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與態度和藹的小滿相比,莫德裏奇就顯得很是愕然。
空中指揮所他不是沒見過,比如預警機,再比如專門的指揮機;但將一個營級指揮所放在一架直升機,而且還是一架中型運輸直升機,那就有些不可思議了。
拋開敵方的防空火力不談,但就直升機這類平台而言,是很難承擔複雜的作戰組織行動和戰役布置的。
畢竟直升機內部的空間有限,很難安放全部的電台、通信設備和總體態勢的相關地圖和沙盤。
特別是複雜的作戰形容,光通信通道就多達十數條,甚至上百條,這麽大的容量,隻有地麵指揮所才能放得下,小小的直升機根本就辦不到。
這也就罷了,關鍵是直升機平台中的噪音特別大。
試想一下,在戰鬥最激烈的時候,無數電台匯報戰況,此時直升機螺旋槳跟拖拉機一樣咣當咣當的響是個什麽感受?
能不能聽得清楚前線情況到是其次,關鍵是影響作戰效率。
正因為如此,除了一些小分隊會考慮在直升機上設置指揮機構外,建製稍微大一點兒的部隊都不會考慮直升機這種平台。
不然的話,旁的不說,曆來講究機動性的蘇聯\俄國陸軍早就悶頭去搞了,一個靈活機動的指揮所,比一個立在某地不能動彈隻能被動挨打的指揮所好處不要太多。
問題是,直升機固有的缺陷解決不了,即便想法好也落實不下來!
可是現在,合成營竟然將自己的指揮所設置在直升機裏。
如果放在戰前,莫德裏奇估計會當個笑話,一笑了之;然而此時此刻,勝利的合成營任何的動作都會讓莫德裏奇認真對待。
而此時伊莫拉汗上校和克裏姆多上校等一眾外軍觀察員也悉數趕來,聽聞合成營的指揮所是放在一架中型運輸直升機上,都跟莫德裏奇一樣十分愕然,但他們的反應卻很快,當即便要求參觀參觀這座可以飛行的指揮所。
小滿也不猶豫直接讓手下的官兵把周圍的燈光打開,頃刻間草原的一處便被點亮,緊接著無論是伊莫拉汗還是克裏姆多,亦或是莫德裏奇,全被眼前的一幕給驚呆了。
隻見燈光的正中央停著一架有別於蘇係風格,同時也不同於美係風格的全新直升機。
機身肌肉感十足,線條分明,從機身後部開始一條飽滿的尾梁直接延伸後尾槳,如同美製“黑鷹”直升機一樣,不但渾然一體,而且具有極強的操作性。
機體中部是一扇可以橫推到機體尾部的抽拉式大側門,目測足有近2米寬,兩個全副武裝的士兵並排跳上去都綽綽有餘。
五葉大側旋螺旋槳顯得霸氣十足,配合機身上布置的光電探頭、通信天線、雷達係統,令整架直升機給人一種生人勿進的生猛感。
“這……這……這……就是直—15?”
莫德裏奇看著燈光下的直升機,一雙蔚藍色的大眼睛睜得老大,難以置信的朝著小滿問了一句。
其實不止是莫德裏奇,伊莫拉汗和克裏姆多有著同樣的疑問。
沒辦法,作為這些年軍事交流的重要夥伴,俄國和中亞國家經常派遣代表團訪華,對國內相關裝備是有一定了解的。
直—15雖然沒有被部隊大規模采購,但也有少量裝備,用於對外展示,萬一被那個國家看上,不還能賺點兒外匯補貼補貼家用不是。
所以無論是莫德裏奇,還是伊莫拉汗和克裏姆多不但見過直—15,甚至還親自登機體驗過。
正因為如此,當他們聽說合成旅的航空運輸力量隻有一架直—15,就懶得去看了,再加上合成營以草原氣候不利於保養,日常把直—15用偽裝罩遮蓋的死死的,這些見過直—15的人就更加沒興趣了。
左右不過就那樣,且隻有一架,在神秘又能起到多大作用?
結果今時今日合成營的直—15終於展露真容後,眾人方才發現,此時此地的直—15,與曾經他們見過的直—15有著很大的不同,甚至可以說完全就是兩架不同的直升機。
老款直—15為了充分發揮通用直升機的功效,在機身上設置了三個艙門,即左右側開艙門以及尾部懸吊艙門。
當時中國騰飛認為這樣設置有利於官兵快速登機的同時,可以方便裝載更多的技術兵器。
然而寬度隻有兩米的貨艙,即裝載不了輕型機動車輛,又因此造成側開門過小,造成固定機槍或榴彈發射器安裝受限,最終造成整體的使用很不靈活不說,細短的尾梁也造成操縱上的一些難題,導致老款直—15實際使用中被飛行員詬病頗多。
正是因為種種原因,老款直—15自始至終沒有得到部隊的青睞,算是中國騰飛這麽多年來為數不多的失敗項目。
這要是放在其他單位,失敗也就失敗了,型號砍了再來新的就是了。
可中國騰飛的當家人是誰,那是號稱最懂航空界的莊建業,過日子精打細算到骨子裏的男人。
直—15前後曆時9年,總研發費用超過80億人民幣,期間所誕生的複合材料蒙皮,一體化桁梁成型,無軸承螺旋槳,軸-減速器一體化等技術,為後來中國騰飛研製生產直—8plus和直—8plus-max兩款重型直升機打下堅實的基礎。
當然也為直—12直升機以及專用武裝直升機的研製創造了條件。
就是這麽一個承上啟下的型號,莊建業這麽一個能把全有潛在技術榨出殘渣的家夥怎麽可能說棄就棄。
要知道國內的通用直升機市場不是一般的大,俄國直升機工業公司之所以能活到現在,根本原因還不是他們的米—171通用運輸直升機在國內很暢銷
正因為如此,在莊建業親自主持下,直—15後續改進型在九十年代末便上馬。
當然了,新一代直—15的研製並沒有沿用之前閉門造車的思路,而是充分吸收美、俄等先進國家通用直升機的經驗。
特別是美國的先進理念,對相關團隊影響很深,恰好國內裝備了相當一部分美製s—70“黑鷹”直升機,團隊在充分吸收美國產品的優點後,將其悉數用在了新一代直—15身上,這才造就了今時今日不同以往的場麵!
空中指揮所他不是沒見過,比如預警機,再比如專門的指揮機;但將一個營級指揮所放在一架直升機,而且還是一架中型運輸直升機,那就有些不可思議了。
拋開敵方的防空火力不談,但就直升機這類平台而言,是很難承擔複雜的作戰組織行動和戰役布置的。
畢竟直升機內部的空間有限,很難安放全部的電台、通信設備和總體態勢的相關地圖和沙盤。
特別是複雜的作戰形容,光通信通道就多達十數條,甚至上百條,這麽大的容量,隻有地麵指揮所才能放得下,小小的直升機根本就辦不到。
這也就罷了,關鍵是直升機平台中的噪音特別大。
試想一下,在戰鬥最激烈的時候,無數電台匯報戰況,此時直升機螺旋槳跟拖拉機一樣咣當咣當的響是個什麽感受?
能不能聽得清楚前線情況到是其次,關鍵是影響作戰效率。
正因為如此,除了一些小分隊會考慮在直升機上設置指揮機構外,建製稍微大一點兒的部隊都不會考慮直升機這種平台。
不然的話,旁的不說,曆來講究機動性的蘇聯\俄國陸軍早就悶頭去搞了,一個靈活機動的指揮所,比一個立在某地不能動彈隻能被動挨打的指揮所好處不要太多。
問題是,直升機固有的缺陷解決不了,即便想法好也落實不下來!
可是現在,合成營竟然將自己的指揮所設置在直升機裏。
如果放在戰前,莫德裏奇估計會當個笑話,一笑了之;然而此時此刻,勝利的合成營任何的動作都會讓莫德裏奇認真對待。
而此時伊莫拉汗上校和克裏姆多上校等一眾外軍觀察員也悉數趕來,聽聞合成營的指揮所是放在一架中型運輸直升機上,都跟莫德裏奇一樣十分愕然,但他們的反應卻很快,當即便要求參觀參觀這座可以飛行的指揮所。
小滿也不猶豫直接讓手下的官兵把周圍的燈光打開,頃刻間草原的一處便被點亮,緊接著無論是伊莫拉汗還是克裏姆多,亦或是莫德裏奇,全被眼前的一幕給驚呆了。
隻見燈光的正中央停著一架有別於蘇係風格,同時也不同於美係風格的全新直升機。
機身肌肉感十足,線條分明,從機身後部開始一條飽滿的尾梁直接延伸後尾槳,如同美製“黑鷹”直升機一樣,不但渾然一體,而且具有極強的操作性。
機體中部是一扇可以橫推到機體尾部的抽拉式大側門,目測足有近2米寬,兩個全副武裝的士兵並排跳上去都綽綽有餘。
五葉大側旋螺旋槳顯得霸氣十足,配合機身上布置的光電探頭、通信天線、雷達係統,令整架直升機給人一種生人勿進的生猛感。
“這……這……這……就是直—15?”
莫德裏奇看著燈光下的直升機,一雙蔚藍色的大眼睛睜得老大,難以置信的朝著小滿問了一句。
其實不止是莫德裏奇,伊莫拉汗和克裏姆多有著同樣的疑問。
沒辦法,作為這些年軍事交流的重要夥伴,俄國和中亞國家經常派遣代表團訪華,對國內相關裝備是有一定了解的。
直—15雖然沒有被部隊大規模采購,但也有少量裝備,用於對外展示,萬一被那個國家看上,不還能賺點兒外匯補貼補貼家用不是。
所以無論是莫德裏奇,還是伊莫拉汗和克裏姆多不但見過直—15,甚至還親自登機體驗過。
正因為如此,當他們聽說合成旅的航空運輸力量隻有一架直—15,就懶得去看了,再加上合成營以草原氣候不利於保養,日常把直—15用偽裝罩遮蓋的死死的,這些見過直—15的人就更加沒興趣了。
左右不過就那樣,且隻有一架,在神秘又能起到多大作用?
結果今時今日合成營的直—15終於展露真容後,眾人方才發現,此時此地的直—15,與曾經他們見過的直—15有著很大的不同,甚至可以說完全就是兩架不同的直升機。
老款直—15為了充分發揮通用直升機的功效,在機身上設置了三個艙門,即左右側開艙門以及尾部懸吊艙門。
當時中國騰飛認為這樣設置有利於官兵快速登機的同時,可以方便裝載更多的技術兵器。
然而寬度隻有兩米的貨艙,即裝載不了輕型機動車輛,又因此造成側開門過小,造成固定機槍或榴彈發射器安裝受限,最終造成整體的使用很不靈活不說,細短的尾梁也造成操縱上的一些難題,導致老款直—15實際使用中被飛行員詬病頗多。
正是因為種種原因,老款直—15自始至終沒有得到部隊的青睞,算是中國騰飛這麽多年來為數不多的失敗項目。
這要是放在其他單位,失敗也就失敗了,型號砍了再來新的就是了。
可中國騰飛的當家人是誰,那是號稱最懂航空界的莊建業,過日子精打細算到骨子裏的男人。
直—15前後曆時9年,總研發費用超過80億人民幣,期間所誕生的複合材料蒙皮,一體化桁梁成型,無軸承螺旋槳,軸-減速器一體化等技術,為後來中國騰飛研製生產直—8plus和直—8plus-max兩款重型直升機打下堅實的基礎。
當然也為直—12直升機以及專用武裝直升機的研製創造了條件。
就是這麽一個承上啟下的型號,莊建業這麽一個能把全有潛在技術榨出殘渣的家夥怎麽可能說棄就棄。
要知道國內的通用直升機市場不是一般的大,俄國直升機工業公司之所以能活到現在,根本原因還不是他們的米—171通用運輸直升機在國內很暢銷
正因為如此,在莊建業親自主持下,直—15後續改進型在九十年代末便上馬。
當然了,新一代直—15的研製並沒有沿用之前閉門造車的思路,而是充分吸收美、俄等先進國家通用直升機的經驗。
特別是美國的先進理念,對相關團隊影響很深,恰好國內裝備了相當一部分美製s—70“黑鷹”直升機,團隊在充分吸收美國產品的優點後,將其悉數用在了新一代直—15身上,這才造就了今時今日不同以往的場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