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止是巴洛托夫,其他的軍事觀察員同樣是一臉的不可思議,要知道s—300防空導彈可是垂直發射的,一款幾乎是跟s—300一個模子刻出來的lyj—2000防空導彈怎麽可能不是垂直發射呢?


    即便是抄作業也要抄個全乎的吧。


    結果呢?


    東方某大國抄作業隻抄了一半兒,難道他們不知道垂直發射的好處?


    那可是唯一解決防空導彈全向攻擊的最佳方案,沒有之一,可東方某大國愣是放著這個最佳的方案沒用,使用的卻是上一代的傾斜發射機製。


    不知道是該說東方某大國聰明呢,還是批評一句愚蠢。


    然而還沒等巴洛托夫等人從lyj—2000防空導彈傾斜發射機製中迴過味兒來時,鄭權禮接下來的一句話就又讓一眾人陷入了匪夷所思的不解之中:“我剛才已經說了,別說是你們,就算是我第一次見到lyj—2000防空導彈時,也以為是俄製的s—300的仿製品,如果是那樣的話,你們覺得我鄭權禮能蠢到明目張膽的拿出來讓各位來參觀嗎?早就藏的好好的了。”


    此話一出,一眾外國觀察員頓時哄堂大笑了,隻有巴洛托夫老臉青一陣,紅一陣,憋得十分難受,不過鄭權禮並沒有理他而是繼續說道:“直到看到lyj—2000防空導彈發射方式後,我才知道,原來我們的lyj—2000防空導彈充其量隻是長得像s—300防空導彈而已,為什麽說他是像呢,因為它的指導體製是半主動雷達和無線電指令製導,而s—300一般采用的是tvm製導,也就是半主動雷達加無線電指令指導,最新的改進型更是使用了全新的主動雷達知道模式,從血肉到靈魂都跟s—300不一樣,也就長相神似,怎麽可能說成是一類產品嘛……”


    鄭權禮說得是滿腹委屈,好像真的平白遭受了不白之冤一樣,可聽到在場的一眾外國觀察員耳朵裏卻一個個驚得眼珠子都快瞪出來,就連剛才多多逼人的巴洛托夫都不自覺的睜大眼睛,滿眼寫著“怎麽可能”四個明晃晃的大字。


    是的,這怎麽可能?


    lyj—2000防空導彈再怎麽說也是東方某大國研製的一款全新的防空導彈,就算主動雷達指導導彈技術要求太高,以東方某大國的技術實力無法有效完成,那也應該發展tvm製導,即半主動雷達加無線電指令的複合指導方式。


    怎麽可能會用第一代防空導彈上所使用的半主動雷達和無線電指令製導?


    難道東方某大國真的是腦袋壞掉了?不清楚第一代防空導彈為什麽會被時代所拋棄?


    還不是因為半主動雷達和無線電指令製導抗幹擾能力差不說,還因為雷達或者是控製站因為需要控製導彈和照射目標,無法有效機動,容易遭到敵方的反輻射導彈的反殺?


    這個情況在tvm製導體製下同樣存在,不過防空部隊可以通過靈活配置控製站和雷達的方式,形成多點聯動,令反輻射導彈導引頭形成錯亂,從而失去目標方位。


    當然,最最有效的解決辦法還是主動雷達指導,雷達隻需給導彈一個具體目標參數,剩下的全部由導彈上的雷達掃描、鎖定、攻擊,屬於真正的發射後不用管的智能防空彈。


    正是有著這三大類製導方式,自二戰後防空導彈也被大致劃分為三代,而lyj—2000防空導彈恰恰屬於第一代防空導彈範疇,加上落後的發射方式,除了機動性外,根本立先進防空導彈搭不上邊兒。


    此時此刻已經沒人在覺得lyj—2000防空導彈是s—300的山寨貨了,哪怕是急需搞到一筆軍火銷售訂單,好給國內交差的巴洛托夫都不好意思開口了。


    沒辦法,這個時候要是強行把lyj—2000防空導彈跟s—300捆綁,那就不是敗壞lyj—2000防空導彈,而是在砸s—300的牌子了。


    事實上不止是巴洛托夫這些人不理解,站在眾人麵前侃侃而談的鄭權禮其實心裏也非常弄不明白,中國騰飛那麽大的企業,一直以來都以引領行業潮流為己任,推出的產品無不是劃時代的,怎麽就搞出一個跟第一代防空導彈劃等號的破玩意?


    然而更令鄭權禮費解的是,lyj—2000防空導彈各項性能都不怎麽樣,但空軍防空兵部隊卻在其定型後便大批訂購,用以替換老舊的紅旗—2防空導彈。


    紅旗—2太老,早該替換鄭權禮理解,可是怎麽不用更先進的紅旗—9,或者俄製的s—300呢?


    為此鄭權禮不止一次問過自己的那位連襟,可每次莊建業不是顧左右而言他,就是諱莫如深的說一句:“有些事不能說,說不得~~”然後接一句笑罵或者小黃段子就這麽輕飄飄接了過去。


    而事實上,莊建業是真的不能說,原因很簡單,lyj—2000防空導彈用中國騰飛這麽多年的行話來說,就是個沒有正式定型的驗證版。


    其主要的驗證方向有三個:


    第一,高密度火箭推進劑。


    第二,雷達遠距離搜索與目標引導。


    第三,導引頭目標鎖定與攻擊。


    有人說了,這三點是所有防空導彈的基礎,又有什麽好驗證的?


    那如果說,中國騰飛正在研發的lyj—6000的最大射高在150公裏上;需要雷達具備最少3000公裏範圍的搜索距離;導彈導引頭具備全向矢量機動並精準鎖定目標呢的話,那這三個需要驗證的技術點,還會有人說這三點簡單嗎?


    是的,這便是從騰飛集團時代便開始立項,一直延續到中國騰飛時代的“殺手鐧”2計劃中的反導\反衛星係統。


    起初承擔主要研製任務的騰飛集團,對這類全新的武器係統非常茫然,與之相比,另一個被總部寄予厚望,與當時的騰飛集團形成競爭關係的航天某院基礎要好得多,畢竟人家6、7十年代做過反擊一號反導係統,有著一定的基礎。


    反觀騰飛集團,連個完整的探空火箭都沒造過,就別說射高超過100公裏的反導\反衛星係統了。


    所以從立項以來,騰飛集團說好聽的是在做理論研究,實際上就是找不到方向。


    恰在此時,大洋彼岸的域外某大國曆經幾次上馬又數次下馬的陸軍戰區高空防禦係統因為連續數次試射失敗,麵臨計劃終止,再次下馬的命運。


    一時間境內外各大媒體競相報道這個失敗的計劃,正愁沒方向的騰飛集團一看,好家夥,這不正是自己苦苦尋求的反導\反衛星係統的方向嘛。


    作為最大的美粉,騰飛集團自然要用實際行動應援一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騰飛我的航空時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安溪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安溪柚並收藏騰飛我的航空時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