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縣衙
驚,狀元兄長的俊美先生是太子 作者:奕寧兮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顧奕兮”是在天快亮時醒來的,一睜眼就看到了驚為天人的古裝帥哥,也就有了顧奕兮差點把自己這具身體的親兄長當做官配的情況。
至於顧奕兮感覺到的渾身都疼,其實隻是因為她在山路上累著了,還有腿上的疼痛,更讓剛醒過來意識不太清晰的顧奕兮產生了哪都疼的感覺。
“奕兮,你醒了就好,我要出去一趟,你先在這裏好好休息”。
看著醒來的妹妹精神不錯,天亮後經過大夫的診斷,確認妹妹已經沒事了,奕塵看著已經不早的天色對奕兮說,他打算跟著皇甫少爺他們一起去看張金寶的結局。
“好,兄長放心,我會好好休息的。”奕兮學著記憶裏原主的說話方式迴應,正好趁原主兄長出去的時間裏,她可以整理一下腦海裏出現的關於原主的信息。
奕塵聽到妹妹的迴答,囑咐了皇甫瑾灼派來照顧奕兮的丫鬟一聲,便離開了奕兮的房間。
奕兮看著奕塵離開,便以自己想休息為理由讓房間裏站著的丫鬟退下了,她需要自己一個人靜一靜。
奕塵從妹妹房間出來便直奔主院而去,皇甫瑾灼正在等著他。
很快顧奕塵就到了主院,門口有人守著,不過應該是皇甫瑾灼提前打過招唿,看到奕塵到來,門口的人並沒有阻攔他,而是直接帶著他朝皇甫瑾灼的書房而去。
“主子,顧公子到了。”門口的護衛帶著顧奕塵走到門口後在門外行禮高聲道。
“進來吧。”皇甫瑾灼清冷的聲音從房間裏傳來。
護衛上前推開門並未進去,而是對著顧奕塵做出請進的手勢。
顧奕塵走進房間,護衛便合上門離開了。
“皇甫少爺”,走進房間看著坐在椅子上的皇甫瑾灼,顧奕塵行禮打招唿,同時看向皇甫瑾灼身後站著的寧一點頭示意。
“坐吧,先讓寧一告訴你一下目前查到的關於張金寶及其家人的罪證,你看看還有沒有要補充的。”皇甫瑾灼對顧奕塵說,同時看向身後站著的寧一,說“你也坐吧”。
“是”,寧一應道,隨後來到椅子上坐下,顧奕塵也跟著入座。
“張金寶當初揚言要讓你妹妹當第二十八房小妾,也就是說他當時已經有二十七個小妾。”
“不過根據我們的人調查到的結果來看,有記錄的被張金寶帶入府中的女子就有三十三位。”
“其中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被張金寶強行擄去的,包括但不限於強製奪取清白,以家人性命威脅。”
“除了喜好美色,張金寶還曾為了謀奪他人的家產而直接放火燒死了布店老板一家七口人”。
……
隨著寧一的講述,張金寶令人難以置信的惡劣行徑一一被揭開,張家其他人雖沒有張金寶這麽囂張,但其惡行也不遑多讓。
寧一認為自己已經足夠鐵石心腸,看到這些的時候都忍不住被氣的大罵“畜牲”。
聽到這些的顧奕塵除了氣憤,還有後怕,若不是遇到了皇甫瑾灼他們,恐怕自己和妹妹也一定會遭他毒手。
想到這裏顧奕塵忍不住再次向皇甫瑾灼投去感激的目光。
看著顧奕塵投過來的滿懷感激的視線,皇甫瑾灼感到欣慰的同時也忍不住想:看來要盡快讓小弟子拜師了,這樣自己就可以名正言順的為他撐腰了。
上一世自己遇到的顧奕塵總是冷冰冰的,哪怕是對自己這個“先生”,也隻是保有十足的敬意,很難看到他眼裏有著靈動的神色。
“張金寶的情況你都聽到了,還有什麽需要補充的嗎?沒有的話咱們就直接出發去縣衙,張家的人應該已經都被帶到縣衙了。”皇甫瑾灼詢問著顧奕塵。
“沒有了,我對他的情況知道的也不算多,隻是聽說他家在京都裏有靠山。”顧奕塵思索著說道。
奕塵之所以專門提到張家在京都的靠山,並不是想要讓皇甫瑾灼他們對張家在京都的靠山做什麽,而是他怕皇甫瑾灼他們不知道張家的背景,萬一被張家背後的人報複怎麽辦?
此時的顧奕塵還不知皇甫瑾灼的身份,也不怪乎他會有這樣的擔憂。
聽到自家小弟子這樣說,再看看他擔憂的神色,熟知顧奕塵本性的皇甫瑾灼哪裏還不明白自家可愛的小弟子在想什麽。
他好笑看著奕塵說:“放心,我在京都裏的靠山比張家的要強大的多。”
皇甫瑾灼說的是實話,拋開他自己尊貴的身份不說,能撐得上是他靠山的人也隻有皇帝陛下了,在整個安治國也再難以找出如此強大的靠山,與之相比,張家那不知其名的京都靠山自然不值一提。
解決了奕塵的後顧之憂,皇甫瑾灼就帶著奕塵他們朝著縣城而去,這次沒有奕兮這個病人在,他們決定騎馬去縣城,這樣能夠更快的到達縣城。
令皇甫瑾灼意外的是,自家小弟子竟然不會騎馬,明明他記得上一世認識的時候,顧奕塵已經有很精湛的騎術了。
皇甫瑾灼不知道的是,顧奕塵精湛的騎術是在妹妹去世後,在敵人的多次追殺中練成的,絕境之下,他不得不會。
無奈的皇甫瑾灼隻能將自家小弟子帶上了自己的馬,皇甫瑾灼的馬血統純正,能日行千裏,對於馬背上多一個顧奕塵這樣的年輕人來說,並沒有什麽壓力。
他們騎著馬快速向縣城而去,沒多久就趕到了縣城。
到了縣城,他們直奔縣衙而去,趕到縣衙門口時,發現縣衙門口圍滿了人。
護衛上前擠出一條通道,顧奕塵跟著皇甫瑾灼他們走進縣衙。
隻見縣衙大堂之上坐著一位明顯不是縣太爺的大人,這位大人渾身充滿了比縣太爺更甚的威壓,一張國字臉滿顯正氣。
而原本應該坐在上麵的縣太爺,此時正誠惶誠恐的跪在大堂上。
在縣太爺的身後,還跪著一身囚衣的張金寶和應該是張金寶他爹的“張家老爺”,此時的張金寶滿臉恐懼,再不見一絲一毫當日咄咄逼人的氣勢。
至於顧奕兮感覺到的渾身都疼,其實隻是因為她在山路上累著了,還有腿上的疼痛,更讓剛醒過來意識不太清晰的顧奕兮產生了哪都疼的感覺。
“奕兮,你醒了就好,我要出去一趟,你先在這裏好好休息”。
看著醒來的妹妹精神不錯,天亮後經過大夫的診斷,確認妹妹已經沒事了,奕塵看著已經不早的天色對奕兮說,他打算跟著皇甫少爺他們一起去看張金寶的結局。
“好,兄長放心,我會好好休息的。”奕兮學著記憶裏原主的說話方式迴應,正好趁原主兄長出去的時間裏,她可以整理一下腦海裏出現的關於原主的信息。
奕塵聽到妹妹的迴答,囑咐了皇甫瑾灼派來照顧奕兮的丫鬟一聲,便離開了奕兮的房間。
奕兮看著奕塵離開,便以自己想休息為理由讓房間裏站著的丫鬟退下了,她需要自己一個人靜一靜。
奕塵從妹妹房間出來便直奔主院而去,皇甫瑾灼正在等著他。
很快顧奕塵就到了主院,門口有人守著,不過應該是皇甫瑾灼提前打過招唿,看到奕塵到來,門口的人並沒有阻攔他,而是直接帶著他朝皇甫瑾灼的書房而去。
“主子,顧公子到了。”門口的護衛帶著顧奕塵走到門口後在門外行禮高聲道。
“進來吧。”皇甫瑾灼清冷的聲音從房間裏傳來。
護衛上前推開門並未進去,而是對著顧奕塵做出請進的手勢。
顧奕塵走進房間,護衛便合上門離開了。
“皇甫少爺”,走進房間看著坐在椅子上的皇甫瑾灼,顧奕塵行禮打招唿,同時看向皇甫瑾灼身後站著的寧一點頭示意。
“坐吧,先讓寧一告訴你一下目前查到的關於張金寶及其家人的罪證,你看看還有沒有要補充的。”皇甫瑾灼對顧奕塵說,同時看向身後站著的寧一,說“你也坐吧”。
“是”,寧一應道,隨後來到椅子上坐下,顧奕塵也跟著入座。
“張金寶當初揚言要讓你妹妹當第二十八房小妾,也就是說他當時已經有二十七個小妾。”
“不過根據我們的人調查到的結果來看,有記錄的被張金寶帶入府中的女子就有三十三位。”
“其中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被張金寶強行擄去的,包括但不限於強製奪取清白,以家人性命威脅。”
“除了喜好美色,張金寶還曾為了謀奪他人的家產而直接放火燒死了布店老板一家七口人”。
……
隨著寧一的講述,張金寶令人難以置信的惡劣行徑一一被揭開,張家其他人雖沒有張金寶這麽囂張,但其惡行也不遑多讓。
寧一認為自己已經足夠鐵石心腸,看到這些的時候都忍不住被氣的大罵“畜牲”。
聽到這些的顧奕塵除了氣憤,還有後怕,若不是遇到了皇甫瑾灼他們,恐怕自己和妹妹也一定會遭他毒手。
想到這裏顧奕塵忍不住再次向皇甫瑾灼投去感激的目光。
看著顧奕塵投過來的滿懷感激的視線,皇甫瑾灼感到欣慰的同時也忍不住想:看來要盡快讓小弟子拜師了,這樣自己就可以名正言順的為他撐腰了。
上一世自己遇到的顧奕塵總是冷冰冰的,哪怕是對自己這個“先生”,也隻是保有十足的敬意,很難看到他眼裏有著靈動的神色。
“張金寶的情況你都聽到了,還有什麽需要補充的嗎?沒有的話咱們就直接出發去縣衙,張家的人應該已經都被帶到縣衙了。”皇甫瑾灼詢問著顧奕塵。
“沒有了,我對他的情況知道的也不算多,隻是聽說他家在京都裏有靠山。”顧奕塵思索著說道。
奕塵之所以專門提到張家在京都的靠山,並不是想要讓皇甫瑾灼他們對張家在京都的靠山做什麽,而是他怕皇甫瑾灼他們不知道張家的背景,萬一被張家背後的人報複怎麽辦?
此時的顧奕塵還不知皇甫瑾灼的身份,也不怪乎他會有這樣的擔憂。
聽到自家小弟子這樣說,再看看他擔憂的神色,熟知顧奕塵本性的皇甫瑾灼哪裏還不明白自家可愛的小弟子在想什麽。
他好笑看著奕塵說:“放心,我在京都裏的靠山比張家的要強大的多。”
皇甫瑾灼說的是實話,拋開他自己尊貴的身份不說,能撐得上是他靠山的人也隻有皇帝陛下了,在整個安治國也再難以找出如此強大的靠山,與之相比,張家那不知其名的京都靠山自然不值一提。
解決了奕塵的後顧之憂,皇甫瑾灼就帶著奕塵他們朝著縣城而去,這次沒有奕兮這個病人在,他們決定騎馬去縣城,這樣能夠更快的到達縣城。
令皇甫瑾灼意外的是,自家小弟子竟然不會騎馬,明明他記得上一世認識的時候,顧奕塵已經有很精湛的騎術了。
皇甫瑾灼不知道的是,顧奕塵精湛的騎術是在妹妹去世後,在敵人的多次追殺中練成的,絕境之下,他不得不會。
無奈的皇甫瑾灼隻能將自家小弟子帶上了自己的馬,皇甫瑾灼的馬血統純正,能日行千裏,對於馬背上多一個顧奕塵這樣的年輕人來說,並沒有什麽壓力。
他們騎著馬快速向縣城而去,沒多久就趕到了縣城。
到了縣城,他們直奔縣衙而去,趕到縣衙門口時,發現縣衙門口圍滿了人。
護衛上前擠出一條通道,顧奕塵跟著皇甫瑾灼他們走進縣衙。
隻見縣衙大堂之上坐著一位明顯不是縣太爺的大人,這位大人渾身充滿了比縣太爺更甚的威壓,一張國字臉滿顯正氣。
而原本應該坐在上麵的縣太爺,此時正誠惶誠恐的跪在大堂上。
在縣太爺的身後,還跪著一身囚衣的張金寶和應該是張金寶他爹的“張家老爺”,此時的張金寶滿臉恐懼,再不見一絲一毫當日咄咄逼人的氣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