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頁
[歷史同人] 初唐上位攻略 作者:月下隔雲端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成了。
裴寂心口一鬆,露出了些真切的笑容。
翌日。
李世民再度苦勸李淵,這一迴還帶上了裴寂,為的就是提醒李淵昨夜之事。
「討賊討賊,如今天下遍地是賊,哪有討盡的一天!」
李世民是真真切切帶上了不滿。
天下大亂,最應該站出來主持局麵的人,此刻卻縮在江都不管不顧。
隻知醉生夢死,從不睜眼看看這滿目瘡痍。
天子者,有道則人推而為主,無道則人棄而不用。
楊廣又有什麽資格坐在那個位置上!
憤怒驅使李世民接下的話愈發尖銳:「無道無德,隻因李氏應讖,李金才一族便無故族滅。」
「阿耶若能盡討賊寇,豈非處於功高不賞之地,身益危矣。」
「昨日之言,萬全之策也,兒言盡於此,還望阿耶好好思量。」
不知為何,明明是件高興的事,李淵卻隱隱生出不安,他總覺得李世民的反應太過激烈了些。
他追求帝業,所圖不過私心二字。
但李淵卻有種直覺,李世民和他不一樣。
至於這個不一樣在哪,未來又會造成什麽結果,他下意識不願細想。
當務之急是解決眼前之事。
李淵收迴胡思的心緒,苦澀一笑,嘆息道:「你說的在理,我考慮了一晚,今後不論是家破人亡還是由家變國,一切都由你罷。」
第12章 驚變
終於得到了李淵的首肯。
李世民再也按捺不住內心的激動,自出書房後一路小跑到自己的屋子。
彼時,杜懷信正心不在焉地看著手中的書冊,半個時辰過去了,也沒翻動幾頁。
中途貞鬆進來送過茶水,想著勸解一二,卻沒有絲毫用處,隻好擔憂著又出了門。
杜懷信嘆氣,這是李淵與李世民父子之間的爭鋒,他說到底隻是個外人,無權插手,能做的唯有等待。
在這兩年的時間裏,他已經很久沒有夢到現代的生活了。
前世恍若大夢一場,讓人看不真切。
許是因為這個,杜懷信對於自己腦內的歷史竟產生了片刻懷疑。
畢竟,連穿越這等離奇之事都能發生,那麽他這隻小小蝴蝶扇動翅膀,又有誰知會造成什麽樣的後果。
杜懷信不由焦躁起來。
若是李家沒有起兵,若是這個時空登上帝位的是別人,李世民該怎麽辦?
杜懷信最憂心的反倒不是自己,他拉得下臉,自認為了活下去可以無所不用其極。
但李世民不一樣。
他驕傲,自信,張揚。
不屑臣服於任何人,猶如振翅的威鳳,渾身上下散發著耀眼的光輝。
這樣的人,若不登基為帝,若不能一展雄心壯誌,一輩子隻庸庸碌碌,恐怕遲早是要凋謝枯萎的。
有腳步聲急促靠近,杜懷信下意識放下書冊,抬頭望去。
門被推開,大片日光順著李世民的步伐蔓延進屋內,他的指尖隨意地搭在一側。
那雙手,修長有力,骨節分明,細碎微光映襯下,手背泛著淡淡的青筋。
分明是個貴公子,可指關節處卻留有長年搭箭的繭子,充滿了力量感。
文可提筆描社稷,武可彎弓定幹坤。
心中想法一閃而過,杜懷信眼底的不安瞬間便被沖淡許多。
「我早就與你說過,阿耶他一定會同意的。」
是撲麵而來的張揚肆意,是獨屬於少年郎的驕傲自信。
這一刻,他仿佛迴到了與李世民初遇的那日。
那一日,他找到了活下去的道路。
那這一日呢?
「日後,你便隨我出府招募人馬。」
「都覺得我年紀小,做不來大事。」
「可我偏要讓他們看看,這個天下,將來又是何人能握於掌中。」
李世民依舊帶著得意的笑容,對著未來的局勢侃侃而談,如一柄出了鞘的利刃,鋒芒畢露。
杜懷信默默聽著,時不時點頭附和一句。
指點江山時,李世民渾身散發出股難言的魅力。
他本該如此,用不著耍心機手段,單單憑一句話,一個笑容,便能令人心悅誠服。
這一日後,杜懷信再無猶疑。
他堅信,這個尚且年幼的少年郎,終將親自坐上那個至高無上的位置。
這無關後世歷史,全然出乎他的本心判斷。
———————————————
隋大業十三年,二月初八,馬邑。
王仁恭是個認死理的人,骨子裏還極為愚忠,如今天大旱,馬邑大飢,他卻依然堅壁糧倉,稱沒有旨意,絕不開倉賑糧。
這恰好給了劉武周一個機會。
現成的模板擺在麵前,幽州總管羅藝,便是依著一口糧倉輕鬆挑起民憤。
他也不過是縱人傳了那麽一兩句,什麽「如今百姓多為餓死,王太守卻坐視不救,是何道理」雲雲,民心便已然動搖。
一旦動搖,後頭的事便如燎原之火,一發不可收拾。
如今天下大亂,有野心的人比比皆是,不過短短稱病的幾天功夫裏,劉武周就陸續拉攏了數十個亡命之徒。
又念及與王仁恭侍女私下往來之事,劉武周不再忍耐,親自挑了個黃道吉日。
裴寂心口一鬆,露出了些真切的笑容。
翌日。
李世民再度苦勸李淵,這一迴還帶上了裴寂,為的就是提醒李淵昨夜之事。
「討賊討賊,如今天下遍地是賊,哪有討盡的一天!」
李世民是真真切切帶上了不滿。
天下大亂,最應該站出來主持局麵的人,此刻卻縮在江都不管不顧。
隻知醉生夢死,從不睜眼看看這滿目瘡痍。
天子者,有道則人推而為主,無道則人棄而不用。
楊廣又有什麽資格坐在那個位置上!
憤怒驅使李世民接下的話愈發尖銳:「無道無德,隻因李氏應讖,李金才一族便無故族滅。」
「阿耶若能盡討賊寇,豈非處於功高不賞之地,身益危矣。」
「昨日之言,萬全之策也,兒言盡於此,還望阿耶好好思量。」
不知為何,明明是件高興的事,李淵卻隱隱生出不安,他總覺得李世民的反應太過激烈了些。
他追求帝業,所圖不過私心二字。
但李淵卻有種直覺,李世民和他不一樣。
至於這個不一樣在哪,未來又會造成什麽結果,他下意識不願細想。
當務之急是解決眼前之事。
李淵收迴胡思的心緒,苦澀一笑,嘆息道:「你說的在理,我考慮了一晚,今後不論是家破人亡還是由家變國,一切都由你罷。」
第12章 驚變
終於得到了李淵的首肯。
李世民再也按捺不住內心的激動,自出書房後一路小跑到自己的屋子。
彼時,杜懷信正心不在焉地看著手中的書冊,半個時辰過去了,也沒翻動幾頁。
中途貞鬆進來送過茶水,想著勸解一二,卻沒有絲毫用處,隻好擔憂著又出了門。
杜懷信嘆氣,這是李淵與李世民父子之間的爭鋒,他說到底隻是個外人,無權插手,能做的唯有等待。
在這兩年的時間裏,他已經很久沒有夢到現代的生活了。
前世恍若大夢一場,讓人看不真切。
許是因為這個,杜懷信對於自己腦內的歷史竟產生了片刻懷疑。
畢竟,連穿越這等離奇之事都能發生,那麽他這隻小小蝴蝶扇動翅膀,又有誰知會造成什麽樣的後果。
杜懷信不由焦躁起來。
若是李家沒有起兵,若是這個時空登上帝位的是別人,李世民該怎麽辦?
杜懷信最憂心的反倒不是自己,他拉得下臉,自認為了活下去可以無所不用其極。
但李世民不一樣。
他驕傲,自信,張揚。
不屑臣服於任何人,猶如振翅的威鳳,渾身上下散發著耀眼的光輝。
這樣的人,若不登基為帝,若不能一展雄心壯誌,一輩子隻庸庸碌碌,恐怕遲早是要凋謝枯萎的。
有腳步聲急促靠近,杜懷信下意識放下書冊,抬頭望去。
門被推開,大片日光順著李世民的步伐蔓延進屋內,他的指尖隨意地搭在一側。
那雙手,修長有力,骨節分明,細碎微光映襯下,手背泛著淡淡的青筋。
分明是個貴公子,可指關節處卻留有長年搭箭的繭子,充滿了力量感。
文可提筆描社稷,武可彎弓定幹坤。
心中想法一閃而過,杜懷信眼底的不安瞬間便被沖淡許多。
「我早就與你說過,阿耶他一定會同意的。」
是撲麵而來的張揚肆意,是獨屬於少年郎的驕傲自信。
這一刻,他仿佛迴到了與李世民初遇的那日。
那一日,他找到了活下去的道路。
那這一日呢?
「日後,你便隨我出府招募人馬。」
「都覺得我年紀小,做不來大事。」
「可我偏要讓他們看看,這個天下,將來又是何人能握於掌中。」
李世民依舊帶著得意的笑容,對著未來的局勢侃侃而談,如一柄出了鞘的利刃,鋒芒畢露。
杜懷信默默聽著,時不時點頭附和一句。
指點江山時,李世民渾身散發出股難言的魅力。
他本該如此,用不著耍心機手段,單單憑一句話,一個笑容,便能令人心悅誠服。
這一日後,杜懷信再無猶疑。
他堅信,這個尚且年幼的少年郎,終將親自坐上那個至高無上的位置。
這無關後世歷史,全然出乎他的本心判斷。
———————————————
隋大業十三年,二月初八,馬邑。
王仁恭是個認死理的人,骨子裏還極為愚忠,如今天大旱,馬邑大飢,他卻依然堅壁糧倉,稱沒有旨意,絕不開倉賑糧。
這恰好給了劉武周一個機會。
現成的模板擺在麵前,幽州總管羅藝,便是依著一口糧倉輕鬆挑起民憤。
他也不過是縱人傳了那麽一兩句,什麽「如今百姓多為餓死,王太守卻坐視不救,是何道理」雲雲,民心便已然動搖。
一旦動搖,後頭的事便如燎原之火,一發不可收拾。
如今天下大亂,有野心的人比比皆是,不過短短稱病的幾天功夫裏,劉武周就陸續拉攏了數十個亡命之徒。
又念及與王仁恭侍女私下往來之事,劉武周不再忍耐,親自挑了個黃道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