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材料上的突破,新一代戰鬥機預研項目組的設計師們的就變得更加大膽,幾個受到總部重點扶持的團隊紛紛拿出自己的初步設計方案,一時間可謂是爭奇鬥豔。
其中東北航空研究所依托消化俄羅斯蘇—27戰鬥機的成熟技術,提出的雪鴞方案;以及由十號工程團隊為核心,充分吸收十號工程積累下來的獨特技術後升華而來的小展弦比全升力體氣動布局的威龍方案最為引人矚目。
當然不管是雪鴞還是威龍,騰飛集團都是他們無法避開的重要配套供應商,也正因為如此,在兩者就新一代戰鬥機在總部層麵展開激烈競爭的同時,雙方的預研團隊更是頻繁拜訪騰飛集團。
除了交流感情外,最主要的就是要時刻跟進騰飛集團在各項配套方麵的進展,以便將最新的信息和數據帶迴去,從而完善各自方案的可行性。
在這方麵以十號工程為核心的預研團隊可謂是近水樓台先得月,靠著十號工程配套的便利與騰飛集團打得火熱,不但獲得騰飛集團開發的jsnb—2係統的最高版本,還將團隊中的核心人員以借調的方式留在騰飛集團內部,從而可以隨時可跟蹤騰飛集團的最新進展。
交流好書,關注vx公眾號.【書友大本營】。現在關注,可領現金紅包!
東北航空研究所就沒這麽便利,當然,作為國內航空領域的老大哥,扛把子,俯視一切的大哥大,東北所也不屑於這麽幹,所以東北所便發揚東北老鐵一貫人狠話不多的豪放,直接承諾騰飛集團他們的雪鴞方案中的複合材料占比將達到30.47%,然後就給騰飛集團飄去一個任誰都懂的眼神。
那意思很明顯,跟著咱東北好大哥幹,保證讓你吃香的喝辣的,一條華子抽半根兒扔半包。
不得不說東北所是真的霸氣,要知道美國人的f—22全機的複合材料占比也不過24%多一點兒,還沒達到25%,可既便如此已經算是全球作戰飛機當中應用複合材料最多的一款機型了。
東北所的雪鴞方案竟然在複合材料占比上大大超過f—22,達到30%+,由此可見,東北所的野心還是滿滿的。
相比之下,以十號工程為核心的預研團隊拿出的威龍方案就有些小氣了,複合材料占比隻是從十號工程的6%向上提了9百分點,達到15%。
雖說團隊中的幾個負責人表示,會按照今後的實際情況和技術成果做相應的提升,但可以預見,威龍的複合材料占比也就達到20%左右,至高不會超過f—22.
麵對這種情況,作為騰飛集團的當家人非常糾結,從產銷的實際情況來講,莊建業很希望東北所的雪鴞方案笑到最後,畢竟30.47%的複合材料占比會讓騰飛集團擁有一個非常光明的長遠預期,最起碼這麽多年狂砸錢的投入有收迴來的可能。
但從人情上來說,莊建業有想著十號工程這邊能贏,沒辦法,這麽多年騰飛集團的發展就是靠著給十號工程做配套一點點撐起來的,哪裏是騰飛集團的技術源泉,相信日後的威龍項目也是一樣。
一麵是效益,一麵是技術。
以至於在那段時間裏,莊建業非常糾結,搞得原本濃密的發際線都向後退了一大截。
好在莊建業的這種選擇困難症沒有持續多久,就因為東北所的一個決定給打破了,而這個打破僵局的平衡點不是別的,正是航空發動機。
由於新一代航空發動機的推重比要達到10以上,推力要為此12到14噸的水平,而國內目前的水平別說這麽高標準的航空發動機,就是次一等的也做不出來。
於是東北所便決定在航空發動機上做兩手準備,一方麵積極引進俄羅斯大推力軍用航空發動機產品,先解決有無問題。
另一方麵立足國內,上馬新型號,力爭把包括騰飛集團在內的多家航空發動機製造商的優質資源整合起來,全力投入新型號的研發,爭取在21世紀10年代初作出成品,20年代批量裝備。
東北所的想法是好的,問題是立足國內的這條路又走了之前盲目上馬的老路,航空發動機這東西可不是蓋房子,大手一揮,喊個口號就直接上的,那是最吃經驗和技術的工業門類,拍個腦袋就上新型號無異於實在沙地裏建樓房,完全沙雕的想法。
更何況全國一盤棋是好,可各個企業的技術路線,發展水平各不相同,有走蘇俄粗獷分,又走歐洲小清新的,還有盯著美國鼓搗高精尖的。
如此雜七雜八的風格路線會聚在一起,先不說聽誰的,就是一個技術方案不搞崩就算謝天謝地了。
相比之下,以十號工程為核心的預研團隊就要現實的多,通過十號工程從無到有的鍛煉,整個預研團隊對作戰飛機的各個流程,各種要素考慮的是既現實又嚴謹,展現出十分優良的務實風格。
正因為如此,他們很清楚在航空發動機上不可能盲目的拍著腦袋上,而是需要細致的分析每一個實際情況。
所以他們同樣提出兩手準備,對外引進的目標同樣是俄羅斯,但在國內自主方麵卻要謹慎的多,不但派出團隊成員去到各個航發生產廠以及下屬的配套廠做調研,還經常組織各個航發企業的領導和技術幹部座談。
從而了解國內航發研製生產的最新動態以及發展潛力。
如此經過一年半的調研與考察,預研團隊的總負責人,也是現任十號工程的總設計師在某日上午突然給莊建業打來一個電話,隻問了一句:“騰飛集團要是搞14噸的大推力發動機需要多少時間?”
莊建業愣了一下,旋即意識到了什麽,不過還是仔細盤算了一下給出一個不太保守的數字:“15年左右。”
“15年~~~”聽了這個數,電話那頭的總師忽然有些感慨:“那時候我估計整個身子都埋土裏了……”
說完又是爽朗一笑:“但我會堅持活到那個時候,希望你到時候能讓老頭子我死後不留遺憾!”
那一刻,莊建業收起往日的不正經,想要說什麽,卻覺得喉嚨有些發緊,直到電話掛斷,莊建業都沒從那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情緒中走出來。
直到助理小童進來提醒,莊建業這才反應過來自己已經在辦公室裏呆坐了一整天,然後晃了晃腦袋,重新拿起電話,也就是從這一刻起,一項被騰飛集團內部稱為“無憾”的大推力發動機研製計劃正式上馬……
其中東北航空研究所依托消化俄羅斯蘇—27戰鬥機的成熟技術,提出的雪鴞方案;以及由十號工程團隊為核心,充分吸收十號工程積累下來的獨特技術後升華而來的小展弦比全升力體氣動布局的威龍方案最為引人矚目。
當然不管是雪鴞還是威龍,騰飛集團都是他們無法避開的重要配套供應商,也正因為如此,在兩者就新一代戰鬥機在總部層麵展開激烈競爭的同時,雙方的預研團隊更是頻繁拜訪騰飛集團。
除了交流感情外,最主要的就是要時刻跟進騰飛集團在各項配套方麵的進展,以便將最新的信息和數據帶迴去,從而完善各自方案的可行性。
在這方麵以十號工程為核心的預研團隊可謂是近水樓台先得月,靠著十號工程配套的便利與騰飛集團打得火熱,不但獲得騰飛集團開發的jsnb—2係統的最高版本,還將團隊中的核心人員以借調的方式留在騰飛集團內部,從而可以隨時可跟蹤騰飛集團的最新進展。
交流好書,關注vx公眾號.【書友大本營】。現在關注,可領現金紅包!
東北航空研究所就沒這麽便利,當然,作為國內航空領域的老大哥,扛把子,俯視一切的大哥大,東北所也不屑於這麽幹,所以東北所便發揚東北老鐵一貫人狠話不多的豪放,直接承諾騰飛集團他們的雪鴞方案中的複合材料占比將達到30.47%,然後就給騰飛集團飄去一個任誰都懂的眼神。
那意思很明顯,跟著咱東北好大哥幹,保證讓你吃香的喝辣的,一條華子抽半根兒扔半包。
不得不說東北所是真的霸氣,要知道美國人的f—22全機的複合材料占比也不過24%多一點兒,還沒達到25%,可既便如此已經算是全球作戰飛機當中應用複合材料最多的一款機型了。
東北所的雪鴞方案竟然在複合材料占比上大大超過f—22,達到30%+,由此可見,東北所的野心還是滿滿的。
相比之下,以十號工程為核心的預研團隊拿出的威龍方案就有些小氣了,複合材料占比隻是從十號工程的6%向上提了9百分點,達到15%。
雖說團隊中的幾個負責人表示,會按照今後的實際情況和技術成果做相應的提升,但可以預見,威龍的複合材料占比也就達到20%左右,至高不會超過f—22.
麵對這種情況,作為騰飛集團的當家人非常糾結,從產銷的實際情況來講,莊建業很希望東北所的雪鴞方案笑到最後,畢竟30.47%的複合材料占比會讓騰飛集團擁有一個非常光明的長遠預期,最起碼這麽多年狂砸錢的投入有收迴來的可能。
但從人情上來說,莊建業有想著十號工程這邊能贏,沒辦法,這麽多年騰飛集團的發展就是靠著給十號工程做配套一點點撐起來的,哪裏是騰飛集團的技術源泉,相信日後的威龍項目也是一樣。
一麵是效益,一麵是技術。
以至於在那段時間裏,莊建業非常糾結,搞得原本濃密的發際線都向後退了一大截。
好在莊建業的這種選擇困難症沒有持續多久,就因為東北所的一個決定給打破了,而這個打破僵局的平衡點不是別的,正是航空發動機。
由於新一代航空發動機的推重比要達到10以上,推力要為此12到14噸的水平,而國內目前的水平別說這麽高標準的航空發動機,就是次一等的也做不出來。
於是東北所便決定在航空發動機上做兩手準備,一方麵積極引進俄羅斯大推力軍用航空發動機產品,先解決有無問題。
另一方麵立足國內,上馬新型號,力爭把包括騰飛集團在內的多家航空發動機製造商的優質資源整合起來,全力投入新型號的研發,爭取在21世紀10年代初作出成品,20年代批量裝備。
東北所的想法是好的,問題是立足國內的這條路又走了之前盲目上馬的老路,航空發動機這東西可不是蓋房子,大手一揮,喊個口號就直接上的,那是最吃經驗和技術的工業門類,拍個腦袋就上新型號無異於實在沙地裏建樓房,完全沙雕的想法。
更何況全國一盤棋是好,可各個企業的技術路線,發展水平各不相同,有走蘇俄粗獷分,又走歐洲小清新的,還有盯著美國鼓搗高精尖的。
如此雜七雜八的風格路線會聚在一起,先不說聽誰的,就是一個技術方案不搞崩就算謝天謝地了。
相比之下,以十號工程為核心的預研團隊就要現實的多,通過十號工程從無到有的鍛煉,整個預研團隊對作戰飛機的各個流程,各種要素考慮的是既現實又嚴謹,展現出十分優良的務實風格。
正因為如此,他們很清楚在航空發動機上不可能盲目的拍著腦袋上,而是需要細致的分析每一個實際情況。
所以他們同樣提出兩手準備,對外引進的目標同樣是俄羅斯,但在國內自主方麵卻要謹慎的多,不但派出團隊成員去到各個航發生產廠以及下屬的配套廠做調研,還經常組織各個航發企業的領導和技術幹部座談。
從而了解國內航發研製生產的最新動態以及發展潛力。
如此經過一年半的調研與考察,預研團隊的總負責人,也是現任十號工程的總設計師在某日上午突然給莊建業打來一個電話,隻問了一句:“騰飛集團要是搞14噸的大推力發動機需要多少時間?”
莊建業愣了一下,旋即意識到了什麽,不過還是仔細盤算了一下給出一個不太保守的數字:“15年左右。”
“15年~~~”聽了這個數,電話那頭的總師忽然有些感慨:“那時候我估計整個身子都埋土裏了……”
說完又是爽朗一笑:“但我會堅持活到那個時候,希望你到時候能讓老頭子我死後不留遺憾!”
那一刻,莊建業收起往日的不正經,想要說什麽,卻覺得喉嚨有些發緊,直到電話掛斷,莊建業都沒從那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情緒中走出來。
直到助理小童進來提醒,莊建業這才反應過來自己已經在辦公室裏呆坐了一整天,然後晃了晃腦袋,重新拿起電話,也就是從這一刻起,一項被騰飛集團內部稱為“無憾”的大推力發動機研製計劃正式上馬……