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又來請教問題了:“岐伯啊,我聽說少陰這家夥又開始調皮搗蛋,太陰呢,又懶得不肯按時換班,這可咋整啊?”


    岐伯一聽,他笑眯眯地說:“黃帝啊,你這問題問得好,咱們先來聊聊這少陰和太陰的‘恩怨情仇’吧。”


    岐伯清了清嗓子,開始了他的醫學講解:“少陰這家夥啊,就像是個調皮搗蛋的孩子,一到換季的時候,就想著怎麽搗亂。這不,它又開始複布(複發、擴散)它的勢力範圍了。而太陰呢,就像是個懶洋洋的大胖子,一到點該上班(遷正,即按時更替)的時候,就想著再睡會兒懶覺,不肯挪窩。這不挪窩啊,結果就是氣(這裏指的是自然界的正常氣候或人體的正氣)全留在上麵下不來了。”


    黃帝一聽,樂了:“岐伯,您這比喻真是太形象了!那咱們該怎麽對付這兩個‘搗蛋鬼’呢?”


    岐伯微微一笑,說:“對付它們啊,咱們得用點兒‘智慧’和‘武力’結合的方法。首先,咱們得找到足太陰脾經的‘流注穴’(中醫術語,指經絡中氣血運行經過和停留的部位),給它來點兒‘刺激’!”


    黃帝一聽,眼睛一亮:“流注穴?那具體是哪個穴位呢?咱們現代的穴位名稱又是什麽呢?”


    岐伯哈哈一笑:“現代的穴位名稱啊,那就是‘公孫穴’!公孫穴啊,它就像是脾經上的一個小警察,專門負責維持秩序。咱們刺激它一下,就能讓脾經的氣血流動起來,把留在上麵的‘邪氣’給趕下去!”


    黃帝一聽,連連點頭:“岐伯,那咱們該怎麽刺激公孫穴呢?”


    岐伯點了點頭,拿起針灸針,一邊操作一邊講解:“針灸公孫穴啊,得注意手法和力度。你得先找到公孫穴的位置——它在足內側緣,當第一蹠骨基底部的前下方。然後啊,你得用適當的力度刺入,感覺到那種‘酸、麻、脹’的感覺就對了!這就像是在給脾經做了一次‘按摩’,讓它重新煥發生機!”


    岐伯繼續說道:“要是那太陰之氣(咱們可以理解為天空中的陰雲,或者身體裏的某種濕潤、寒涼的能量)突然間又卷土重來,占了上風,而少陽這位老兄呢,卻偏偏不按套路出牌,不肯乖乖地移到它該去的地方——正位,這可咋整呢?”嘿,這少陽啊,就像是上班路上的那個懶貓,明明該去開會了,卻賴在床上不起來,結果呢,交通堵塞了,氣血流通不暢,整個身體的小宇宙都要亂套了!


    岐伯接著說:“這時候啊,咱們得采取點行動,得給這位懶貓少陽老弟一點顏色瞧瞧,怎麽辦呢?刺它!刺哪裏呢?刺手少陽經的‘流注’之處。”哎,這裏說的“流注”,可不是說讓血液流得滿地都是,而是指手少陽經上那個能讓氣血順暢流動的關鍵穴位——在現代,咱們稱它為“中渚穴”。


    想象一下,中渚穴就像是少陽經上的一個小水泵,輕輕一按,氣血就開始歡快地流動起來,那些因為少陽偷懶而堵塞的地方,瞬間就被打通了。這可比每天早上喝咖啡提神醒腦來得健康多了!


    不過,咱們可別真的拿起針來就紮,那可不是鬧著玩的。得找專業的中醫大夫,他們手法嫻熟,一針下去,保證少陽老弟立刻精神抖擻,乖乖迴到工作崗位上。當然,如果你是個diy愛好者,非得自己試試,那我可得提醒你,安全第一,還是乖乖去找個老師傅學習學習吧!


    說到這,咱們不妨再聊聊中醫裏的方劑。有這麽一個方子,專門對付這種“少陽不遷正”的情況。咱們就叫它“少陽活力湯”吧!


    這“少陽活力湯”啊,得包含以下幾位藥材:柴胡15克(就像給少陽老弟打氣的小氣球,讓它振作起來),黃芩10克(清熱燥濕,幫少陽老弟掃清障礙),白芍12克(養血柔肝,讓氣血更加順暢),枳殼9克(行氣寬中,給少陽老弟開開路),炙甘草6克(調和藥性,就像給這方子加點甜味,讓它更受歡迎)。


    把這些藥材放到一起,加水煮沸,然後小火慢燉個半小時,一碗香噴噴的“少陽活力湯”就出爐了。喝下去之後,保證你整個人都精神煥發,好像身體裏的小太陽又升起來了!


    不過,話說迴來,中醫講究的是辨證施治,每個人的體質和病情都不一樣,所以這個“少陽活力湯”隻是個大致的方子,具體還得根據個人的情況來調整。


    再來說說脈象吧。中醫看病,望聞問切,切脈可是個大學問。如果少陽不遷正,脈象上會有什麽表現呢?嘿,你可能會發現脈象變得有點“懶”了,就像那少陽老弟一樣,懶洋洋的,缺乏活力。具體來說,就是脈象可能偏沉、偏緩,甚至有點澀滯的感覺。


    這時候啊,你就得注意了,這可能是身體在提醒你,該給少陽老弟加加油了!不過,切脈這事兒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學會的,得靠多年的經驗和積累。所以啊,咱們還是乖乖把這事兒交給專業的中醫大夫去做吧!


    黃帝問岐伯:“嘿,岐伯,你說這少陽之氣要是調皮搗蛋,不按照規矩來,陽明之氣就跟著搗亂,不上崗工作,這可咋整啊?”


    岐伯一聽,微微一笑,說:“這事兒啊,簡單!咱們得給這陽氣來個‘思想教育’,讓它乖乖聽話。”


    岐伯接著說:“少陽這家夥要是複布(就是亂跑)了,陽明大哥就愣在原地,不遷正(就是不按節氣該到的位置去),這樣一來,氣血就不通上(就是氣血循環不暢),人就要遭殃了。這時候,咱們得動手,哦不對,是動針!得找手太陰肺經上的一個穴位,給它來點刺激,讓它知道誰是老大!”


    咱們現代人一聽,手太陰肺經?這不就是咱們常說的肺經嘛!岐伯說的那個穴位,按照現代穴位名稱,就是“太淵穴”。太淵穴啊,那可是肺經上的大腕兒,位於手腕橫紋上,橈動脈搏動處,輕輕一按,就能感受到生命的脈動。


    想象一下,岐伯那時候沒有現代針灸針,可能用的是石針、竹針啥的,但效果一樣杠杠的。他要是給病人紮太淵穴,那手法,絕對是行雲流水,一針下去,病人可能就“哎喲”一聲,然後覺得一股暖流從手腕直衝雲霄,整個人都精神了!


    不過,咱們現代人可不能直接上手就紮,得講究個方式方法。首先,你得找個靠譜的中醫大夫,或者自己學學針灸的基礎知識,畢竟安全第一嘛!然後,找個安靜舒適的地方,放鬆身心,讓大夫或者自己(如果你夠自信)用消毒過的針灸針,輕輕刺入太淵穴,不用太深,大約0.3-0.5寸(也就是幾毫米到一厘米)就夠了。這時候,你可能會感到輕微的酸脹感,或者像電流通過一樣,那就是氣血在流動啦!


    當然啦,除了針灸,岐伯可能還會開方子。不過,岐伯那時候的藥材,咱們現代人可能見都沒見過,就算見到了,也不一定認識。但別擔心,中醫的智慧在於辨證施治,咱們可以根據現代人的體質和病情,適當調整藥方。


    比如說,如果是因為少陽之氣不調導致的肺氣不足,咱們可以用點黃芪、黨參補補肺氣,再用點陳皮、半夏理理氣,讓氣血運行得更順暢。這方子咋配呢?嗯,黃芪來個30克,黨參20克,陳皮10克,半夏9克,加點水煎服,一天喝個兩三次,效果杠杠的!


    岐伯說:“哎,陛下知道不?要是人體的陽明經(那可是負責消化、吸收,還有一身陽氣的大管家)突然開始調皮搗蛋,不按照規矩來,到處亂跑,而太陽經呢,又像個固執的老頭,死活不肯挪窩,不肯正常交接班,這可咋整?”


    黃帝豎起耳朵,準備聽歧伯的高見。岐伯見狀,微微一笑,繼續說道:“這陽明經不按套路出牌,太陽經又死心眼兒,倆人在那兒‘杠’上了,結果呢?氣兒就堵在那兒了,跟高速公路大堵車似的,你說難受不難受?”


    黃帝連連點頭,心裏想著:岐伯這比喻,真是太接地氣了!


    岐伯接著說:“這時候啊,咱們得出手幹預,不能讓它們這麽任性下去。怎麽辦呢?得找個‘調解員’,誰呢?就是足少陰腎經上的‘太溪穴’!這太溪穴啊,就像是腎髒的小秘書,專門負責疏通經絡,調和氣血的。給它來上一針,嘿,保證那堵得嚴嚴實實的氣兒,‘嗖’的一下就通了!”


    黃帝一聽,眼睛都亮了,原來太溪穴還有這功能,真是漲知識了!不過,他心裏也犯嘀咕:岐伯,這穴位按摩或者針灸還行,但要是說成藥方,那可得仔細講講了。


    岐伯一看黃帝的表情,就知道他在想什麽,於是清了清嗓子,說:“來來來,咱們再聊聊怎麽配一劑‘疏通氣血湯’。這方子啊,其實簡單得很,但效果嘛,杠杠的!首先,咱們得找些補腎益氣的藥材,比如熟地黃(這可是補腎界的明星,相當於給腎髒穿上了一層‘防彈衣’),來個30克;再加點山藥(山藥啊,就像是大自然的‘脾胃小護士’,既能健脾又能補腎),也是30克;還有山萸肉(這可是固腎澀精的高手),20克;澤瀉(排水消腫的小能手),15克;茯苓(祛濕健脾的好幫手),15克;丹皮(清熱涼血,還能活血化瘀),10克。怎麽樣,這方子聽起來是不是挺有料的?”


    黃帝一聽,點了點頭,心裏想著:這方子不僅藥材常見,而且搭配得恰到好處,簡直就是為現代人量身定製的“氣血疏通神器”啊!


    不過,岐伯話鋒一轉,又說:“但是啊,光有藥方可不行,還得注意生活習慣。就像陽明經和太陽經那倆家夥,為啥會鬧別扭?還不是因為咱們平時飲食不規律,作息混亂,把身體給折騰壞了!所以啊,要想身體好,得從根源上解決問題,規律作息,健康飲食,這才是王道!”


    黃帝清了清嗓子,說:“岐伯啊,你說這自然界的節氣變化,有時候就像咱們朝廷裏的官員升遷,有時候就是不動窩,這可真是讓人捉摸不透啊!我聽說有個叫‘遷正不前’的現象,你給我講講,這背後的門道兒是什麽?還有啊,要是這節氣它‘不退’,就像那些貪戀權位的老臣一樣,咱們怎麽把它給‘折’了,還不出錯呢?這事兒你能給我說明白不?”


    岐伯一聽,心裏暗笑黃帝這比喻真是絕了,於是捋了捋胡子,慢悠悠地說:“陛下啊,這事兒得從咱們的天地之氣說起。您知道,自然界的氣兒有時候多了那麽一點點,就像咱們吃飯吃多了,得消化消化不是?這‘氣過有餘’啊,就是自然界的氣兒太多了,它得找個地兒發泄,於是就‘複作布正’,說白了就是原來的節氣它不走,還賴在那兒了,這就是‘不退位’嘛!”


    黃帝一聽,眼睛一亮:“哦?這麽說來,這節氣‘不退位’,就像家裏的小孩兒不想上學,賴在床上不起床是一樣的道理?”


    岐伯哈哈大笑:“正是如此!不過呢,這節氣‘不退位’,可不僅僅是賴床那麽簡單。它還會影響到咱們的大地媽媽,讓地氣沒法兒按時更新,就像咱們的衣服穿久了得換新的,不然就得有味兒了。大地媽媽也一樣,新的司天之氣(就是掌管一年氣候的大佬)沒法兒上位,那就隻能讓舊的氣兒繼續當家做主了。”


    黃帝撓了撓頭:“那這可怎麽辦?總不能一直讓這節氣賴著不走吧?”


    岐伯神秘一笑:“陛下別急,咱們有招兒!雖然這節氣它不想走,但咱們可以給它製造點兒‘壓力’,讓它不得不走。怎麽製造壓力呢?就是讓天地之氣自己調節,該走的走,該來的來,別讓它們亂了套。就像咱們朝廷裏,雖然有時候官員們也想賴著不走,但總得有個規矩,對吧?”


    黃帝一聽,恍然大悟:“原來如此!那這事兒咱們就交給天地之氣自己去處理吧,咱們就坐觀其變,看它們怎麽鬥智鬥勇!”


    岐伯點了點頭:“正是如此。不過呢,陛下,這事兒雖然看似簡單,但其中蘊含的天地之理,卻是深奧無比。咱們人啊,還是得敬畏自然,順應自然,才能和這天地之氣和諧共處。”


    黃帝聽了,深感讚同,於是兩人又聊起了其他話題。不過呢,這場“吐槽大會”卻讓黃帝對自然界的節氣變化有了更深的理解。


    說到這“不退位”的節氣,咱們還可以再舉個例子,讓它更接地氣一些。比如說,這夏天吧,本來應該是熱氣騰騰,萬物茂盛的時候,但如果這夏天的節氣它“不退位”,就像個頑固的老頭兒,死活不肯把位置讓給秋天,那可就麻煩了。咱們就會感覺這夏天怎麽過啊,熱得跟蒸籠似的,連電風扇都吹不出涼風來。


    這時候呢,咱們就得想想辦法,怎麽讓這夏天的節氣“退位”。當然了,咱們不能真的去跟它談判,但咱們可以調整自己的生活方式,比如多喝水,吃點兒清淡的食物,別讓身體也跟著“不退位”,熱得受不了。


    還有啊,這節氣“不退位”的現象,其實也在提醒咱們,要順應自然規律,別總是逆著來。就像咱們有時候想熬夜,但身體卻告訴咱們該睡覺了;有時候想大吃大喝,但腸胃卻告訴咱們該吃點兒清淡的。這都是自然界在告訴咱們,要順應節氣變化,保持身心健康。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黃帝內經爆笑講解版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風雲八百裏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風雲八百裏並收藏黃帝內經爆笑講解版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