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廷玉見鬱娘賣關子,又想她平日也不是個恣意魯莽性子,便放下心,沒多問,二人相繼上了馬車。
安公公和苗苗幾人攜著賀禮,坐在另一輛馬車裏。
兩個侍衛在前方開道,其餘數十個侍衛左右圍著馬車伴行。
不到一刻鍾,馬車便抵達皇宮,宮道兩側的下人見到馬車,立即停下腳步跪地行禮。
“參見太子殿下。”
東宮的馬車可以駛入皇宮,一路暢通無阻,道路上的行禮聲也是此起彼伏。
車簾晃動中,光線湧入馬車內。南廷玉閉著眼,不知在想些什麽。臉龐在昏暗的環境中少了幾分淩厲,多了些溫潤之氣。
鬱娘坐在他對麵,默默盯他,他忽然睜開眼,二人視線猝不及防對視上,鬱娘下意識撇開頭,就好像做了什麽心虛之事。
南廷玉鼻間輕哼一聲:“盯著孤做什麽?”以前在薊州城的時候她就愛這般盯著他。
鬱娘心思轉了一圈,唇邊揚起一絲羞澀的笑,小聲道:“妾身是覺得殿下今日十分俊朗,忍不住多看幾眼,還請殿下恕罪。”
南廷玉嘴角牽出個弧度,沒再作聲,倒是一副理所當然的表情。
馬車這時停下來,四周又是一陣行禮聲響起。
“參見太子殿下。”
鬱娘隨南廷玉下了馬車,見到惠嫻皇後身旁的宋嬤嬤早已在此等候,那宋嬤嬤上前迎著他們往滿蹊樓而去。
宋嬤嬤:“殿下今日兒是遇到什麽事了?”
往些年南廷玉都是早早進宮,先是陪惠嫻皇後說話,再陪惠嫻皇後一同進入宴會,今年卻是掐著時間到來,滿蹊樓內貴客早已坐滿。
南廷玉:“路上耽擱了一會兒。今年的生辰宴,母後全權交由婉婉來處理了?”
“嗯,皇後娘娘說要鍛煉三公主的主事能力。”
惠嫻皇後一直想為三公主挑個好夫婿,隻是三公主不是皇帝的親生女,且東宮和姚派明爭暗鬥不止,導致許多世家都在觀望,並不願意自家嫡子和三公主攀扯上關係。
惠嫻皇後此舉,便是想通過生辰宴,向世家展示三公主的主事和為人能力,妄圖能打消幾分世家心中的憂慮。
瞧到南廷玉眉頭收攏,宋嬤嬤又忙道:“殿下不必擔憂,此事還有我和徐嬤嬤協助。”
南廷玉嗯了一聲,沒再說話。
走至滿蹊樓,鬱娘跟著南廷玉進去,安公公和苗苗等人則留在殿外守著。下人們皆被安排在殿外,要等召見才能攜著禮物進去。
鬱娘本不緊張,已經做好心裏準備,隻是走進殿內,環境陡變,鼻息間是脂粉和果酒交織的香氣,耳邊是一道道規整有序的行禮聲,原還平靜的心髒忽然如緊繃的琴弦,被人胡亂撥彈一番,隻餘一片急促紊亂。
好在她尚沒有嚇傻,仍記得跟隨南廷玉向高座上的惠嫻皇後行禮。
“參見母後。”
“參見母……皇後娘娘。”鬱娘及時改了口。
“免禮。”惠嫻皇後聲音溫和,向他們二人抬了手。
“謝母後。”南廷玉尋著座位而去,鬱娘向惠嫻皇後福了個身,方才跟著南廷玉,坐到他邊上。
今日宴會上邀請的皆是簪纓世家的女眷,無不盛裝打扮一番,殿內衣香鬢影,貴氣縈繞,端是欣賞這些女眷的妝容和身姿,便已是一幅令人大開眼界、大飽眼福的美景。
坐在高座上的惠嫻皇後並未珠環翠繞,她不需要靠這些來奪目,因為身上穿著的那件繡著金色鳳凰的正紅色長袍,就足夠壓製住所有人的風采,長袍上鳳尾與裙裾融為一體,她便如那鳳凰似的昂起頭顱,端坐在高座上,眼神溫和而又優雅睨向眾人。
眾人則被襯成了五顏六色的鳥兒,倒有種百鳥朝鳳的意味。
鬱娘坐下來後,注意到正對麵坐著的是宣若薇和宣母二人。
宣若薇正在同三公主說話,兩人不知聊些什麽,相談甚歡。
鬱娘便將目光移向宣母,發現宣母也正在看自己,視線對視上後,宣母先朝她露出淡淡的笑。
鬱娘也迴之微笑,收迴視線,又同一張熟悉的臉龐對上,她邊上坐著的人竟是徐妙蘭。
徐妙蘭向她眨眼,鬱娘唇角揚起,頷首迴禮。
南廷玉和她來得遲,兩人甫一坐下,宴會便開始了。
先呈上賀禮的是司隸校尉劉越續弦的正妻,王氏夫人,這位王氏夫人也是第一次參加宮宴,她行事十分大膽,想著今日一定要拔得頭籌,討好皇後娘娘,因此,送上來的賀禮極為珍貴,是一尊用和田玉雕刻出來的延命觀音像。
“這尊觀音雕刻成比丘尼身,身倚水上之岩,手支腮頰,有著延年益壽之意,特獻給皇後娘娘,願皇後娘娘長命百歲,康健如金。”王氏夫人滔滔不絕介紹著話。
殿中其他人聞言,卻神情迥異,並未因王夫人的話而露出驚歎之色,隻因為皇後娘娘素來喜愛高雅之物,對於金銀玉石,那是一點也看不上。
再者,薊州城流民造反一事剛平息沒多久,惠嫻皇後帶頭縮衣節食,為難民籌措錢款和祈福,如今宮中除了姚貴妃,其他人皆是素淨簡樸,不敢有一點奢靡之風。
王氏今日這馬屁是拍錯地方了。
惠嫻皇後看了一眼這觀音像,便知曉玉質極好,價值不菲,雖不是她合心意的東西,但也不願掃興,笑著同王氏夫人說了寒暄道謝的話。
那王氏夫人聽得美滋滋的,坐迴原位時,嘴角還止不住掛起。
同旁人幸災樂禍的視線相比,鬱娘眼中滿是震驚,心道,這王氏夫人是司隸校尉的正夫人?那沈尋夢……
自那次賞花宴結束後,她便沒有再見過沈尋夢,心中已經隱約猜到,泄露她為教坊瘦馬一事,應是沈尋夢所為。
她還沒來得及找沈尋夢算賬。
不知道司隸校尉突然續弦,是不是和這件事情有關?
想到這,鬱娘看向南廷玉,南廷玉倒是神色如常。
大抵是察覺到她的視線,南廷玉迴眸望她。她這次並未躲閃,而是大大方方看他,南廷玉卻忽然繃起臉,移開目光。
她正不解,下一瞬感覺手一緊,桌子底下,他的手竟握住了她的手。
她頓時嚇得不敢動彈,以為借著桌子遮掩,旁人看不見這邊的情形,隻是未料到高座上的惠嫻皇後將二人的情形看得一清二楚。
惠嫻皇後:“……”
除了那位極力想表現的王氏,稍後,一眾賓客皆是按照身份和位階,將賀禮先後呈上給惠嫻皇後。
首先便是宣家,宣若薇代替宣母起身,她如往常一般,發髻高盤,除了根流蘇簪子外,並未有其他頭飾,身上雪白色的長裳顯得身形修長,腰間別著鳴玉鈴,打扮得十分瀟灑爽朗。
身後兩個丫鬟將賀禮呈上來,是一冊關於盆玩園藝的孤本《盆景誌》,最近惠嫻皇後對於盆玩園藝很感興趣,這份賀禮算是投其所好。
惠嫻皇後眼中流露出滿意,三分滿意這賀禮,七分滿意宣若薇的心意和表現,盛讚一番宣家有女初長成。
宣若薇則不卑不亢謝過惠嫻皇後,退迴座位時,她視線掠過鬱娘一眼。
鬱娘嚇得心髒猛地高懸,不知道宣若薇是不是發現二人交纏在一起的手,她怕被人注意到,於是假裝不經意提了下裙子,用層疊的裙子做遮掩,藏住南廷玉和她交纏在一起的手。
惠嫻皇後這時向他們二人的方向瞥一眼,從她的視線看過去,視覺產生錯位,倒像是看到南廷玉的手伸進了鬱娘的衣裳間。
惠嫻皇後:“……”
安公公和苗苗幾人攜著賀禮,坐在另一輛馬車裏。
兩個侍衛在前方開道,其餘數十個侍衛左右圍著馬車伴行。
不到一刻鍾,馬車便抵達皇宮,宮道兩側的下人見到馬車,立即停下腳步跪地行禮。
“參見太子殿下。”
東宮的馬車可以駛入皇宮,一路暢通無阻,道路上的行禮聲也是此起彼伏。
車簾晃動中,光線湧入馬車內。南廷玉閉著眼,不知在想些什麽。臉龐在昏暗的環境中少了幾分淩厲,多了些溫潤之氣。
鬱娘坐在他對麵,默默盯他,他忽然睜開眼,二人視線猝不及防對視上,鬱娘下意識撇開頭,就好像做了什麽心虛之事。
南廷玉鼻間輕哼一聲:“盯著孤做什麽?”以前在薊州城的時候她就愛這般盯著他。
鬱娘心思轉了一圈,唇邊揚起一絲羞澀的笑,小聲道:“妾身是覺得殿下今日十分俊朗,忍不住多看幾眼,還請殿下恕罪。”
南廷玉嘴角牽出個弧度,沒再作聲,倒是一副理所當然的表情。
馬車這時停下來,四周又是一陣行禮聲響起。
“參見太子殿下。”
鬱娘隨南廷玉下了馬車,見到惠嫻皇後身旁的宋嬤嬤早已在此等候,那宋嬤嬤上前迎著他們往滿蹊樓而去。
宋嬤嬤:“殿下今日兒是遇到什麽事了?”
往些年南廷玉都是早早進宮,先是陪惠嫻皇後說話,再陪惠嫻皇後一同進入宴會,今年卻是掐著時間到來,滿蹊樓內貴客早已坐滿。
南廷玉:“路上耽擱了一會兒。今年的生辰宴,母後全權交由婉婉來處理了?”
“嗯,皇後娘娘說要鍛煉三公主的主事能力。”
惠嫻皇後一直想為三公主挑個好夫婿,隻是三公主不是皇帝的親生女,且東宮和姚派明爭暗鬥不止,導致許多世家都在觀望,並不願意自家嫡子和三公主攀扯上關係。
惠嫻皇後此舉,便是想通過生辰宴,向世家展示三公主的主事和為人能力,妄圖能打消幾分世家心中的憂慮。
瞧到南廷玉眉頭收攏,宋嬤嬤又忙道:“殿下不必擔憂,此事還有我和徐嬤嬤協助。”
南廷玉嗯了一聲,沒再說話。
走至滿蹊樓,鬱娘跟著南廷玉進去,安公公和苗苗等人則留在殿外守著。下人們皆被安排在殿外,要等召見才能攜著禮物進去。
鬱娘本不緊張,已經做好心裏準備,隻是走進殿內,環境陡變,鼻息間是脂粉和果酒交織的香氣,耳邊是一道道規整有序的行禮聲,原還平靜的心髒忽然如緊繃的琴弦,被人胡亂撥彈一番,隻餘一片急促紊亂。
好在她尚沒有嚇傻,仍記得跟隨南廷玉向高座上的惠嫻皇後行禮。
“參見母後。”
“參見母……皇後娘娘。”鬱娘及時改了口。
“免禮。”惠嫻皇後聲音溫和,向他們二人抬了手。
“謝母後。”南廷玉尋著座位而去,鬱娘向惠嫻皇後福了個身,方才跟著南廷玉,坐到他邊上。
今日宴會上邀請的皆是簪纓世家的女眷,無不盛裝打扮一番,殿內衣香鬢影,貴氣縈繞,端是欣賞這些女眷的妝容和身姿,便已是一幅令人大開眼界、大飽眼福的美景。
坐在高座上的惠嫻皇後並未珠環翠繞,她不需要靠這些來奪目,因為身上穿著的那件繡著金色鳳凰的正紅色長袍,就足夠壓製住所有人的風采,長袍上鳳尾與裙裾融為一體,她便如那鳳凰似的昂起頭顱,端坐在高座上,眼神溫和而又優雅睨向眾人。
眾人則被襯成了五顏六色的鳥兒,倒有種百鳥朝鳳的意味。
鬱娘坐下來後,注意到正對麵坐著的是宣若薇和宣母二人。
宣若薇正在同三公主說話,兩人不知聊些什麽,相談甚歡。
鬱娘便將目光移向宣母,發現宣母也正在看自己,視線對視上後,宣母先朝她露出淡淡的笑。
鬱娘也迴之微笑,收迴視線,又同一張熟悉的臉龐對上,她邊上坐著的人竟是徐妙蘭。
徐妙蘭向她眨眼,鬱娘唇角揚起,頷首迴禮。
南廷玉和她來得遲,兩人甫一坐下,宴會便開始了。
先呈上賀禮的是司隸校尉劉越續弦的正妻,王氏夫人,這位王氏夫人也是第一次參加宮宴,她行事十分大膽,想著今日一定要拔得頭籌,討好皇後娘娘,因此,送上來的賀禮極為珍貴,是一尊用和田玉雕刻出來的延命觀音像。
“這尊觀音雕刻成比丘尼身,身倚水上之岩,手支腮頰,有著延年益壽之意,特獻給皇後娘娘,願皇後娘娘長命百歲,康健如金。”王氏夫人滔滔不絕介紹著話。
殿中其他人聞言,卻神情迥異,並未因王夫人的話而露出驚歎之色,隻因為皇後娘娘素來喜愛高雅之物,對於金銀玉石,那是一點也看不上。
再者,薊州城流民造反一事剛平息沒多久,惠嫻皇後帶頭縮衣節食,為難民籌措錢款和祈福,如今宮中除了姚貴妃,其他人皆是素淨簡樸,不敢有一點奢靡之風。
王氏今日這馬屁是拍錯地方了。
惠嫻皇後看了一眼這觀音像,便知曉玉質極好,價值不菲,雖不是她合心意的東西,但也不願掃興,笑著同王氏夫人說了寒暄道謝的話。
那王氏夫人聽得美滋滋的,坐迴原位時,嘴角還止不住掛起。
同旁人幸災樂禍的視線相比,鬱娘眼中滿是震驚,心道,這王氏夫人是司隸校尉的正夫人?那沈尋夢……
自那次賞花宴結束後,她便沒有再見過沈尋夢,心中已經隱約猜到,泄露她為教坊瘦馬一事,應是沈尋夢所為。
她還沒來得及找沈尋夢算賬。
不知道司隸校尉突然續弦,是不是和這件事情有關?
想到這,鬱娘看向南廷玉,南廷玉倒是神色如常。
大抵是察覺到她的視線,南廷玉迴眸望她。她這次並未躲閃,而是大大方方看他,南廷玉卻忽然繃起臉,移開目光。
她正不解,下一瞬感覺手一緊,桌子底下,他的手竟握住了她的手。
她頓時嚇得不敢動彈,以為借著桌子遮掩,旁人看不見這邊的情形,隻是未料到高座上的惠嫻皇後將二人的情形看得一清二楚。
惠嫻皇後:“……”
除了那位極力想表現的王氏,稍後,一眾賓客皆是按照身份和位階,將賀禮先後呈上給惠嫻皇後。
首先便是宣家,宣若薇代替宣母起身,她如往常一般,發髻高盤,除了根流蘇簪子外,並未有其他頭飾,身上雪白色的長裳顯得身形修長,腰間別著鳴玉鈴,打扮得十分瀟灑爽朗。
身後兩個丫鬟將賀禮呈上來,是一冊關於盆玩園藝的孤本《盆景誌》,最近惠嫻皇後對於盆玩園藝很感興趣,這份賀禮算是投其所好。
惠嫻皇後眼中流露出滿意,三分滿意這賀禮,七分滿意宣若薇的心意和表現,盛讚一番宣家有女初長成。
宣若薇則不卑不亢謝過惠嫻皇後,退迴座位時,她視線掠過鬱娘一眼。
鬱娘嚇得心髒猛地高懸,不知道宣若薇是不是發現二人交纏在一起的手,她怕被人注意到,於是假裝不經意提了下裙子,用層疊的裙子做遮掩,藏住南廷玉和她交纏在一起的手。
惠嫻皇後這時向他們二人的方向瞥一眼,從她的視線看過去,視覺產生錯位,倒像是看到南廷玉的手伸進了鬱娘的衣裳間。
惠嫻皇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