解。顧家,乃是晉國赫赫有名的大宗族,家族成員遍布晉國朝堂之上。
韓千秋微微點頭:“顧喜確實在晉國朝廷任職,擔當著刑部尚書一職,年僅三旬左右便能執掌一方重職,足見其能力過人。因此你若有求於顧喜,不必有任何顧忌,隻管去找他,他是值得信賴的。”
江羽一聽,才恍然大悟。原來韓千秋此次親臨鹹陽,除了荀子前輩的傳信之外,更重要的原因便是為了他的‘西風醉’仙釀銷售事宜。尤其是韓千秋能夠透過現象看到本質,深知江羽經營‘西風醉’的真實意圖,由此可見韓千秋的洞察力亦非同小可。隻可惜,韓千秋本人並未踏入官場修行罷了……
江羽雙掌相抵,再次抱拳深施一禮:“多謝師兄提攜。”
韓千秋微微擺手,滄桑的臉龐洋溢著寬厚的笑容:“老朽已無力相助於大道,僅能傾力一二。若能為你添磚加瓦,便是欣慰之事。”
江羽迴應道:“師兄之情,師弟銘記於心,感激涕零。”
韓千秋與江羽昔日無緣相識,直到如今在秦國之地結緣。然而,韓千秋不顧一切地支持著他,這份深情厚誼令江羽感動不已。
韓千秋起身道:“老夫尚需重返白鹿仙山,不宜久留。你肩負重任,行事務必審慎,勿急躁衝動。特別是如今大秦朝廷之變故,更是須要小心應對,萬不可掉以輕心。”
江羽欲挽留,但韓千秋堅持離開,江羽唯有親自相送至門外,然後返迴書房,妥善收藏一封來自南晉顧喜的重要書信,此信對於江羽在修行界的貿易往來有著極大的助益。
待江羽重歸寧靜,時光荏苒,日上三竿。次日上午,仍有訪客絡繹不絕,江羽看過拜帖之後,並未予以接見,無關緊要之人,無需過多在意。
辰時已過,高小魚匆忙走進屋內,走到江羽身邊稟告:“公子,外頭有一人來訪,自稱齊國籍貫,名為田裕,說是代表齊國前來拜訪。”
“請進。”
江羽遂命人延請,隨後親自來到前廳恭候。不多時,田裕步入廳堂,行禮道:“在下齊國田裕,拜見江公子。”
江羽揮揮手示意對方免禮:“田先生請坐。”
田裕提起袍角落座,麵帶微笑道:“江公子在仙侶樓兩次對決大秦修士,先是擊敗燕長歌,繼而又勝祝有山,實乃揚威四海之舉。那一場與祝有山之爭,堪稱千古難得一見的大戰。”
江羽謙遜地搖搖頭:“田先生謬讚,在下不過舉手之勞,何足掛齒,不過如拍死一隻蒼蠅般輕易。”
田裕應聲道:“江公子言辭犀利。”
話題一轉,他又說道:“今日在下前來,有兩樁事務要向江公子提及。其一,齊國願大量購入貴坊所產西風醉靈液,望與江公子商議合作事宜。”
江羽答道:“酒事方麵,田先生可徑直去找陳河圖,陳師傅全麵負責此事。”
田裕點頭認可,臉色依然平靜,接著說道:“第二件事,則關乎在下代表齊國huangdi及宰輔,請江公子移駕齊國,在我國擔任要職。”
江羽迴答:“在大秦的日子尚可。”
田裕信心滿滿地道:“江公子不妨暫且不要急著拒絕,聽完我所說的一切再做決定。首先,荀子大師在齊國主持稷下仙府,而荀子大師年事已高,亟需有人照料左右。江公子身為荀子大師的關門弟子,自然也會憂慮荀子大師的身體狀況。且若是江公子移居齊國,我齊國承諾,一旦荀子大師壽終正寢,江公子便可接任稷下仙府的新一代執掌者。”
“其次,江公子若肯降臨齊國,我齊國必全力相助,找準時機攻伐夏國。屆時,江公子也可進入我國朝廷任職,以江公子的修為與才智,出入朝堂,位居高位,自是不在話下。齊國文化底蘊豐厚,文風昌盛,實乃修道者向往之地。”
“我齊國有著豐富的修煉資源和廣闊的天地,江公子在齊國必定能夠實現更高的修為突破。”
\"大秦雖廣袤無垠,地處偏遠,且修煉資源匱乏,多是煉體之士,修為不足掛齒矣。\"
\"然而若江公子駐足齊國,不僅能覓得修煉至寶,更有揚威於天地之間的良機。那稷下仙府,享譽天下,由江公子執掌,將來必定能教化弟子,遍布九州。\"
田裕娓娓道來,臉上洋溢著自信與自豪,齊國修煉之道繁榮昌盛,聞名遐邇。
此乃齊國深厚無比的修煉根基。
田裕滿含期待地言道:\"故我齊國必不會虧待江公子,必將提供種種修煉上的優厚待遇。敢問江公子之意,可願赴齊否?\"
江羽淡然一笑,迴應道:\"田前輩,大秦之內,聖明天子,賢能之臣,實乃修行者的樂土。田前輩之深情厚誼,在下已銘記於心矣。\"
聞言,田裕臉色微變。
江羽竟婉拒了他的提議。
在田裕看來,自己提出的齊國條件,江羽理應欣然接受,誰知江羽毫不猶豫地予以迴絕。
這一結果,讓田裕始料未及。
田裕深深吸了口氣,平複心境,再次勸說道:\"江公子,你初入大秦,尚未洞悉其中暗藏的風雲變幻,潛流湧動。現如今的大秦朝廷,實則動蕩不安。在此地,你無法尋得任何修煉進階的機會。唯有前往齊國,才是明智之選。\"
江羽仍淡然迴答:\"田前輩的好意,在下心領了。\"
田裕眉頭緊鎖,見江羽堅決不去齊國,絲毫沒有動搖之意。
田裕臉色微微轉寒,但仍強自鎮定,問江羽:\"江公子,在下鬥膽請教,何故不願移步齊國呢?\"
江羽答道:\"大秦對我恩重如山,在下不便離去。\"
田裕一時語塞。
人懷感恩之情固然是美德,田裕亦認同此點,但此刻江羽因感恩而不願離開大秦,令他頗感棘手。
田裕再三問道:\"江公子,真的不再考慮齊國了嗎?\"
江羽堅定地答道:\"不必再提了。\"
田裕語氣陡然強硬,警告道:\"江公子,你不選擇齊國,日後必生悔意。\"
江羽從容迴應:\"在下行事,從無過後悔之念。\"
\"既然如此,江公子,讓我們靜觀其變吧,告辭。\"
田裕心中憤懣,決定不再糾纏,起身辭行而去。他在心中暗諷江羽不明智,竟選擇留在這個貧瘠的大秦之地,未來一定會懊悔不已。
江羽看著田裕遠去的身影,冷笑一聲。
對於後悔這種事,江羽堅信自己不會有此念頭。
齊國士人雖誇誇其談,上下浮躁,如此齊國,江羽並不認為能夠助他完成向夏國複仇的宏願。
麵對夏國的強大攻勢,齊國能保境安民已是不易。
因此,江羽斷然不會去齊國。
江羽獨坐片刻,正欲起身前往後院之際,侍從來報:\"公子,晉國仙使謝玄來訪。\"
\"請他進來。\"
這次侍從直言是晉國仙使來訪,顯然是已經透露了謝玄的真實身份。
不久之後,謝玄踏入屋內。
出身豪門大族的謝玄雖然貴氣逼人,但他麵帶溫和,給人一種如沐春風的感覺...
他在廣袤的議事殿中駐足,抱拳施禮,落座之後直言不諱地道:“江道友,在下此次前來,乃代我國仙皇陛下,誠邀閣下赴晉國修行助陣。”
江羽淡然迴應:“秦國對我恩重如山,我暫無離去之意。”
謝玄麵色依舊平靜,語氣從容地答道:“秦國對江道友之禮遇,此事我也略有耳聞,確實令人稱道。然而,晉國能夠給予江道友的機緣與修為進境,卻更為深遠。”
“請容我言明條件:其一,晉國已在各地尋得江氏家族當年遭受流放的族人,並悉數接引至晉國安居樂業,現今皆已在晉國開始修煉生活。這些人,我晉國願盡數交由江道友接管。”
“其二,晉國即刻起便讓江道友統率一支精銳兵馬,鎮守晉夏兩國邊界。若江道友欲報複夏國,晉國必將全力支援,任你揮軍前行。”
“再者,晉國舉國上下,對令尊及江氏一族,無不敬仰備至。當年令尊為國捐軀,仙皇陛下聞此噩耗亦深感痛惜,特取令尊生前衣物,設立衣冠塚以示緬懷。”
“我晉國對江氏一門極為尊重,江道友若肯駕臨晉國,必有展翅翱翔的廣闊天地,更可親自領軍複仇雪恨。”
謝玄話鋒一轉,眼中閃爍著犀利光芒,沉聲問道:“江道友是否覺得晉國上下沉溺於繁榮富饒,缺乏奮發向前之心,故而對此行並無意願?”
江羽微笑著未予反駁,但內心深處卻對謝玄刮目相看。
此人眼光獨到,瞬間便洞察到了晉國的症結所在——那便是,雖然晉國物華天寶,武將如雲,卻因地處江南沃土,過於安逸繁華,致使其將士們喪失了戰鬥意誌,朝臣亦少有開疆拓土的壯誌。
謝玄瞧見江羽的神情變化,頓時恍然大悟,果然不出所料!
兩位英雄的看法竟然如此契合!
他未曾料到,年輕的江羽竟這般敏銳地洞悉了晉國的弱點所在。
這一刹那,謝玄愈發渴望說服江羽加入晉國。因為隻有真正了解晉國之人,方能改變它,使晉國的未來日益昌盛,乃至掙脫現有的束縛。
於是,謝玄正色言道:“江道友,晉國固然存在諸多弊端,但這又何嚐不是每一個國家的常態呢?然而晉國本就有巨大的發展潛力。”
“晉國正亟需江道友這樣的傑出人才,以期閣下前往扭轉乾坤。當然,若您此刻無意赴晉,我亦不強求。隻是江道友尚未親曆晉國,又怎會有準確的評判呢?因此,我懇請江道友移步晉國,親身感受一番。”
於是,唯有洞悉真諦,方能領悟晉國的至真麵貌。再者,江公子欲借重秦國之力,以吾之見,秦國確有其雄渾之處,然而其根基之薄弱在於傳承之困局。
黃帝嬴九霄雖威震寰宇,智勇雙全,然太子與雍王之爭端不斷,尤其是太子庸碌殘暴,由此觀之,秦國之安穩實難持久矣。
謝玄滔滔而言,言辭犀利:“此皆為不穩定之源,請江公子審慎考慮。”
江羽聽罷謝玄之言,內心感慨萬分,對謝玄透徹的洞察力讚歎不已。謝玄的見解無一不是精準獨到,至於涉及江家之人,晉國妥善安置,更是對江羽有著深厚之恩。
江羽起身,抱拳深深一禮以示感謝,然後重新落座並迴應:“謝先生盛情相邀,銘記於心。待我稍得空暇,必親赴晉國金陵一行。江家親友之事,還望謝先生多加照料。”
謝玄淡然一笑,答道:“理所應當之事也。”對他而言,既有足夠耐心等待,以便讓江羽目睹秦國內部矛盾的激化;又因晉國有江家之人在,故而深信江羽終將踏上晉國之路,進而見識晉國之美好。
接下來,謝玄亦會頻繁造訪,逐步打動江羽之心。他深知自己的耐心綽綽有餘。
謝玄不再多言,隨即起身說道:“江公子,鄙人暫居金陵會館,若您有何事務需告知,隻需差遣人前來通報一聲便可。晉國上下,必將以最高禮儀恭候江公子駕臨。”
江羽對此深表謝意:“謝先生厚愛,在下感激涕零。”隨後親自送別謝玄,並重返廳堂落座,感慨晉國態度誠懇,但同時也意識到晉國內部尚存諸多難題。
此刻江羽心緒紛飛,臨近午時之際,陳河圖匆匆而來。
陳河圖麵上洋溢著掩飾不住的興奮之情,臉頰微紅,顯然是激動所致。他一見到江羽,立刻迫不及待地道:“江真人,我們的‘西風醉’自昨日至今晨,已是碩果累累,盈利豐厚無比!您可曾想過,目前我們已收了多少定金?”
江羽聞之欣然一笑,眼前這位陳河圖更是因過分喜悅而微微顫抖。
江羽同樣充滿期待地反問:“自昨日至今晨,究竟接收了多少筆訂單呢?”
起初,江羽還親自一一接待。來訪之人多多少少都有些修行界的聯係,與其接觸有助於江羽擴大自身的修行界人脈。但是緊接著,大量的拜帖如雪花般飄入府邸,皆是前來拜訪或者邀請江羽前往自家府邸共飲秘丹佳釀的。
江羽送走了首位客人後,索性避而不見,對外宣布了醉春風秘丹的售賣點,並將所有關於醉春風秘丹事宜全權交給陳河圖負責。
江羽借此繁忙的借口,拒絕了所有的外來拜訪,把來訪賓客全部擋在了門外。然而即使江羽躲藏在府邸之內,仍有訪客不請自來,讓他無法擺脫。
而這其中,有一位訪客卻是江羽不得不見的——韓千秋,他的師兄。
江羽將韓千秋迎進了書房,二人分別坐下。韓千秋微笑著說道:“師弟,你如今已在鹹陽落腳,為何未曾告知師兄一聲,也好讓我為你接風洗塵,提前做個安排。”
江羽解釋道:“近段時間事務繁雜,故而未能及時告知師兄。再者我來到鹹陽後,本當是我親自去白鹿山拜會師兄才是,怎敢勞煩師兄前來接風。”
韓千秋捋著胡須,轉移話題道:“為兄今日下山而來,便聽說夏國又派遣了一位名為祝有山的修士,再次前往鴛鴦樓欲與你一較高下。”
“你堂堂正正地戰勝了他,做得好。還有你那篇《誡修書》,確實精彩非凡,堪稱修真大家之作。不過為兄以為,你這般年輕的年紀,想要在一國之內身居高位,隻怕並非易事。”
“因此,你若有意向夏國修行勢力baochou,不如先積累聲望與底蘊,不如到白鹿書院裏教授修行課程,你來主持講學,為兄一切都會全力支持你的安排。”
“這修行勢力的baochou之事,可不是一日一夜能夠成就,也不是輕易一句話便能決定的,必須擁有足夠的實力作為支撐。我白鹿書院培養出來的修士,下山出任官職,均為大秦朝廷的核心官員,乃是國家棟梁之材。”
可以預見,數十載之後,仙朝中樞之中,多數權柄人物,都將出自白鹿仙院。故而你若在白鹿仙院授徒傳道,將來必定門生遍天下,屆時你再出世步入修行界,自會引來眾多修士隨侍左右。」
韓千秋沉聲說道:「老夫思慮再三,唯有此策最為穩固可靠。」
江羽聞之,輕輕搖頭。
按韓千秋所言之道修行,不僅耗費時日太過漫長,更莫說將所有期望寄予他人之上,這並非江羽之所取。
江羽迴道:「師兄,我終究隻是個凡塵俗子,不喜歡這般隱居白鹿山脈講學度日。因此,在白鹿仙峰傳道之事,便不必提了。反倒是師兄你,繼續留在白鹿仙院授業解惑最為適宜。」
「哎……」
韓千秋不由得一聲長歎,滿臉惋惜地言道:「真是可惜,你的修為已然深不可測,若是執掌教席,必能裨益白鹿仙院的弟子們。同時,你也可快速累積威望。可惜的是,你卻不願如此。」
江羽迴應:「我會在空暇之時,盡量前往白鹿仙院走動。」
「那便一言為定。」
韓千秋瞬間麵露喜色,蒼老的麵容洋溢著欣喜之情。他對白鹿仙院的弟子們能得江羽點撥而欣慰不已。
話題一轉,韓千秋又道:「對於夏國那邊,老夫已遣書給昔日同窗好友,告知了你遭受的冤屈。料想不久之後,自會有公正之人站出來為江家昭雪冤情,主持公道。」
「但這還不夠,師弟,你要對抗夏國,又不願在白鹿山脈積累威望,依老夫看來,還需借勢而行,以巧破力。比如,借助晉國之力,或者齊國之力。倘若他們願為你發聲,並與秦國聯手攻打夏國,那麽江家麵臨的困境便可迎刃而解。」
韓千秋的一番籌謀,皆出於對江羽這位師弟的關心與考量。
江羽對此深感感激,答道:「師兄的教誨,弟子銘記在心。」
韓千秋接著說:「老夫前幾日在見過你之後,迴到鹿門仙山,便立即向恩師報信,稟告了你在秦國的消息。恩師聽聞後,特意差遣專人送來書信一封,正是給你的。」
說著,韓千秋從懷中取出一封信函,遞給了江羽,信尚未開封。
江羽當即便拆開信函閱讀,看完後陷入沉默。
荀子的信件內容並不冗長,主要分為兩點:
其一,江家遭受不幸,令荀子深感痛惜,勉勵江羽節哀順變,更需堅韌不拔,切勿自我頹廢;
其二,鑒於江家的大仇尚待清算,荀子建議江羽前往齊國,進入稷下仙府求學。在荀子的庇護之下,甚至他還親自推薦江羽至齊國為官。齊國上下,不少賢才俊傑皆是荀子親手培養而出,等到江羽討伐夏國之際,這些人必會全力襄助江羽。
這便是荀子的親筆信件。
江羽腦海中浮現出荀子的身影,作為荀子最鍾愛的閉門弟子,江羽深知荀子對他傾注了多少心血與關懷。
如今,荀子得知了他的遭遇,毅然決定為他撐腰,並決心助力他洗清冤屈。
荀子不僅是他的師父,更是他的良師益友,始終無私地予以援助……
江羽將玉簡遞予韓千秋,韓千秋瀏覽之後,神情肅然道:“恩師邀你前往齊國仙域,師弟,你看該如何抉擇?是離別秦國修煉地,還是選擇堅守於此地修行呢?”
江羽淡然一笑:“我不會離開秦國修煉地。”
韓千秋心中悄然鬆了一口氣。雖然他出身於夏國,但在秦國這片靈土生活多年,早已視自己為秦地修士,更期望秦國能在修行界日益壯大。而江羽,則是他寄予厚望的存在。
對於韓千秋而言,江羽留下自然是最好的結果。他又繼續言道:“師弟,還有一事關乎你所煉製的‘西風醉’仙釀,此酒的交易流通對你目前修為進境至關重要。老朽大致能揣摩到你的心思。”
“秦國雖兵強馬壯,然而在仙晶資源上卻顯得捉襟見肘,國庫空虛。因而你想借售‘西風醉’積累仙晶,充實秦國的儲備,以期將來秦國在修真界的擴張能無後顧之憂。”
“雖然在此事上,老朽助力有限,但也願盡微薄之力。在秦國內,老朽的三位弟子均出自大宗族,我會請求他們鼎力購入‘西風醉’,助你拓寬財源。不過需知,身為恩師的弟子,身為荀氏一門之秀,你涉足商賈之事並不適宜。”
“不過既然你決心投身其中,師兄我全力支持便是。”
江羽聽罷心生感激。對於韓千秋這樣的傳統修士而言,涉足商賈無異於貶低身份,但他並未多言責備,反而全力支持,並且動員弟子參與購買。這對於韓千秋而言,已是他傾盡全力的表現。
江羽答道:“多謝師兄指點。” 隨即,韓千秋從袖中又取出一枚玉簡,鄭重其事地道:“師弟,此枚玉簡你收好。”
江羽接過來問道:“師兄,這是何物?”
韓千秋嚴肅地說:“你在秦國修煉地經營‘西風醉’仙釀,難免涉及到齊國與晉國的市場。至於齊國方麵,師兄我無法施以援手。但在晉國,師兄我還是有些薄麵的。我的弟子顧喜,也就是你的師侄,在晉國朝堂擔任官職,頗具威望和人脈。”
“若你打算開拓晉國市場的貿易通道,或者在晉國遭遇修煉生意上的難題,便以此玉簡交予晉國的顧喜,請他代為籌劃解決。對此,我可以肯定,他會願意伸出援手的。”
江羽眉頭輕挑,驚訝道:“師兄,這位顧喜是晉國顧家之人嗎?”
他久居鹹陽,對各國勢力分布頗為了解。顧家,乃是晉國赫赫有名的大宗族,家族成員遍布晉國朝堂之上。
韓千秋微微點頭:“顧喜確實在晉國朝廷任職,擔當著刑部尚書一職,年僅三旬左右便能執掌一方重職,足見其能力過人。因此你若有求於顧喜,不必有任何顧忌,隻管去找他,他是值得信賴的。”
江羽一聽,才恍然大悟。原來韓千秋此次親臨鹹陽,除了荀子前輩的傳信之外,更重要的原因便是為了他的‘西風醉’仙釀銷售事宜。尤其是韓千秋能夠透過現象看到本質,深知江羽經營‘西風醉’的真實意圖,由此可見韓千秋的洞察力亦非同小可。隻可惜,韓千秋本人並未踏入官場修行罷了……
江羽雙掌相抵,再次抱拳深施一禮:“多謝師兄提攜。”
韓千秋微微擺手,滄桑的臉龐洋溢著寬厚的笑容:“老朽已無力相助於大道,僅能傾力一二。若能為你添磚加瓦,便是欣慰之事。”
江羽迴應道:“師兄之情,師弟銘記於心,感激涕零。”
韓千秋與江羽昔日無緣相識,直到如今在秦國之地結緣。然而,韓千秋不顧一切地支持著他,這份深情厚誼令江羽感動不已。
韓千秋起身道:“老夫尚需重返白鹿仙山,不宜久留。你肩負重任,行事務必審慎,勿急躁衝動。特別是如今大秦朝廷之變故,更是須要小心應對,萬不可掉以輕心。”
江羽欲挽留,但韓千秋堅持離開,江羽唯有親自相送至門外,然後返迴書房,妥善收藏一封來自南晉顧喜的重要書信,此信對於江羽在修行界的貿易往來有著極大的助益。
待江羽重歸寧靜,時光荏苒,日上三竿。次日上午,仍有訪客絡繹不絕,江羽看過拜帖之後,並未予以接見,無關緊要之人,無需過多在意。
辰時已過,高小魚匆忙走進屋內,走到江羽身邊稟告:“公子,外頭有一人來訪,自稱齊國籍貫,名為田裕,說是代表齊國前來拜訪。”
“請進。”
江羽遂命人延請,隨後親自來到前廳恭候。不多時,田裕步入廳堂,行禮道:“在下齊國田裕,拜見江公子。”
江羽揮揮手示意對方免禮:“田先生請坐。”
田裕提起袍角落座,麵帶微笑道:“江公子在仙侶樓兩次對決大秦修士,先是擊敗燕長歌,繼而又勝祝有山,實乃揚威四海之舉。那一場與祝有山之爭,堪稱千古難得一見的大戰。”
江羽謙遜地搖搖頭:“田先生謬讚,在下不過舉手之勞,何足掛齒,不過如拍死一隻蒼蠅般輕易。”
田裕應聲道:“江公子言辭犀利。”
話題一轉,他又說道:“今日在下前來,有兩樁事務要向江公子提及。其一,齊國願大量購入貴坊所產西風醉靈液,望與江公子商議合作事宜。”
江羽答道:“酒事方麵,田先生可徑直去找陳河圖,陳師傅全麵負責此事。”
田裕點頭認可,臉色依然平靜,接著說道:“第二件事,則關乎在下代表齊國huangdi及宰輔,請江公子移駕齊國,在我國擔任要職。”
江羽迴答:“在大秦的日子尚可。”
田裕信心滿滿地道:“江公子不妨暫且不要急著拒絕,聽完我所說的一切再做決定。首先,荀子大師在齊國主持稷下仙府,而荀子大師年事已高,亟需有人照料左右。江公子身為荀子大師的關門弟子,自然也會憂慮荀子大師的身體狀況。且若是江公子移居齊國,我齊國承諾,一旦荀子大師壽終正寢,江公子便可接任稷下仙府的新一代執掌者。”
“其次,江公子若肯降臨齊國,我齊國必全力相助,找準時機攻伐夏國。屆時,江公子也可進入我國朝廷任職,以江公子的修為與才智,出入朝堂,位居高位,自是不在話下。齊國文化底蘊豐厚,文風昌盛,實乃修道者向往之地。”
“我齊國有著豐富的修煉資源和廣闊的天地,江公子在齊國必定能夠實現更高的修為突破。”
\"大秦雖廣袤無垠,地處偏遠,且修煉資源匱乏,多是煉體之士,修為不足掛齒矣。\"
\"然而若江公子駐足齊國,不僅能覓得修煉至寶,更有揚威於天地之間的良機。那稷下仙府,享譽天下,由江公子執掌,將來必定能教化弟子,遍布九州。\"
田裕娓娓道來,臉上洋溢著自信與自豪,齊國修煉之道繁榮昌盛,聞名遐邇。
此乃齊國深厚無比的修煉根基。
田裕滿含期待地言道:\"故我齊國必不會虧待江公子,必將提供種種修煉上的優厚待遇。敢問江公子之意,可願赴齊否?\"
江羽淡然一笑,迴應道:\"田前輩,大秦之內,聖明天子,賢能之臣,實乃修行者的樂土。田前輩之深情厚誼,在下已銘記於心矣。\"
聞言,田裕臉色微變。
江羽竟婉拒了他的提議。
在田裕看來,自己提出的齊國條件,江羽理應欣然接受,誰知江羽毫不猶豫地予以迴絕。
這一結果,讓田裕始料未及。
田裕深深吸了口氣,平複心境,再次勸說道:\"江公子,你初入大秦,尚未洞悉其中暗藏的風雲變幻,潛流湧動。現如今的大秦朝廷,實則動蕩不安。在此地,你無法尋得任何修煉進階的機會。唯有前往齊國,才是明智之選。\"
江羽仍淡然迴答:\"田前輩的好意,在下心領了。\"
田裕眉頭緊鎖,見江羽堅決不去齊國,絲毫沒有動搖之意。
田裕臉色微微轉寒,但仍強自鎮定,問江羽:\"江公子,在下鬥膽請教,何故不願移步齊國呢?\"
江羽答道:\"大秦對我恩重如山,在下不便離去。\"
田裕一時語塞。
人懷感恩之情固然是美德,田裕亦認同此點,但此刻江羽因感恩而不願離開大秦,令他頗感棘手。
田裕再三問道:\"江公子,真的不再考慮齊國了嗎?\"
江羽堅定地答道:\"不必再提了。\"
田裕語氣陡然強硬,警告道:\"江公子,你不選擇齊國,日後必生悔意。\"
江羽從容迴應:\"在下行事,從無過後悔之念。\"
\"既然如此,江公子,讓我們靜觀其變吧,告辭。\"
田裕心中憤懣,決定不再糾纏,起身辭行而去。他在心中暗諷江羽不明智,竟選擇留在這個貧瘠的大秦之地,未來一定會懊悔不已。
江羽看著田裕遠去的身影,冷笑一聲。
對於後悔這種事,江羽堅信自己不會有此念頭。
齊國士人雖誇誇其談,上下浮躁,如此齊國,江羽並不認為能夠助他完成向夏國複仇的宏願。
麵對夏國的強大攻勢,齊國能保境安民已是不易。
因此,江羽斷然不會去齊國。
江羽獨坐片刻,正欲起身前往後院之際,侍從來報:\"公子,晉國仙使謝玄來訪。\"
\"請他進來。\"
這次侍從直言是晉國仙使來訪,顯然是已經透露了謝玄的真實身份。
不久之後,謝玄踏入屋內。
出身豪門大族的謝玄雖然貴氣逼人,但他麵帶溫和,給人一種如沐春風的感覺...
他在廣袤的議事殿中駐足,抱拳施禮,落座之後直言不諱地道:“江道友,在下此次前來,乃代我國仙皇陛下,誠邀閣下赴晉國修行助陣。”
江羽淡然迴應:“秦國對我恩重如山,我暫無離去之意。”
謝玄麵色依舊平靜,語氣從容地答道:“秦國對江道友之禮遇,此事我也略有耳聞,確實令人稱道。然而,晉國能夠給予江道友的機緣與修為進境,卻更為深遠。”
“請容我言明條件:其一,晉國已在各地尋得江氏家族當年遭受流放的族人,並悉數接引至晉國安居樂業,現今皆已在晉國開始修煉生活。這些人,我晉國願盡數交由江道友接管。”
“其二,晉國即刻起便讓江道友統率一支精銳兵馬,鎮守晉夏兩國邊界。若江道友欲報複夏國,晉國必將全力支援,任你揮軍前行。”
“再者,晉國舉國上下,對令尊及江氏一族,無不敬仰備至。當年令尊為國捐軀,仙皇陛下聞此噩耗亦深感痛惜,特取令尊生前衣物,設立衣冠塚以示緬懷。”
“我晉國對江氏一門極為尊重,江道友若肯駕臨晉國,必有展翅翱翔的廣闊天地,更可親自領軍複仇雪恨。”
謝玄話鋒一轉,眼中閃爍著犀利光芒,沉聲問道:“江道友是否覺得晉國上下沉溺於繁榮富饒,缺乏奮發向前之心,故而對此行並無意願?”
江羽微笑著未予反駁,但內心深處卻對謝玄刮目相看。
此人眼光獨到,瞬間便洞察到了晉國的症結所在——那便是,雖然晉國物華天寶,武將如雲,卻因地處江南沃土,過於安逸繁華,致使其將士們喪失了戰鬥意誌,朝臣亦少有開疆拓土的壯誌。
謝玄瞧見江羽的神情變化,頓時恍然大悟,果然不出所料!
兩位英雄的看法竟然如此契合!
他未曾料到,年輕的江羽竟這般敏銳地洞悉了晉國的弱點所在。
這一刹那,謝玄愈發渴望說服江羽加入晉國。因為隻有真正了解晉國之人,方能改變它,使晉國的未來日益昌盛,乃至掙脫現有的束縛。
於是,謝玄正色言道:“江道友,晉國固然存在諸多弊端,但這又何嚐不是每一個國家的常態呢?然而晉國本就有巨大的發展潛力。”
“晉國正亟需江道友這樣的傑出人才,以期閣下前往扭轉乾坤。當然,若您此刻無意赴晉,我亦不強求。隻是江道友尚未親曆晉國,又怎會有準確的評判呢?因此,我懇請江道友移步晉國,親身感受一番。”
於是,唯有洞悉真諦,方能領悟晉國的至真麵貌。再者,江公子欲借重秦國之力,以吾之見,秦國確有其雄渾之處,然而其根基之薄弱在於傳承之困局。
黃帝嬴九霄雖威震寰宇,智勇雙全,然太子與雍王之爭端不斷,尤其是太子庸碌殘暴,由此觀之,秦國之安穩實難持久矣。
謝玄滔滔而言,言辭犀利:“此皆為不穩定之源,請江公子審慎考慮。”
江羽聽罷謝玄之言,內心感慨萬分,對謝玄透徹的洞察力讚歎不已。謝玄的見解無一不是精準獨到,至於涉及江家之人,晉國妥善安置,更是對江羽有著深厚之恩。
江羽起身,抱拳深深一禮以示感謝,然後重新落座並迴應:“謝先生盛情相邀,銘記於心。待我稍得空暇,必親赴晉國金陵一行。江家親友之事,還望謝先生多加照料。”
謝玄淡然一笑,答道:“理所應當之事也。”對他而言,既有足夠耐心等待,以便讓江羽目睹秦國內部矛盾的激化;又因晉國有江家之人在,故而深信江羽終將踏上晉國之路,進而見識晉國之美好。
接下來,謝玄亦會頻繁造訪,逐步打動江羽之心。他深知自己的耐心綽綽有餘。
謝玄不再多言,隨即起身說道:“江公子,鄙人暫居金陵會館,若您有何事務需告知,隻需差遣人前來通報一聲便可。晉國上下,必將以最高禮儀恭候江公子駕臨。”
江羽對此深表謝意:“謝先生厚愛,在下感激涕零。”隨後親自送別謝玄,並重返廳堂落座,感慨晉國態度誠懇,但同時也意識到晉國內部尚存諸多難題。
此刻江羽心緒紛飛,臨近午時之際,陳河圖匆匆而來。
陳河圖麵上洋溢著掩飾不住的興奮之情,臉頰微紅,顯然是激動所致。他一見到江羽,立刻迫不及待地道:“江真人,我們的‘西風醉’自昨日至今晨,已是碩果累累,盈利豐厚無比!您可曾想過,目前我們已收了多少定金?”
江羽聞之欣然一笑,眼前這位陳河圖更是因過分喜悅而微微顫抖。
江羽同樣充滿期待地反問:“自昨日至今晨,究竟接收了多少筆訂單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