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歸來
我死後,渣男太子哭倒城牆 作者:南巷茶茶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那庶出的長子,因得二老爺的偏愛,未來家族基業恐將落入他人之手。
好在天不負有心人,八年前二太太終懷麟兒,誕下了十少爺祁小子,然而命運弄人,待他五歲時卻發現他天生體質虛弱,稍有驚嚇便會全身僵硬,抽搐不止。
為了掩蓋此事,維護自己的地位,二太太對外界守口如瓶,甚至不敢讓他踏入學堂半步,私下尋訪無數名醫,卻成效寥寥。
直到崔縕蓉的到來,仿佛一束溫暖的陽光穿透了長久的陰霾,她偶然間目睹了祁小子的發病,便親手配製藥物,每月悄悄為二太太送上,外界隻道那是尋常的滋補之物。
如此一來,至少能讓祁小子在外人眼裏顯得與常童無異。
“這是下個月所需的藥。”
崔縕蓉輕輕遞上了一個精致的瓷瓶,裏麵裝載著的不僅僅是草藥,更是對十少爺未來的期盼。
“你真是費心了。”
二太太感激之餘,示意一旁的丫鬟,“去,取十兩銀子給她作為答謝。”
崔縕蓉卻婉拒了這份心意,輕輕搖頭,“銀兩就不必了,我另有事相求。”
她略顯遲疑,似乎在權衡著什麽,最終開口道:“其實,我是想請二太太幫一個忙,讓阿謹離開謝家私塾。”
此言一出,二太太的眼神瞬間變得犀利起來,她從不曾輕易插手他人之事,更何況是這般看似微不足道的請求。
這一年間,崔縕蓉雖以送藥之名,二太太皆以金錢作為交換,因為在她看來,能夠用銀錢擺平的事情最為簡單,唯恐崔縕蓉提出超出她接受範圍的要求。
“原來是為了這事。”
二太太語氣中透露出些許意外,她原以為崔縕蓉會提出攀高枝的婚事,或是意圖長久留在謝家等更為世俗的訴求。
“還真是稀奇,謝家私塾的名望有目共睹,多少人夢寐以求能在那裏就讀,你弟弟能夠入學已經是難得的福氣,怎會想到要離開呢?”
崔縕蓉低下頭,睫毛輕輕顫抖,再次抬起時,眼角已泛起了淡淡的紅暈:“私塾雖好,但阿謹因出身低微,在那裏總是備受欺淩。今日見他滿身傷痕歸來,我的心就像被針紮一般疼痛。”
“說到底,還是我們高攀不起,阿謹若繼續留在那裏,恐怕還會遭遇更多的苦難。”
二夫人的神色略微緩和,語氣中帶有一絲不解,“若真心想要離開,又何必求我?直接與私塾掌事溝通即可。”
崔縕蓉麵露難色,解釋道:“離開謝家私塾後,阿謹的學業不能中斷。我聽說二夫人出身於讀書人家,您的叔叔在茅山書院任教,那裏的書院享譽四海,收的學生大多來自平凡人家。”
二夫人聽聞,臉上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自豪,盡管娘家與謝家相比稍遜一籌,但也算得上是書香門第,叔叔所經營的茅山書院更是培養出了不少傑出人才,其中不乏高中探花者。
“可是,茅山地處偏遠,並非京城之內。你真忍心讓他這麽小就遠離家鄉,去到那麽遠的地方嗎?”
崔縕蓉心中五味雜陳,表麵卻故作堅定:“男兒誌在四方,早該學會獨立。隻要阿謹能成大器,我自然願意犧牲一切。隻希望二夫人能成全我這次。”
麵對這並不複雜的要求,二夫人沒有拒絕的理由,隨口應承:“好吧,這事就交給我來辦。”
崔縕蓉聞言,連忙行禮致謝:“多謝二夫人恩典。”
二人分別於映月閣外,素月見四下無人,不禁低聲問道:“小姐,將小少爺送往茅山書院,豈不是依舊在謝家的監視之中?二夫人畢竟是謝家的人,將來大少爺一句話,她還能不留下小少爺嗎?”
崔縕蓉嘴角掛著一抹淺笑,目光中閃爍著深邃:“二夫人素來心思敏捷,一旦宋衍熠有所命令,她自然不會公然站在我們這一邊。但,若是以祁少爺的安全為賭注,她又會如何抉擇呢?”
這話語裏,蘊含著崔縕蓉周密的思考與對人性深刻的洞察。
素月猛地一怔,眼中閃過一絲不解與驚訝:“您的意思是……?”
她的聲音因驚愕而微微顫抖,似乎正試圖從崔縕蓉的話中捕捉到更多信息。
崔縕蓉的目光在這刹那間變得深邃而冷漠,仿佛冬日裏的一潭靜水,冷冽而深不可測:“不錯,整整一年間,祁少爺所需的每一劑藥物都是經由我的手,二夫人雖然細心,早早地向我索取了藥方,但我有意漏掉一味關鍵藥材。這份不完整的藥方,成了她必須無條件支持我的籌碼。”
她的話語緩緩流淌,透露出隱藏於表麵之下的深謀遠慮。
隨著夕陽逐漸沉沒,天邊殘留的餘暉如細紗般輕撫大地,翠竹踏著急促而略帶不安的步伐來到崔縕蓉麵前,語氣中難掩急迫:“大少爺吩咐您即刻前往鬆鶴園練習琴藝。”
她的眼神在門外快速一掃,似在擔心錯過什麽。
崔縕蓉的眉宇不自覺地擰成一團,病容未消的臉龐顯得格外柔弱:“可我身體還未完全康複啊。”
翠竹歎了口氣,顯然也對大少爺的命令感到無奈,但想起他那不容反駁的表情,隻好苦笑著寬慰道:“鬆鶴園內溫暖如春,小姐您去了興許會感覺好些,快去吧。”
她的眼神裏充滿了鼓勵,試圖驅散崔縕蓉臉上的陰霾。
崔縕蓉無奈之下,隻能匆匆囑咐身旁的侍女丁冬,要她好好照顧阿謹,隨後便強撐著虛弱的身軀,一步步邁向鬆鶴園的方向。
踏入鬆鶴園,沿著曲折的石徑,崔縕蓉來到了湖邊那座古樸的書房。
一進門,一股非同尋常的寒意撲麵而來,似乎連空氣中都彌漫著一種淡淡的清冷。
書房內,宋衍熠靜靜地坐在琴桌旁,他那修長的手指仿佛有靈性一般,在琴弦上遊走,不經意間撥動出的旋律,是那首意境深遠的《歸來》。
然而,在這悠揚中,卻又暗藏著一股難以言喻的鋒芒與銳氣。
察覺到崔縕蓉的到來,他輕按住琴弦,止住了流淌的音符,抬頭望向她,眸子裏閃爍著不容置疑的光芒:“來,到我這裏。”
好在天不負有心人,八年前二太太終懷麟兒,誕下了十少爺祁小子,然而命運弄人,待他五歲時卻發現他天生體質虛弱,稍有驚嚇便會全身僵硬,抽搐不止。
為了掩蓋此事,維護自己的地位,二太太對外界守口如瓶,甚至不敢讓他踏入學堂半步,私下尋訪無數名醫,卻成效寥寥。
直到崔縕蓉的到來,仿佛一束溫暖的陽光穿透了長久的陰霾,她偶然間目睹了祁小子的發病,便親手配製藥物,每月悄悄為二太太送上,外界隻道那是尋常的滋補之物。
如此一來,至少能讓祁小子在外人眼裏顯得與常童無異。
“這是下個月所需的藥。”
崔縕蓉輕輕遞上了一個精致的瓷瓶,裏麵裝載著的不僅僅是草藥,更是對十少爺未來的期盼。
“你真是費心了。”
二太太感激之餘,示意一旁的丫鬟,“去,取十兩銀子給她作為答謝。”
崔縕蓉卻婉拒了這份心意,輕輕搖頭,“銀兩就不必了,我另有事相求。”
她略顯遲疑,似乎在權衡著什麽,最終開口道:“其實,我是想請二太太幫一個忙,讓阿謹離開謝家私塾。”
此言一出,二太太的眼神瞬間變得犀利起來,她從不曾輕易插手他人之事,更何況是這般看似微不足道的請求。
這一年間,崔縕蓉雖以送藥之名,二太太皆以金錢作為交換,因為在她看來,能夠用銀錢擺平的事情最為簡單,唯恐崔縕蓉提出超出她接受範圍的要求。
“原來是為了這事。”
二太太語氣中透露出些許意外,她原以為崔縕蓉會提出攀高枝的婚事,或是意圖長久留在謝家等更為世俗的訴求。
“還真是稀奇,謝家私塾的名望有目共睹,多少人夢寐以求能在那裏就讀,你弟弟能夠入學已經是難得的福氣,怎會想到要離開呢?”
崔縕蓉低下頭,睫毛輕輕顫抖,再次抬起時,眼角已泛起了淡淡的紅暈:“私塾雖好,但阿謹因出身低微,在那裏總是備受欺淩。今日見他滿身傷痕歸來,我的心就像被針紮一般疼痛。”
“說到底,還是我們高攀不起,阿謹若繼續留在那裏,恐怕還會遭遇更多的苦難。”
二夫人的神色略微緩和,語氣中帶有一絲不解,“若真心想要離開,又何必求我?直接與私塾掌事溝通即可。”
崔縕蓉麵露難色,解釋道:“離開謝家私塾後,阿謹的學業不能中斷。我聽說二夫人出身於讀書人家,您的叔叔在茅山書院任教,那裏的書院享譽四海,收的學生大多來自平凡人家。”
二夫人聽聞,臉上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自豪,盡管娘家與謝家相比稍遜一籌,但也算得上是書香門第,叔叔所經營的茅山書院更是培養出了不少傑出人才,其中不乏高中探花者。
“可是,茅山地處偏遠,並非京城之內。你真忍心讓他這麽小就遠離家鄉,去到那麽遠的地方嗎?”
崔縕蓉心中五味雜陳,表麵卻故作堅定:“男兒誌在四方,早該學會獨立。隻要阿謹能成大器,我自然願意犧牲一切。隻希望二夫人能成全我這次。”
麵對這並不複雜的要求,二夫人沒有拒絕的理由,隨口應承:“好吧,這事就交給我來辦。”
崔縕蓉聞言,連忙行禮致謝:“多謝二夫人恩典。”
二人分別於映月閣外,素月見四下無人,不禁低聲問道:“小姐,將小少爺送往茅山書院,豈不是依舊在謝家的監視之中?二夫人畢竟是謝家的人,將來大少爺一句話,她還能不留下小少爺嗎?”
崔縕蓉嘴角掛著一抹淺笑,目光中閃爍著深邃:“二夫人素來心思敏捷,一旦宋衍熠有所命令,她自然不會公然站在我們這一邊。但,若是以祁少爺的安全為賭注,她又會如何抉擇呢?”
這話語裏,蘊含著崔縕蓉周密的思考與對人性深刻的洞察。
素月猛地一怔,眼中閃過一絲不解與驚訝:“您的意思是……?”
她的聲音因驚愕而微微顫抖,似乎正試圖從崔縕蓉的話中捕捉到更多信息。
崔縕蓉的目光在這刹那間變得深邃而冷漠,仿佛冬日裏的一潭靜水,冷冽而深不可測:“不錯,整整一年間,祁少爺所需的每一劑藥物都是經由我的手,二夫人雖然細心,早早地向我索取了藥方,但我有意漏掉一味關鍵藥材。這份不完整的藥方,成了她必須無條件支持我的籌碼。”
她的話語緩緩流淌,透露出隱藏於表麵之下的深謀遠慮。
隨著夕陽逐漸沉沒,天邊殘留的餘暉如細紗般輕撫大地,翠竹踏著急促而略帶不安的步伐來到崔縕蓉麵前,語氣中難掩急迫:“大少爺吩咐您即刻前往鬆鶴園練習琴藝。”
她的眼神在門外快速一掃,似在擔心錯過什麽。
崔縕蓉的眉宇不自覺地擰成一團,病容未消的臉龐顯得格外柔弱:“可我身體還未完全康複啊。”
翠竹歎了口氣,顯然也對大少爺的命令感到無奈,但想起他那不容反駁的表情,隻好苦笑著寬慰道:“鬆鶴園內溫暖如春,小姐您去了興許會感覺好些,快去吧。”
她的眼神裏充滿了鼓勵,試圖驅散崔縕蓉臉上的陰霾。
崔縕蓉無奈之下,隻能匆匆囑咐身旁的侍女丁冬,要她好好照顧阿謹,隨後便強撐著虛弱的身軀,一步步邁向鬆鶴園的方向。
踏入鬆鶴園,沿著曲折的石徑,崔縕蓉來到了湖邊那座古樸的書房。
一進門,一股非同尋常的寒意撲麵而來,似乎連空氣中都彌漫著一種淡淡的清冷。
書房內,宋衍熠靜靜地坐在琴桌旁,他那修長的手指仿佛有靈性一般,在琴弦上遊走,不經意間撥動出的旋律,是那首意境深遠的《歸來》。
然而,在這悠揚中,卻又暗藏著一股難以言喻的鋒芒與銳氣。
察覺到崔縕蓉的到來,他輕按住琴弦,止住了流淌的音符,抬頭望向她,眸子裏閃爍著不容置疑的光芒:“來,到我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