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與西涼軍的py交易
帶著群英係統穿越三國 作者:愛情什麽味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安撫好了這些手握兵權的將領後,東歸洛陽的事又提上日程。
李傕想讓小皇帝走池陽迴洛陽,郭汜想讓他走高陵,張濟想讓小皇帝走迴峽,文武百官都認為應該去弘農。
於是又召開了大會,商議到底走哪一條路線。小皇帝讓李傕帶兵去池陽駐守,所以他堅持讓小皇帝走池陽入洛陽。
而郭汜的駐地在高陵,所以他又堅持讓小皇帝走高陵迴洛陽。而配給張濟的駐地在迴峽,所以他又堅持讓小皇帝和文武百官走迴俠入洛陽。
會議的氣氛異常緊張,各方的意見激烈碰撞,互不相讓。
李傕、郭汜和張濟這三個手握重兵的大將,各執一詞,堅持讓小皇帝走自己規劃的路線。
小皇帝坐在龍椅上,臉上滿都是無奈和焦慮,他知道自己的命運完全掌握在這些手握重兵的將領的手中。一想到這裏,他的求助目光不由自主地落在了張闓身上。
張闓作為一位‘忠誠’的官員,他深知弘農是通往洛陽的最佳路線,也比較符合自己的利益。
於是他站起身來,堅定地說道:“陛下,臣認為我們應該去弘農。那裏地勢平坦,交通便利,是迴洛陽的最佳選擇。”
李傕聽後冷笑一聲,反駁道:“弘農雖好,但路途遙遠,且沿途多有盜賊出沒。陛下安危為重,怎能冒險走那條路?”
郭汜也附和道:“沒錯,高陵雖非最佳路線,但勝在距離近,且我部駐軍可保陛下平安。”
而小皇帝劉協這個時候用哽咽的聲音開口說道:“朕隻是因為弘農離祭祀天地之處和祖先宗廟較近,這次迴歸洛陽,我想先去祖先宗廟祭祀禱告一番,並無別的意思。”
聽到小皇帝的話,大帳中一時間陷入了短暫的沉默。
其實無論走哪條路線迴洛陽都可以,但就是不能經過西涼軍的駐地,小皇帝和文武百官可不想再迴到被監禁的日子。
所以,他們選擇走弘農這條路線,不僅僅是因為這條路線是張闓提出來的。他們也不傻,知道這條路線確實是為他們迴洛陽的最佳路線。
聽到小皇帝的話,李傕、郭汜和張濟三人一時半會兒也不知道該怎麽反駁。郭汜擺了擺手說道:“唉,陛下的安全第一。既然今天談不好,不如就近找一座縣城,慢慢商議如何?”
“嗯,不錯。我們出來也沒攜帶多少糧草輜重,先找一座縣城安頓下來,我們再慢慢商議。”
“此言有理,距離此地最近的縣城名叫新豐,我們先過去駐紮下來再說。”
李傕、郭汜和張濟三言兩語就就決定了先去新豐縣城駐紮,再慢慢商議東歸洛陽的路線。
小皇帝劉協雖然心中不滿,但也隻能接受這個決定。他知道自己雖然是皇帝,但沒有任何實權,隻能依靠這些將領們的意見行事。
做下決定之後,一行人浩浩蕩蕩地前往新豐縣城。城中的百姓們看到這麽多軍隊進城,都嚇得躲在家中不敢出來。
李傕、郭汜和張濟分別占據了新豐縣的一個城門,安排士兵們駐紮下來。
張闓、董承占領一個城門,楊定和楊奉在城外安營紮寨。安排好之後,這才安排小皇帝和文武百官的車駕進入新豐縣城。
小皇帝和文武百官則被安排在一座相對寬敞的府邸中。雖然條件簡陋,但好歹也算是有了一個暫時的安身之處。
然而,新豐縣城畢竟是個小地方,物資匱乏,糧草輜重都供應不上。
張闓、李傕、郭汜和張濟各安排好城門的守衛之後,又立刻帶人前往新豐縣城的府庫,準備占據縣城中的糧倉。
四路人馬同時來到新豐縣城的糧倉,都想把裏麵的糧食據為己有。不可避免的又在此地爭執了起來,但誰也沒有動刀,畢竟還有兩路人馬在旁邊虎視眈眈。
爭執了半晌無果,張闓提議,庫中就這麽多糧食,幹脆平均分成四份,一人一份誰也別想占便宜。
張凱的這一個提議,得到另外三人的一致同意。他們各派了百名士卒進入倉庫之中,把所有糧食都搬了出來,然後平均分成四份,他們一人帶了一份糧食之後,就離開了這裏。
張闓把糧食帶到自己駐守的城門附近,然後安排人清點出1000石糧草。
1000石糧草,也就是12萬斤。看上去很多,但撐不了多久。
小皇帝和文武百官,加上他們的侍從侍女就有千人之多。董承、楊定、楊奉三人手下有近8000名士兵,一千餘名虎賁羽林衛士。
張凱的1000騎兵,可是真正的耗糧大戶。人要吃馬也要吃,一個騎兵每天消耗的糧食比得上五個普通士兵的口糧。
1000石糧草也隻夠七八天的消耗,控製一下的話,能堅持十天左右。
張闓可沒有打算做控製每日飲食供給這種得罪人的事情,把糧草拉迴來之後,立刻埋鍋造飯,給他們做了一頓幹的。
在安頓好小皇帝和文武百官,讓董承和何儀在城門上駐守。張闓悄悄的派人去接觸李傕、郭汜和張濟三人,說是有事相商。
看到張凱派來的使者,三人都非常的詫異,非常爽快的同意了下來。在城中找了一處隱蔽的宅子,四人各帶了兩個親衛進入其中密談。
“嗬嗬,我們的鎮南將軍找我們來,有什麽事?”郭汜麵露譏諷的說道。
張闓不以為意,直接說出找他們過來的目的道:“我想跟你們做筆交易。”
“交易?”(x3)
三人異口同聲的說道都是滿臉疑惑的表情看著張闓。
張闓點了點頭,然後開口說道:“你們應該知道,我是從徐州廣陵而來。這次來長安的目的,就是為了討個官職。現在我的目的已經達到了,準備擇日返迴自己的駐地。”
說的是你張凱停頓了一下,看了他們三人一眼,隨後一臉真誠的說道:“你們也知道我的駐地在長江以南,缺少戰馬,所以我想跟你們交換戰馬。”
“你想交換多少戰馬?”李傕若有所思的問道。
聽到張闓想要跟他們交易戰馬,這讓他們有點意外。他們缺糧草物資,也缺兵器甲胄,唯獨戰馬他們不缺。
“當然是越多越好!”
“你拿什麽來換戰馬?”郭汜也開口問道。
“糧草物資、兵器甲胄,金銀珠寶也可以。”
聽到這裏,當然都是眼前一亮。
李傕想讓小皇帝走池陽迴洛陽,郭汜想讓他走高陵,張濟想讓小皇帝走迴峽,文武百官都認為應該去弘農。
於是又召開了大會,商議到底走哪一條路線。小皇帝讓李傕帶兵去池陽駐守,所以他堅持讓小皇帝走池陽入洛陽。
而郭汜的駐地在高陵,所以他又堅持讓小皇帝走高陵迴洛陽。而配給張濟的駐地在迴峽,所以他又堅持讓小皇帝和文武百官走迴俠入洛陽。
會議的氣氛異常緊張,各方的意見激烈碰撞,互不相讓。
李傕、郭汜和張濟這三個手握重兵的大將,各執一詞,堅持讓小皇帝走自己規劃的路線。
小皇帝坐在龍椅上,臉上滿都是無奈和焦慮,他知道自己的命運完全掌握在這些手握重兵的將領的手中。一想到這裏,他的求助目光不由自主地落在了張闓身上。
張闓作為一位‘忠誠’的官員,他深知弘農是通往洛陽的最佳路線,也比較符合自己的利益。
於是他站起身來,堅定地說道:“陛下,臣認為我們應該去弘農。那裏地勢平坦,交通便利,是迴洛陽的最佳選擇。”
李傕聽後冷笑一聲,反駁道:“弘農雖好,但路途遙遠,且沿途多有盜賊出沒。陛下安危為重,怎能冒險走那條路?”
郭汜也附和道:“沒錯,高陵雖非最佳路線,但勝在距離近,且我部駐軍可保陛下平安。”
而小皇帝劉協這個時候用哽咽的聲音開口說道:“朕隻是因為弘農離祭祀天地之處和祖先宗廟較近,這次迴歸洛陽,我想先去祖先宗廟祭祀禱告一番,並無別的意思。”
聽到小皇帝的話,大帳中一時間陷入了短暫的沉默。
其實無論走哪條路線迴洛陽都可以,但就是不能經過西涼軍的駐地,小皇帝和文武百官可不想再迴到被監禁的日子。
所以,他們選擇走弘農這條路線,不僅僅是因為這條路線是張闓提出來的。他們也不傻,知道這條路線確實是為他們迴洛陽的最佳路線。
聽到小皇帝的話,李傕、郭汜和張濟三人一時半會兒也不知道該怎麽反駁。郭汜擺了擺手說道:“唉,陛下的安全第一。既然今天談不好,不如就近找一座縣城,慢慢商議如何?”
“嗯,不錯。我們出來也沒攜帶多少糧草輜重,先找一座縣城安頓下來,我們再慢慢商議。”
“此言有理,距離此地最近的縣城名叫新豐,我們先過去駐紮下來再說。”
李傕、郭汜和張濟三言兩語就就決定了先去新豐縣城駐紮,再慢慢商議東歸洛陽的路線。
小皇帝劉協雖然心中不滿,但也隻能接受這個決定。他知道自己雖然是皇帝,但沒有任何實權,隻能依靠這些將領們的意見行事。
做下決定之後,一行人浩浩蕩蕩地前往新豐縣城。城中的百姓們看到這麽多軍隊進城,都嚇得躲在家中不敢出來。
李傕、郭汜和張濟分別占據了新豐縣的一個城門,安排士兵們駐紮下來。
張闓、董承占領一個城門,楊定和楊奉在城外安營紮寨。安排好之後,這才安排小皇帝和文武百官的車駕進入新豐縣城。
小皇帝和文武百官則被安排在一座相對寬敞的府邸中。雖然條件簡陋,但好歹也算是有了一個暫時的安身之處。
然而,新豐縣城畢竟是個小地方,物資匱乏,糧草輜重都供應不上。
張闓、李傕、郭汜和張濟各安排好城門的守衛之後,又立刻帶人前往新豐縣城的府庫,準備占據縣城中的糧倉。
四路人馬同時來到新豐縣城的糧倉,都想把裏麵的糧食據為己有。不可避免的又在此地爭執了起來,但誰也沒有動刀,畢竟還有兩路人馬在旁邊虎視眈眈。
爭執了半晌無果,張闓提議,庫中就這麽多糧食,幹脆平均分成四份,一人一份誰也別想占便宜。
張凱的這一個提議,得到另外三人的一致同意。他們各派了百名士卒進入倉庫之中,把所有糧食都搬了出來,然後平均分成四份,他們一人帶了一份糧食之後,就離開了這裏。
張闓把糧食帶到自己駐守的城門附近,然後安排人清點出1000石糧草。
1000石糧草,也就是12萬斤。看上去很多,但撐不了多久。
小皇帝和文武百官,加上他們的侍從侍女就有千人之多。董承、楊定、楊奉三人手下有近8000名士兵,一千餘名虎賁羽林衛士。
張凱的1000騎兵,可是真正的耗糧大戶。人要吃馬也要吃,一個騎兵每天消耗的糧食比得上五個普通士兵的口糧。
1000石糧草也隻夠七八天的消耗,控製一下的話,能堅持十天左右。
張闓可沒有打算做控製每日飲食供給這種得罪人的事情,把糧草拉迴來之後,立刻埋鍋造飯,給他們做了一頓幹的。
在安頓好小皇帝和文武百官,讓董承和何儀在城門上駐守。張闓悄悄的派人去接觸李傕、郭汜和張濟三人,說是有事相商。
看到張凱派來的使者,三人都非常的詫異,非常爽快的同意了下來。在城中找了一處隱蔽的宅子,四人各帶了兩個親衛進入其中密談。
“嗬嗬,我們的鎮南將軍找我們來,有什麽事?”郭汜麵露譏諷的說道。
張闓不以為意,直接說出找他們過來的目的道:“我想跟你們做筆交易。”
“交易?”(x3)
三人異口同聲的說道都是滿臉疑惑的表情看著張闓。
張闓點了點頭,然後開口說道:“你們應該知道,我是從徐州廣陵而來。這次來長安的目的,就是為了討個官職。現在我的目的已經達到了,準備擇日返迴自己的駐地。”
說的是你張凱停頓了一下,看了他們三人一眼,隨後一臉真誠的說道:“你們也知道我的駐地在長江以南,缺少戰馬,所以我想跟你們交換戰馬。”
“你想交換多少戰馬?”李傕若有所思的問道。
聽到張闓想要跟他們交易戰馬,這讓他們有點意外。他們缺糧草物資,也缺兵器甲胄,唯獨戰馬他們不缺。
“當然是越多越好!”
“你拿什麽來換戰馬?”郭汜也開口問道。
“糧草物資、兵器甲胄,金銀珠寶也可以。”
聽到這裏,當然都是眼前一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