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三章 準備再次撈錢
傻柱雪夜慘死:重生1961年 作者:鹿小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一路上,冉秋葉都在喋喋不休地提醒著何雨柱。
“開慢一點,別開那麽快。”冉秋葉時不時地來上這麽兩句。
他感到十分的無奈和無語,他忍不住迴應道:“哎呀,你別再說了行不行啊!這速度已經夠慢的了,還要再慢一些嗎?要不幹脆我把車熄了火,你下去推車得了!!!”
他心想,自己這一輩子能開上車可真是不容易。
活了兩輩子,加起來都已經是一百三十多歲的年紀了。
好不容易等到六十多歲才去考了個駕照,本以為開車會自由自在些,結果卻還要被家裏的老太婆嘮叨和嫌棄。
何雨柱心裏真的很不爽,如果早知道會這樣,他寧願自己一個人過來接許大茂夫婦,也不想帶著冉秋葉,無奈老太婆各種腦補各種擔心非要跟著來。
終於,在冉秋葉一路的擔驚受怕中,車子緩緩地停在了四九城的機場的,將車子停好後。
何雨柱一臉無語地看著冉秋葉,沒好氣兒地說:“行啦,快下車吧!許大茂夫婦坐的飛機估計早就落地了!”
冉秋葉卻甜甜地笑了笑,似乎並沒有把何雨柱的話放在心上。
兩人相繼打開車門下了車,然後一路小跑到了出站口。
幸好,飛機還沒有降落呢。
他們在那裏等了一會兒,一陣巨大的轟鳴聲傳來——飛機終於到了。
他們知道這是飛機落地前的最後咆哮。
果然,出站口陸續有人提著行李走了出來。
遠遠地,何雨柱就看到許大茂夫婦拉著行李朝出站口而來。
顯然,許大茂也看到了何雨柱。
兩人都不約而同地朝著對方揮起手來。
一見麵,何雨柱很自然地接過婁曉娥的行李箱。
四人有說有笑地邊走邊聊,朝著停車場走去。
走到車旁,何雨柱掏出鑰匙解鎖,然後打開後備箱,將行李放了進去。
接著,將車鑰匙拋給了許大茂:“傻帽你來開。”
“傻柱,你怎麽不開?這剛買了車子不應該多練練手?幹嘛要我來開。”許大茂不解地問道。
“別說了,要我開迴去,估計咱們到家得吃宵夜了……”何雨柱一臉無奈地迴答道。
隨後,四人一起坐上了轎車。
許大茂擰動鑰匙,車子緩緩的駛出了停車場,一路朝市區而去。
車上何雨柱不停地抱怨冉秋葉,在來的一路上的喋喋不休,冉秋葉自然也是不甘示弱,迴懟了幾句。
這引得許大茂夫婦兩人哈哈大笑起來,許大茂也趁機,也加入了調侃何雨柱的隊列之中。
此時此刻,車內的氛圍異常活躍,這四位年齡總和超過二百歲的老人仿佛變成了一群天真無邪的孩子。
許大茂這位經驗豐富的老司機,開車速度明顯比平常快了不少。
沒過多久,車子穩穩地停在了北鑼鼓巷的巷子裏。
一到家,眾人便徑直走進了許大茂的家。
馬華早已在許大茂家中準備好了飯菜。隨著婁振華夫婦年歲漸長,行動變得不再便利,但幸運的是,有何雨柱夫婦的悉心照料,這才讓婁曉娥沒有了後顧之憂,能夠安心陪伴許大茂在香江施展拳腳。
飯桌上,大家圍坐一堂,氣氛輕鬆而愉快。
談天說地間,話題不知不覺轉到了南鑼鼓巷九十五號大院。
何雨柱和許大茂相視一笑,其他人都誤以為他們想起了過往的點點滴滴。
\"傻柱啊,現在院子裏還剩下哪些人呢?\" 許大茂向何雨柱發問。
何雨柱端起酒杯一飲而盡。
咂吧了兩下嘴,這才緩緩開口:“沒幾個人了,易中海去年也走了,易多福和唐豔玲將中院的房子也賣給了我,現在院裏住著就剩前院的閆埠貴和我爹,再就剩下秦淮茹。”
許大茂微微點頭。
“秦淮茹現在怎麽樣了,還是瘋瘋癲癲的嗎?小當和槐花呢?有沒有迴來?”
“還是那樣,整日瘋瘋癲癲的,現在整個院中堆滿了垃圾,誰動她就找誰的麻煩,好在現在院裏也沒什麽人住,隨她去吧。
她那兩個小白眼狼自從那次離家後,就再也沒迴過四合院。”
原本熱鬧的四合院那開大會的場景,仿還像是昨天那般。
大家邊吃邊聊。
時不時說到了以前的事,話題也從四合院說到了軋鋼廠,最後說到了香江。
話題總在何雨柱與許大茂兩人身上來迴切換。
飯後。
何雨柱與許大茂兩人坐在院中納涼。
何雨柱輕搖著蒲扇:“傻帽,為明年入市做的準備做好了沒?”
“嗯差不多了,有些小的產業已經讓給了別人,珠寶品牌也高於溢價轉給了同行。
大漂亮國那邊的股市我也在慢慢退了出來
隨著年紀越來越大,預知未來的能力也在逐漸的退化,時間從原來的一個月退到現在的三天,有時候想開啟也不行了。”
“嗯,是啊,年紀都大了,孩子們也都成家立業了,等明年那一波做完,差不多可以迴四九城養老了吧?”
“是啊,到香江已經三十多年咯,幹這一票可以迴來了,最近拿地這塊怎麽樣?”
何雨柱微微思索,這才緩緩開口:“還行吧,現在的四九城可謂是日新月異,不管是房價還是地價都在蹭蹭的往上漲。”
隨後何雨柱將自己想要把空間裏的古董文物,捐獻給國家的這個想法告訴給了許大茂。
許大茂對此並沒有什麽異議,但同時他也想起了上輩子的記憶中,那些被送到海外展出的文物,所經曆的一係列“狀況”。
這些“狀況”令不少國人心生疑慮,因此他還是建議何雨柱,以個人名義開設一家博物館來展示這些珍貴的文物。
何雨柱腦海中也浮現出上輩子新聞上看到那些報道……於是他也覺得許大茂這個提議不錯……
兩人一直聊將這些問題進行了探討,一直討論到深夜才結束。
次日一早。
何雨柱決定聽從許大茂的建議,並與他一同前往相關部門諮詢,詢問是否可以私人開設博物館等具體事宜。
“開慢一點,別開那麽快。”冉秋葉時不時地來上這麽兩句。
他感到十分的無奈和無語,他忍不住迴應道:“哎呀,你別再說了行不行啊!這速度已經夠慢的了,還要再慢一些嗎?要不幹脆我把車熄了火,你下去推車得了!!!”
他心想,自己這一輩子能開上車可真是不容易。
活了兩輩子,加起來都已經是一百三十多歲的年紀了。
好不容易等到六十多歲才去考了個駕照,本以為開車會自由自在些,結果卻還要被家裏的老太婆嘮叨和嫌棄。
何雨柱心裏真的很不爽,如果早知道會這樣,他寧願自己一個人過來接許大茂夫婦,也不想帶著冉秋葉,無奈老太婆各種腦補各種擔心非要跟著來。
終於,在冉秋葉一路的擔驚受怕中,車子緩緩地停在了四九城的機場的,將車子停好後。
何雨柱一臉無語地看著冉秋葉,沒好氣兒地說:“行啦,快下車吧!許大茂夫婦坐的飛機估計早就落地了!”
冉秋葉卻甜甜地笑了笑,似乎並沒有把何雨柱的話放在心上。
兩人相繼打開車門下了車,然後一路小跑到了出站口。
幸好,飛機還沒有降落呢。
他們在那裏等了一會兒,一陣巨大的轟鳴聲傳來——飛機終於到了。
他們知道這是飛機落地前的最後咆哮。
果然,出站口陸續有人提著行李走了出來。
遠遠地,何雨柱就看到許大茂夫婦拉著行李朝出站口而來。
顯然,許大茂也看到了何雨柱。
兩人都不約而同地朝著對方揮起手來。
一見麵,何雨柱很自然地接過婁曉娥的行李箱。
四人有說有笑地邊走邊聊,朝著停車場走去。
走到車旁,何雨柱掏出鑰匙解鎖,然後打開後備箱,將行李放了進去。
接著,將車鑰匙拋給了許大茂:“傻帽你來開。”
“傻柱,你怎麽不開?這剛買了車子不應該多練練手?幹嘛要我來開。”許大茂不解地問道。
“別說了,要我開迴去,估計咱們到家得吃宵夜了……”何雨柱一臉無奈地迴答道。
隨後,四人一起坐上了轎車。
許大茂擰動鑰匙,車子緩緩的駛出了停車場,一路朝市區而去。
車上何雨柱不停地抱怨冉秋葉,在來的一路上的喋喋不休,冉秋葉自然也是不甘示弱,迴懟了幾句。
這引得許大茂夫婦兩人哈哈大笑起來,許大茂也趁機,也加入了調侃何雨柱的隊列之中。
此時此刻,車內的氛圍異常活躍,這四位年齡總和超過二百歲的老人仿佛變成了一群天真無邪的孩子。
許大茂這位經驗豐富的老司機,開車速度明顯比平常快了不少。
沒過多久,車子穩穩地停在了北鑼鼓巷的巷子裏。
一到家,眾人便徑直走進了許大茂的家。
馬華早已在許大茂家中準備好了飯菜。隨著婁振華夫婦年歲漸長,行動變得不再便利,但幸運的是,有何雨柱夫婦的悉心照料,這才讓婁曉娥沒有了後顧之憂,能夠安心陪伴許大茂在香江施展拳腳。
飯桌上,大家圍坐一堂,氣氛輕鬆而愉快。
談天說地間,話題不知不覺轉到了南鑼鼓巷九十五號大院。
何雨柱和許大茂相視一笑,其他人都誤以為他們想起了過往的點點滴滴。
\"傻柱啊,現在院子裏還剩下哪些人呢?\" 許大茂向何雨柱發問。
何雨柱端起酒杯一飲而盡。
咂吧了兩下嘴,這才緩緩開口:“沒幾個人了,易中海去年也走了,易多福和唐豔玲將中院的房子也賣給了我,現在院裏住著就剩前院的閆埠貴和我爹,再就剩下秦淮茹。”
許大茂微微點頭。
“秦淮茹現在怎麽樣了,還是瘋瘋癲癲的嗎?小當和槐花呢?有沒有迴來?”
“還是那樣,整日瘋瘋癲癲的,現在整個院中堆滿了垃圾,誰動她就找誰的麻煩,好在現在院裏也沒什麽人住,隨她去吧。
她那兩個小白眼狼自從那次離家後,就再也沒迴過四合院。”
原本熱鬧的四合院那開大會的場景,仿還像是昨天那般。
大家邊吃邊聊。
時不時說到了以前的事,話題也從四合院說到了軋鋼廠,最後說到了香江。
話題總在何雨柱與許大茂兩人身上來迴切換。
飯後。
何雨柱與許大茂兩人坐在院中納涼。
何雨柱輕搖著蒲扇:“傻帽,為明年入市做的準備做好了沒?”
“嗯差不多了,有些小的產業已經讓給了別人,珠寶品牌也高於溢價轉給了同行。
大漂亮國那邊的股市我也在慢慢退了出來
隨著年紀越來越大,預知未來的能力也在逐漸的退化,時間從原來的一個月退到現在的三天,有時候想開啟也不行了。”
“嗯,是啊,年紀都大了,孩子們也都成家立業了,等明年那一波做完,差不多可以迴四九城養老了吧?”
“是啊,到香江已經三十多年咯,幹這一票可以迴來了,最近拿地這塊怎麽樣?”
何雨柱微微思索,這才緩緩開口:“還行吧,現在的四九城可謂是日新月異,不管是房價還是地價都在蹭蹭的往上漲。”
隨後何雨柱將自己想要把空間裏的古董文物,捐獻給國家的這個想法告訴給了許大茂。
許大茂對此並沒有什麽異議,但同時他也想起了上輩子的記憶中,那些被送到海外展出的文物,所經曆的一係列“狀況”。
這些“狀況”令不少國人心生疑慮,因此他還是建議何雨柱,以個人名義開設一家博物館來展示這些珍貴的文物。
何雨柱腦海中也浮現出上輩子新聞上看到那些報道……於是他也覺得許大茂這個提議不錯……
兩人一直聊將這些問題進行了探討,一直討論到深夜才結束。
次日一早。
何雨柱決定聽從許大茂的建議,並與他一同前往相關部門諮詢,詢問是否可以私人開設博物館等具體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