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宜不吭聲。對於知菱輕慢的態度,自從去年被接迴許府來,她是沒少受的。
她是外室婦生出來的女兒,自然被作為嫡女的知菱瞧不起。畢竟其他妾生的女兒也沒少被知菱擠兌,何況是她。而且她早已習慣這一家人冷漠而高傲的態度。於是知宜低著頭,不做聲。
小家子氣!知菱不屑地哼了一聲,活該配個商人子!
她嫌惡地用帕子遮住臉,走了。
旁邊一個婢女經過時故意撞了知宜一下。阿如氣得臉都紅了。
知宜默默站了一會。淡月已經開始催了:「娘子快走吧,別讓夫人久等。」
知宜深唿吸一口氣,加快了腳步。
一行人來到怡景閣,門口守著的婢女進去通傳。
知宜站在階下,往庭院裏望去。
夫人的院子裏鑿了很大一片湖,湖邊種了許多柳樹。遠遠望去,是淡綠一般的煙霧,風吹來時,蕩漾出春水一樣的綠波。稍稍一凝目,看見柳絲低垂,雪白的柳絮來不及抓住柔嫩的枝條,隨風不由自主掉入湖裏。湖中一片綠,一片白,像初冬深深淺淺的落雪。
知宜等了一會,看見夫人房裏的秋霜走出來,迎她進去。知宜對她道謝,走了進去。
還是午後,屋裏沒有點燈。夫人柳氏坐在正堂裏,半闔著眼睛。
她已經年過四十了,但仍然是位風韻猶存的美人。但這樣的美是毫無特色的,叫人無法說出具體的美法。但柳氏有著旁人難以企及的雍容氣度。她是高門出身的貴女,自幼就養出了這般的底氣。
知宜看一眼就低下頭,恭敬地行了禮。
柳氏頷首,讓知宜坐下。她抿著手裏的香茶,借著日光打量著知宜。雖然僅僅略施粉黛,但美人的精緻本就不需過多修飾。
對於這張像極了徐氏的臉,柳氏很難擺出什麽好臉色。但她還顧及著正房夫人的氣度。何況這還是一個將要低嫁出去的女孩兒。
於是柳氏收拾好情緒,徐徐說:「你同江二郎的親事……六禮已經過了四禮,先前我便與你說過了吧。」
知宜點頭,輕聲說:「辛苦母親為女兒操持。」
柳氏淡漠的笑了。又說:「但江家那邊說,想讓你們兩個小兒女在婚前見上一麵。」
知宜一驚,隻能說:「但憑母親做主。」
「這也是原有的事。我豈有不應的?」柳氏淡淡道:「就是明日,我恰巧靈漁寺禮佛,你同我一道去。」
知宜自然應是。又聽柳氏道:「知宜,說句心裏話,你對我,對你阿耶,可有怨言?」
知宜驚詫地看向柳氏,連忙跪下,說:「母親何出此言?女兒怎會如此?」
「這門婚事……」柳氏幽幽地笑了,「你說你毫無怨言,我是一點都不信的。但你知道自己的身份就好。人,要學會知足。許家養你到這麽大,你要學會感恩。」
知宜默默跪著,感覺寒意透過膝蓋,一點一點滲入她的心裏。半晌,才說:「母親放心便是。」
柳氏很冷淡地說:「如此便好。你且告退吧。」
知宜一絲不苟的行完禮,離開了。
迴去的路上,知宜沒有說一句話。
阿如和阿絮明顯發現了什麽,為了照顧知宜的情緒,也一聲不吭。
到了小院,知宜終於勉強收拾好心情。守門的婢女欣喜的告訴她:「娘子,徐姨娘來了。」
知宜一怔,連忙走進房內,便看見徐氏正繡著她之前沒有繡完的手帕。看見女兒進來了,她微笑道:「迴來了。」
知宜眼眶一熱,快步走過去,抱住徐氏。
徐氏無言,隻是溫柔地撫摸著知宜的後背,像對待小孩子一般
。
「阿娘……」知宜聲音有些哽咽,飛快改口道:「姨娘……」
徐氏已經知道知宜剛剛去了夫人那邊。她心中發澀,剛想開口,便見知宜已經緩過勁來了。
她擦擦眼淚,說:「我無事,您不用擔心。」
徐氏沉默片刻。她全身都沐浴在溫暖的陽光下,像是一個浸潤在時光深處的美人。輾轉的歲月仿佛沒有在她身上留有痕跡。
她曾經也是高門之女,自幼與許家二郎有婚約,可一夜之間,許家敗亡,父兄皆死,自己也流落為奴。許成毅念及舊情,將她贖迴家中,又納為妾室,懷上了知宜。
可後來遭柳氏陷害,被冤趕出許府,做了沒名沒分的外室。生下了許成毅的第五個兒子之後,兒子被抱迴去了,自己和女兒被留在了外麵。
所幸兒子出息,她和女兒被接迴來了
。
在哪裏,她都無所謂。這一生,她已經是毫不在意的了。但迴到許府,起碼讓知宜的親事有了著落。
「傻孩子。」她嘆息一聲,「在我麵前,想哭就哭罷。」
知宜用力搖搖頭,把明日要和江二郎見麵的事說了。
徐氏微笑撫摸著她的秀髮,說:「這是好事呀。可惜不能和你一起去。」她頓了一頓:「這門婚事,你應該高興,你知道嗎?可以離開這裏了,阿娘知道你一點也不喜歡這裏。」
知宜不出聲。
「不用擔心我。」徐氏很溫柔:「還有五郎呢。他會護住阿娘的。」
知宜悶不作聲。徐氏的懷抱溫暖得讓她像流淚。
「江家很好。」徐氏說,「你到江家去,絕對不會被人欺負。」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她是外室婦生出來的女兒,自然被作為嫡女的知菱瞧不起。畢竟其他妾生的女兒也沒少被知菱擠兌,何況是她。而且她早已習慣這一家人冷漠而高傲的態度。於是知宜低著頭,不做聲。
小家子氣!知菱不屑地哼了一聲,活該配個商人子!
她嫌惡地用帕子遮住臉,走了。
旁邊一個婢女經過時故意撞了知宜一下。阿如氣得臉都紅了。
知宜默默站了一會。淡月已經開始催了:「娘子快走吧,別讓夫人久等。」
知宜深唿吸一口氣,加快了腳步。
一行人來到怡景閣,門口守著的婢女進去通傳。
知宜站在階下,往庭院裏望去。
夫人的院子裏鑿了很大一片湖,湖邊種了許多柳樹。遠遠望去,是淡綠一般的煙霧,風吹來時,蕩漾出春水一樣的綠波。稍稍一凝目,看見柳絲低垂,雪白的柳絮來不及抓住柔嫩的枝條,隨風不由自主掉入湖裏。湖中一片綠,一片白,像初冬深深淺淺的落雪。
知宜等了一會,看見夫人房裏的秋霜走出來,迎她進去。知宜對她道謝,走了進去。
還是午後,屋裏沒有點燈。夫人柳氏坐在正堂裏,半闔著眼睛。
她已經年過四十了,但仍然是位風韻猶存的美人。但這樣的美是毫無特色的,叫人無法說出具體的美法。但柳氏有著旁人難以企及的雍容氣度。她是高門出身的貴女,自幼就養出了這般的底氣。
知宜看一眼就低下頭,恭敬地行了禮。
柳氏頷首,讓知宜坐下。她抿著手裏的香茶,借著日光打量著知宜。雖然僅僅略施粉黛,但美人的精緻本就不需過多修飾。
對於這張像極了徐氏的臉,柳氏很難擺出什麽好臉色。但她還顧及著正房夫人的氣度。何況這還是一個將要低嫁出去的女孩兒。
於是柳氏收拾好情緒,徐徐說:「你同江二郎的親事……六禮已經過了四禮,先前我便與你說過了吧。」
知宜點頭,輕聲說:「辛苦母親為女兒操持。」
柳氏淡漠的笑了。又說:「但江家那邊說,想讓你們兩個小兒女在婚前見上一麵。」
知宜一驚,隻能說:「但憑母親做主。」
「這也是原有的事。我豈有不應的?」柳氏淡淡道:「就是明日,我恰巧靈漁寺禮佛,你同我一道去。」
知宜自然應是。又聽柳氏道:「知宜,說句心裏話,你對我,對你阿耶,可有怨言?」
知宜驚詫地看向柳氏,連忙跪下,說:「母親何出此言?女兒怎會如此?」
「這門婚事……」柳氏幽幽地笑了,「你說你毫無怨言,我是一點都不信的。但你知道自己的身份就好。人,要學會知足。許家養你到這麽大,你要學會感恩。」
知宜默默跪著,感覺寒意透過膝蓋,一點一點滲入她的心裏。半晌,才說:「母親放心便是。」
柳氏很冷淡地說:「如此便好。你且告退吧。」
知宜一絲不苟的行完禮,離開了。
迴去的路上,知宜沒有說一句話。
阿如和阿絮明顯發現了什麽,為了照顧知宜的情緒,也一聲不吭。
到了小院,知宜終於勉強收拾好心情。守門的婢女欣喜的告訴她:「娘子,徐姨娘來了。」
知宜一怔,連忙走進房內,便看見徐氏正繡著她之前沒有繡完的手帕。看見女兒進來了,她微笑道:「迴來了。」
知宜眼眶一熱,快步走過去,抱住徐氏。
徐氏無言,隻是溫柔地撫摸著知宜的後背,像對待小孩子一般
。
「阿娘……」知宜聲音有些哽咽,飛快改口道:「姨娘……」
徐氏已經知道知宜剛剛去了夫人那邊。她心中發澀,剛想開口,便見知宜已經緩過勁來了。
她擦擦眼淚,說:「我無事,您不用擔心。」
徐氏沉默片刻。她全身都沐浴在溫暖的陽光下,像是一個浸潤在時光深處的美人。輾轉的歲月仿佛沒有在她身上留有痕跡。
她曾經也是高門之女,自幼與許家二郎有婚約,可一夜之間,許家敗亡,父兄皆死,自己也流落為奴。許成毅念及舊情,將她贖迴家中,又納為妾室,懷上了知宜。
可後來遭柳氏陷害,被冤趕出許府,做了沒名沒分的外室。生下了許成毅的第五個兒子之後,兒子被抱迴去了,自己和女兒被留在了外麵。
所幸兒子出息,她和女兒被接迴來了
。
在哪裏,她都無所謂。這一生,她已經是毫不在意的了。但迴到許府,起碼讓知宜的親事有了著落。
「傻孩子。」她嘆息一聲,「在我麵前,想哭就哭罷。」
知宜用力搖搖頭,把明日要和江二郎見麵的事說了。
徐氏微笑撫摸著她的秀髮,說:「這是好事呀。可惜不能和你一起去。」她頓了一頓:「這門婚事,你應該高興,你知道嗎?可以離開這裏了,阿娘知道你一點也不喜歡這裏。」
知宜不出聲。
「不用擔心我。」徐氏很溫柔:「還有五郎呢。他會護住阿娘的。」
知宜悶不作聲。徐氏的懷抱溫暖得讓她像流淚。
「江家很好。」徐氏說,「你到江家去,絕對不會被人欺負。」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