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隨身兵工廠,我造反天下無敵! 作者:夏天開暖氣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海州城外,
一望無際的大軍正在原野上行軍。
這正是以鄭氏為主的聯軍。
聯軍主將為鄭氏二號人物,同時也是鄭氏家主的長子鄭重和。
此刻,鄭重和意氣風發,
自己馬上就要率領鄭氏有史以來最龐大的大軍攻占海州,滅掉這個與自己家族拉鋸戰鬥多年的宿敵。
自己,將成為鄭氏最為耀眼的成員,從此以後也必將帶領鄭氏穩定新羅那最尊貴的位置!
鄭重和揮手,將傳令兵喚至身前:“讓崔盛過來!”
崔盛,便是此刻統帥崔氏降兵的將領。
不出片刻,崔盛便打馬趕至。
“崔盛拜見鄭大人!”崔盛下馬向鄭重和恭敬行禮。
鄭重和端坐馬上,看著這位崔氏族人,胸中充滿得意。
昔日的敵人臣服在自己馬下,給鄭重和帶來極大滿足感。
“崔將軍,前麵就是海州城,本將欲以你部為先鋒,給我拿下海州,你看如何啊!”
崔盛幹脆迴應:“謹遵將令!”
此刻,崔文曰早已在海州城中起事,算算時間,原來的崔氏家主崔龍海應該已經被拿下,
僅剩的2000守城軍在內外交困下估計翻不起什麽大浪,
憑良心講,此刻作為先鋒奪取海州實在沒有什麽困難,
甚至約等於是白送的功勞。
這鄭重和不愧是傳聞中的那樣,心胸頗為廣闊,
自己作為一個剛投降的原敵方將領,竟然將如此大功送到自己手上!
鄭重和,當真有人主之姿!
崔盛接了軍令翻身上馬,立即便返迴自己軍中,
不一會,崔氏降兵約1萬餘眾便脫離大軍向海州城襲去。
與此同時,唐周的紅衫軍也早已在城外主幹道上列好陣勢,等待攻城大軍的到來。
崔府裏眾人商議之際,當唐周說出將率兵當道而擊時,眾多崔氏將領都是大為驚愕。
大家現在都承認,你唐周率領的魏國軍士是厲害,
可是再厲害的部隊也沒法用400人戰勝人啊!
而且大家無論如何也想不通的是,明明有堅城可以防守,
你為什麽非要主動出擊呢?
麵對眾人疑問,唐周根本就不屑於解釋。
自己目前紅衫軍的火力完全是代際碾壓,
而且新羅的士兵戰鬥力一向拉跨的很,
若是在大魏,麵對邊軍那種百戰雄師,唐周或許還得考慮考慮不要冒險,
可這是在新羅,
背靠堅城的情況下,400打完全不成問題!
在城裏反而影響自己殺敵的效率。
此刻,崔龍海、崔文成等人站在城牆之上看著城外不遠處紅衫軍的軍陣是憂心忡忡。
“那畢竟是人啊,魏國的那點人能行嗎?”
“能行?他們今天要是能行我的名字倒過來寫!”
“那唐周未免也太過托大,即便對自己的戰鬥力再有自信,也不能如此狂妄啊!”
“我看啊,咱們還是趁早讓青壯們做好準備上牆守城吧,那魏國的部隊八成要完。”
崔氏將領們在城牆上竊竊私語,議論著城下的紅衫軍。
崔文成看身邊這些人越來越不像話,眉頭一皺,嗬斥道:“小點聲!”隨後便是向一旁使著眼色。
那些議論紛紛的將領順著崔文成的眼色望去,
在看到魏國人那標誌性的大紅軍服後,所有人都是一個激靈,老老實實閉上了嘴。
他媽的,旁邊竟然還有唐周的手下?那誰還敢亂說話啊!
原來,雖然唐周說要當道而擊,可並沒有將全部兵力派出去,
而是將炮連部署在了城牆之上。
堅實安全並且視野開闊的城牆無疑是最好的炮兵陣地,
4門6磅野戰炮正好布置在紅衫軍軍陣的正上方,交戰之時將用炮火對敵軍進行遠距離打擊。
而那兩挺加特林機槍則分列兩側,從兩邊對城外的紅衫軍進行火力掩護。
日上三竿之時,
遙遠的天際線終於出現了一道長長的黑影,
無數旌旗迎風招展,密密麻麻的軍士向海州城襲來。
終於來了!
唐周用手搭了個涼棚遮擋日光,隨後踮著腳使勁望去,一邊觀察一邊嘴裏嘟囔:“老子以後非得弄個望遠鏡出來!”
與此同時,城牆之上,崔氏的將領們已是大嘩:
“你們看,那是不是崔盛的旗號!”
“對!是崔盛!是我們的人!”
“什麽我們的人啊!現在他們已經都投降了鄭氏,是鄭氏的兵了!”
“崔盛可是我們崔氏旁支,不如給他發信讓他反正?”
“試試也好!派人送信!”崔龍海點頭同意。
不一會,城門便轟然洞開,一騎信使從城門出來疾奔而去。
很快,信使便將信送至。
崔盛騎在馬上,眉頭緊皺,看著信件,臉上不時變換著臉色,
捏著信件的大手不斷顫抖,似乎是在進行著激烈的思想鬥爭。
副官湊近問道:“將軍,海州城送來的信中是何意思?”
崔盛長歎一聲:“崔文曰,失敗了!”
副官臉色大變:“什麽!大爺怎麽可能會失敗!再說了,那提前襲來的鄭重世呢?”
“也敗了!那魏國來的唐周,先是在夜戰中擊敗鄭重世,隨後便強勢進軍海州,挫敗了崔文曰的圖謀。”
“現在崔文曰已經死了,城內被老家主全麵掌控。”
副官渾身顫抖,聲音也變得沙啞起來:“大爺不是說萬無一失嗎?我們這才投降鄭氏的!”
“事到如今,我們怎麽辦?”
崔盛將信件遞給副官:“你看看吧,老家主在信中勸我們反正呢!說隻要我們帶兵返迴崔家,他將既往不咎!”
副官一目十行看完信件,隨後試探的問向崔盛:“將軍,那我們再背叛鄭氏,返迴崔家?”
崔盛一聲苦笑:“我們背叛崔氏,投靠鄭氏,結果一天不到又要再背叛鄭氏返迴崔氏?此乃小人行徑也!”
言罷,崔盛又看向副官:“為了取信鄭氏,我們將家眷都送到了鄭重和軍中,這時候再背叛鄭氏,難道是要你我的家小都死無葬身之地嗎?”
“將軍!”副官的臉色難看至極。
崔盛抬頭望天,語氣中盡是數不盡的蕭瑟:“為將者,最重要的便是要看清大勢!如今鄭氏大勢已成,有侵吞天下之氣象,我們即便返迴崔氏又能頑抗到幾時?罷了罷了!事已至此,我們隻能一條道走到黑,就助那鄭氏奪取天下,再造新羅吧!”
“聽我軍令,急行軍!攻占海州城!”
戰鼓響起,這支原本的崔氏降軍向著自己曾經的家鄉猛攻而去!
崔龍海在城頭失望的看著遠處洶湧而來的大軍老淚縱橫,嘴裏連連感歎: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啊!”
一望無際的大軍正在原野上行軍。
這正是以鄭氏為主的聯軍。
聯軍主將為鄭氏二號人物,同時也是鄭氏家主的長子鄭重和。
此刻,鄭重和意氣風發,
自己馬上就要率領鄭氏有史以來最龐大的大軍攻占海州,滅掉這個與自己家族拉鋸戰鬥多年的宿敵。
自己,將成為鄭氏最為耀眼的成員,從此以後也必將帶領鄭氏穩定新羅那最尊貴的位置!
鄭重和揮手,將傳令兵喚至身前:“讓崔盛過來!”
崔盛,便是此刻統帥崔氏降兵的將領。
不出片刻,崔盛便打馬趕至。
“崔盛拜見鄭大人!”崔盛下馬向鄭重和恭敬行禮。
鄭重和端坐馬上,看著這位崔氏族人,胸中充滿得意。
昔日的敵人臣服在自己馬下,給鄭重和帶來極大滿足感。
“崔將軍,前麵就是海州城,本將欲以你部為先鋒,給我拿下海州,你看如何啊!”
崔盛幹脆迴應:“謹遵將令!”
此刻,崔文曰早已在海州城中起事,算算時間,原來的崔氏家主崔龍海應該已經被拿下,
僅剩的2000守城軍在內外交困下估計翻不起什麽大浪,
憑良心講,此刻作為先鋒奪取海州實在沒有什麽困難,
甚至約等於是白送的功勞。
這鄭重和不愧是傳聞中的那樣,心胸頗為廣闊,
自己作為一個剛投降的原敵方將領,竟然將如此大功送到自己手上!
鄭重和,當真有人主之姿!
崔盛接了軍令翻身上馬,立即便返迴自己軍中,
不一會,崔氏降兵約1萬餘眾便脫離大軍向海州城襲去。
與此同時,唐周的紅衫軍也早已在城外主幹道上列好陣勢,等待攻城大軍的到來。
崔府裏眾人商議之際,當唐周說出將率兵當道而擊時,眾多崔氏將領都是大為驚愕。
大家現在都承認,你唐周率領的魏國軍士是厲害,
可是再厲害的部隊也沒法用400人戰勝人啊!
而且大家無論如何也想不通的是,明明有堅城可以防守,
你為什麽非要主動出擊呢?
麵對眾人疑問,唐周根本就不屑於解釋。
自己目前紅衫軍的火力完全是代際碾壓,
而且新羅的士兵戰鬥力一向拉跨的很,
若是在大魏,麵對邊軍那種百戰雄師,唐周或許還得考慮考慮不要冒險,
可這是在新羅,
背靠堅城的情況下,400打完全不成問題!
在城裏反而影響自己殺敵的效率。
此刻,崔龍海、崔文成等人站在城牆之上看著城外不遠處紅衫軍的軍陣是憂心忡忡。
“那畢竟是人啊,魏國的那點人能行嗎?”
“能行?他們今天要是能行我的名字倒過來寫!”
“那唐周未免也太過托大,即便對自己的戰鬥力再有自信,也不能如此狂妄啊!”
“我看啊,咱們還是趁早讓青壯們做好準備上牆守城吧,那魏國的部隊八成要完。”
崔氏將領們在城牆上竊竊私語,議論著城下的紅衫軍。
崔文成看身邊這些人越來越不像話,眉頭一皺,嗬斥道:“小點聲!”隨後便是向一旁使著眼色。
那些議論紛紛的將領順著崔文成的眼色望去,
在看到魏國人那標誌性的大紅軍服後,所有人都是一個激靈,老老實實閉上了嘴。
他媽的,旁邊竟然還有唐周的手下?那誰還敢亂說話啊!
原來,雖然唐周說要當道而擊,可並沒有將全部兵力派出去,
而是將炮連部署在了城牆之上。
堅實安全並且視野開闊的城牆無疑是最好的炮兵陣地,
4門6磅野戰炮正好布置在紅衫軍軍陣的正上方,交戰之時將用炮火對敵軍進行遠距離打擊。
而那兩挺加特林機槍則分列兩側,從兩邊對城外的紅衫軍進行火力掩護。
日上三竿之時,
遙遠的天際線終於出現了一道長長的黑影,
無數旌旗迎風招展,密密麻麻的軍士向海州城襲來。
終於來了!
唐周用手搭了個涼棚遮擋日光,隨後踮著腳使勁望去,一邊觀察一邊嘴裏嘟囔:“老子以後非得弄個望遠鏡出來!”
與此同時,城牆之上,崔氏的將領們已是大嘩:
“你們看,那是不是崔盛的旗號!”
“對!是崔盛!是我們的人!”
“什麽我們的人啊!現在他們已經都投降了鄭氏,是鄭氏的兵了!”
“崔盛可是我們崔氏旁支,不如給他發信讓他反正?”
“試試也好!派人送信!”崔龍海點頭同意。
不一會,城門便轟然洞開,一騎信使從城門出來疾奔而去。
很快,信使便將信送至。
崔盛騎在馬上,眉頭緊皺,看著信件,臉上不時變換著臉色,
捏著信件的大手不斷顫抖,似乎是在進行著激烈的思想鬥爭。
副官湊近問道:“將軍,海州城送來的信中是何意思?”
崔盛長歎一聲:“崔文曰,失敗了!”
副官臉色大變:“什麽!大爺怎麽可能會失敗!再說了,那提前襲來的鄭重世呢?”
“也敗了!那魏國來的唐周,先是在夜戰中擊敗鄭重世,隨後便強勢進軍海州,挫敗了崔文曰的圖謀。”
“現在崔文曰已經死了,城內被老家主全麵掌控。”
副官渾身顫抖,聲音也變得沙啞起來:“大爺不是說萬無一失嗎?我們這才投降鄭氏的!”
“事到如今,我們怎麽辦?”
崔盛將信件遞給副官:“你看看吧,老家主在信中勸我們反正呢!說隻要我們帶兵返迴崔家,他將既往不咎!”
副官一目十行看完信件,隨後試探的問向崔盛:“將軍,那我們再背叛鄭氏,返迴崔家?”
崔盛一聲苦笑:“我們背叛崔氏,投靠鄭氏,結果一天不到又要再背叛鄭氏返迴崔氏?此乃小人行徑也!”
言罷,崔盛又看向副官:“為了取信鄭氏,我們將家眷都送到了鄭重和軍中,這時候再背叛鄭氏,難道是要你我的家小都死無葬身之地嗎?”
“將軍!”副官的臉色難看至極。
崔盛抬頭望天,語氣中盡是數不盡的蕭瑟:“為將者,最重要的便是要看清大勢!如今鄭氏大勢已成,有侵吞天下之氣象,我們即便返迴崔氏又能頑抗到幾時?罷了罷了!事已至此,我們隻能一條道走到黑,就助那鄭氏奪取天下,再造新羅吧!”
“聽我軍令,急行軍!攻占海州城!”
戰鼓響起,這支原本的崔氏降軍向著自己曾經的家鄉猛攻而去!
崔龍海在城頭失望的看著遠處洶湧而來的大軍老淚縱橫,嘴裏連連感歎: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