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魏皇帝曹叡的突然病逝,無法瞞過天下人,曹魏朝廷自然也不會隱瞞此事……


    如今,世界間的魔法帷幕雖已暫時平息,劉禪明確宣布自己要專注於靈力修煉,十年之內不涉足戰場紛爭。


    然而,曹叡在宮廷的神秘隕落,令國勢動蕩,少年君主登基,重臣權傾一時,這正是天賜良機。就算劉禪單純如雛,諸葛亮與徐元直這樣的智者也不會錯失良機。


    於是,司馬懿在穩住朝綱之後,準備返迴宛城,繼續領軍在外。然而此刻,曹爽竟以一個早已被世人嗤笑的借口牽住了司馬懿的手。


    相同的言辭,相似的讚譽,但司馬懿此刻卻無法再歡欣鼓舞。這個深藏不露、野心勃勃的青年,確實沒有辜負他的期望,這一步棋走得堪稱妙絕!


    太尉,按理說是掌握全國軍事力量的高位,同時也是朝廷中樞官員,畢竟位列三公之一。


    而此刻,洛陽的防衛已更換完畢,郭太後的親族緊緊握住了皇宮與城市的控製權,冀州的勢力也在迅速協助郭太後鞏固洛陽周邊的領土。


    司馬懿這位太尉,在外是執掌天下兵馬的將領,但在洛陽,他隻是個三公!


    笑容可掬的曹爽並未給司馬懿反抗的機會,此刻他拿出了曹叡臨終的旨意——


    大將軍,持符節,督領內外所有軍事,兼錄尚書事!


    一時間,曹爽的實權躍然超越了同為輔政大臣的司馬懿,這時,群臣才恍悟,這兩位輔政大臣實際上是曹爽為核心所建立的,隻是他的謙遜讓人忽視了這一點。


    此刻,司馬懿已穩固朝局,正準備離京駐守邊疆,曹爽的突襲讓他和諸多朝臣一時無語。


    緊接著,司馬懿意識到自己似乎找不到反駁的借口。洛陽的現狀,加上曹爽的刻意謙讓,使司馬仲達已經開始調動軍隊,以防被郭太後順勢收編。


    此刻的司馬懿在洛陽並無太大軍權,手握的微弱勢力尚未完全掌控。麵對郭太後犀利的目光,他明白了,如果自己執意離開,二人將聯手施壓。


    盡管對曹爽另眼相看,司馬懿並未多言,隻是含笑點頭。


    “看來太尉應允了?”


    “老臣既受先帝托付,自當盡心輔佐陛下!”


    司馬懿不再抗拒,任由曹爽成功地將他留在了朝廷之中。


    隨後,曹爽在郭太後要求洛陽防禦及皇宮守衛權後,緊接著采取行動。


    原本曹芳即位後,已晉升曹爽為侍中,改封為武安侯,享有一萬二千戶的食邑,可謂真正的萬戶侯。還特賜佩劍穿履上殿,入朝不需疾行,讚禮時不用報姓名,與司馬懿各自統領三千精兵,共同執掌朝政,這無疑是向他們示好的表現...


    如今,曹爽已執意挽留司馬懿於朝廷,那麽他便無從選擇低調行事之理。


    曹爽旋即稟明郭太後與年輕的曹芳陛下,自己登上了輔政大臣的寶座,晉身為大將軍,那麽司馬懿自然亦是輔政大臣,何來不封賞之理!


    此論調迅疾獲得了郭太後的應允,而曹芳陛下尚未親政,麵對空缺的席位,無言反駁。


    同時,司馬懿一族……嗯,他們似乎也無法明確抗拒。


    曹爽大肆頌揚司馬懿曆年來的功績:抵禦蠻族侵犯雍涼之地,鎮守荊襄以拒東吳,如今又力抗漢軍薑維、鄧範、石苞等人。


    更別提平定遼東的赫赫戰功,以及當前輔佐朝政的重任。


    讚譽如潮,接著他直指唯有太傅之位方能匹配司馬懿的功勳,唯有司馬懿的智謀,方能教導陛下。


    一時間,司馬懿真正登上了大臣的巔峰榮耀,太傅之位,對於一位年僅八歲的少年天子而言,便是帝師的象征。


    無上尊崇!


    然而,這尊崇隻存在於太平盛世,亂世之中,太傅又有另一稱號——麵子官!


    不知何時起,欲成為太傅,必先為太尉,因太傅的職責從教導天子的帝師轉為了剝奪太尉軍權的名號。


    當年曹魏初祖曹操集權時,也曾試圖讓太尉楊彪改任太傅,隻是那時的楊彪過於強大,曹操尚未成氣候,終未如願。


    近年來,為集權,太尉晉升太傅之事屢見不鮮,司馬懿如今亦位列其中,心中滋味,唯有自知。


    曹爽並未停歇,提拔司馬懿為太傅,剝奪其兵權後,立刻將司馬懿的心腹蔣濟,這個新任領軍將軍提升起來,連讚美之詞都未變,僅將司馬懿的功績歸於蔣濟的輔助,再行敘述一遍。


    於是,蔣濟由鎮守洛陽大軍的領軍將軍,晉升為太尉。


    太尉仍是那個太尉,但司馬懿的位置換成了蔣濟,天下兵馬是否仍會買蔣濟的賬,難說得很。


    接著,曹爽開始擴充自己的勢力版圖。


    在曹宇、曹肇、秦朗、夏侯獻等人被罷免後,曹氏一族的實力大受打擊。曹肇遭貶,連累曹篡失去兵權與官職,夏侯獻也因此牽連了他的堂兄夏侯霸。


    曹氏與夏侯氏的親族一時之間元氣大傷。


    這段時間,許多人疑惑曹爽將如何倚仗曹氏和夏侯氏,而今日,曹爽給出了答案:


    既然嫡係無法擔當,那麽旁係就得挺身而出!


    曹爽首度任命其二弟曹羲為中領軍,取代蔣濟領軍將軍的職責,坐鎮中樞,與郭太後的堂兄共同執掌禁衛大權... ...


    之後,曹爽大膽地廢止了禁軍五營中的中壘、中堅兩營校尉,將這兩支神兵授予了他的弟弟曹羲,這番奇妙的策略確實令人驚歎。


    既然曹爽身邊並未聚集足夠的賢能,他便決定裁撤冗餘的衙門,將權力巧妙地合並。


    如此新穎的舉措,實屬罕見,足見曹爽確有過人之處。這一調整,巧妙地彌補了他手頭兵力不足的困境。


    除了曹羲,曹爽對其他弟弟也不吝寵愛。他任命曹訓為武衛將軍,統率神秘的禁軍武衛營,曹彥則成為散騎常侍,常伴於朝堂之上,郭太後剛剛接手洛陽與皇宮的守護大權便被曹爽的安排削弱。


    以曹氏宗族先祖曹叡親自委任的統帥內外軍事之名,曹爽直接奪取了禁軍的絕對指揮權。此刻,他與郭太後雖表麵和諧,洛陽的安全暫時得到保障,但未來的變數,無人能料。


    曹叡也沒有忽略他的表親。表弟夏侯玄被召迴洛陽,受封中護軍,統率各將領,並負責選拔英勇的軍中官員。同時,他向文人圈子釋放出友善的信號,當年曹叡曾利用浮華案清除了一批空談家,如今他毫不猶豫地重用了他們。


    其中最為知名的有何晏、鄧颺、李勝以及沛國故友丁謐等人,他們均被授予官職,丁謐、何晏、鄧颺成為了尚書。何晏更是擔當起吏部尚書,負責選拔英才,李勝被任命為河南尹,畢軌成為司隸校尉,三人共同掌握了洛陽內外的政局。


    曹爽對這些人的重用,令司馬懿皺起了眉頭,他開始懷疑自己是否再次低估了對手。


    曹爽的策略別具一格。


    這群人確多誇誇其談,但有兩個關鍵點需證實:


    其一,他們雖好言辭,卻不乏實質能力,鄧颺、李勝和丁謐三人皆才智過人,隻是缺點同樣顯著。


    其二,除了才藝,他們的出身至關重要。這群喜好高談闊論者是如何躍居朝堂高位的?答案簡單,他們的祖先都有功於曹魏。


    鄧颺是鄧禹後代,鄧家雖已衰微,但在曹魏仍有一定影響力。


    李勝乃昔日張魯麾下大將張休之子,歸降曹魏後屢建功勳,隻因家族不顯赫而鮮為人知。


    至於丁謐,這個名字在曹氏家族中異常獨特,族人眾多,英才輩出,但他們大多官職不高,而丁謐本人則是當年從馬超手中救出曹操的典軍校尉丁斐之子。


    於是,曹爽借由這些人,巧妙地籠絡了曹魏的中樞力量,這一招源於世家隔絕寒門的策略,而曹爽竟毫不猶豫地施展出來,確實讓司馬懿感到驚異。


    然而在邊疆防禦的問題上,曹爽未能如願,邊境重地,郭太後與司馬懿都不會容許他獨斷專行。


    對此,曹爽隻能無奈地輕輕點頭。


    司馬懿迴到府邸後,眾多官員紛至遝來,有人詢問他自身安危,更多的人則關心他離開荊州,夏侯霸與夏侯玄撤離潼關後,兩地戰局該如何應對。


    麵對這一切,司馬懿隻是淡然一笑,告誡他們不必驚慌,他已有妥善的安排。


    “大將軍深諳天地奧秘,乃陛下欽點的輔政大臣,如此部署合乎情理,對大魏乃大有裨益!”


    “至於邊防,如若有漢軍膽敢侵犯,他們將迎接一個驚天動地的驚喜。”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在三國逆轉乾坤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小玉米芽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小玉米芽並收藏我在三國逆轉乾坤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