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爭相拉攏
隨身兵工廠,我造反天下無敵! 作者:夏天開暖氣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唐周?嘿嘿......”龔開疆幹笑了兩聲,腦子裏閃過一個熟悉的人名。
這唐周與自己可是老相識了,
泰和郡的武寧縣就是被此人強占!
侯賽雷那個廢物,竟然輕易就被此人拿下,
之前這家夥不是一直牛逼哄哄的天不怕地不怕嗎?
甚至連自己郡守府的命令都時有不從,
怎麽就被這名不見經傳的小子一擊而破?
得知武寧被唐周襲占之後,
龔開疆大發雷霆,
雖然侯賽雷一身反骨,但他畢竟名義上是自己手下的人馬,
武寧縣也是自己的屬地,
一個外人,幹掉了自己的手下,搶了自己的地,這如何能忍?
原本龔開疆打算盡起大軍征討唐周,可卻沒想到自己郡中長史範陽堅決不同意出兵。
這老烏龜可是泰和坐地戶,家族勢力盤根錯節,
哪怕在郡兵中也有相當多的門生故舊,
他在泰和的影響力絲毫不比自己這個郡守差。
有了範陽的阻撓,自己出兵武寧的計劃一直未能實現。
緊接著,青州刺史便暴斃而亡,
青州陷入了權力爭奪戰。
龔開疆隻好轉移注意力,投入了州中爭端。
卻沒想到,再次聽到唐周的名字,
卻是因為他把自己的老對頭給掀下了馬!
一瞬間,龔開疆心裏還真說不出是什麽滋味。
老對頭完蛋了自己該高興才對啊!
可這個助自己幹掉老對頭之人,卻也是自己欲除之而後快的人物!
沈鑄這老頭倒是博聞強記,
竟然知道唐周,
當下便將唐周的身份向陶琮詳細的做了解釋。
陶琮聽完若有所思,隨後開口:
“如今新安郡縣令們共同推舉唐周作為權知新安郡守,這豈不是說?唐周已經徹底掌握了新安軍的主導權?”
原本不斷罵著唐周的沈鑄一下停了下來,艱難的點了點頭。
陶琮看著沈鑄:“沈大人,我知道你一向剛正,對這種以下犯上之人極為厭惡,但如今形勢比人強啊!”
“若我們斥責唐周,不承認他這個權知新安郡守的身份,萬一他轉頭去投了陶闊怎麽辦?”
“如此一來,我們不但損失一道強援,陶闊一方還更添實力。”
“一來一迴之下,我們的形勢必將更為險惡啊!”
“若是惹惱了這唐周,沈大人可有辦法解此危局?”
陶琮的幾句話說下來,沈鑄啞口無言。
是啊,如今的形勢,自己一方若是不接納唐周,那唐周必定會投到陶闊一方,
這是自己萬萬不能接受的!
想了半天,沈鑄長歎一口氣,看著年輕的陶琮眼神中竟然露出一絲欣慰:
“刺史大人今非昔比了啊,看得竟然比我這老頭子還長遠,再也不是十年前跟在老夫身後學史的孩童了啊!”
“的確,我們如今無論如何,都得承認唐周的身份,是老夫之前不智。”
陶琮衝著沈鑄笑了笑,
隨後轉頭看向龔開疆:“龔大人是何想法?”
龔開疆冷哼一聲:“刺史大人和沈大人既然都同意承認唐周的身份,那本官自無不可!”
劉景失勢他比誰都開心,在此基礎上,唐周掌了新安郡的權似乎也沒有那麽難以接受。
畢竟一個毛頭小子肯定比劉景那老陰比好對付。
“好!既然如此,我立即用印,向唐周送達委任文書!”
陶琮拍板做了決定。
......
與此同時,烏龍河前線,
陶闊一方聯軍大營之內,
聯軍主將蔡崇坐鎮主帳,同樣在看著一份軍報。
這蔡崇乃是宰相蔡護族人,
官居京師守備,
此次竟然被蔡護派到了陶闊手下擔任主將。
蔡崇帶了2000京城守備隨軍,
有此依憑,再加上蔡護和陶闊二人支持,
蔡崇也算穩穩的在聯軍中站穩腳跟。
畢竟投向陶闊的4個郡守更多的是看在蔡護的麵子上,
蔡崇前來代表的是蔡護的意誌,傻子才會與他為難。
“新安軍竟然破了相縣,看來這宋子玉的能力也不像懷寧郡守吹的那麽強。”
“竟然還想奇襲我軍後背?可笑,你的信使都被我截獲,你拿什麽奇襲?”
“嗯?新安郡守劉景出事了?新掌權的居然是什麽江田縣令唐周?”
“這小子能掌控新安軍應該是有兩把刷子。”
“不過軍變啊,沈鑄那老頭可是眼裏揉不得沙子的人,也不知願不願意承認唐周的身份,”
“這倒是我們的好機會,文書,寫一封勸降信給唐周,就說隻要他率軍投向我們,我保他個新安郡守!”
“另外,傳令下去,留兩萬大軍在烏龍河埋伏,若是唐周真敢來,我要打他個措手不及!”
“其餘人馬,急行軍通過褒斜山道,三日內,我要看到汝陽的城牆!”
發布完命令後,蔡崇一陣冷笑。
想不到吧,褒斜山道守軍早就投降了我,
你們自以為無法逾越的天險,卻成了我的近路。
我在烏龍河稍做聲勢就吸引了你們的主力防守,
結果我大軍突然到達汝陽城下,你們意不意外?驚不驚喜?
兩天後,新安軍中。
唐周手中拿著兩封書信。
一封來自陶琮,一封來自蔡崇。
“陶琮這家夥還真是小氣啊,才給個權知新安郡守。”
“再看看人家!”說著,唐周揚了揚蔡崇的書信,“陶闊那邊直接就給正牌的新安郡守。”
“怪不得支持陶闊的人比陶琮多啊!”
張翼,關鐵等人哈哈大笑。
“要我說還去什麽汝陽,咱們直接投了陶闊得了!”
張翼大大咧咧說道。
唐周搖了搖頭:“雖然陶闊大方,可他身後站著的是當朝宰相蔡護。”
“陶闊一旦當上了青州刺史,蔡氏勢力將大幅進入青州之內,以蔡氏的力量,恐怕會將青州掌控的如鐵桶一般。”
“那我們將來要在青州搞事,恐怕會多上許多麻煩。”
“所以倒不如扶植陶琮,這家夥實力不濟,背後也沒有強力支持,僅僅靠著幾位郡守的力量。”
“可這幾個郡守哪個不是野心之輩?若陶琮當上了青州刺史,那這幾個郡守間將來免不了一番征伐,這正是我們攫取地盤的大好時機啊!”
這唐周與自己可是老相識了,
泰和郡的武寧縣就是被此人強占!
侯賽雷那個廢物,竟然輕易就被此人拿下,
之前這家夥不是一直牛逼哄哄的天不怕地不怕嗎?
甚至連自己郡守府的命令都時有不從,
怎麽就被這名不見經傳的小子一擊而破?
得知武寧被唐周襲占之後,
龔開疆大發雷霆,
雖然侯賽雷一身反骨,但他畢竟名義上是自己手下的人馬,
武寧縣也是自己的屬地,
一個外人,幹掉了自己的手下,搶了自己的地,這如何能忍?
原本龔開疆打算盡起大軍征討唐周,可卻沒想到自己郡中長史範陽堅決不同意出兵。
這老烏龜可是泰和坐地戶,家族勢力盤根錯節,
哪怕在郡兵中也有相當多的門生故舊,
他在泰和的影響力絲毫不比自己這個郡守差。
有了範陽的阻撓,自己出兵武寧的計劃一直未能實現。
緊接著,青州刺史便暴斃而亡,
青州陷入了權力爭奪戰。
龔開疆隻好轉移注意力,投入了州中爭端。
卻沒想到,再次聽到唐周的名字,
卻是因為他把自己的老對頭給掀下了馬!
一瞬間,龔開疆心裏還真說不出是什麽滋味。
老對頭完蛋了自己該高興才對啊!
可這個助自己幹掉老對頭之人,卻也是自己欲除之而後快的人物!
沈鑄這老頭倒是博聞強記,
竟然知道唐周,
當下便將唐周的身份向陶琮詳細的做了解釋。
陶琮聽完若有所思,隨後開口:
“如今新安郡縣令們共同推舉唐周作為權知新安郡守,這豈不是說?唐周已經徹底掌握了新安軍的主導權?”
原本不斷罵著唐周的沈鑄一下停了下來,艱難的點了點頭。
陶琮看著沈鑄:“沈大人,我知道你一向剛正,對這種以下犯上之人極為厭惡,但如今形勢比人強啊!”
“若我們斥責唐周,不承認他這個權知新安郡守的身份,萬一他轉頭去投了陶闊怎麽辦?”
“如此一來,我們不但損失一道強援,陶闊一方還更添實力。”
“一來一迴之下,我們的形勢必將更為險惡啊!”
“若是惹惱了這唐周,沈大人可有辦法解此危局?”
陶琮的幾句話說下來,沈鑄啞口無言。
是啊,如今的形勢,自己一方若是不接納唐周,那唐周必定會投到陶闊一方,
這是自己萬萬不能接受的!
想了半天,沈鑄長歎一口氣,看著年輕的陶琮眼神中竟然露出一絲欣慰:
“刺史大人今非昔比了啊,看得竟然比我這老頭子還長遠,再也不是十年前跟在老夫身後學史的孩童了啊!”
“的確,我們如今無論如何,都得承認唐周的身份,是老夫之前不智。”
陶琮衝著沈鑄笑了笑,
隨後轉頭看向龔開疆:“龔大人是何想法?”
龔開疆冷哼一聲:“刺史大人和沈大人既然都同意承認唐周的身份,那本官自無不可!”
劉景失勢他比誰都開心,在此基礎上,唐周掌了新安郡的權似乎也沒有那麽難以接受。
畢竟一個毛頭小子肯定比劉景那老陰比好對付。
“好!既然如此,我立即用印,向唐周送達委任文書!”
陶琮拍板做了決定。
......
與此同時,烏龍河前線,
陶闊一方聯軍大營之內,
聯軍主將蔡崇坐鎮主帳,同樣在看著一份軍報。
這蔡崇乃是宰相蔡護族人,
官居京師守備,
此次竟然被蔡護派到了陶闊手下擔任主將。
蔡崇帶了2000京城守備隨軍,
有此依憑,再加上蔡護和陶闊二人支持,
蔡崇也算穩穩的在聯軍中站穩腳跟。
畢竟投向陶闊的4個郡守更多的是看在蔡護的麵子上,
蔡崇前來代表的是蔡護的意誌,傻子才會與他為難。
“新安軍竟然破了相縣,看來這宋子玉的能力也不像懷寧郡守吹的那麽強。”
“竟然還想奇襲我軍後背?可笑,你的信使都被我截獲,你拿什麽奇襲?”
“嗯?新安郡守劉景出事了?新掌權的居然是什麽江田縣令唐周?”
“這小子能掌控新安軍應該是有兩把刷子。”
“不過軍變啊,沈鑄那老頭可是眼裏揉不得沙子的人,也不知願不願意承認唐周的身份,”
“這倒是我們的好機會,文書,寫一封勸降信給唐周,就說隻要他率軍投向我們,我保他個新安郡守!”
“另外,傳令下去,留兩萬大軍在烏龍河埋伏,若是唐周真敢來,我要打他個措手不及!”
“其餘人馬,急行軍通過褒斜山道,三日內,我要看到汝陽的城牆!”
發布完命令後,蔡崇一陣冷笑。
想不到吧,褒斜山道守軍早就投降了我,
你們自以為無法逾越的天險,卻成了我的近路。
我在烏龍河稍做聲勢就吸引了你們的主力防守,
結果我大軍突然到達汝陽城下,你們意不意外?驚不驚喜?
兩天後,新安軍中。
唐周手中拿著兩封書信。
一封來自陶琮,一封來自蔡崇。
“陶琮這家夥還真是小氣啊,才給個權知新安郡守。”
“再看看人家!”說著,唐周揚了揚蔡崇的書信,“陶闊那邊直接就給正牌的新安郡守。”
“怪不得支持陶闊的人比陶琮多啊!”
張翼,關鐵等人哈哈大笑。
“要我說還去什麽汝陽,咱們直接投了陶闊得了!”
張翼大大咧咧說道。
唐周搖了搖頭:“雖然陶闊大方,可他身後站著的是當朝宰相蔡護。”
“陶闊一旦當上了青州刺史,蔡氏勢力將大幅進入青州之內,以蔡氏的力量,恐怕會將青州掌控的如鐵桶一般。”
“那我們將來要在青州搞事,恐怕會多上許多麻煩。”
“所以倒不如扶植陶琮,這家夥實力不濟,背後也沒有強力支持,僅僅靠著幾位郡守的力量。”
“可這幾個郡守哪個不是野心之輩?若陶琮當上了青州刺史,那這幾個郡守間將來免不了一番征伐,這正是我們攫取地盤的大好時機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