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州的奇幻對決正熾熱上演。


    三個戰場上無人敢懈怠,李嚴對抗步騭,憑借的是熱血與狂放。


    而在長沙戰場,劉磐向全琮展示了無盡的挑釁與蔑視。


    在江東複仇的緊要關頭,他非但未保持謹慎,反而率軍自攸縣出擊,穿越山脈與魔法河流,直搗江東腹地。


    洗劫一空後,他留下一行字:


    “今日之輩,不及太史子義萬一!”


    全琮不知劉磐何時寫下這話語,但他看見時,隻覺胸口壓抑,唿吸困難。


    被與名將相提並論,全琮自然感到榮耀,


    然而與太史慈相比,卻令他心生異樣。


    並非全琮輕視太史慈,兩人同處魔法紀元,太史慈英年隕落,而他自己位高權重,同樣不負名將之譽。


    竟在邊境立起巨木碑,刻下這般話語,全琮始終無法釋懷。


    “進攻攸縣!”全琮憤怒地踢向木碑,將其一腳踢裂,眼中熊熊燃燒,“我要看看,失去黃忠的助力,劉磐還能有何作為!”


    此前他們已數度交鋒,全琮並未占得上風,劉磐“荊南之虎”的稱號實至名歸。


    作為江東的領軍將領,全琮出身高貴,其父全柔曾是首位桂陽魔法領主,如今他麾下的眾多子嗣皆已成為將領。


    如今,全琮的部下中,其子嗣權力最大。


    然而,這個近乎家族式的軍隊並未讓全琮勢如破竹,反而給了劉磐可乘之機。


    劉磐直指全琮的眾子展開攻擊,以他們間的親情為餌,互相利用從中漁利。


    順便侵襲了海昏之地... ...


    此刻,全琮疾馳向著攸縣進發,這次他不再策劃任何狡猾的誘敵之計,他已經看穿,劉磐不僅勇猛無畏,更兼老練無比。


    即便在軍事策略上,他的天賦遜色於己,但這老將深諳人情世故,常常能想到他人無法企及的妙策。


    與其迫使對方硬碰硬,暴露出破綻,不如轉守為攻,與劉磐展開正麵交鋒,憑借人數優勢讓劉磐無法繼續肆虐疆域。


    而這一切,正中劉磐的下懷。


    “江東士卒雖擅長攻城,但若無孫伯符、甘興霸、太史子義那樣的猛將領軍,怎可能攀登上我大漢神軍守護的城垣!”


    得知全琮準備強攻攸縣,劉磐非但不驚慌,甚至未第一時間登城指揮,反而將戰局交予副將費禕全權負責,這位剛剛迴歸的將領。


    劉磐察覺到費禕的緊張,便詳盡解釋了江東士卒的優缺點。


    江東人英勇善戰,自古已然,然而霸王項羽隕落後,這股剽悍逐漸被壓製。如今的江東,依然勇猛,仍有傑出將領,但在生死較量中,他們已無法與當年匹敵。


    唯有孫伯符這樣的猛將,以及甘興霸那樣的悍匪,才能再次點燃他們的兇猛。


    全琮確為名將,卻在實力上遜色太多。


    劉磐未曾橫掃天下,但他親曆了江東的黃金時代,甚至與江東頂尖高手交過手,且未曾敗北。因此,他有充分的理由輕視全琮。


    與此同時,劉磐的從容也使費禕漸漸安定,身旁這位經驗豐富的老者,對於費禕而言,是無價的經驗與助力。


    費禕並未辜負期待,盡管手段尚顯稚嫩,但在劉磐的指導下,他迅速成長。畢竟,費禕雖未經曆戰火,但天賦確實出眾。


    攸縣之外的激戰雖壯烈,但終究缺乏新意。真正的高潮在於朱然為先鋒,孫權殿後的南郡戰場。


    諸葛亮並未像其他兩路那樣嚴防死守,他大開剛剛設立的營門,以一種邀請敵人自投羅網的姿態,令孫權疑惑不已,不知此舉究竟意圖何在。


    諸葛亮的威望已遠揚四海,如今此舉讓眾人揣測,這究竟是陷阱還是虛張聲勢。如果說不是陷阱,大戰剛開始,雙方你來我往,氣勢如虹,不至於如此輕易開城投降。然而,若說是陷阱,難道現在的陷阱都如此平庸了嗎?


    被薑維偷襲過的朱然,以及疑心重重的孫權,此刻皆選擇暫時駐足,並派出斥候潛入營地探查實情。然而,斥候一個接一個消失,去雙則失雙......


    當朱然緊咬牙關,派遣一隊精銳前往探路時,四周驟然響起震耳欲聾的嘶吼與戰鼓,令江東的勇士們心驚膽顫,瞬間陷入混亂。


    恐慌的士兵們已經開始四散奔逃。


    若非朱然察覺到盡管怒吼連天,山嶺間人影攢動,卻無人下山發動攻擊,此刻他或許早已跟隨眾人逃離。


    斥候迴報,四周山嶺布滿的不過是稻草人後,朱然怒不可遏,不再向孫權稟報,直接率領大軍向漢軍營地發起了衝鋒。


    隨後,殺聲再次迴蕩,這次草人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真實的伏兵。


    與此同時,營地中烈焰熊熊燃燒,東吳大軍在這白日之下陷入了絕境。


    山巒雖不算高峻,營地也非龐大,但一場大火、一次虛張聲勢、一次精心布置的埋伏,足以讓孫權的大軍分崩離析。


    倉皇逃竄的士兵互相踐踏,釀成人間悲劇,然而漢軍並未窮追不舍,仿佛饒過了孫權,這讓圍觀的曹軍倍感遺憾。


    最精彩的並非諸葛亮設伏孫權,而是他在伏擊孫權的同時,奇襲了江夏郡的文聘。


    文聘因獨子文岱去世已痛不欲生,此時被諸葛亮麾下的薑維率軍突襲,江夏守軍竟未能及時作出反應。


    薑維攻破石陽城門,漢軍湧入,而病榻上的文聘不顧病體,躍馬持槍與薑維激戰。


    最終,薑維雖未能取文聘性命,但他卻因重傷嘔血,壯烈辭世。


    幸虧文聘最後的堅守,江夏大軍在他的庇護下安然撤退。


    石陽失守,半數江夏落入曹軍之手,但兵馬猶在,實力尚存。


    這也是文聘能為bingrugaohuang做的最後之事。


    至少,文聘能在九泉之下告慰曹操和曹丕,他一生未曾讓江夏淪陷他人之手。


    諸葛亮在此刻攻打曹魏據守的江夏,讓毋丘儉等人視作挑釁。


    毋丘儉先一步封鎖上庸的出口,以防申耽和張翼攪局,接著徐質自新野領兵,直指襄樊,似欲以此地為跳板,進犯江陵。


    然而,複仇大軍還未抵達江陵城下,在踏入襄樊之際便遭遇了埋伏。


    襄陽廢墟內,石苞的部隊早已悄然布防,待徐質中計撤退時,沉寂已久的樊城又湧出了大量漢軍。


    領軍者乃西川知名將領鄧範。


    鄧範與石苞素為摯友,二人皆才智過人,鄧範放行,石苞迎擊,最終形成兩麵夾擊之勢...


    在神秘的大陸上,新野是一座守護著江東的要塞,大將徐質在此地的守衛力量幾乎被徹底削弱。


    徐質雖幸存歸返,但新野的士兵已寥寥無幾。此刻,徐質與毋丘儉才意識到,諸葛亮施展的並非空城計的舊版,此番空蕩的並非城郭或營寨。


    他的部隊悉數調往外界,南郡內部幾無防衛,假使此刻南郡遭遇突變,哪怕區區山林匪徒,江陵亦岌岌可危。


    然而世間並無假設,時間也無法倒流。事已至此,江夏的軍隊歸來,領地丟失,主將又戰死沙場,士氣蕩然無存。


    新野之地猶存,但兵力喪失殆盡。雙方相較,他們既無力攻打江陵,更無法奪迴江夏。萬般無奈,毋丘儉隻得向洛陽求助,如此觀戲,他們二人堪稱世間獨有。


    洛陽的救兵尚未露麵,曹叡的詔令已至。太和六年的七月,在世界動蕩之際,曹叡親自領軍出征。


    揚州刺史、南征將軍王淩,豫州刺史滿寵,荊州刺史毋丘儉,青州刺史程喜,徐州刺史胡奮,以及麾下諸多將領,聯軍挺進江東。


    先鋒部隊已越過淮泗,直撲江東腹地。江東各地陷入恐慌,孫權急忙召迴各路將領,但依舊被諸葛亮窮追不舍,數座城池相繼失陷。


    江東,危在旦夕!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在三國逆轉乾坤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小玉米芽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小玉米芽並收藏我在三國逆轉乾坤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