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雍的迴答讓劉禪心頭一震,亦感難以置信。盡管簡雍曾多次帶給他驚喜,但此刻他卻發現這位智者帶給他的驚奇越發頻繁。早先決定利用石苞來促成此事時,二人一拍即合,但未曾詳談細節。劉禪原本設想讓石苞作為掩護,而後由他自己去說服對方。
然而簡雍之意,卻是直接讓石苞涉入其中!
這並非不可行,但在劉禪看來,如此行事與利用石苞並無二致。如果真讓石苞如此行事,日後怕是沒有與石苞修複關係的可能性了。
實話講,雖然劉禪認為石苞品行上有瑕疵,好色而寡恩,但他承認石苞的能力確實不容小覷。
對於巴族與賨族而言,鄧範,或者稱他為鄧艾的存在,乃是一個難以忽視的因素。劉禪深感困擾,權衡之下,覺得若因此而破壞與這兩個族群之間的聯係,未免太過不劃算。
於是,他陷入深深的矛盾中,不知是否應做出這樣的抉擇。簡雍洞察秋毫,看到劉禪糾結不定的樣子,便心中有數,微微一笑,開口問道:“你在顧慮此舉會使石苞感到寒心嗎?”
劉禪點頭默認,確實,這正是他憂慮之處。然而簡雍接下來說的話卻讓他更為驚訝。“石苞雖非白發蒼蒼的老者,但也並非初出茅廬的年輕人,他已有不錯的修為與品性,何以如此急切呢?”
簡雍的話語使劉禪陷入了沉思,他一直認為鄧範與石苞皆屬世間罕見的天才,如今正當二十幾歲的壯年,如能收歸麾下,無疑是撿到了一個天大的寶貝。但他忽略了,在這個世界觀裏,人們十四五歲就能婚嫁,十七八歲即入仕途,二十歲時已是成就偉業的最佳時機。到了三十歲還未有所作為,那便是步入了“資深”行列。
鄧範與石苞這兩位將近三十歲的修士,至今仍一事無成,其處境已堪稱失敗中的失敗者。難怪鄧範顯得落魄,石苞則焦慮不安,因為他們明白,一旦過了三十而立之年,若仍無法嶄露頭角,或許就此喪失良機。
盡管曹丕的舉薦令並未明確限製年齡,但家族背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他們可能難以得到推薦。故此,石苞所渴望的並非真情,而是實實在在的成功機遇!重視他固然令人感動,但如果能重用他,並給予他真實的晉升之路,他才會由衷地感激不盡。
“多謝叔父教誨,侄兒銘記於心。”劉禪向簡雍恭敬地一拜,這是他領悟到的第一個為君之道:對年輕人要用適合他們的手段,對中年人要有針對性的運用,而對於那些年輕的才俊,則需直接觸及他們的現實需求。否則,不是你講得不對,而是他們聽不進、不需要,或是不明白你的意思。
隨後,劉禪與簡雍便在庭院外置棋品茗,即便寒風凜冽,他們依然耐心等待石苞歸來。他們確信,石苞用不了多久就會迴來。
果然,當石苞返迴居所時,恰好趕上了晚餐時間,隻是他滿臉醉態,顯然心情不佳。聽見聲響的鄧範顧不上身邊的兩個孩子,匆匆出門,見石苞這般模樣,不禁搖頭歎息,一邊將其攙扶住,一邊尷尬地朝簡雍與劉禪二人笑了笑,他知道,自家這位朋友又一次讓對方失望了。
而此刻,石苞目睹簡雍與劉禪二人,心頭湧起一陣難以言喻的尷尬。他深知自己身為一名隨侍者,如今這般處境實屬難堪。“兩位道友恕罪,在下失儀了。”石苞推開鄧範,強行穩住身形,向二人深深施禮,言語間流露出一股蒼涼之意。
“莫非,你已決定放棄修行之路?”簡雍並未裝聾作啞,反而直截了當地問道,“仲容道友資質非凡,又為何至此地步?”
“哈哈……前輩謬讚了。”石苞豁然開朗,卻不再掩飾心中苦澀,“在下曾懇請許允真人,隻求能在一偏僻小縣中覓得一個小小的修為職司,即便隻是初階修士也足矣。然而,許允真人竟稱我為……稱我為踏入修煉門檻之人,卻仍不願賜予在下一席之地,唉……終究受限於出身。”
話音剛落,石苞臉上更顯寂寥,鄧範的臉色也隨之黯淡下來。在這個修真世界裏,出身的高低竟已至關重要,讓他們都感受到了前路渺茫。
“出身確乎重要,須知有人自降生便立於凡人無法企及的高度,此乃天地法則,公平與否並無異議。”簡雍淡笑,絲毫未流露出憤世嫉俗的情緒。
“是啊,祖先積累的福澤,世間輪迴的運勢,何談世間有不公?石苞從未怨天尤人,隻是略有感懷而已!”
“既然此途不通,何妨嚐試成為開疆拓土的奠基者?既然無法享受他人之尊榮,何不為自己後代留下一線生機?”簡雍緩步走到石苞麵前,目光同時投向鄧範,拋出了結盟之意:“此刻,便是契機!”
麵對簡雍意味深長的笑容,石苞欲言又止之際,鄧範已然俯首拜倒。
“範受教於先生,願遵先生訓示!”鄧範此舉仿佛徹底擊潰了石苞內心的堅守,他也隨之向簡雍低頭禮拜,雖未曾開口,其意卻已昭然若揭。連他也沒有追問,自己究竟能從中獲得何種好處。
見到石苞和鄧範的態度轉變,劉禪終是長舒一口氣,此事總算塵埃落定,接下來的事,除了自身的刻苦修行,還需看天命如何安排。
次日清晨,宿醉全消的石苞對昨夜之事並無半分懊悔之情,正如簡雍所說,他已經年歲不饒人,倘若再錯過眼前的機會,可能就真的永無翻身之日了。
即使一百人告訴他未來可期,但那些漫長無盡的等待時光,足以讓他痛不欲生。
石苞收好簡雍贈予的修煉物品,牢記著簡雍交待的各項事宜,毅然決然地踏上了前往穀成縣的道路。鄧範並未告知他簡雍和劉禪的真實身份,隻提及他們背後勢力非同小可……
而在靈石山脈中,石苞對於眼前之人是否隸屬於新城郡孟興或是別派勢力,全然不在意,隻要這些人能帶給他一線生機,那就已足矣。他躍身上那些修行者中最頂級的一匹靈獸馬,背負著行囊,徑直朝霧隱穀所在的靈成縣馳騁而去。而劉禪與眾同僚,在石苞離去之後,並未在當地逗留,也掩藏起心中的波瀾,不動聲色地離開了修煉重地洛陽,踏上了通往仙都長安的道路。
欲從洛陽途徑宛城返迴修煉聖地之上庸固然是明智之舉,然而劉禪卻選擇了通過仙禁之地長安,進而踏入神秘的漢中境域。至於上庸故土,他確實有意重返,但並非此刻。
且不論一路疾馳的劉禪與簡雍,單說那位誌在必得的石苞,他心中清楚此行的目的所在,但卻並未采取隱匿身形的策略潛入霧隱穀,原因無他——他對自身修為有著清晰的認知。比起這些經過精心挑選、擅長隱秘刺探的暗影斥候及校正堂的高手們,哪怕再修煉五十年,他也自愧弗如。
石苞明白,若是偷偷摸摸行事反而容易引起對方警覺,倒不如直接以正麵對決的姿態進入霧隱穀。抵達靈成縣後,石苞毫不猶豫地開始打聽杜濩、樸胡兩位修真者的下落。如今這靈成縣內,巴人與賨人已然成為主導,尋找到二人並不困難。
就在石苞尋找杜濩、樸胡的同時,他的一舉一動早已被隱於暗處的校正堂弟子看在眼裏。“石苞?未曾耳聞。”監控杜濩、樸胡的校正堂首領沉思片刻,確認未曾接觸過此人,“他的通行令牌上注明來自洛陽和鄴城兩地,立刻調查此人身份,同時密切關注杜濩、樸胡二人,但切勿輕舉妄動!”
校正堂的統帥行事向來審慎,在嚴密監視杜濩、樸胡的同時,立即下令著手調查石苞的真實身份,意圖查明他是何方神聖,又受何人派遣至此。
與此同時,石苞順利進入了杜濩的居所,見到了自己亟待相見的人物——那已然微醺的杜濩與樸胡。
“吾乃石苞,奉我家主人之命前來拜訪兩位!”石苞恭敬地開口。
“主人?拜訪?嗝!”杜濩搖搖晃晃地走到石苞麵前,一個酒嗝噴出,撲麵而來的濃烈酒氣令石苞皺起了眉頭。
“爾等主人是誰,拜訪我二人又有何目的?難道想送我們歸西不成?”相較之下,樸胡則顯得咄咄逼人,起身質問道。
顯然,杜濩與樸胡之間情誼深厚,但性格卻大相徑庭,樸胡顯得更為剛烈衝動。
“吾家主人備有一卷密令,請兩位移駕至我新城領地,吾家主人已為兩位備下府邸佳釀,並對兩位部族上下......”石苞一邊說著簡雍預先交予的言辭,一邊取出信函遞了上去。
然而話音未落,便被杜濩粗暴打斷:“新城郡,你家主人又是哪路大神,竟敢如此囂張!”
他不僅打斷了石苞的話語,還將尚未開封的密令隨手拋向一旁燃燒正旺的香爐,任由熾熱的大火將其化為灰燼......
然而簡雍之意,卻是直接讓石苞涉入其中!
這並非不可行,但在劉禪看來,如此行事與利用石苞並無二致。如果真讓石苞如此行事,日後怕是沒有與石苞修複關係的可能性了。
實話講,雖然劉禪認為石苞品行上有瑕疵,好色而寡恩,但他承認石苞的能力確實不容小覷。
對於巴族與賨族而言,鄧範,或者稱他為鄧艾的存在,乃是一個難以忽視的因素。劉禪深感困擾,權衡之下,覺得若因此而破壞與這兩個族群之間的聯係,未免太過不劃算。
於是,他陷入深深的矛盾中,不知是否應做出這樣的抉擇。簡雍洞察秋毫,看到劉禪糾結不定的樣子,便心中有數,微微一笑,開口問道:“你在顧慮此舉會使石苞感到寒心嗎?”
劉禪點頭默認,確實,這正是他憂慮之處。然而簡雍接下來說的話卻讓他更為驚訝。“石苞雖非白發蒼蒼的老者,但也並非初出茅廬的年輕人,他已有不錯的修為與品性,何以如此急切呢?”
簡雍的話語使劉禪陷入了沉思,他一直認為鄧範與石苞皆屬世間罕見的天才,如今正當二十幾歲的壯年,如能收歸麾下,無疑是撿到了一個天大的寶貝。但他忽略了,在這個世界觀裏,人們十四五歲就能婚嫁,十七八歲即入仕途,二十歲時已是成就偉業的最佳時機。到了三十歲還未有所作為,那便是步入了“資深”行列。
鄧範與石苞這兩位將近三十歲的修士,至今仍一事無成,其處境已堪稱失敗中的失敗者。難怪鄧範顯得落魄,石苞則焦慮不安,因為他們明白,一旦過了三十而立之年,若仍無法嶄露頭角,或許就此喪失良機。
盡管曹丕的舉薦令並未明確限製年齡,但家族背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他們可能難以得到推薦。故此,石苞所渴望的並非真情,而是實實在在的成功機遇!重視他固然令人感動,但如果能重用他,並給予他真實的晉升之路,他才會由衷地感激不盡。
“多謝叔父教誨,侄兒銘記於心。”劉禪向簡雍恭敬地一拜,這是他領悟到的第一個為君之道:對年輕人要用適合他們的手段,對中年人要有針對性的運用,而對於那些年輕的才俊,則需直接觸及他們的現實需求。否則,不是你講得不對,而是他們聽不進、不需要,或是不明白你的意思。
隨後,劉禪與簡雍便在庭院外置棋品茗,即便寒風凜冽,他們依然耐心等待石苞歸來。他們確信,石苞用不了多久就會迴來。
果然,當石苞返迴居所時,恰好趕上了晚餐時間,隻是他滿臉醉態,顯然心情不佳。聽見聲響的鄧範顧不上身邊的兩個孩子,匆匆出門,見石苞這般模樣,不禁搖頭歎息,一邊將其攙扶住,一邊尷尬地朝簡雍與劉禪二人笑了笑,他知道,自家這位朋友又一次讓對方失望了。
而此刻,石苞目睹簡雍與劉禪二人,心頭湧起一陣難以言喻的尷尬。他深知自己身為一名隨侍者,如今這般處境實屬難堪。“兩位道友恕罪,在下失儀了。”石苞推開鄧範,強行穩住身形,向二人深深施禮,言語間流露出一股蒼涼之意。
“莫非,你已決定放棄修行之路?”簡雍並未裝聾作啞,反而直截了當地問道,“仲容道友資質非凡,又為何至此地步?”
“哈哈……前輩謬讚了。”石苞豁然開朗,卻不再掩飾心中苦澀,“在下曾懇請許允真人,隻求能在一偏僻小縣中覓得一個小小的修為職司,即便隻是初階修士也足矣。然而,許允真人竟稱我為……稱我為踏入修煉門檻之人,卻仍不願賜予在下一席之地,唉……終究受限於出身。”
話音剛落,石苞臉上更顯寂寥,鄧範的臉色也隨之黯淡下來。在這個修真世界裏,出身的高低竟已至關重要,讓他們都感受到了前路渺茫。
“出身確乎重要,須知有人自降生便立於凡人無法企及的高度,此乃天地法則,公平與否並無異議。”簡雍淡笑,絲毫未流露出憤世嫉俗的情緒。
“是啊,祖先積累的福澤,世間輪迴的運勢,何談世間有不公?石苞從未怨天尤人,隻是略有感懷而已!”
“既然此途不通,何妨嚐試成為開疆拓土的奠基者?既然無法享受他人之尊榮,何不為自己後代留下一線生機?”簡雍緩步走到石苞麵前,目光同時投向鄧範,拋出了結盟之意:“此刻,便是契機!”
麵對簡雍意味深長的笑容,石苞欲言又止之際,鄧範已然俯首拜倒。
“範受教於先生,願遵先生訓示!”鄧範此舉仿佛徹底擊潰了石苞內心的堅守,他也隨之向簡雍低頭禮拜,雖未曾開口,其意卻已昭然若揭。連他也沒有追問,自己究竟能從中獲得何種好處。
見到石苞和鄧範的態度轉變,劉禪終是長舒一口氣,此事總算塵埃落定,接下來的事,除了自身的刻苦修行,還需看天命如何安排。
次日清晨,宿醉全消的石苞對昨夜之事並無半分懊悔之情,正如簡雍所說,他已經年歲不饒人,倘若再錯過眼前的機會,可能就真的永無翻身之日了。
即使一百人告訴他未來可期,但那些漫長無盡的等待時光,足以讓他痛不欲生。
石苞收好簡雍贈予的修煉物品,牢記著簡雍交待的各項事宜,毅然決然地踏上了前往穀成縣的道路。鄧範並未告知他簡雍和劉禪的真實身份,隻提及他們背後勢力非同小可……
而在靈石山脈中,石苞對於眼前之人是否隸屬於新城郡孟興或是別派勢力,全然不在意,隻要這些人能帶給他一線生機,那就已足矣。他躍身上那些修行者中最頂級的一匹靈獸馬,背負著行囊,徑直朝霧隱穀所在的靈成縣馳騁而去。而劉禪與眾同僚,在石苞離去之後,並未在當地逗留,也掩藏起心中的波瀾,不動聲色地離開了修煉重地洛陽,踏上了通往仙都長安的道路。
欲從洛陽途徑宛城返迴修煉聖地之上庸固然是明智之舉,然而劉禪卻選擇了通過仙禁之地長安,進而踏入神秘的漢中境域。至於上庸故土,他確實有意重返,但並非此刻。
且不論一路疾馳的劉禪與簡雍,單說那位誌在必得的石苞,他心中清楚此行的目的所在,但卻並未采取隱匿身形的策略潛入霧隱穀,原因無他——他對自身修為有著清晰的認知。比起這些經過精心挑選、擅長隱秘刺探的暗影斥候及校正堂的高手們,哪怕再修煉五十年,他也自愧弗如。
石苞明白,若是偷偷摸摸行事反而容易引起對方警覺,倒不如直接以正麵對決的姿態進入霧隱穀。抵達靈成縣後,石苞毫不猶豫地開始打聽杜濩、樸胡兩位修真者的下落。如今這靈成縣內,巴人與賨人已然成為主導,尋找到二人並不困難。
就在石苞尋找杜濩、樸胡的同時,他的一舉一動早已被隱於暗處的校正堂弟子看在眼裏。“石苞?未曾耳聞。”監控杜濩、樸胡的校正堂首領沉思片刻,確認未曾接觸過此人,“他的通行令牌上注明來自洛陽和鄴城兩地,立刻調查此人身份,同時密切關注杜濩、樸胡二人,但切勿輕舉妄動!”
校正堂的統帥行事向來審慎,在嚴密監視杜濩、樸胡的同時,立即下令著手調查石苞的真實身份,意圖查明他是何方神聖,又受何人派遣至此。
與此同時,石苞順利進入了杜濩的居所,見到了自己亟待相見的人物——那已然微醺的杜濩與樸胡。
“吾乃石苞,奉我家主人之命前來拜訪兩位!”石苞恭敬地開口。
“主人?拜訪?嗝!”杜濩搖搖晃晃地走到石苞麵前,一個酒嗝噴出,撲麵而來的濃烈酒氣令石苞皺起了眉頭。
“爾等主人是誰,拜訪我二人又有何目的?難道想送我們歸西不成?”相較之下,樸胡則顯得咄咄逼人,起身質問道。
顯然,杜濩與樸胡之間情誼深厚,但性格卻大相徑庭,樸胡顯得更為剛烈衝動。
“吾家主人備有一卷密令,請兩位移駕至我新城領地,吾家主人已為兩位備下府邸佳釀,並對兩位部族上下......”石苞一邊說著簡雍預先交予的言辭,一邊取出信函遞了上去。
然而話音未落,便被杜濩粗暴打斷:“新城郡,你家主人又是哪路大神,竟敢如此囂張!”
他不僅打斷了石苞的話語,還將尚未開封的密令隨手拋向一旁燃燒正旺的香爐,任由熾熱的大火將其化為灰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