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沈鑄的陰暗心思
隨身兵工廠,我造反天下無敵! 作者:夏天開暖氣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殿內,眾人分列而坐。
此刻名義上的青州之主陶琮自然是坐在上首。
緊接著便是支持陶琮作戰的三大郡守:
唐周、沈鑄、龔開疆。
有意思的是,三人中論資曆、論與陶琮的親密程度,沈鑄是當仁不讓的位列第一。
可現在,沈鑄卻位於唐周後方,
讓資曆最淺,與陶琮最為疏遠的唐周坐到了緊挨著陶琮的第二人位置。
沒辦法,誰讓唐周的兵猛啊!
陶琮之所以能反敗為勝,不全靠唐周關鍵時刻力挽狂瀾嗎,
這時候要是不給唐周麵子,未免也太不懂事。
除了三大郡守之外,接下來便是一路跟隨陶琮的眾多文臣武將。
這些人被蔡氏不喜,原本被排擠出青州決策層之外,隻能無奈投了陶琮,
卻沒想到時來運轉,陶琮竟然坐上了青州之主的位置,
所以這些人此刻也是紛紛掩飾不住內心的喜意。
有意思的是,原本投向了陶闊一方的南陵郡守陳倉與河邑郡守馬艾也在!
這倆人與吳錦、梁濤一樣,之前也是調集大軍匯入蔡崇麾下與陶琮作戰,
但在汝陽一戰中,倆人見機的快,早早的就一溜煙跑迴了自己的領地。
在陶琮宣布進軍青州之際,
這倆人立馬通告全州,說自己棄暗投明,要反正於陶琮。
在陶琮抵達青州後,這倆人又是早早的就趕來青州恭候,姿態做的是相當之低。
看到兩人恭順的樣子,陶琮感覺不好逼得太過,
同時青州剛經曆一場內戰,實力消耗過甚,
陶琮也不想再起爭端,隻願盡快平複紛爭,所以在兩人的不斷討饒下便接納了兩人。
雖然接納,可也有代價。
兩人分別從自己管轄的郡內劃出了三分之一的土地並到青州,由青州刺史府直管,
同時,這兩人還要將嫡長子送入青州城內,名義上是作為陶琮的秘書官,但實際上就是送子為質。
這兩人一一捏著鼻子認了。
畢竟選錯了陣營付出代價也算應有之義,總比那梁濤丟了性命,或者那吳錦變成喪家之犬要好。
眼看眾人坐定,陶琮也是欣喜異常。
不枉一番出生入死,如今方才有大權在握之感!
“諸位!如今青州之爭塵埃落定,青州之主終究是歸於正朔!讓我們一起為刺史大人賀!”
沈鑄領頭,眾人紛紛響應施禮:“恭賀刺史大人!”
陶琮笑得那嘴都快咧到耳根了。
“盛蒙諸位不棄,青州刺史府重建,各項事務理應再上正軌!”
“如今州中別駕、各司曹屬職位多有空缺!懷寧、綏平更需任命新郡守,不知諸位是何意見呐?”
聽了陶琮的話,大家紛紛坐直身子,全神貫注起來。
戲肉終於來了!
這是要戰後排排坐,分果果了!
眾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磨拳擦掌都準備使出渾身解數為自己爭奪好處。
當然,像陳倉、馬艾這等敗軍之將就沒了爭奪的心思。
能保住自己的富貴就不錯了。
這時,沈鑄悠悠開口:“刺史大人!老夫認為唐大人居功甚偉,當為本次會戰首功!”
唐周聽了這話有些意外,看了沈鑄一眼。
這老兒居然主動為自己表功?真是出人意料啊。
沈鑄接著說:“因此,老夫認為理應扶正唐大人新安郡守之位以酬其功。”
“當然,如此處置對唐大人立下的功勞來說仍然太少,因此老夫建議,由唐大人擔任青州別駕!”
沈鑄此話一出,殿內人聲大作,眾人議論紛紛。
別駕!那可是刺史佐官,地位尊崇,可以說是半個刺史也不為過!足以稱得上是青州第二人!
沈鑄竟然願意將這個位置給唐周?
以沈鑄與陶琮的關係,這件事八成不會有意外,
青州別駕一職應當非唐周莫屬了!
別駕加實權郡守!這等殊榮集於一身,唐周以後在青州的地位將僅次於陶琮!
眾人紛紛向唐周投去豔羨的目光,
甚至有些開朗社牛之人已經遙遙向唐周拱手,恭喜唐周了。
但唐周聽到沈鑄的話卻是冷笑一聲。
“竟然真讓賈先生說中了!”
此時,唐周手裏捏著一張小紙條,暗暗佩服賈羽。
不愧是自己麾下首席謀士啊!
遠在江田,竟然將青州要發生之事算計的八九不離十!
這紙條正是賈羽八百裏加急從江田送來的書信。
信件上一開始便寫著幾個字:“萬不可接別駕之位!”
一開始唐周也有些訝異,為何不能接這個青州二把手的職位,升官了不是一件好事嗎?
但隨著賈羽在信中的娓娓道來,唐周恍然大悟!
信中,賈羽料定,隨著自己真實戰力的暴露,陶琮與沈鑄必然會對自己產生忌憚。
而且對陶琮來說,唐周隻是一個外人,有這麽一個實力強大的外人在州內,他這個刺史肯定當的相當不安心。
也因此,陶琮與沈鑄必然會極力限製自己的實力擴張。
然而,在陶琮爭位的內戰中,唐周又是實實在在的立下了挽狂瀾於即倒的滔天之功,
如此大功必須要獎賞,否則難以服眾。
那怎樣做既能給予唐周足夠的獎賞堵上眾人之口,又能很好的限製唐周實力增長呢?
無非就是將唐周權知新安郡守的位子扶正,然後給予青州別駕之職!
唐周掌控了新安郡的軍權,手下的那幾個縣令雖不敢說對唐周心服口服別無二心吧,但也絕不敢不聽話,
因此唐周本就實際上掌控了新安郡,那權知不權知隻是一個名頭上的變化而已,即便扶正了新安郡守的職位也隻是級別上變高了,對唐周的實力增長毫無益處。
至於給予青州別駕一職,那更是心思險惡。
別駕一職雖然地位尊貴,但並不實際掌握領地的軍權民事,隻是輔助刺史對各郡進行管理罷了。
況且,你接下別駕一職,是要在州刺史府內辦公的!
一個堂堂郡守,若是脫離了自己的根基,進入刺史府內任職,天長日久之下,自家領地又豈會不出變故?
不僅如此,唐周若是在青州城內任別駕,自然不可能隨身帶著大軍護衛,那自己的身家性命豈不全操之於陶琮、沈鑄之手?
總而言之,沈鑄這個提議,聽起來似乎把唐周的身份抬的威風八麵,在青州境內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但實際上不僅什麽好處都沒給,反而會將唐周與自家領地剝離開來,圈禁於青州城內!
此刻名義上的青州之主陶琮自然是坐在上首。
緊接著便是支持陶琮作戰的三大郡守:
唐周、沈鑄、龔開疆。
有意思的是,三人中論資曆、論與陶琮的親密程度,沈鑄是當仁不讓的位列第一。
可現在,沈鑄卻位於唐周後方,
讓資曆最淺,與陶琮最為疏遠的唐周坐到了緊挨著陶琮的第二人位置。
沒辦法,誰讓唐周的兵猛啊!
陶琮之所以能反敗為勝,不全靠唐周關鍵時刻力挽狂瀾嗎,
這時候要是不給唐周麵子,未免也太不懂事。
除了三大郡守之外,接下來便是一路跟隨陶琮的眾多文臣武將。
這些人被蔡氏不喜,原本被排擠出青州決策層之外,隻能無奈投了陶琮,
卻沒想到時來運轉,陶琮竟然坐上了青州之主的位置,
所以這些人此刻也是紛紛掩飾不住內心的喜意。
有意思的是,原本投向了陶闊一方的南陵郡守陳倉與河邑郡守馬艾也在!
這倆人與吳錦、梁濤一樣,之前也是調集大軍匯入蔡崇麾下與陶琮作戰,
但在汝陽一戰中,倆人見機的快,早早的就一溜煙跑迴了自己的領地。
在陶琮宣布進軍青州之際,
這倆人立馬通告全州,說自己棄暗投明,要反正於陶琮。
在陶琮抵達青州後,這倆人又是早早的就趕來青州恭候,姿態做的是相當之低。
看到兩人恭順的樣子,陶琮感覺不好逼得太過,
同時青州剛經曆一場內戰,實力消耗過甚,
陶琮也不想再起爭端,隻願盡快平複紛爭,所以在兩人的不斷討饒下便接納了兩人。
雖然接納,可也有代價。
兩人分別從自己管轄的郡內劃出了三分之一的土地並到青州,由青州刺史府直管,
同時,這兩人還要將嫡長子送入青州城內,名義上是作為陶琮的秘書官,但實際上就是送子為質。
這兩人一一捏著鼻子認了。
畢竟選錯了陣營付出代價也算應有之義,總比那梁濤丟了性命,或者那吳錦變成喪家之犬要好。
眼看眾人坐定,陶琮也是欣喜異常。
不枉一番出生入死,如今方才有大權在握之感!
“諸位!如今青州之爭塵埃落定,青州之主終究是歸於正朔!讓我們一起為刺史大人賀!”
沈鑄領頭,眾人紛紛響應施禮:“恭賀刺史大人!”
陶琮笑得那嘴都快咧到耳根了。
“盛蒙諸位不棄,青州刺史府重建,各項事務理應再上正軌!”
“如今州中別駕、各司曹屬職位多有空缺!懷寧、綏平更需任命新郡守,不知諸位是何意見呐?”
聽了陶琮的話,大家紛紛坐直身子,全神貫注起來。
戲肉終於來了!
這是要戰後排排坐,分果果了!
眾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磨拳擦掌都準備使出渾身解數為自己爭奪好處。
當然,像陳倉、馬艾這等敗軍之將就沒了爭奪的心思。
能保住自己的富貴就不錯了。
這時,沈鑄悠悠開口:“刺史大人!老夫認為唐大人居功甚偉,當為本次會戰首功!”
唐周聽了這話有些意外,看了沈鑄一眼。
這老兒居然主動為自己表功?真是出人意料啊。
沈鑄接著說:“因此,老夫認為理應扶正唐大人新安郡守之位以酬其功。”
“當然,如此處置對唐大人立下的功勞來說仍然太少,因此老夫建議,由唐大人擔任青州別駕!”
沈鑄此話一出,殿內人聲大作,眾人議論紛紛。
別駕!那可是刺史佐官,地位尊崇,可以說是半個刺史也不為過!足以稱得上是青州第二人!
沈鑄竟然願意將這個位置給唐周?
以沈鑄與陶琮的關係,這件事八成不會有意外,
青州別駕一職應當非唐周莫屬了!
別駕加實權郡守!這等殊榮集於一身,唐周以後在青州的地位將僅次於陶琮!
眾人紛紛向唐周投去豔羨的目光,
甚至有些開朗社牛之人已經遙遙向唐周拱手,恭喜唐周了。
但唐周聽到沈鑄的話卻是冷笑一聲。
“竟然真讓賈先生說中了!”
此時,唐周手裏捏著一張小紙條,暗暗佩服賈羽。
不愧是自己麾下首席謀士啊!
遠在江田,竟然將青州要發生之事算計的八九不離十!
這紙條正是賈羽八百裏加急從江田送來的書信。
信件上一開始便寫著幾個字:“萬不可接別駕之位!”
一開始唐周也有些訝異,為何不能接這個青州二把手的職位,升官了不是一件好事嗎?
但隨著賈羽在信中的娓娓道來,唐周恍然大悟!
信中,賈羽料定,隨著自己真實戰力的暴露,陶琮與沈鑄必然會對自己產生忌憚。
而且對陶琮來說,唐周隻是一個外人,有這麽一個實力強大的外人在州內,他這個刺史肯定當的相當不安心。
也因此,陶琮與沈鑄必然會極力限製自己的實力擴張。
然而,在陶琮爭位的內戰中,唐周又是實實在在的立下了挽狂瀾於即倒的滔天之功,
如此大功必須要獎賞,否則難以服眾。
那怎樣做既能給予唐周足夠的獎賞堵上眾人之口,又能很好的限製唐周實力增長呢?
無非就是將唐周權知新安郡守的位子扶正,然後給予青州別駕之職!
唐周掌控了新安郡的軍權,手下的那幾個縣令雖不敢說對唐周心服口服別無二心吧,但也絕不敢不聽話,
因此唐周本就實際上掌控了新安郡,那權知不權知隻是一個名頭上的變化而已,即便扶正了新安郡守的職位也隻是級別上變高了,對唐周的實力增長毫無益處。
至於給予青州別駕一職,那更是心思險惡。
別駕一職雖然地位尊貴,但並不實際掌握領地的軍權民事,隻是輔助刺史對各郡進行管理罷了。
況且,你接下別駕一職,是要在州刺史府內辦公的!
一個堂堂郡守,若是脫離了自己的根基,進入刺史府內任職,天長日久之下,自家領地又豈會不出變故?
不僅如此,唐周若是在青州城內任別駕,自然不可能隨身帶著大軍護衛,那自己的身家性命豈不全操之於陶琮、沈鑄之手?
總而言之,沈鑄這個提議,聽起來似乎把唐周的身份抬的威風八麵,在青州境內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但實際上不僅什麽好處都沒給,反而會將唐周與自家領地剝離開來,圈禁於青州城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