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開始實驗
重生學霸:我引領科技狂潮 作者:好像是個圈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聽到陳帆的安排,參與的每個人都激動、興奮、熱血沸騰。
這可是可控核聚變項目,世界上最前沿的科技!
這些從華國各地來的科研員,跟著陳帆這位“華國曆史上最年輕的總工程師”,即將見證奇跡。
在所有人的刻板印象裏,總工程師的形象差不多都是二八分短發、寬邊眼鏡、表情刻板的中年人。
對項目總工程師這個職務,“年輕”意味著經驗不足、閱曆尚淺,並不是一件好事:
甚至在一開始,有科研員在設備安裝現場看到陳帆陳帆,下意識就一句:
“小夥子,礙事了。讓一下。”
等陳帆轉過身,都要反應半天,這位是西北核聚變實驗基地的總工程師。
“咳,不好意思,陳……總工。”
陳帆科研工作和實踐容不得一點馬虎,但生活和交往方麵卻很隨和,有研究員不小心稱唿錯的,他從不介意,反而和大家開起玩笑:
“沒事,我站這確實擋道了。”
“不用有心理負擔。”
“齊心協力把反應堆建設好,你們叫我小陳也沒關係。”
不小心喊錯的科研員使勁憋笑。
陳帆則拍了拍他的肩膀:
“好好工作吧。”
“有問題隨時向我匯報。”
直到陳帆走後,這名科研員都在心裏“反芻”:這種長輩一樣的關懷,由一個比我還小10歲的年輕教授展現出來……實在是太奇怪了啊喂!
隨著相處時間變長,大家對陳帆的印象有了改觀。
陳帆能記住實驗結果每個人的名字,讓大家充分感受到了尊重;
再有就是專業水平……
加入西北實驗基地的研究員,有一些有過其他項目的經驗,也見識過總負責人無能還胡亂指揮,外行教育內行的情況。
陳帆則完全不同。
尤其是林心誠的學生,他們徹底被陳帆給震驚到了:
你是聯合理學院數學係教授,等離子湍流模型是你主導,可以理解。但於教授的鉍係超導,為什麽感覺你比他更懂的樣子啊?!
原本數學院嚴文仲的人,也體會了一下什麽是“幹掉了兩個千禧年難題的數學家”:
他們的團隊三天三夜都沒完成的測算,陳帆在巡檢了解工作進度時,手寫計算,當場給出答案。
這讓配備了8台筆記本電腦,安裝了datawrapper、spss、mab等數據處理軟件的大數據組一度懷疑人生。
來的時候:為華國可控核聚變事業奉獻一份力量。
幹的時候:來陳帆教授的實驗基地湊個數。
但陳帆講話的時候偏偏要說:
“西北核聚變研究基地,能建設的如此迅速,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結果!”
“……”
這一句,可能隻有航空基地程建華派來的工程建設隊受之無愧了。
陳帆宣布項目驗收和試運行,所有人都無比興奮。
語無倫次的參與感!
…………
次日。
各部門把設備提前檢查了一遍又一遍,確定萬無一失後,齊刷刷站成隊伍等待著陳帆。
這是托卡馬克裝置改造後的驗收運營,並不算正式的核聚變點火實驗,但大家仍然像打了興奮劑一樣。
林心誠在基地二樓的觀測室內,看了看陳帆,又把目光轉向樓下金屬質地的龐然大物,充滿期待的問:
“目標運行時長是?”
陳帆托著下巴,整個實驗設備是在前世的基礎上改進的,他有充足的信心,想了想迴答:
“5分鍾?”
畢竟隻是設備驗收,又不是正式的點火實驗,時間太久原材料成本會高。
可控核聚變必備原料,氦-3每噸的價值是200億元……
又不是國慶獻禮的正式點火實驗,這錢陳帆現在可燒不起。
設備驗收,確保設備各部件能正常運行,並對數學建模進行的偏差進行最後的調整就可以了。
陳帆前世可控核聚變的最高記錄,是平穩運行10分51秒……
現在解決了前世已知的幾乎全部問題,不運行一小時以上,都對不起重生迴來後這一番功夫。
林心誠不知道陳帆在想什麽,否則會被這想法嚇一跳。
目前,世界最高記錄,是米國勞倫利弗實驗基地,平穩運行214秒。
馮世榮的目標是緊隨其後,達到200秒時長。
陳帆目標5分鍾,就是300秒。
“是個跳一跳就能夠到小目標。”
林心誠如是想。
向小園盯著時鍾,提示道:
“報告總工程師,時間已到。”
陳帆拿起對講機,深吸一口氣,下達指令:
“各組準備,通電運行!”
隨著電流的供入,設備發出巨大的轟鳴聲,觀測室內的數據麵板,各項數值都在不斷攀升。
人工智能“深藍”把複雜抽象的數據,動態整理成易於人類理解的餅圖、折線圖、柱狀圖,實時呈現。
【燃料離子溫度:f】
【等離子體密度:1.2x10^21\/λ】
【等離子體電流:a】
【聚變三重積(q):3.972】
【運行時間:9249 ms】
高溫、高壓、電流等數據攀升到一定值後,趨於穩定不再波動。
運行時間的數字,一直滾動上升。
“深藍”和實驗設備相融合,時間可以精確到毫秒……
1000 毫秒=1 秒
為了便於展示,避免科研人員現場數0,顯示麵板上的數值超過一定長度,就會更換單位名稱。精確數字可以實驗結束後單獨分析查看。
【運行時間:29.56 s】
【運行時間:57.18 s】
【運行時間:91.67 s】
【……】
【運行時間:180.56 s】
超出三分鍾了!
研究員們死死盯住數據。
激動、質疑、不可置信!
馮世榮南方實驗基地的首次數據,21秒03,是印在核物理專業的每一個大學課本裏的。
加入陳帆的實驗基地,大家認為:驗收實驗有個30秒就算成功。
可現在,僅僅是設備驗收,就已經接近馮世榮教授今年的目標了。
數據還在繼續攀升。
【運行時間:201.99 s】
【……】
這可是可控核聚變項目,世界上最前沿的科技!
這些從華國各地來的科研員,跟著陳帆這位“華國曆史上最年輕的總工程師”,即將見證奇跡。
在所有人的刻板印象裏,總工程師的形象差不多都是二八分短發、寬邊眼鏡、表情刻板的中年人。
對項目總工程師這個職務,“年輕”意味著經驗不足、閱曆尚淺,並不是一件好事:
甚至在一開始,有科研員在設備安裝現場看到陳帆陳帆,下意識就一句:
“小夥子,礙事了。讓一下。”
等陳帆轉過身,都要反應半天,這位是西北核聚變實驗基地的總工程師。
“咳,不好意思,陳……總工。”
陳帆科研工作和實踐容不得一點馬虎,但生活和交往方麵卻很隨和,有研究員不小心稱唿錯的,他從不介意,反而和大家開起玩笑:
“沒事,我站這確實擋道了。”
“不用有心理負擔。”
“齊心協力把反應堆建設好,你們叫我小陳也沒關係。”
不小心喊錯的科研員使勁憋笑。
陳帆則拍了拍他的肩膀:
“好好工作吧。”
“有問題隨時向我匯報。”
直到陳帆走後,這名科研員都在心裏“反芻”:這種長輩一樣的關懷,由一個比我還小10歲的年輕教授展現出來……實在是太奇怪了啊喂!
隨著相處時間變長,大家對陳帆的印象有了改觀。
陳帆能記住實驗結果每個人的名字,讓大家充分感受到了尊重;
再有就是專業水平……
加入西北實驗基地的研究員,有一些有過其他項目的經驗,也見識過總負責人無能還胡亂指揮,外行教育內行的情況。
陳帆則完全不同。
尤其是林心誠的學生,他們徹底被陳帆給震驚到了:
你是聯合理學院數學係教授,等離子湍流模型是你主導,可以理解。但於教授的鉍係超導,為什麽感覺你比他更懂的樣子啊?!
原本數學院嚴文仲的人,也體會了一下什麽是“幹掉了兩個千禧年難題的數學家”:
他們的團隊三天三夜都沒完成的測算,陳帆在巡檢了解工作進度時,手寫計算,當場給出答案。
這讓配備了8台筆記本電腦,安裝了datawrapper、spss、mab等數據處理軟件的大數據組一度懷疑人生。
來的時候:為華國可控核聚變事業奉獻一份力量。
幹的時候:來陳帆教授的實驗基地湊個數。
但陳帆講話的時候偏偏要說:
“西北核聚變研究基地,能建設的如此迅速,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結果!”
“……”
這一句,可能隻有航空基地程建華派來的工程建設隊受之無愧了。
陳帆宣布項目驗收和試運行,所有人都無比興奮。
語無倫次的參與感!
…………
次日。
各部門把設備提前檢查了一遍又一遍,確定萬無一失後,齊刷刷站成隊伍等待著陳帆。
這是托卡馬克裝置改造後的驗收運營,並不算正式的核聚變點火實驗,但大家仍然像打了興奮劑一樣。
林心誠在基地二樓的觀測室內,看了看陳帆,又把目光轉向樓下金屬質地的龐然大物,充滿期待的問:
“目標運行時長是?”
陳帆托著下巴,整個實驗設備是在前世的基礎上改進的,他有充足的信心,想了想迴答:
“5分鍾?”
畢竟隻是設備驗收,又不是正式的點火實驗,時間太久原材料成本會高。
可控核聚變必備原料,氦-3每噸的價值是200億元……
又不是國慶獻禮的正式點火實驗,這錢陳帆現在可燒不起。
設備驗收,確保設備各部件能正常運行,並對數學建模進行的偏差進行最後的調整就可以了。
陳帆前世可控核聚變的最高記錄,是平穩運行10分51秒……
現在解決了前世已知的幾乎全部問題,不運行一小時以上,都對不起重生迴來後這一番功夫。
林心誠不知道陳帆在想什麽,否則會被這想法嚇一跳。
目前,世界最高記錄,是米國勞倫利弗實驗基地,平穩運行214秒。
馮世榮的目標是緊隨其後,達到200秒時長。
陳帆目標5分鍾,就是300秒。
“是個跳一跳就能夠到小目標。”
林心誠如是想。
向小園盯著時鍾,提示道:
“報告總工程師,時間已到。”
陳帆拿起對講機,深吸一口氣,下達指令:
“各組準備,通電運行!”
隨著電流的供入,設備發出巨大的轟鳴聲,觀測室內的數據麵板,各項數值都在不斷攀升。
人工智能“深藍”把複雜抽象的數據,動態整理成易於人類理解的餅圖、折線圖、柱狀圖,實時呈現。
【燃料離子溫度:f】
【等離子體密度:1.2x10^21\/λ】
【等離子體電流:a】
【聚變三重積(q):3.972】
【運行時間:9249 ms】
高溫、高壓、電流等數據攀升到一定值後,趨於穩定不再波動。
運行時間的數字,一直滾動上升。
“深藍”和實驗設備相融合,時間可以精確到毫秒……
1000 毫秒=1 秒
為了便於展示,避免科研人員現場數0,顯示麵板上的數值超過一定長度,就會更換單位名稱。精確數字可以實驗結束後單獨分析查看。
【運行時間:29.56 s】
【運行時間:57.18 s】
【運行時間:91.67 s】
【……】
【運行時間:180.56 s】
超出三分鍾了!
研究員們死死盯住數據。
激動、質疑、不可置信!
馮世榮南方實驗基地的首次數據,21秒03,是印在核物理專業的每一個大學課本裏的。
加入陳帆的實驗基地,大家認為:驗收實驗有個30秒就算成功。
可現在,僅僅是設備驗收,就已經接近馮世榮教授今年的目標了。
數據還在繼續攀升。
【運行時間:201.99 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