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長歌臉色變幻不定,他父親之事,一直是燕家深藏心底的禁忌。
今日江羽當著全體大秦修士的麵揭露燕無極昔日不堪往事,這讓燕長歌心中怒火熊熊。他看向江羽的目光中,充滿濃烈的仇恨之意。
對於江羽,他一如既往地感到憤怒和厭惡。
此人,必殺之!
燕長歌畢竟還有一些心理承受能力,他不顧身邊大秦修士們的譴責之言,沉聲道:“江羽,你就算巧舌如簧,也無法掩蓋江家背叛仙門的事實。”
“更何況,家父之事,純是你血口噴人,空穴來風罷了。”
無論你如何混淆視聽,這一切終究毫無意義,隻會淪為世人的笑柄,更無法撼動江家既定的評價。尤其是你這樣的插科打諢,也無法掩蓋大秦修士族群修為衰敗的事實。
連同大秦修士,燕長歌也一同予以迴擊。
秦地修士,實乃修為低微。
秦地修士,不過廢材一群。
江羽冷笑一聲:“燕家底蘊何其淺薄,世人皆知。你父燕無極,在少年時期曾與黃帝身邊的另一位親近侍從馬彥爭奪寵愛,竟至於比試肉身之力。”
“這馬彥雖然身為男子,卻天生失去修煉資質,然而他在服侍人上的手段卻高人一籌。你父親為了在競爭中不輸於馬彥,暗中布局,致使馬彥隕落,這才終於無人能夠匹敵,自此全身心投入修煉,以供奉黃帝李重府大人。”
“於是乎,他步步高升,直至青雲直上。”
“馬彥之事,那些夏國的老一輩們,哪一個不知曉呢?”
“你現在指責我汙蔑你們,卻又忘了你父燕無極當年聲名狼藉的事情。如今他雖成為夏國的丹藥司尚書,無人敢言,但這並不代表無人知曉他的過往。”
江羽從容而言,言語之中充滿了譏諷之意,接著又說:“提起燕無極任職夏國丹藥司尚書,倒也頗有諷刺意味。他在位期間,除了販賣官職以聚斂財富,便是提議黃帝加征各類修行資源稅。”
“此舉猶如黃帝身邊的一條狗,隻知道為主人搜刮修行資源,人稱‘斂財狗尚書’。”
“作為一國丹藥司要員,他卻不思如何提升民眾修煉實力,不知如何充實國家修煉資源庫,隻懂得迎合黃帝。現如今他年紀已大,不再有能力參與爭鬥。否則在我看來,他隻怕會憑借著討好之舉,登上夏國宰相之位亦未可知。”
“唉,這些人,實在令人生厭。”
語畢,嘲笑之聲此起彼伏。一群大秦修士紛紛露出了笑容,盡情羞辱燕長歌。在此之前,他們都受過燕長歌的欺壓,卻對其底細一無所知。
江羽卻深知燕長歌的劣跡斑斑,今日將這些醜事公之於眾,讓所有人都看清了燕家的真實麵目,倍感暢快淋漓。
此時,雅室內贏九霄注意到這一幕,不禁搖頭歎道:“江先生的反擊真是銳利無比。特別是夏國黃帝李重府,更是荒誕至極。身為帝王,竟然與臣子有著龍陽之情。這樣的君主,愧為中州夏國之主啊。”
王棠附和道:“殿下英明。相較於夏國,南方晉國因其富饒,那些貴族享樂方式五花八門,甚至出現了孌童的說法,可謂人世間的一大罪惡。南晉之人,才真正是奢華過度,喪失了應有的誌氣。正如江先生所言,南晉正是因為地域富饒,早已沉溺物欲,失去了豪傑之氣。”
贏九霄麵色肅然,道:“為人執政者,應當謹慎行使權力,不可濫用職權。其實做人也是如此,須要有所節製,抑製欲望。帝王握有生殺予奪的大權,更要深思熟慮。”
王棠讚歎道:“殿下明智。”
贏九霄接口道:“咱們繼續瞧吧,這個燕長歌,在江先生麵前已經有些按捺不住怒火了。”
王棠隨之笑了笑,目光投向大廳中的情形。
此刻,燕長歌那曾經鎮定自若的表情已然蕩然無存,取而代之的是憤怒焦躁的情緒……
江羽之言,猶如鋒銳的靈劍,直刺人心,讓人難以反駁。他隻能咬牙堅稱江羽是以妖言惑眾,指責江羽張口胡謅,然而此等反駁並未能取信於人。
江羽凝視著燕長歌的神情,心中冷哼,未曾有一絲放過的念頭。他再次開口,聲音中帶著仙宗威嚴:“早已明示,群山無虎行,獼猴自封王。近段時間,你燕長歌洋洋得意,不過是因為大秦的長輩們不屑與你計較。今日本座代表大秦修士,特意前來領教閣下的修行。”
“請賜教!”江羽目光如炬。
他誓要在大秦之地令燕長歌聲名狼藉,更欲將其貶為廢修為恥的代名詞。燕長歌見江羽不再糾纏燕無極之事,內心方略感寬慰,立刻振作精神,斬釘截鐵地迴應:“既然你江羽身為大秦修士代表前來挑戰,那好,我倒要看你能有何等造詣。今日,我便以此較量一番,試試你荀子門徒的斤兩。”
江羽朗聲道:“世人皆雲客隨主便,若一味順從,則顯我大秦欺人太甚,有失公平。故而比試方式由你決定,你說怎麽比,本座就如何應對。”
燕長歌眼眸深處閃過一絲欣喜。當年在夏國帝都安邑,江羽便傲慢無比,輕蔑他燕家人,甚至對他燕家懷恨在心。今日江羽,依然保持著那份自負。
思及此,燕長歌心念一動,提議道:“今日較量,分為詩訣與對句兩部分進行。”詩訣乃燕長歌事先準備好的利器,而對句更是其拿手好戲,因此他毫不猶豫地做了這樣的安排,意欲以己之長攻彼之短。
江羽神色淡漠地應道:“悉聽尊便,你盡管出題。”他哪裏會懼怕燕長歌?區區小事,何足掛齒。
燕長歌袍袖一揮,果斷宣布:“首先,以菊為主題創作詩詞,題目為‘詠菊’,要求連續賦詩兩首。限時一炷香,超時者即判負。至於勝負高低,自有在場諸位高人評斷。”
江羽淡然迴道:“遵命。”對於燕長歌的挑戰,他根本沒放在心上。
聽見江羽答應,燕長歌嘴角勾起一絲得意的笑容。此次前來大秦挑釁,他已做足充分準備,帶來了許多詩詞佳作,既有自己親手所書,也有燕家文人替他撰寫。在之前與大秦修士的對決中,他已經用掉一些,但仍有餘裕。尤其是關於菊花的詩篇,他還剩下整整兩首。因此,他提出連作兩首詩的要求,就是要借此機會打壓江羽,隻因江羽仍舊過分自負。
燕長歌望向江羽,問道:“江羽道友,還是你先來吧?”
江羽微笑著迴應:“我擔心我一旦開口,你就自行認輸了。既然是你說的規矩,那就請你先來。”
燕長歌冷笑一聲,隨即下令:“來人,呈上筆墨紙硯。”
他對自己書法極為自負,此刻正是展現之時。無論是詩篇還是字跡,燕長歌定要讓江羽輸得口服心服。
侍從中有人立刻照辦,搬來了筆墨紙硯以及一方案幾。燕長歌執筆沾墨,但他並沒有立即下筆,而是略微猶豫了一下,隨後才毅然落筆書寫。
《詠菊》
花綻幽穀逸雅趣,雨潤秋露浸芳馨...
漫步仙凡之間,淡泊名利於塵世之外,燕長歌吟罷一首《菊花頌》之後,並未就此停歇,反而抬頭瞥了一眼江羽,嘴角勾勒出一絲得意的弧度,麵龐上掠過一道傲岸之色,旋即再度揮毫潑墨,《繪菊圖》躍然紙上。
《繪菊圖》
黃菊籬畔一村靜,秋意清淡半扉啟。
斜陽西沉蜜蜂隨之去,唯有清冷菊香伴佳釀。
燕長歌瀟灑地甩掉手中的靈毫,目光炯炯地望向江羽,朗聲道:“江羽道友,吾之《菊花頌》與《繪菊圖》,你看如何評價?”
一旁侍立的歌仙拾起燕長歌筆下的詩詞畫卷,另有歌仙低聲誦讀,引來在場諸多修士側耳傾聽。
此刻的大秦之地,由於修煉風氣底蘊薄弱,許多士族修士並不熱衷於創作詩詞,這樣的境況下,他們往往難以品評詩詞之美,更別提能夠勝過燕長歌了。這些修士修為尚淺,自然無法給予燕長歌之作精準的評判,甚至他們自身也無法抗衡燕長歌。
這一切皆因大秦地處偏僻荒涼之地所致。
眾多大秦修士的目光聚焦在江羽身上,無不流露出深切的憂慮,唯恐江羽在這場詩詞比試中敗北。
燕長歌接連獻上兩篇詩詞,顯然是有所預謀,否則怎可能一氣嗬成。然而江羽卻是匆忙應戰,在此般不利的情形之下,無疑對他的挑戰極大,難度可謂不小。
江羽冷哼一聲,譏諷道:“自以為妙筆生花,實則狗屁不通。你燕長歌有何能耐,我豈會不清楚?你平日裏隻知鬥雞狎妓,哪裏有空修煉詩詞之道。”
燕長歌迴應道:“江羽,你是出於嫉妒。你自己寫不出來,就不要再拖延時間了。哎,早知如此,我也犯不著設下一炷香的時間限製。哪怕給你再多的時間,你也同樣是徒勞無功。既然做不出,那就承認吧。”
江羽冷笑道:“坐井觀天者!”
話音剛落,他便執筆在紙上揮灑出“詠菊”二字。
“由我來誦讀。”
王越立刻搶前一步。
此前江羽踏入場地時,王越也尾隨而入,隻不過他一直保持低調而已。
江羽鎮定自若地續寫詩句,王越則在一旁誦讀起來。
《詠菊》
“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菊盛開百花凋。”
“飄逸清香透安邑,金甲披身滿城輝。”
江羽引用了黃巢的《菊花詩》,改動兩字,將長安替換成了夏國的都城安邑。隨著王越誦讀出的這首詩,周圍的秦地修士們個個驚愕不已。
這首詩的意境截然不同,令眾人眼前一亮,看向江羽的眼神中充滿了敬佩。
果然是江羽,不愧為荀子大師的高足。
燕長歌聞聽此詩,臉色陡變。他未曾料到,江羽的這首《詠菊》竟然如此驚豔,尤其是能在短時間內一揮而就,讓人不禁瞠目結舌。
與此同時,在雅室之內,贏得九霄閣主也聽到了江羽的詩句,他輕聲低語之後,眼中閃爍著讚賞的光芒,卻又感歎道:“江先生氣概非凡,特別是最後這兩句‘飄逸清香透安邑,金甲披身滿城輝’,看似描繪菊花盛景,實則暗喻將來帶領大軍攻破夏國帝都安邑的決心。真是了不得啊,實在是了不得!但此舉也透露出江先生心中的鬱結,想必唯有複仇夏國,方能徹底消解內心的仇恨。”
王棠微微點頭,滿臉認同地點評著……
江羽目光冷冽地瞥了一眼燕長歌,嘴角勾起一絲不屑的笑意,毫無遲疑地再次握起了靈筆,繼續書寫天地之力凝聚的文字。
《畫菊》
“靈華不共百靈同生,孤韌籬畔意無窮。”
“寧持傲骨立霜雪,焉隨狂飆隕翠容。”
《畫菊》之詩完畢,伴隨著王越誦讀那最後的兩句詩句,在場的大秦修真者們頓時喧騰起來,紛紛迴味著那\"寧持傲骨立霜雪,焉隨狂飆隕翠容\",此詩雖描繪菊花之堅韌節操,實則借花寓人,展現出高尚情操與堅定意誌。
“江少俠詩才蓋世,一曲《吟菊》、一篇《畫菊》,竟將燕長歌徹底壓製,這般紈絝怎配得上江少俠的一雙腳套?”
“且看江少俠手中的靈筆揮灑,字跡猶如利劍出鞘,銀鉤鐵畫,端的是我大秦修士的剛毅骨氣,威武不凡。”
“江少俠不僅詩詞妙絕,字法亦堪稱一流,果然是儒家大師荀子的門徒。”
“出身忠誠熱血家族的江少俠,其品行高潔,非那些阿諛奉承、自視甚高的宵小之輩所能比擬,那些人不過是披著人皮的獼猴罷了,隻讓人恥笑。”
眾多修士的談論聲此起彼伏。
江羽望著燕長歌,淡然開口:“燕長歌,詩詞間的爭鬥,你還要繼續嗎?”
燕長歌不由得後退兩步,臉上露出震驚之色。他早已做好充足準備,甚至這兩首詩都是他的積累之作,並非即興創作。然而江羽卻能信手拈來,接連作詩,字跡更是威勢逼人,完全將他比了下去。
若是江羽稍遜他一籌,燕長歌還能尋機狡辯,但如今二人之間的差距如此懸殊,根本無從狡辯。
燕長歌強定心神,迅速冷靜下來。為了這次對決,他搜集了許多對句,雖然暫時處於劣勢,但他仍有機會反敗為勝。
燕長歌振作精神,毅然道:“江羽,詩詞之爭我認輸。那麽接下來,我們比試對聯,規矩很簡單,各自出對句,時限一柱香內,看誰能對不出更多的題目。”
“悉聽尊便。”
江羽毫不遲疑地應答,他倒想看看燕長歌到底積累了多少對句,是否足夠他應對。
今日江羽當著全體大秦修士的麵揭露燕無極昔日不堪往事,這讓燕長歌心中怒火熊熊。他看向江羽的目光中,充滿濃烈的仇恨之意。
對於江羽,他一如既往地感到憤怒和厭惡。
此人,必殺之!
燕長歌畢竟還有一些心理承受能力,他不顧身邊大秦修士們的譴責之言,沉聲道:“江羽,你就算巧舌如簧,也無法掩蓋江家背叛仙門的事實。”
“更何況,家父之事,純是你血口噴人,空穴來風罷了。”
無論你如何混淆視聽,這一切終究毫無意義,隻會淪為世人的笑柄,更無法撼動江家既定的評價。尤其是你這樣的插科打諢,也無法掩蓋大秦修士族群修為衰敗的事實。
連同大秦修士,燕長歌也一同予以迴擊。
秦地修士,實乃修為低微。
秦地修士,不過廢材一群。
江羽冷笑一聲:“燕家底蘊何其淺薄,世人皆知。你父燕無極,在少年時期曾與黃帝身邊的另一位親近侍從馬彥爭奪寵愛,竟至於比試肉身之力。”
“這馬彥雖然身為男子,卻天生失去修煉資質,然而他在服侍人上的手段卻高人一籌。你父親為了在競爭中不輸於馬彥,暗中布局,致使馬彥隕落,這才終於無人能夠匹敵,自此全身心投入修煉,以供奉黃帝李重府大人。”
“於是乎,他步步高升,直至青雲直上。”
“馬彥之事,那些夏國的老一輩們,哪一個不知曉呢?”
“你現在指責我汙蔑你們,卻又忘了你父燕無極當年聲名狼藉的事情。如今他雖成為夏國的丹藥司尚書,無人敢言,但這並不代表無人知曉他的過往。”
江羽從容而言,言語之中充滿了譏諷之意,接著又說:“提起燕無極任職夏國丹藥司尚書,倒也頗有諷刺意味。他在位期間,除了販賣官職以聚斂財富,便是提議黃帝加征各類修行資源稅。”
“此舉猶如黃帝身邊的一條狗,隻知道為主人搜刮修行資源,人稱‘斂財狗尚書’。”
“作為一國丹藥司要員,他卻不思如何提升民眾修煉實力,不知如何充實國家修煉資源庫,隻懂得迎合黃帝。現如今他年紀已大,不再有能力參與爭鬥。否則在我看來,他隻怕會憑借著討好之舉,登上夏國宰相之位亦未可知。”
“唉,這些人,實在令人生厭。”
語畢,嘲笑之聲此起彼伏。一群大秦修士紛紛露出了笑容,盡情羞辱燕長歌。在此之前,他們都受過燕長歌的欺壓,卻對其底細一無所知。
江羽卻深知燕長歌的劣跡斑斑,今日將這些醜事公之於眾,讓所有人都看清了燕家的真實麵目,倍感暢快淋漓。
此時,雅室內贏九霄注意到這一幕,不禁搖頭歎道:“江先生的反擊真是銳利無比。特別是夏國黃帝李重府,更是荒誕至極。身為帝王,竟然與臣子有著龍陽之情。這樣的君主,愧為中州夏國之主啊。”
王棠附和道:“殿下英明。相較於夏國,南方晉國因其富饒,那些貴族享樂方式五花八門,甚至出現了孌童的說法,可謂人世間的一大罪惡。南晉之人,才真正是奢華過度,喪失了應有的誌氣。正如江先生所言,南晉正是因為地域富饒,早已沉溺物欲,失去了豪傑之氣。”
贏九霄麵色肅然,道:“為人執政者,應當謹慎行使權力,不可濫用職權。其實做人也是如此,須要有所節製,抑製欲望。帝王握有生殺予奪的大權,更要深思熟慮。”
王棠讚歎道:“殿下明智。”
贏九霄接口道:“咱們繼續瞧吧,這個燕長歌,在江先生麵前已經有些按捺不住怒火了。”
王棠隨之笑了笑,目光投向大廳中的情形。
此刻,燕長歌那曾經鎮定自若的表情已然蕩然無存,取而代之的是憤怒焦躁的情緒……
江羽之言,猶如鋒銳的靈劍,直刺人心,讓人難以反駁。他隻能咬牙堅稱江羽是以妖言惑眾,指責江羽張口胡謅,然而此等反駁並未能取信於人。
江羽凝視著燕長歌的神情,心中冷哼,未曾有一絲放過的念頭。他再次開口,聲音中帶著仙宗威嚴:“早已明示,群山無虎行,獼猴自封王。近段時間,你燕長歌洋洋得意,不過是因為大秦的長輩們不屑與你計較。今日本座代表大秦修士,特意前來領教閣下的修行。”
“請賜教!”江羽目光如炬。
他誓要在大秦之地令燕長歌聲名狼藉,更欲將其貶為廢修為恥的代名詞。燕長歌見江羽不再糾纏燕無極之事,內心方略感寬慰,立刻振作精神,斬釘截鐵地迴應:“既然你江羽身為大秦修士代表前來挑戰,那好,我倒要看你能有何等造詣。今日,我便以此較量一番,試試你荀子門徒的斤兩。”
江羽朗聲道:“世人皆雲客隨主便,若一味順從,則顯我大秦欺人太甚,有失公平。故而比試方式由你決定,你說怎麽比,本座就如何應對。”
燕長歌眼眸深處閃過一絲欣喜。當年在夏國帝都安邑,江羽便傲慢無比,輕蔑他燕家人,甚至對他燕家懷恨在心。今日江羽,依然保持著那份自負。
思及此,燕長歌心念一動,提議道:“今日較量,分為詩訣與對句兩部分進行。”詩訣乃燕長歌事先準備好的利器,而對句更是其拿手好戲,因此他毫不猶豫地做了這樣的安排,意欲以己之長攻彼之短。
江羽神色淡漠地應道:“悉聽尊便,你盡管出題。”他哪裏會懼怕燕長歌?區區小事,何足掛齒。
燕長歌袍袖一揮,果斷宣布:“首先,以菊為主題創作詩詞,題目為‘詠菊’,要求連續賦詩兩首。限時一炷香,超時者即判負。至於勝負高低,自有在場諸位高人評斷。”
江羽淡然迴道:“遵命。”對於燕長歌的挑戰,他根本沒放在心上。
聽見江羽答應,燕長歌嘴角勾起一絲得意的笑容。此次前來大秦挑釁,他已做足充分準備,帶來了許多詩詞佳作,既有自己親手所書,也有燕家文人替他撰寫。在之前與大秦修士的對決中,他已經用掉一些,但仍有餘裕。尤其是關於菊花的詩篇,他還剩下整整兩首。因此,他提出連作兩首詩的要求,就是要借此機會打壓江羽,隻因江羽仍舊過分自負。
燕長歌望向江羽,問道:“江羽道友,還是你先來吧?”
江羽微笑著迴應:“我擔心我一旦開口,你就自行認輸了。既然是你說的規矩,那就請你先來。”
燕長歌冷笑一聲,隨即下令:“來人,呈上筆墨紙硯。”
他對自己書法極為自負,此刻正是展現之時。無論是詩篇還是字跡,燕長歌定要讓江羽輸得口服心服。
侍從中有人立刻照辦,搬來了筆墨紙硯以及一方案幾。燕長歌執筆沾墨,但他並沒有立即下筆,而是略微猶豫了一下,隨後才毅然落筆書寫。
《詠菊》
花綻幽穀逸雅趣,雨潤秋露浸芳馨...
漫步仙凡之間,淡泊名利於塵世之外,燕長歌吟罷一首《菊花頌》之後,並未就此停歇,反而抬頭瞥了一眼江羽,嘴角勾勒出一絲得意的弧度,麵龐上掠過一道傲岸之色,旋即再度揮毫潑墨,《繪菊圖》躍然紙上。
《繪菊圖》
黃菊籬畔一村靜,秋意清淡半扉啟。
斜陽西沉蜜蜂隨之去,唯有清冷菊香伴佳釀。
燕長歌瀟灑地甩掉手中的靈毫,目光炯炯地望向江羽,朗聲道:“江羽道友,吾之《菊花頌》與《繪菊圖》,你看如何評價?”
一旁侍立的歌仙拾起燕長歌筆下的詩詞畫卷,另有歌仙低聲誦讀,引來在場諸多修士側耳傾聽。
此刻的大秦之地,由於修煉風氣底蘊薄弱,許多士族修士並不熱衷於創作詩詞,這樣的境況下,他們往往難以品評詩詞之美,更別提能夠勝過燕長歌了。這些修士修為尚淺,自然無法給予燕長歌之作精準的評判,甚至他們自身也無法抗衡燕長歌。
這一切皆因大秦地處偏僻荒涼之地所致。
眾多大秦修士的目光聚焦在江羽身上,無不流露出深切的憂慮,唯恐江羽在這場詩詞比試中敗北。
燕長歌接連獻上兩篇詩詞,顯然是有所預謀,否則怎可能一氣嗬成。然而江羽卻是匆忙應戰,在此般不利的情形之下,無疑對他的挑戰極大,難度可謂不小。
江羽冷哼一聲,譏諷道:“自以為妙筆生花,實則狗屁不通。你燕長歌有何能耐,我豈會不清楚?你平日裏隻知鬥雞狎妓,哪裏有空修煉詩詞之道。”
燕長歌迴應道:“江羽,你是出於嫉妒。你自己寫不出來,就不要再拖延時間了。哎,早知如此,我也犯不著設下一炷香的時間限製。哪怕給你再多的時間,你也同樣是徒勞無功。既然做不出,那就承認吧。”
江羽冷笑道:“坐井觀天者!”
話音剛落,他便執筆在紙上揮灑出“詠菊”二字。
“由我來誦讀。”
王越立刻搶前一步。
此前江羽踏入場地時,王越也尾隨而入,隻不過他一直保持低調而已。
江羽鎮定自若地續寫詩句,王越則在一旁誦讀起來。
《詠菊》
“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菊盛開百花凋。”
“飄逸清香透安邑,金甲披身滿城輝。”
江羽引用了黃巢的《菊花詩》,改動兩字,將長安替換成了夏國的都城安邑。隨著王越誦讀出的這首詩,周圍的秦地修士們個個驚愕不已。
這首詩的意境截然不同,令眾人眼前一亮,看向江羽的眼神中充滿了敬佩。
果然是江羽,不愧為荀子大師的高足。
燕長歌聞聽此詩,臉色陡變。他未曾料到,江羽的這首《詠菊》竟然如此驚豔,尤其是能在短時間內一揮而就,讓人不禁瞠目結舌。
與此同時,在雅室之內,贏得九霄閣主也聽到了江羽的詩句,他輕聲低語之後,眼中閃爍著讚賞的光芒,卻又感歎道:“江先生氣概非凡,特別是最後這兩句‘飄逸清香透安邑,金甲披身滿城輝’,看似描繪菊花盛景,實則暗喻將來帶領大軍攻破夏國帝都安邑的決心。真是了不得啊,實在是了不得!但此舉也透露出江先生心中的鬱結,想必唯有複仇夏國,方能徹底消解內心的仇恨。”
王棠微微點頭,滿臉認同地點評著……
江羽目光冷冽地瞥了一眼燕長歌,嘴角勾起一絲不屑的笑意,毫無遲疑地再次握起了靈筆,繼續書寫天地之力凝聚的文字。
《畫菊》
“靈華不共百靈同生,孤韌籬畔意無窮。”
“寧持傲骨立霜雪,焉隨狂飆隕翠容。”
《畫菊》之詩完畢,伴隨著王越誦讀那最後的兩句詩句,在場的大秦修真者們頓時喧騰起來,紛紛迴味著那\"寧持傲骨立霜雪,焉隨狂飆隕翠容\",此詩雖描繪菊花之堅韌節操,實則借花寓人,展現出高尚情操與堅定意誌。
“江少俠詩才蓋世,一曲《吟菊》、一篇《畫菊》,竟將燕長歌徹底壓製,這般紈絝怎配得上江少俠的一雙腳套?”
“且看江少俠手中的靈筆揮灑,字跡猶如利劍出鞘,銀鉤鐵畫,端的是我大秦修士的剛毅骨氣,威武不凡。”
“江少俠不僅詩詞妙絕,字法亦堪稱一流,果然是儒家大師荀子的門徒。”
“出身忠誠熱血家族的江少俠,其品行高潔,非那些阿諛奉承、自視甚高的宵小之輩所能比擬,那些人不過是披著人皮的獼猴罷了,隻讓人恥笑。”
眾多修士的談論聲此起彼伏。
江羽望著燕長歌,淡然開口:“燕長歌,詩詞間的爭鬥,你還要繼續嗎?”
燕長歌不由得後退兩步,臉上露出震驚之色。他早已做好充足準備,甚至這兩首詩都是他的積累之作,並非即興創作。然而江羽卻能信手拈來,接連作詩,字跡更是威勢逼人,完全將他比了下去。
若是江羽稍遜他一籌,燕長歌還能尋機狡辯,但如今二人之間的差距如此懸殊,根本無從狡辯。
燕長歌強定心神,迅速冷靜下來。為了這次對決,他搜集了許多對句,雖然暫時處於劣勢,但他仍有機會反敗為勝。
燕長歌振作精神,毅然道:“江羽,詩詞之爭我認輸。那麽接下來,我們比試對聯,規矩很簡單,各自出對句,時限一柱香內,看誰能對不出更多的題目。”
“悉聽尊便。”
江羽毫不遲疑地應答,他倒想看看燕長歌到底積累了多少對句,是否足夠他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