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而有父有母,有家有國,父母養育之恩是每個人成家立業之後所必須要迴報的,這一點世間之人十之八九能夠做到。
在父母的養育之恩之上便是家國的庇護之恩。世間紛亂、人心險惡,想要讓一個繈褓中的嬰孩一步步成長為七尺男兒,單靠父母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家族的培養和國家的庇護。
這也是為什麽那些有才學的人多出自於世家大族,至少也要是一些有一定影響力的家族,因為家族可以為他們的未來指出方向,引導他們一步步向前,甚至提供相當多的物質支持。
從一個家族中走出來的有真才實學之輩,會有五成人牢記家族的培養,同樣,也會傾盡畢生之力為家族效力。”
孔夫子一口氣說了這麽多有些口幹舌燥,趁著他喝水的空隙,華辰恭聲問道:“老師說了父母的養育之恩,又說了家族的培養之情。先有父母後有家然後才是國,層層遞進,那這國之恩便該是最重的了吧?”
放下水杯的孔夫子微微點頭,顯然對華辰的話很是滿意,說道:“的確,國之恩是最重的,若是沒有國那連家族都沒有容身之所又何談個人呢?”
“老師所言甚是,學生受教了。”
孔夫子歎息一聲說道:“國之恩,深邃似海,然而真正意識到這一點的人卻少之又少,如今國君在王宮中被歹人所害,浩大魯地,芸芸眾生,竟沒有意人為國君的死而真正悲傷,真正想要為國君討迴公道,真是禮崩樂壞啊!”
看著孔夫子這幅有些情緒失控的樣子,華辰淡淡地說道:“為姬衍的死討迴公道便是先生所說的‘忠君守禮’?”
聽完華辰的話之後,孔夫子的表情為之一窒。在華辰進到屋裏之後,他的稱唿先是“先生”,之後改為“老師”,可是再後來又變迴了“先生”。如果這些孔夫子都能不去多做計較的話,那華辰直唿“姬衍”二字就有些觸動他的逆鱗了。
砰!孔夫子將剛剛用來喝水的陶杯扔向了地麵,由於杯中還有水,幾滴水甚至濺到了華辰的深衣下擺上。看著臉色平靜的華辰,孔夫子厲聲說道:“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圬也!”
華辰低頭看了看自己的衣服下擺,發現沒什麽大礙之後笑著說道:“就因為說了一句姬衍的名字,先生就認為我沒救了?”
“且不說死者為大,單是國君的名諱又豈是你個無名小輩就能直唿的?”
“依先生所說,是不是我有名望了就可以直唿姬衍的名字了?至於小輩更是無稽之談,大家都是二十出頭,憑什麽就說我比他小了?”
華辰雖然在措辭上依舊謙卑,但在語氣上已經是有些狂傲了,這種狂傲看在孔夫子眼裏甚至多出了一份自信,一覽眾山小的自信,他沉聲問道:“你是誰?”
華辰像個惡作劇成功的小孩子一般歡快地說道:“陳~華”,說罷伸出雙手在空中劃出一個“太極陰陽圖”,當然,孔夫子隻能看出華辰動作的表麵意義——顛倒。
沉思了片刻後孔夫子一臉震驚地喊道:“華辰!你是吳公子華辰!”
華辰嘴角含笑地說道:“是的,我是華辰,先生好像很驚訝我這個無知小兒、無恥之徒、無德之輩會出現在這裏?”
孔夫子冷笑著說道:“沒想到公子對我送的稱號竟會記得如此清晰,實在是令我欣喜不已啊,若隻是取我性命的話,又何必勞煩公子親自前來呢,隨便幾個士兵不就得了?子路雖然會些劍術,但又能擋住幾人?”
華辰臉上的笑容漸漸斂去,正色道:“我已經表達了自己的態度,無論先生說什麽都是自己的自由,我不會幹涉,也無權幹涉。”
“哼!”孔夫子冷哼一聲說道:“你是想向我示好,讓我不再反對你吧?”
“你的反對除了讓你沒人搭理之外,還有別的什麽後果嗎?”華辰眉頭微皺道:“我就不明白了,你說得頭頭是道的,可是你自己明白嗎?”
“你殺害魯君,壞我魯國社稷,無視禮教,以別國公子之身居於魯王宮之中,這些全都是事實,我怎會不明白!”
見孔夫子一臉怒色地看著自己,華辰又重新坐迴案席,淡淡地說道:“這樣,咱有話好好說,你也別生氣,氣死了我就成了千古罪人了,這名頭我可擔不起。”華辰是真的有些惱了,且不說他現在的所作所為還談不上是“至聖先師”,就算是又怎麽樣,聖人就可以隨意給人定罪嗎?
“你!”
“噓~”華辰將右手食指抵在唇間說道:“你說話的時候我沒有插嘴,所以我說話的時候你也給我閉嘴。”
沒有再給孔夫子反駁的時間,華辰繼續說道:“第一,我沒有殺害姬衍,那家夥是自殺的,你自己動動腦子想一想,他籌劃許久,環環相扣,最終功虧一簣而且所作所為盡數暴露再無東山再起的可能。如果心理承受不是足夠強大的話,十有八九會心生死意,很不幸,姬衍並沒有能成為剩下的那個十分之一。
第二,你跟我說生而為人應孝敬父母,受遣於家族,忠於國家,因為這些人,這些勢力為個人的成長、成熟做出過巨大的貢獻,那麽我問問你,魯國現在有多少人是靠著他姬衍的庇護長大的?魯國的社稷又是靠誰來支撐的?”
孔夫子臉色愈發難看,一字一句地說道:“君王之禮源自周禮,周禮不可廢。”
“去尼瑪的周禮,周禮若是完備還能有現在諸侯割據的情況嗎?行,你若是不肯迴答,我來告訴你,姬衍從未給魯國百姓帶來任何益處,百姓們不需要他。
魯國的社稷現在是靠各大世家來維持的,而姬衍為了收攏王權,設計要除掉各大世家,試問若是各大世家毀於一旦,效忠於各大世家的那些將士們他姬衍能否全員整合?答案是不現實的!任由姬衍按照他自己的想法走下去的話,那麽魯國實力必將大減。
你說國之所以應該受到所有國民的效忠,那是因為國為民提供了庇護,可姬衍若除掉各大世家之後本就勢弱的魯國又會實力大減,到那時魯國將根本無法給國民提供庇護,所以,到底是誰要毀了魯國的社稷?”
孔夫子張嘴欲言,可終究還是被沉默所代替,他陷入了沉默,也陷入了沉思……
許久過後孔夫子艱難地說道:“王未必想要除去各大世家,或許他隻是想~”
華辰伸手指著房門處說道:“你現在可以帶著這個‘或許’去問每一位世家之主,亦或者是街頭巷尾的每一個百姓,他們都經曆過圍城之夜,看看他們會如何說。”
最後一絲希望破滅,孔夫子的臉上露出一抹苦澀,說道:“縱使王錯了,也並非因你而死,可你占著魯王宮又該如何說?”
華辰心頭狂喜,臉上卻有些無奈地說道:“我在圍城之夜被姬衍手下的風雨雷電所傷,我的部下心急,自然想找最好的醫者,最好的藥,而這些無疑都在魯王宮中,所以我昏迷後醒過來時便在王宮之中了,在我傷愈想要搬離之時姬衍自殺的消息又突然傳來,那時我若是搬出豈非是做賊心虛?”
見孔夫子臉色漸漸恢複,華辰趁熱打鐵地說道:“如今事態已經平息,我也要著手迴吳國了,大致會在姬衍以王禮下葬之後吧,到時這魯王宮我自然不會多住,這一點先生放心。”
“你願以王禮葬王上?”
“不是我願,這是各大世家共同的決定,我一個外人並沒有參與其中。”
“公子這是想向我說明什麽嗎?”
華辰一張臉如春風解凍般笑了起來,說道:“我想告訴先生,魯國還是魯國,你的魯國,子路的魯國,魯地所有百姓的魯國。對了,先生一直說守禮,如今可算知道按禮該如何稱唿我了。”
在父母的養育之恩之上便是家國的庇護之恩。世間紛亂、人心險惡,想要讓一個繈褓中的嬰孩一步步成長為七尺男兒,單靠父母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家族的培養和國家的庇護。
這也是為什麽那些有才學的人多出自於世家大族,至少也要是一些有一定影響力的家族,因為家族可以為他們的未來指出方向,引導他們一步步向前,甚至提供相當多的物質支持。
從一個家族中走出來的有真才實學之輩,會有五成人牢記家族的培養,同樣,也會傾盡畢生之力為家族效力。”
孔夫子一口氣說了這麽多有些口幹舌燥,趁著他喝水的空隙,華辰恭聲問道:“老師說了父母的養育之恩,又說了家族的培養之情。先有父母後有家然後才是國,層層遞進,那這國之恩便該是最重的了吧?”
放下水杯的孔夫子微微點頭,顯然對華辰的話很是滿意,說道:“的確,國之恩是最重的,若是沒有國那連家族都沒有容身之所又何談個人呢?”
“老師所言甚是,學生受教了。”
孔夫子歎息一聲說道:“國之恩,深邃似海,然而真正意識到這一點的人卻少之又少,如今國君在王宮中被歹人所害,浩大魯地,芸芸眾生,竟沒有意人為國君的死而真正悲傷,真正想要為國君討迴公道,真是禮崩樂壞啊!”
看著孔夫子這幅有些情緒失控的樣子,華辰淡淡地說道:“為姬衍的死討迴公道便是先生所說的‘忠君守禮’?”
聽完華辰的話之後,孔夫子的表情為之一窒。在華辰進到屋裏之後,他的稱唿先是“先生”,之後改為“老師”,可是再後來又變迴了“先生”。如果這些孔夫子都能不去多做計較的話,那華辰直唿“姬衍”二字就有些觸動他的逆鱗了。
砰!孔夫子將剛剛用來喝水的陶杯扔向了地麵,由於杯中還有水,幾滴水甚至濺到了華辰的深衣下擺上。看著臉色平靜的華辰,孔夫子厲聲說道:“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圬也!”
華辰低頭看了看自己的衣服下擺,發現沒什麽大礙之後笑著說道:“就因為說了一句姬衍的名字,先生就認為我沒救了?”
“且不說死者為大,單是國君的名諱又豈是你個無名小輩就能直唿的?”
“依先生所說,是不是我有名望了就可以直唿姬衍的名字了?至於小輩更是無稽之談,大家都是二十出頭,憑什麽就說我比他小了?”
華辰雖然在措辭上依舊謙卑,但在語氣上已經是有些狂傲了,這種狂傲看在孔夫子眼裏甚至多出了一份自信,一覽眾山小的自信,他沉聲問道:“你是誰?”
華辰像個惡作劇成功的小孩子一般歡快地說道:“陳~華”,說罷伸出雙手在空中劃出一個“太極陰陽圖”,當然,孔夫子隻能看出華辰動作的表麵意義——顛倒。
沉思了片刻後孔夫子一臉震驚地喊道:“華辰!你是吳公子華辰!”
華辰嘴角含笑地說道:“是的,我是華辰,先生好像很驚訝我這個無知小兒、無恥之徒、無德之輩會出現在這裏?”
孔夫子冷笑著說道:“沒想到公子對我送的稱號竟會記得如此清晰,實在是令我欣喜不已啊,若隻是取我性命的話,又何必勞煩公子親自前來呢,隨便幾個士兵不就得了?子路雖然會些劍術,但又能擋住幾人?”
華辰臉上的笑容漸漸斂去,正色道:“我已經表達了自己的態度,無論先生說什麽都是自己的自由,我不會幹涉,也無權幹涉。”
“哼!”孔夫子冷哼一聲說道:“你是想向我示好,讓我不再反對你吧?”
“你的反對除了讓你沒人搭理之外,還有別的什麽後果嗎?”華辰眉頭微皺道:“我就不明白了,你說得頭頭是道的,可是你自己明白嗎?”
“你殺害魯君,壞我魯國社稷,無視禮教,以別國公子之身居於魯王宮之中,這些全都是事實,我怎會不明白!”
見孔夫子一臉怒色地看著自己,華辰又重新坐迴案席,淡淡地說道:“這樣,咱有話好好說,你也別生氣,氣死了我就成了千古罪人了,這名頭我可擔不起。”華辰是真的有些惱了,且不說他現在的所作所為還談不上是“至聖先師”,就算是又怎麽樣,聖人就可以隨意給人定罪嗎?
“你!”
“噓~”華辰將右手食指抵在唇間說道:“你說話的時候我沒有插嘴,所以我說話的時候你也給我閉嘴。”
沒有再給孔夫子反駁的時間,華辰繼續說道:“第一,我沒有殺害姬衍,那家夥是自殺的,你自己動動腦子想一想,他籌劃許久,環環相扣,最終功虧一簣而且所作所為盡數暴露再無東山再起的可能。如果心理承受不是足夠強大的話,十有八九會心生死意,很不幸,姬衍並沒有能成為剩下的那個十分之一。
第二,你跟我說生而為人應孝敬父母,受遣於家族,忠於國家,因為這些人,這些勢力為個人的成長、成熟做出過巨大的貢獻,那麽我問問你,魯國現在有多少人是靠著他姬衍的庇護長大的?魯國的社稷又是靠誰來支撐的?”
孔夫子臉色愈發難看,一字一句地說道:“君王之禮源自周禮,周禮不可廢。”
“去尼瑪的周禮,周禮若是完備還能有現在諸侯割據的情況嗎?行,你若是不肯迴答,我來告訴你,姬衍從未給魯國百姓帶來任何益處,百姓們不需要他。
魯國的社稷現在是靠各大世家來維持的,而姬衍為了收攏王權,設計要除掉各大世家,試問若是各大世家毀於一旦,效忠於各大世家的那些將士們他姬衍能否全員整合?答案是不現實的!任由姬衍按照他自己的想法走下去的話,那麽魯國實力必將大減。
你說國之所以應該受到所有國民的效忠,那是因為國為民提供了庇護,可姬衍若除掉各大世家之後本就勢弱的魯國又會實力大減,到那時魯國將根本無法給國民提供庇護,所以,到底是誰要毀了魯國的社稷?”
孔夫子張嘴欲言,可終究還是被沉默所代替,他陷入了沉默,也陷入了沉思……
許久過後孔夫子艱難地說道:“王未必想要除去各大世家,或許他隻是想~”
華辰伸手指著房門處說道:“你現在可以帶著這個‘或許’去問每一位世家之主,亦或者是街頭巷尾的每一個百姓,他們都經曆過圍城之夜,看看他們會如何說。”
最後一絲希望破滅,孔夫子的臉上露出一抹苦澀,說道:“縱使王錯了,也並非因你而死,可你占著魯王宮又該如何說?”
華辰心頭狂喜,臉上卻有些無奈地說道:“我在圍城之夜被姬衍手下的風雨雷電所傷,我的部下心急,自然想找最好的醫者,最好的藥,而這些無疑都在魯王宮中,所以我昏迷後醒過來時便在王宮之中了,在我傷愈想要搬離之時姬衍自殺的消息又突然傳來,那時我若是搬出豈非是做賊心虛?”
見孔夫子臉色漸漸恢複,華辰趁熱打鐵地說道:“如今事態已經平息,我也要著手迴吳國了,大致會在姬衍以王禮下葬之後吧,到時這魯王宮我自然不會多住,這一點先生放心。”
“你願以王禮葬王上?”
“不是我願,這是各大世家共同的決定,我一個外人並沒有參與其中。”
“公子這是想向我說明什麽嗎?”
華辰一張臉如春風解凍般笑了起來,說道:“我想告訴先生,魯國還是魯國,你的魯國,子路的魯國,魯地所有百姓的魯國。對了,先生一直說守禮,如今可算知道按禮該如何稱唿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