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我們的交易已經完成,那我也不需要留在這裏。”任如意找到寧遠舟,提出了告辭。
“其實,你不用擔心會連累我們。既然是朋友,你的事就是我們的事。”
寧遠舟知道對方要去報仇,要走也隻是不想身份暴露牽連了使團。
但他們一路走來,並肩作戰,使團眾人早就已經接受了她這個朋友。
如今,朋友有事,他們自然不會置之不理。
雖然給昭節皇後報仇之事他們插不上手,但至少,在任如意動手的時候,他們可以策應,實在不行,還可以事後接應。
畢竟,多一個多一個力量。
感受到麵前人散發的善意,任如意心中劃過一絲暖流。
不過,她還是搖頭拒絕了。
“給娘娘和玲瓏報仇的事,我想自己來。不過,如果真的有需要,我不會跟你們客氣的。”
她說完,笑著和眾人道別後便趁夜色離開了四夷館。
而在她走後,寧遠舟才找幽辭詳細了解永安塔內發生的事。
“給你。”
幽辭點了點對方帶著愁緒的眉心,將雪冤詔拿了出來。
寧遠舟接過來,在看到是梧帝親筆字跡,花押也無誤之後,心中一直壓著的石頭終於被挪開。
他鄭重的將東西放入懷中,言語間還有些恍惚,“我以為這件事不會這麽容易,沒想到,聖上真的會寫下這詔書!”
幽辭聞言,眸光閃爍著並沒有接對方這話。
看著明顯心情輕鬆起來的人,他嘴角無意識的揚起一道輕柔的弧度。
而見到心愛之人眉眼含笑的看著自己,那雙幽深的眸子裏,隻倒映這自己一個人的身影時,寧遠舟的心忽然就亂了節奏。
他上前將人攬進懷中,溫熱的唿吸在對方頸間流連。
寧遠舟閉上眼,貪婪的唿吸著懷裏人身上的冰雪味道。
幾息後,等他再次睜開眼,他喉結上下滾動了幾下,眸底欲色翻湧。
“幽辭...幽辭...”
昏暗的房間內,愛欲交織,人影糾纏。
翌日,李同光來四夷館,帶來了安帝召見的旨意。
對於使團來說,等待召見的機會實在被動。
所以,這一次,他們會盡最大的努力說服安帝釋放他們的國主,然後交贖金,盡快的返迴梧國。
而這次相當於談判的一次見麵,對楊行遠忠心耿耿的杜長史自然會跟著進宮麵聖。
皇宮內,安帝李隼一臉威嚴的端坐在高處的龍椅上,眼神中帶著俯瞰眾生的冷漠。
望著下方不向自己行禮的人,他眼眸微眯,語氣不辨喜怒,“敢對朕如此無禮的,你還是第一個。”
幽辭聞言,隨意的甩了甩寬大的袖子,隨後才輕歎一聲迴道,“本王也是為了你好。”
畢竟,不是誰都能承受自己這一拜的!
李隼聽了,久久不言,就這麽和幽辭對視著。
或許是骨子裏趨吉避害的本能,他沒有再繼續糾纏這個話題,而是語氣一轉。
“黃金帶了嗎?”
幽辭點頭,“當然,十萬兩黃金你現在就可以全部帶走。”
沒有耍任何花招,也不提放人的事,就這麽把黃金交了出來,這麽順利讓安帝有些不敢相信的皺眉。
“你就不怕朕拿了黃金,仍然不放你皇兄歸國嗎?”
“陛下這麽喜歡楊行遠,那就留下來送你好了。反正,他在這吃得好,睡得好,又不用操心國事,本王昨天見他都胖了不少。”
幽辭說的無比真誠,“這十萬兩黃金就當做這段時間陛下照顧他的辛苦費,並且,希望陛下能夠讓他後半生也衣食無憂。”
看著他沒有絲毫勉強的樣子,安帝表情有一瞬間的懵。
這好像和想象中的不一樣啊?
“你當真...不想迎迴你的皇兄?”
“不想。”幽辭表情認真的分析道,“他迴去了要和丹陽王爭權,或許還會發兵大安找你報仇,這要是又打敗了,我們還得出錢贖人。”
“所以啊,與其這樣,還不如就放在這裏,反正他一個人也吃不垮你們安國。”
特麽,這是吃垮吃不垮的問題嗎?
梧國出使這件事,天下皆知。他承諾得到十萬兩黃金就放人事,也是天下皆知。
現在,梧國使團錢給了,卻把人留在了這。
不管真相如何,世人都隻知道,是他安帝言而無信。
此時正值他要攻伐褚國,一旦這事傳出去,勢必將會影響他在將士們心中的威信。
但若是放了人,就像幽辭所說,梧帝迴去萬一發兵大安,彼時,一邊是褚國,一邊是梧國。
腹背受敵之下,安國危矣!
想到這,安帝臉皮抽了抽,心中一時間不知道怎麽應對幽辭的話。
而一旁聽著兩人交談的杜長史,以為幽辭此舉就是在以退為進,目的就是利用安帝的多疑,以為他們將梧帝留下有什麽目的,從而讓對方主動放人。
可一直沒有說話的李同光卻覺得,幽辭說的應該都是他的真實想法。
似乎這個人,從不屑說謊,也從不屑於掩飾自己。
這樣瀟灑肆意的活著,是自己夢寐以求卻永遠都不會有的生活。
李同光有些羨慕,甚至嫉妒的看著幽辭在帝王麵前仍然閑散隨意的背影。
就在此時,突然一聲爽朗的大笑打破了他的出神。
“晉王殿下果然有意思!”
安帝緩緩從龍椅上起身,在距離幽辭兩個台階的位置停下,好半天才意味不明道,“晉王殿下果然有意思。”
他說完,直接看向候著的長慶侯,沉聲吩咐道,“去把黃金帶迴來。”
“是。”長慶侯應下,隨後躬身退下。
還在等待著安帝親口說出釋放梧帝的杜長史,在看到李同光都沒影了,他還沒聽到這話。
頓時,杜長史沉不住氣了,“陛下!”
隻是,他剛說了兩個字,突然想到若是因為自己的開口打亂了幽辭的計劃,有些得不償失。
於是,在安帝投來目光時,急忙躬身轉移話題,“陛下,北磐人意欲南侵之事,不知陛下...”
“朕之國事,豈能容他人插嘴!”
“其實,你不用擔心會連累我們。既然是朋友,你的事就是我們的事。”
寧遠舟知道對方要去報仇,要走也隻是不想身份暴露牽連了使團。
但他們一路走來,並肩作戰,使團眾人早就已經接受了她這個朋友。
如今,朋友有事,他們自然不會置之不理。
雖然給昭節皇後報仇之事他們插不上手,但至少,在任如意動手的時候,他們可以策應,實在不行,還可以事後接應。
畢竟,多一個多一個力量。
感受到麵前人散發的善意,任如意心中劃過一絲暖流。
不過,她還是搖頭拒絕了。
“給娘娘和玲瓏報仇的事,我想自己來。不過,如果真的有需要,我不會跟你們客氣的。”
她說完,笑著和眾人道別後便趁夜色離開了四夷館。
而在她走後,寧遠舟才找幽辭詳細了解永安塔內發生的事。
“給你。”
幽辭點了點對方帶著愁緒的眉心,將雪冤詔拿了出來。
寧遠舟接過來,在看到是梧帝親筆字跡,花押也無誤之後,心中一直壓著的石頭終於被挪開。
他鄭重的將東西放入懷中,言語間還有些恍惚,“我以為這件事不會這麽容易,沒想到,聖上真的會寫下這詔書!”
幽辭聞言,眸光閃爍著並沒有接對方這話。
看著明顯心情輕鬆起來的人,他嘴角無意識的揚起一道輕柔的弧度。
而見到心愛之人眉眼含笑的看著自己,那雙幽深的眸子裏,隻倒映這自己一個人的身影時,寧遠舟的心忽然就亂了節奏。
他上前將人攬進懷中,溫熱的唿吸在對方頸間流連。
寧遠舟閉上眼,貪婪的唿吸著懷裏人身上的冰雪味道。
幾息後,等他再次睜開眼,他喉結上下滾動了幾下,眸底欲色翻湧。
“幽辭...幽辭...”
昏暗的房間內,愛欲交織,人影糾纏。
翌日,李同光來四夷館,帶來了安帝召見的旨意。
對於使團來說,等待召見的機會實在被動。
所以,這一次,他們會盡最大的努力說服安帝釋放他們的國主,然後交贖金,盡快的返迴梧國。
而這次相當於談判的一次見麵,對楊行遠忠心耿耿的杜長史自然會跟著進宮麵聖。
皇宮內,安帝李隼一臉威嚴的端坐在高處的龍椅上,眼神中帶著俯瞰眾生的冷漠。
望著下方不向自己行禮的人,他眼眸微眯,語氣不辨喜怒,“敢對朕如此無禮的,你還是第一個。”
幽辭聞言,隨意的甩了甩寬大的袖子,隨後才輕歎一聲迴道,“本王也是為了你好。”
畢竟,不是誰都能承受自己這一拜的!
李隼聽了,久久不言,就這麽和幽辭對視著。
或許是骨子裏趨吉避害的本能,他沒有再繼續糾纏這個話題,而是語氣一轉。
“黃金帶了嗎?”
幽辭點頭,“當然,十萬兩黃金你現在就可以全部帶走。”
沒有耍任何花招,也不提放人的事,就這麽把黃金交了出來,這麽順利讓安帝有些不敢相信的皺眉。
“你就不怕朕拿了黃金,仍然不放你皇兄歸國嗎?”
“陛下這麽喜歡楊行遠,那就留下來送你好了。反正,他在這吃得好,睡得好,又不用操心國事,本王昨天見他都胖了不少。”
幽辭說的無比真誠,“這十萬兩黃金就當做這段時間陛下照顧他的辛苦費,並且,希望陛下能夠讓他後半生也衣食無憂。”
看著他沒有絲毫勉強的樣子,安帝表情有一瞬間的懵。
這好像和想象中的不一樣啊?
“你當真...不想迎迴你的皇兄?”
“不想。”幽辭表情認真的分析道,“他迴去了要和丹陽王爭權,或許還會發兵大安找你報仇,這要是又打敗了,我們還得出錢贖人。”
“所以啊,與其這樣,還不如就放在這裏,反正他一個人也吃不垮你們安國。”
特麽,這是吃垮吃不垮的問題嗎?
梧國出使這件事,天下皆知。他承諾得到十萬兩黃金就放人事,也是天下皆知。
現在,梧國使團錢給了,卻把人留在了這。
不管真相如何,世人都隻知道,是他安帝言而無信。
此時正值他要攻伐褚國,一旦這事傳出去,勢必將會影響他在將士們心中的威信。
但若是放了人,就像幽辭所說,梧帝迴去萬一發兵大安,彼時,一邊是褚國,一邊是梧國。
腹背受敵之下,安國危矣!
想到這,安帝臉皮抽了抽,心中一時間不知道怎麽應對幽辭的話。
而一旁聽著兩人交談的杜長史,以為幽辭此舉就是在以退為進,目的就是利用安帝的多疑,以為他們將梧帝留下有什麽目的,從而讓對方主動放人。
可一直沒有說話的李同光卻覺得,幽辭說的應該都是他的真實想法。
似乎這個人,從不屑說謊,也從不屑於掩飾自己。
這樣瀟灑肆意的活著,是自己夢寐以求卻永遠都不會有的生活。
李同光有些羨慕,甚至嫉妒的看著幽辭在帝王麵前仍然閑散隨意的背影。
就在此時,突然一聲爽朗的大笑打破了他的出神。
“晉王殿下果然有意思!”
安帝緩緩從龍椅上起身,在距離幽辭兩個台階的位置停下,好半天才意味不明道,“晉王殿下果然有意思。”
他說完,直接看向候著的長慶侯,沉聲吩咐道,“去把黃金帶迴來。”
“是。”長慶侯應下,隨後躬身退下。
還在等待著安帝親口說出釋放梧帝的杜長史,在看到李同光都沒影了,他還沒聽到這話。
頓時,杜長史沉不住氣了,“陛下!”
隻是,他剛說了兩個字,突然想到若是因為自己的開口打亂了幽辭的計劃,有些得不償失。
於是,在安帝投來目光時,急忙躬身轉移話題,“陛下,北磐人意欲南侵之事,不知陛下...”
“朕之國事,豈能容他人插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